古天樂是觀眾心目中公認的帥哥,可是即便如此,他也在《圓月彎刀》裡被樓上的江湖人士嘲笑平平無奇。
當然觀眾並不買帳,反而會怒懟這位毫不知名的江湖人士,也許他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帥,所以古天樂所遭遇到的嘲笑,對他其實並不會有什麼影響。
但是何小萍卻不同,她是《芳華》裡的女主角,在文工團裡由於自身的體味比較重,訓練的時候更是會非常明顯,所以經常被同伴嘲笑和排斥。
再加上她的童年就生活在一個缺愛的環境中,直接導致了何小萍悽苦的一生。
雖然都是影視劇裡的表現,但是藝術都是源於生活,所以在我們生活中,類似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
當孩子受到他人的嘲笑時,究竟會因此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引導。
如果父母能夠坦然對待,孩子也不會過於悲觀,但是如果父母表現的過於激烈,必然會讓孩子壓力增加,不知如何是好。
01孩子間的嘲笑,其實多為善意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商》中,美國著名心理醫師凱西·科恩說,孩子的嘲笑行為大部分都是善意的,具備高社交商的孩子,能理解這一點,並且多數情況下不會把它看得太嚴重。
我們經常會說高智商、高情商、高逆商,但是對於高社交商這個詞,估計很多人還是第1次聽說。
但這並不妨礙大家對它的理解,孩子如果有著較高的人際交往能力,那麼他的社交商質量就是高的,然而高社交商並不會在所有的孩子身上都體現。
對於那些社交能力明顯不足的孩子,嘲笑往往會讓他們備受打擊。
所以同樣是孩子之間的嘲笑,孩子的性格不同,是我的引導不同,都會導致孩子有著不同的反應。
對於那些不具備高社交商的孩子,父母更要及時關注孩子,了解他們為什麼會被嘲笑,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找到最佳的應對方法。
02嘲笑是如何發生的?
嘲笑者——佯裝的優越感喜歡嘲笑他人的孩子,在表面上看來都會有著很強的優越感,他們會顯得非常強勢,總是想要在與人交往時表現出強者的一面,有著很強的控制欲。
他們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太容易接近,甚至有的時候會讓人感覺很冷漠,臉上寫滿了傲慢,處處高人一等。
然而,紙老虎這個詞用在他們身上應該是最為貼切的,褪去老虎的外表,其實他們只是一隻溫柔的小綿羊。
這些孩子之所以把自己偽裝成強者的樣子,也許只是因為他們害怕被傷害,在他們柔軟的內心深處,充滿著膽小怯懦。
這些孩子骨子裡是自卑的,所以才會想要用強悍的外表迷惑自己,通過嘲笑他人顯示出自己的優越,不斷的暗示自己:沒有人能夠欺負我,只有我能嘲笑他人。
被嘲笑者——憂鬱型和挑釁型當孩子因為天生的缺陷,或者某些地方與其他孩子有明顯不同的時候,自然很容易成為嘲笑的對象。
比如肥胖的孩子會被他人嘲笑像豬,顏值一般的孩子會被他人嘲笑是醜八怪,這些都會讓孩子自尊心受到傷害,他們會封閉自己,表現出憂鬱的樣子,不願意與他人接觸。
當然被嘲笑者不是永恆不變的,那些嘲笑他人的孩子,也有可能會成為被嘲笑的對象。
但是和他們嘲笑他人時的盛氣凌人不同,這些原本的挑釁者,如果突然受到了他人的嘲笑,氣勢便會立刻弱下去,甚至情緒會崩潰,因為他們無法接受自己身份的轉變。
03嘲笑可以變成孩子前進的動力
林肯是美國一位非常偉大的總統,關於他的故事相信大家也聽過很多。
他並不是出生在富裕的家庭,父親只是一名鞋匠,這當然不是一份體面的工作,所以因此林肯經常受到他人的嘲笑。
同樣是林肯,在他還走不穩的時候,看到公園裡的臺階執意想上去,母親並沒有阻攔他,這讓他很高興,手腳並用就上了臺階。
可是沒有幾步就累的不想前進,這時一旁的媽媽用目光鼓勵他,讓小小的林肯繼續一步一個腳印,終於爬到了最高處。
正是因為林肯有這樣睿智的媽媽,所以即便他從小備受嘲笑,也不會影響他的成長。
因為從小他就知道,路是自己走的,和他人無關,只要自己努力,總有一天能夠證明給他人看,嘲笑會讓他更有前進的動力。
04當孩子被嘲笑時,父母應該怎麼做?
1、和孩子分享經歷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因為被嘲笑而心情低落,那麼不如就大方的分享自己兒時的糗事,告訴孩子他們曾經因為哪些不良行為或者是自身缺陷被同伴嘲笑。
當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類似的經歷,所以必要的時候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父母也可以撒一個善意的小謊言,儘量讓孩子感同身受。
當然最重要的是告訴孩子他們是如何從他人的嘲笑中變得強大的,努力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也許孩子會做得更好。
2、讓孩子學會尊重
孩子被他人嘲笑,很顯然原因是因為對方不懂得尊重他人,而孩子只是他們素質低下的犧牲品。
這不僅會讓孩子沮喪,更會讓他們反叛,既然別人不懂得尊重自己,那麼我為什麼又要尊重其他人?
在這樣錯誤認知的情況下,孩子也許會做出一些錯誤的舉動,比如轉身嘲笑另外的同學。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我們不僅要學會自尊,同時也要學會尊重他人。
不能因為他人對自己的不尊重,就把這份敵意撒向其他人的身上,努力做一名充滿陽光的人,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教育。
3、耐心勸導孩子
父母要抽出足夠的時間耐心的勸導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對孩子只是責備,這樣敷衍的教育方式反而會讓孩子難以接受。
這很容易讓孩子的情緒更加負面化,甚至有可能引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爭執,這對孩子肯定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才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才能夠讓孩子正確面對他人對自己的嘲笑。
當孩子自身足夠強大時,又怎麼會懼怕外界的嘲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