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一個自信的人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失敗的,而失敗恰恰是對人自信心的挑戰。一個人是否養成了有毅力的、頑強的習慣,關鍵是看他會如何去面對失敗與挫折。
在漫長的學習中。失敗,挫折是在所難免的,正因為如此,如何面對失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首先,父母應該當認識失敗究竟是什麼?失敗就是指預定的目標沒有達到或者達不到,或是受到打擊或者陷入困境等。正常情況下,失敗總是先於成功,過不好失敗關,就很難實現成功。失敗不是一種靜止的局面,它還會發生變化。它不向好的方向發展就會向更壞的方向發展,使你一敗塗地。如果你的態度正確,就可以反敗為勝,態度不正確,那就會受到更嚴重的二次打擊,三次打擊……N次打擊,失敗會發生連鎖反應的。
其次,父母應當和孩子共同學會面對失敗和挫折。在挫折面前,父母與孩子是戰友,要相互支持,共同努力,鍛鍊強健的應對挫折的能力。
如何面對失敗?
克制痛苦,避免連鎖反應
A. 學會正確對待失敗所帶來的痛苦。正是因為自己精神上的痛苦,才使人受到第一次打擊時,就精神渙散,失去防守和反攻的能力,放棄眼前可以轉敗為勝的機會,坐等第二次打擊的到來。
B. 在精神上對失敗要有所準備。一個普通人,要經過千錘百鍊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勝利者。人的身上有許多的缺點、短處,也是在失敗的痛苦磨練中,才肯丟掉這些毛病。只有經過失敗的歷練,人們才可以變得更加堅強、韌性,才更懂得生活,更懂得人的價值。另外,我們平時也要注意在每一個小失敗中鍛鍊自己控制感情的能力。
C.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無用的感慨上體會痛苦,只會越體會越痛苦,既不能消除痛苦,也不能解決問題,而且貽誤時機,帶來更可怕的後果。不要後悔,不要抱怨,失敗的教訓是要總結、接受和牢記,但這和後悔、抱怨是兩碼事,不要帶著情緒,而是要依靠理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過去,而是放眼現在和將來。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想一件事:現在怎麼辦?
看清真相,努力實現轉機
A. 看清楚是不是真的失敗了,特別要看清楚它的局部性和暫時性。不要讓失敗蓋住一切,甚至窒息了你的智慧。
B. 清楚有利因素,吸收有利信息。壞事可以變為好事,關鍵首先就在於要看清轉化的有利因素。對立統一是客觀事物的規律。我們應該堅信任何人在任何失敗中,也會找到有利因素的。越是處於失敗的境地,越是要冷靜地去發掘有利因素,充分地利用,去爭取勝利。
積極行動,條件決定發展方向
A. 堅定信念,努力創造條件。我們一定要堅信有轉敗為勝的可能,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但是它的發展方向,取決於條件,條件決定發展方向。
B. 抓住時機,當機立斷。當時機來臨時,我們能不能敏感地認識到它,認識到它後,敢不敢當機立斷,付諸行動,這是成敗的關鍵。
C. 出奇制勝,殊途同歸。有時候,我們遇見的失敗看起來是無法挽回的,其實,我們如果把目的弄清楚,就會看到通向目的的路不止一條。我們可以換一條道看看,往往能出奇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