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勝心強怎麼辦?學會這3點讓孩子正確面對「輸贏」!

2021-01-10 興智家庭教育官方

孩子好勝心強怎麼辦?學會這3點讓孩子正確面對「輸贏」!

聰聰今年7歲了,這孩子聰明,學什麼都快,但是有一點讓父母很著急,就是做什麼事情都想贏。不僅學習成績要第一,玩遊戲也要得第一,孩子他媽覺得自己從沒有要求過他事事要得第一,有一次他不小心考了個第二名。他就一直哭鼻子,你說他這樣,父母該如何引導啊!

其實好勝心是激發孩子成長進步的動力。如果缺乏好勝心,孩子不敢競爭,做事就會不積極,但如果孩子好勝心太強,一旦沒有得到目標,就會變得情緒失落。缺乏承受挫折的勇氣。

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心。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幫助孩子疏導情緒

孩子輸了就情緒時, 此時可以問問孩子心裡的感受。幫助他表達出來,讓他認識自己現在的情緒。

父母可以說:「孩子,我知道輸了讓你感到非常的生氣,也有些難過,對不對?」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能夠理解他的,不會因為輸了責備他。然後,與孩子站位在一起支持到孩子:「你希望媽媽現在可以為你做些什麼呢?」

這樣一來,既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發生,也感受到來自媽媽的理解和接納,一般這樣下來孩子的情緒會緩和很多,至少不會更激烈。

2.待孩子平靜下來的時候,再和孩子探討輸贏心

可以通過一些講故事、舉身邊人失敗的例子、也可以舉例自己小時候的形式告訴孩子「輸贏並不是最重要的」道理。

3. 告訴孩子不管輸贏,在媽媽心中都是最好的,父母都是愛他的。

很多時候,孩子都是因為之前玩遊戲,贏得了父母的讚賞,所以,孩子只想在父母面前,通過好的成績、好的表現來取得父母的關注,所以,在孩子輸了,表現不好時,父母也對他表達愛,鼓勵他,孩子就不會有失落感,也就不會對輸贏表現的那麼在乎。 另外,家長可以通過一些遊戲,體會過程,而不是結果。

相信在你與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會學會了如何去面對自己的失敗,從容面對輸贏。

相關焦點

  • 孩子好勝心強怎麼辦?改善孩子「玻璃心」,父母該學會3個辦法
    這是一種逃避衝突的做法,結果就是導致孩子過於的自負,沉迷在自己是最強的幻想當中,面對任何的事情,孩子當然會想要爭第一,因為他不想失敗,也害怕失敗。一旦失敗了就意味著他不是最強的,他就有可能會讓父母失望,得不到父母的誇讚與認可。
  • 孩子輸了就哭?好勝心強是好事,關鍵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輸贏
    所以孩子有「只想贏,不想輸」的心態是件很正常的事情,這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的一個階段,好勝心強是好事,家長要理解孩子,並加以正確引導。首先我們要先了解造成孩子輸不起的幾個原因!
  • 孩子好勝心強,接受不了失敗,跟你的引導有很大關係...
    到了3歲左右,孩子會漸漸變得特別好勝,喜歡在比賽活動和競技行為中勝出,一旦發現自己不佔優勢,就容易產生失望、生氣、發脾氣等負面情緒。甚至,有的媽媽還會擔心,孩子現在就這麼想贏,勝負心這麼重,但現實是不可能永遠得第一,現在就這樣,以後長大了怎麼辦?其實,這是他們在特定的年齡,特有的心理現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錯誤的引導讓孩子對於輸贏有過份的執念。
  • 孩子「好勝心」強並不是好事,聰明父母要學會讓孩子「輸得起」
    孩子的"好勝心"強,雖說可以讓孩子不服輸,勇於踏過挫折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過度的好勝心並不是好事,聰明的父母要學會讓孩子"輸得起"。在這裡家長不妨先了解一下,為什麼說孩子的好勝心強並不是好事。我們通過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好勝心強確實有不小的副作用,那麼,家長可以了解一下,孩子的好勝心過強是因為哪些原因。
  • 孩子「好勝心」太強怎麼辦?家長學會這3個辦法,輕鬆解決問題
    我聽兩個家長互相分析的時候竟然有些感動,覺得教育孩子這樣互相取經也挺好的。其實這兩個家長遇見的情況,現在很多家長也有類似的經歷!特別是孩子好勝心強哪位家長的經歷,應該有很多家長正在或者已經經歷過了。3、總是暗地裡跟別人較勁好勝不是別的,就是我們所發生對於一物的欲望,其起因乃由於我們想像著其他與我同類的人,也具有同樣的欲望。——斯賓諾莎 有些孩子的"好勝心"強表現在暗地裡,他們不放在自己的語言或者行動上面。
  • 為什麼好勝心強的人,命運卻都不太好,無外乎是這3個原因
    相信在大家的身邊,都會有一些好勝心強的人,往往這些人工作十分賣力,做起事來也比較雷厲風行,每天都能進行高強度工作,身上的能量像用不完一樣。 好勝心強的人事業一般比大多數做得要好,這也算是好勝心強給TA們帶來的一些好處,但是好勝心強帶來的壞處也是不可忽視的。
  • 「好勝心強的女人,可愛在這11個方面」
    好勝心強的女人,往往也是可愛的女人。她可能個子小小的,長相也很甜美,不說話的時候你會覺得她很文氣。但這都只是表象,她的身體裡蘊藏著無限的能量,和她的外表形成鮮明反差,讓你眼前一亮,不由得佩服她。好勝心強的女人,往往也是可愛的女人。和她在一起,你一定不會無聊,她的身上總是有源源不斷的新鮮事。
  • 分享我的陪讀感悟(篇二,父母要傳遞給孩子正確輸贏觀)
    所以說,對我們的孩子,早期輸入正確輸贏觀,非常重要!!那我們要傳遞給孩子哪些正確的輸贏觀呢?又如何傳遞給孩子呢?在此分享我個人深切感悟的四個觀念:觀念一、贏是少數,輸才是人生常態。既然有競爭,就一定有輸贏;贏永遠是少數,輸才佔大多數。1、我們日常少做、不做橫向比較:拿自家的孩子去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比成績、比乖巧、比能幹、比…),這種做法會令孩子很反感!
  • 為什麼好勝心強的人,命運往往都不太好,無外乎是這3個原因
    相信在大家的身邊,都會有一些好勝心強的人,往往這些人工作十分賣力,做起事來也比較雷厲風行,每天都能進行高強度工作,身上的能量像用不完一樣。好勝心強的人事業一般比大多數做得要好,這也算是好勝心強給TA們帶來的一些好處,但是好勝心強帶來的壞處也是不可忽視的。
  • 孩子「一輸就哭」,是好勝心強還是性格脆弱?家長如何應對?
    執筆:筱沐定稿:筱沐你的孩子有沒有「一輸就哭」的問題?最近有粉絲在後臺投稿:我有一個3歲的女兒,原來性格非常好,可自從上了幼兒園,我們突然發現這孩子越來越要強,什麼事都想當第一,就連吃飯下車這些事,也要爭第一名。
  • 六歲女娃因為遊戲的輸贏,撒潑打滾:孩子,輸不起怎麼可能會贏?
    直到她說要找媽媽,說媽媽六點半才會到家,我拿出手機看了下時間並且告訴她:「媽媽有可能已經回家了,我們一起回去吧。」她走得快,率先跑進了電梯,可是我們在一樓依舊聽得見她用力地哭喊聲。孩子都喜歡贏,不喜歡輸,這點很可以理解;但是把輸贏看得如此重要,反應如此之大,卻很值得深思。
  • 劉婭莉圍棋:放下輸贏,重視過程,引導孩子的好勝心
    棋局變化猶如浩渺的宇宙,古語云「千古無同局」,每一局都是全新的,每一局選點的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都需要投入大量腦力活動。因此孩子在思考過程中,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同時也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和「勝不驕、敗不餒」的抗挫折能力。
  • 孩子輸不起,什麼都要第一名?這些繪本引導孩子正確對待輸贏
    孩子想贏、愛贏其實很正常,但如果從小到大什麼都不願意輸,或許就會出現問題。那麼,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如何應對呢?先來看看今天分享的繪本吧。不用輸贏定義自己今天開運動會,我都等不及了,我相信我會表現的很棒,我要把所有獎盃都捧回家,沒什麼項目是我贏不了的,我都想好要怎麼慶祝了。
  • 孩子好勝心太強怎麼辦?
    好勝心強是一把雙刃劍,健康引導的話,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有益的影響,但是,好勝心太強的話,好勝就會變成自私,只能自己最好了。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好勝心太強的原因:1、父母的好勝心很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相對應的父母的好勝心很強的話,孩子的好勝心也會學父母的。
  • 孩子一輸遊戲就不高興?為什麼輸贏對孩子來說會如此重要
    許多家長會發現,自家孩子似乎從開始上小學開始,會特別在意遊戲的輸贏。最近這段時間在家,為了打發無聊,我更多時間會和孩子在一起玩遊戲。但是每次和他一玩起來,最後大部分時間都會不歡而散。第七階段是成年中期,這一階段處於生育對自我專注的心理衝突。第八階段是成年後期,這一階段處於自我完整與絕望期的心理衝突。而第四階段兒童勤奮對自卑的衝突,是導致兒童會出現好勝心強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一階段的孩子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如果能夠順利完成,就能夠獲得極大的勤奮感,反之就會變得自卑。
  • 孩子好勝心強,可是又輸不起怎麼辦?掌握4招讓孩子越挫越勇
    最後那個跑輸的孩子開始耍脾氣了,不聽媽媽的勸解開始和勝利者吵起來,最後還打了起來,兩邊的母親費盡全力才將他們拉扯開。 而這也是孩子們很普遍的情況——好勝心太強。
  • 孩子好勝心過強怎麼辦?家長不妨先了解其中原因,用這3招應對
    當孩子好勝心過於強烈的時候,家長不妨針對孩子情況去分析背後的真正原因,才能夠更好地對症下藥。案例:朋友的孩子是一個好勝心非常強烈的人,但是之前朋友也沒覺得孩子好勝心強有什麼問題,這說明孩子非常的有上進心,反而很高興。
  • 娃抗挫能力差,提高孩子抗壓能力必不可少,這是孩子成長必修課
    但是抗挫能力強的孩子面對失敗,他們反而會從其他的角度看待他們會想:這只是一次失敗而已,還沒有到終點,只要有機會我還能行。 一般來說,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當中,成功的機率是非常大的。
  • 孩子總是輸不起?教孩子如何面對輸贏,抗挫折教育很重要
    體育不僅是輸贏,還能鍛鍊人格,特別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如何讓孩子正確面對輸贏,真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課。今天帶來的是一位老師在拔河比賽中轟雞式的助威效果讓這位老師走紅網絡。在一所小學中,一場熱火朝天的拔河比賽上演著,據了解這是當地小學舉辦的運動會,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之餘也能領會體育精神,不少的學生都紛紛來此加油吶喊,拔河比賽的是五年級四班的學生,看得出這次的人才挑選老師還是很用心的,個個都是身體健壯的小男孩。
  • 孩子膽小恐懼怎麼辦?家長要學會這4點
    孩子膽小恐懼怎麼辦?家長要學會這4點01引言提起醫院,不少家長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孩子哭鬧,不願意打針,那是因為打針的疼痛刻在了孩子心裡,以至於一到醫院就想到了疼痛,開始大哭大鬧試圖離開這個地方。2~3歲:孩子們和1歲的時候比起來,已經有了基本的感受和表達能力,孩子們可以感受到情緒,當以往和睦相處的父母突然吵起來架,突如其來的轉變也會讓孩子們不安。3~5歲:孩子們接觸的事物變多了起來,恐懼的事物也是隨之增加,孩子們害怕失敗、拒絕,害怕老師的懲罰、害怕未知的生物、害怕腦海中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