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輸不起?教孩子如何面對輸贏,抗挫折教育很重要

2021-01-09 拜託了爸媽

文/拜託了爸媽!

體育不僅是輸贏,還能鍛鍊人格,特別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如何讓孩子正確面對輸贏,真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課。

今天帶來的是一位老師在拔河比賽中轟雞式的助威效果讓這位老師走紅網絡。

在一所小學中,一場熱火朝天的拔河比賽上演著,據了解這是當地小學舉辦的運動會,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之餘也能領會體育精神,不少的學生都紛紛來此加油吶喊,拔河比賽的是五年級四班的學生,看得出這次的人才挑選老師還是很用心的,個個都是身體健壯的小男孩。

可是讓這次拔河比賽走紅網絡的卻是他們在一旁加油的班主任,手拿黃旗轟雞式的吶喊方式,不僅把比賽推上了新的高潮,也因此拉近了與學之間的關係,儘管學生已經非常努力可是還是因為實力懸殊輸掉了比賽,正常比賽也持續了8分鐘。

範老師還表示當時自己的也沒有多想,只不過是氣氛上來了就想幫學生加油吶喊,加上平時又是他們的班主任,自己在一旁加油效果會更好,輸掉比賽後有不少學生都感到傷心,其實很多時候小學生的心理教育也要趁早。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正確面對輸贏呢?

1、父母要為孩子樹立挫折教育意識,不要因懼怕孩子受苦就放棄,早點吃苦對孩子以後的生活也是大有裨益的。

2、父母要有意地給孩子設置一些挫折障礙,可以適當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以此給孩子「加點鈣」。

3、人的一生並不可能事事順利,孩子趁早養成逆商,以後的成就將無可限量。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爭強好勝「輸不起」?家長這樣幫孩子平衡勝負心很管用!
    ▼孩子輸不起背後的心理原因是什麼引起孩子輸不起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方面。顯而易見的是,孩子們的抗挫折能力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很強,越輸越想玩。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抗挫折能力比較差。像這些輸不起的孩子,他們的自信心不足。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也不敢去嘗試和克服。在面對挫折,哪怕是像下棋輸了這種小的失敗的時候。
  • 面對輸不起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走心,告訴他一時輸贏沒那麼重要
    許多人都有好勝心,孩子自然也不例外。適當的好勝心能夠激發孩子的潛力,促進他的成長,但是好勝心過強,太執著於想贏了,對孩子的成長反而不利。有些孩子為什麼那麼想贏,其實這大多是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輸不起的孩子,背後是輸不起的父母樂樂家的孩子今年11歲了,上小學五年級。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和正確的批評方式是孩子人生的...
    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有的家長拼命催促著孩子跑,教孩子怎麼成功,卻從不教他們如何面對失敗。
  •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如何教孩子面對挫折?睿智燈塔教育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學生因為不能承受學習成績下降、失戀等帶來的身心壓力,往往就會表現得很焦慮、失眠、抑鬱、恐懼;個別學生還會精神崩潰、跳樓自殺…等等悲劇的發生,其實這些都是因為孩子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氣和責任。那麼,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 葉一茜感嘆女兒不在乎輸贏,教育專家:輸不起的孩子,人生會很慘
    有些孩子則比較佛系,不在乎輸贏,讓父母很抓狂,比如葉一茜的女兒。這幾天看《親愛的小課桌》,發現孩子面對輸贏這個問題,差距真的很大。到底在乎輸贏好,孩子不在乎好呢?專家也給出了合理的建議。03教育專家:輸不起的孩子,人生會很慘教育專家張敏說,現在的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輸不起,輸不起的孩子,以後的人生就會很慘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和正確的批評方式是人生的必修課
    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有的家長拼命催促著孩子跑,教孩子怎麼成功,卻從不教他們如何面對失敗。
  •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多「狠心」?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說到抗挫折教育,想起現在的孩子普遍承受能力不太行,總是能聽到某某學生因心理壓力跳樓的新聞。其實,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有徵兆了。前段時間,帶孩子去附近的小公園玩,裡面有幾個孩子比賽跳繩,我家孩子看他們玩得開心就參與進去了。沒過多久就聽到一個孩子大喊的聲音:「我沒輸,就是沒輸!
  • 受不了挫折,極其脆弱?孩子不是「輸不起」,只是怕「不被愛」
    挫折教育如今被越來越多的父母提倡,雖然我們不能肯定的說人為的製造挫折就能讓孩子的內心更強大,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現在很多孩子在挫折面前會本能的退縮,極其脆弱。在我們的鄰國印度,每年的3月, 4月是11,12年級的考試季,這次考試非常重要,因為關係著孩子是否有資格考大學。
  • 孩子輸不起,四招助你培養輸得起的孩子
    那刻,我內心並沒有贏的喜悅,反而惆悵起來,兒子一直以來不管做什麼總是不願意認輸,動不動就哭,甚至說他不好,他也會流眼淚。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不認輸,只想贏很正常,孩子幼小的心中也知道贏的感覺很好,贏意味著擁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會得到別人的誇獎;會得到自己喜歡的禮物;還有成就感和優越感,而兒子卻總輸不起。
  • 六歲女娃因為遊戲的輸贏,撒潑打滾:孩子,輸不起怎麼可能會贏?
    孩子都喜歡贏,不喜歡輸,這點很可以理解;但是把輸贏看得如此重要,反應如此之大,卻很值得深思。想想,我們身邊很多孩子的成長模式:在家裡活脫脫的就是一個王,事事被遷就、被包容、被保護,受不得一絲一毫挫折,讓ta承認自己輸,成了要命的事。
  • 孩子總是贏並不是好事,清華附中校長:輸得起的孩子心理才最健康
    沒有人能一直贏下去,比起培養嬴的能力,擁有輸得勇氣更加重要。對於如今的孩子來說,抗挫折能力、抗壓力能力以及超越困難挫折的毅力,尤為重要。一個輸得起的孩子,心理永遠是最健康的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在新東方2020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中說到:「一個輸得起的孩子,心理永遠是最健康的,贏得起、輸得起、拿得起、放得下,不培養,哪裡來的毅力、抗挫折力?」
  • 如何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家庭抗挫折教育,家長必須知道這幾件事
    如何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家庭抗挫折教育,家長必須知道這幾件事抗挫折能力,這個詞近幾年在中國才慢慢得到大家的重視。每年都有學生因為壓力大而自殺的新聞出現,每每看到這種新聞,都讓人感到痛心不已,而同時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背後的原因。
  • 3~6歲孩子面對的這五種挫折,教會你如何應對!
    孩子經歷挫折會有什麼好處當今社會中很多獨生子女在家中嬌生慣養,受到父母長輩的寵愛,家長們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孩子排除生活中的困難,避免他們受到失敗和挫折。在這種教育環境下,當孩子成長為青少年時他們面對挫折根本不知道如何讓應對,耐挫能力差,遇事輸不起。
  • 孩子輸了就哭?好勝心強是好事,關鍵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輸贏
    孩子「輸不起」的原因 一、家長日常生活中太在意輸贏,孩子受到家長影響,所以只接受贏不接受輸 都說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
  • 劉婭莉圍棋:放下輸贏,重視過程,引導孩子的好勝心
    因此孩子在思考過程中,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同時也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和「勝不驕、敗不餒」的抗挫折能力。 這不僅激發幼兒的好勝心還對孩子完成下一步的學習目標起激勵作用。 其次,提高孩子的競爭意識,力爭取勝。在比賽中,得勝的一方當然擁有成功的喜悅,而失敗的一方必須接受失落現實,往往輸棋的孩子會沮喪哭鼻子,這時如何教育孩子坦然面對成功和接受失敗並從失敗中重新奮起,力爭取勝,是最應該關注的事情。
  • 人生路漫漫,不要讓孩子只知道學習,面對挫折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在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很重要,但很多人沒有的能力?一個高贊回答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抗挫折力,當人們面對逆境時的方式幾乎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然而,與之相反的是,在當今社會,很多家長為了保護孩子,從小就把孩子圈養在自己覺得安全的環境裡,為他擋去一切危險的可能,騎自行車摔倒了,破皮了,那就放棄;學習一門技能時遇到一點點挫折那就換一種。
  • 拋棄起跑線理論,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的是「不怕輸,才會贏」
    正是因為家長的態度讓孩子變得不想輸,出現了輸不起的心理狀態。3、教育問題的原因現在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都變得有些極端,總是給孩子灌輸不能輸的心理,在這樣的教育薰陶之下,孩子當然會形成輸不起的心理。因為他們認為是很可恥的,只有贏才是正確的。
  • 孩子進入幼兒園,要教孩子正確面對挫折,能避免很多麻煩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需要經歷挫折,挫折訓練是性格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有很多孩子讀到大學、碩士、博士,遇到一點不順就跳樓,就是因為孩子自私和沒有忍受挫折的忍耐力。挫折不是等到孩子長大後再去讓他經受,而是要早早重視起來。3-6歲是孩子性格培養的關鍵期,利用這個階段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提高逆商是最理想的事情。那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呢?
  • 孩子輸不起,什麼都要第一名?這些繪本引導孩子正確對待輸贏
    你有沒有因為孩子太喜歡競爭而擔心?你有沒有發現,孩子不管和誰一起玩遊戲,總是喜歡爭第一,連玩個石頭剪刀布都不能輸?估計不少家長都為此糾結過,陪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我贏了,他輸了,孩子就很不高興。可是,總故意讓他贏的話,他會不會越來越輸不起呢?
  • 葉一茜吐槽森碟不在乎輸贏,教育專家:孩子輸不起,人生會很慘
    有一次去打比賽,面對不利的局勢,森碟沒有絲毫在意,反而說「我只想趕緊結束比賽,我要回家吃飯!」葉一茜說,田亮是跳水冠軍,可是女兒卻不像爸爸,一點得失心都沒有,她將來想做網友運動員,這樣的心態,可能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