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別人的嘲笑,孩子不會面對怎麼辦?專家:用愛引導孩子成長

2020-12-15 愛心常相伴

在一期《少年說》中,一個女孩說,自己的同學經常遭受別人的嘲笑,大家笑話她,她沒有抱怨,還在不斷的反省自己,肯定有很多缺點,雖然她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可是,在女孩說這件事情的時候,同學流出了委屈的眼淚。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難免會遇到別人的嘲笑,甚至更難聽的話。不會處理的孩子,可以就會非常怨恨別人,或者想出來報復別人,不能正確處理這件事,是很多孩子的通病。教育專家指出來,在這樣的時候,家長的態度很重要。

#育兒#家長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這樣事情,幫助孩子成長呢?

01 家長不要過度保護

經常在父母的保護之下,孩子從來沒有面對過別人的批評,才會出現,一聽到別人的指責,就會受不了,內心太脆弱。

《少年派》中的林妙妙,在高三的時候喜歡上了直播,父母知道了以後,把妙妙批評了一番,還扔了所有直播用的東西,結果,妙妙就天天沒精打採,還站在樓頂,卻把媽媽直接嚇昏了過去。有了錯誤不能被說,內心不能接受別人的批評,才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02 家長重視孩子心理方面的成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環境的改變,孩子需要面對很多的問題,也會遇到不同性格的人,也會聽到很多別人對孩子的評價。家長一定要多跟孩子溝通,了解到孩子遇到了事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就能明白,孩子有的時候處理不好這樣的問題,就會心情煩躁,還會發無名火,就是遇到了別人諷刺,不會處理,才會出現情緒上的波動。

《小歡喜》中的季陽陽,父母因為工作關係,離開了他六年時間,上了高中時,父母才回來,季陽陽經常跟父母發脾氣。後來,他的爸爸開始了解孩子喜歡的賽車,還在網上找他聊天,才開始走進孩子的心理。不溝通只會讓矛盾升級,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更好的相處。

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他才會一直用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切困難!

03 引導孩子從書中找到人生問題的答案

可以引導孩子看幾本歷史類的書,看一看那些英雄人物,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遭受很多的挫折和考驗,可以給孩子看幾本心理學方面的書,可以讓孩子學習到解決的方法,在面對別人的評價時,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在遇到逆境之時,孩子還能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能夠勇敢面對所有批評,能聽得了好話,也能接受別人提出來的意見,才成真正經歷磨練,才成得到快速地成長!

《銀河補習班》中的馬飛,因為爸爸坐了牢,媽媽改嫁了,在學校裡學習是倒數第一,還經常遲到,在班級裡也經常搗蛋,學校已經找算開除他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馬飛的爸爸開始鼓勵他找到人生的目標,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帶他旅遊,讓孩子了解歷史故事,直到馬飛想要成為飛行員,才開始努力學習,並且最終成為了太空人。

用哪些方法,幫助孩子處理好這類問題呢?

01 讓孩子獨立處理自己的事情

很多事情父母都代替孩子做了,孩子才會沒遇到過什麼壓力和挫折,多讓孩子參與一些學校的活動,參加一些體育的比賽,孩子就不會那麼脆弱,贏了還是輸了,沒有那麼重要,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得到成長和磨練。

02 不過度誇獎孩子

在家裡,孩子聽慣了好話,一旦在學校聽到了批評他的話,就會接受不了。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情之後,可能會有人說難聽的話,甚至會聽到別人特別難以接受的話,這個時候,把心態調整好,積極改正錯誤就好。

03 及時排解孩子內心的壓力

經常跟孩子聊天,了解孩子遇到了什麼事情,同學說了什麼讓他心情不好的話了,及時幫助孩子排解壓力,才能用輕鬆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事情。

在孩子失敗的時候,跟孩子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引導孩子多想幾種解決方法,讓孩子明白,就算當下做錯了,還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來解決。在孩子跟別人發生矛盾時,耐心地聽孩子說事情的全面經過,站在理解孩子的角度,跟孩子一起找方法解決。

總之,在孩子遇到別人的嘲笑時,家長引導孩子找到更多的解決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不被別人的幾句話所影響,才能以後遇到挫折時,內心變得強大!

相關焦點

  • 孩子總被嘲笑怎麼辦?父母要正確引導,幫孩子重獲自信
    由於在社會中,孩子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因此很容易因為某些原因對別人進行嘲笑,導致別人因為自己的行為從而受到傷害。 因此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總被嘲笑,應該先找到孩子被嘲笑的原因。
  • 孩子好勝心強怎麼辦?學會這3點讓孩子正確面對「輸贏」!
    孩子好勝心強怎麼辦?學會這3點讓孩子正確面對「輸贏」!聰聰今年7歲了,這孩子聰明,學什麼都快,但是有一點讓父母很著急,就是做什麼事情都想贏。不僅學習成績要第一,玩遊戲也要得第一,孩子他媽覺得自己從沒有要求過他事事要得第一,有一次他不小心考了個第二名。
  • 面對孩子頻繁的小錯,家長的態度很關鍵,這樣引導幫孩子更好成長
    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做錯事情或者搞砸事情,這些並不可怕,主要是父母應該怎樣去管理。尤其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更是淘氣,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把家裡的抽屜用透明膠帶封住,因為孩子會把它當樂趣,不停地來回抽。
  • 面對惡意嘲笑,獨手女孩一句話徵服千萬網友
    這個小女孩只有一隻完整的手縫襪子、抖空竹、雕刻、照顧妹妹這些事情她都信手拈來她還會很細緻地包出漂亮的餃子↓ 十歲女孩天生左手缺失 「正常孩子能做的「所有正常孩子能做的,她都能做」,晴晴媽媽說。晴晴的母親是山東人,很早就教會了晴晴包餃子。全家人一起包餃子是晴晴最愛做的事情。 熊婉晴:那天放學後,我看見媽媽在擀餃子皮兒,就去幫她包餃子。媽媽看到我包的餃子比以前更漂亮了,就拍了那個視頻給我姥姥姥爺看。
  • 平平無奇古天樂,一生悽苦林小萍:孩子被嘲笑,父母該怎麼辦?
    當孩子受到他人的嘲笑時,究竟會因此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引導。如果父母能夠坦然對待,孩子也不會過於悲觀,但是如果父母表現的過於激烈,必然會讓孩子壓力增加,不知如何是好。·科恩說,孩子的嘲笑行為大部分都是善意的,具備高社交商的孩子,能理解這一點,並且多數情況下不會把它看得太嚴重。
  • 孩子說話的時候結巴怎麼辦?父母不要責怪孩子,應該正確引導孩子
    劉女士就常常對於自家孩子結巴這個習慣感到非常苦惱,劉女士的孩子今年已經兩歲多了,基本上能夠完全表達自己的需求,也能夠完整的說出一句話,可就是有一個習慣一直改不過來就是結巴,而且上了幼兒園之後,周圍的小朋友都因為他結巴這個習慣嘲笑他,導致孩子就更不敢開口說話了,因此劉女士感到非常苦惱,前思後想也不知道如何改正孩子結巴的習慣。
  • 家庭教育一場「愛的合謀」 專家:家長成長孩子才能成長
    劉鎖志家庭教育直播間截圖   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7日電題:家庭教育一場「愛的合謀
  • 孩子進入幼兒園,要教孩子正確面對挫折,能避免很多麻煩
    實際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會經歷很多挫折,正確引導孩子認識這些挫折、面對這些挫折、扛過去,才對孩子的未來生活有切實幫助。比如孩子剛去幼兒園的時候,有分離焦慮,不想離開媽媽。在幼兒園舉手想回答問題,老師總是不叫他。在幼兒園裡總是被欺負,不知道該怎麼保護自己。在幼兒園被孤立,不知道如何和小朋友相處。
  • 面對失敗,如何引導孩子正確面對?
    一個人是否養成了有毅力的、頑強的習慣,關鍵是看他會如何去面對失敗與挫折。在漫長的學習中。失敗,挫折是在所難免的,正因為如此,如何面對失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首先,父母應該當認識失敗究竟是什麼?失敗就是指預定的目標沒有達到或者達不到,或是受到打擊或者陷入困境等。正常情況下,失敗總是先於成功,過不好失敗關,就很難實現成功。失敗不是一種靜止的局面,它還會發生變化。
  • 面對挫折:孩子在「習得性無助」掙扎,用逆商CORE四維提升抗逆力
    為什麼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有些孩子能接受和坦然面對,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前行,而有些孩子卻停下自己的腳步,不敢向前?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都認為,一個人一生中經歷的挫折和失敗,要遠遠多於成功,這是成功過程中的必然存在,這些困難、挫折、失敗時絕佳的成長養料,可以幫助人們不斷強化和完善自己。
  • 孩子面對挫折的抵抗力有多少?3大方法提升孩子「逆商」!
    現在的孩子不好管,怎麼辦?」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好不好管,而在於管得晚了。對孩子開展挫折教育,最佳時間應該是孩子3歲前後。家長要開始對孩子說「不能」或「不行」,當孩子覺得自己的要求被拒絕後,一開始孩子很可能會哭鬧,但時間久了孩子就能明白什麼叫遵守和服從。
  • 青春期成了家長的噩夢,面對孩子各種無釐頭,你怎麼辦?
    我明明是為了她好,她總是會把我推開怎麼辦?想和孩子好好相處困難卻手足無措,想必一定有很多家長為此煩心過,那麼現在就由我來為廣大家長朋友們一一講解孩子正處於叛逆期與之前的變化和不同吧。家長要明白叛逆期孩子與之前是不一樣的,是孩子的正在成長而不是變壞家長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勇敢面對現實社會家庭的教育難題,解決問題前,先要學會分析和思考,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孩子的不聽話,做一個理性思考的好家長。
  • 孩子無法面對自己的缺陷,《奇蹟男孩》的故事值得父母學習
    ,才能看見東西,不靠助聽器聽聲音,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可是拼了命才讓自己這麼帥的」,但是這與平常人眼中的「正常」還是有距離的,每一次出門,他都需要戴著頭盔,因為這樣才不會嚇到別人。可媽媽逐漸意識到,奧吉必須去學校,因為他不僅要學知識,更要學習怎樣與別人相處。初到學校時,他被很多的同學欺負和嘲笑,但是奧吉有他的個人魅力,他的科學知識非常的豐富,這讓他的一些同學忽視了他的長相而被他的個人魅力所吸引,就這樣,在父母家人、朋友的幫助下,他開始有了自信,改變了別人對他的看法。在奧吉轉變的過程中,他的父母和姐姐的做法起到了關鍵作用。
  • 孩子七歲,因為口吃被同學嘲笑,變得不愛說話,我該怎麼辦?
    口吃者問:孩子七歲,因為口吃被同學嘲笑,非常傷心,變得不愛說話,我該怎麼辦?汪老師答:第一,作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口吃觀」。孩子口吃了,不是總是提醒他,也不要總是因為口吃吵他、打他。孩子並不是故意口吃的,他自己也很苦惱,從某種意義來說,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口吃。如果他每次口吃完,都被父母或老師提醒、打擊,他很可能產生心理陰影。以後變得越來越不敢說話,甚至逃避社交,那就麻煩了。孩子在外面被打擊、被嘲笑,家長一定要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要告訴孩子,口吃是你的特點,或者說是缺點,它不是缺陷,更不是殘疾。
  •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於歡刺死辱母者案
    我有什麼資格去嘲笑一個如此認真地去關心父母的孩子呢?「不要,我真的打不過恐龍的。」女兒站在那裡幹跺腳。我並沒有聽從女兒的勸告,徑直走進了那一片黑暗之中。待我回過頭來的時候,女兒還站在樓梯口的燈光下緊張地盯著我在黑暗中的背影,仿佛隨時會有怪獸出來把我抓走似的。想不到我已經成了女兒的保護對象了。
  • 孩子害怕失敗怎麼辦?巧用「一張紙實驗」,培養敢於面對挫折的娃
    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挫折,而一般沒有經歷過挫折的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一點點傷害就很容易被輕易打敗,很容易產生退縮的情況。隨著孩子的成長,產生不願意主動去挑戰,在面對挫折或者失敗時會選擇逃避,從而影響未來的發展。
  • 成長型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喜歡窺探孩子的隱私,固執且帶有偏見; 隨心所欲,把孩子當出氣筒…… 沒有一個家長不愛孩子,但有一些家長卻因為愛的理念扭曲、愛的能力缺乏、愛的方式錯誤,硬生生把愛變成傷害。
  • 孩子沒主見,總是被別人欺負怎麼辦?3個方法,讓孩子不再吃暗虧
    我們看到孩子聽別人指揮,就認為他缺乏主見,認為他委屈了自己,可是孩子卻認為,這是他的一種社交策略。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在吸取了一些經驗和教訓後,很多曾經的小跟班,也會成長為「孩子王」。但是,這個過程是比較漫長的。
  • 孩子特別愛發脾氣,父母該怎麼辦?引導孩子試試這3個方法
    孩子愛發脾氣,該用這5個方法引導,聰明家長這麼做一言不合就發脾氣,是孩子的通病,怎樣改善,3個辦法解決家裡有孩子的家庭都會遇見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讓我們特別操心,那就是孩子的脾氣很大,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會讓孩子一言不合的生氣,還喜歡亂摔東西。
  • 面對孩子打架,父母一定別參與過度,適當引導幹預即可!
    面對孩子打架,父母一定別參與過度,適當引導幹預即可!李倩傍晚帶著兒子球球到小區遊樂場玩耍,期間,兒子在跟一位較大的小朋友一起玩時,因為玩具的事情發生了矛盾。剛開始兩個人就是鬥嘴,結果越說越生氣,那個大孩子就推了球球一下,球球也完全不示弱,用同樣的方式推了對方,就這樣兩個人的矛盾進一步升級,直到最後李倩出現兩個人才停手。顯然,球球在這場戰鬥中是吃虧的,帶著孩子回到家之後,李倩一直詢問兒子有沒有傷到,但是兒子就是不說話。看到兒子這樣,李倩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到底該去找對方的父母算帳,還是要引導孩子不要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