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成了家長的噩夢,面對孩子各種無釐頭,你怎麼辦?

2020-12-23 黃衣心理

在當今社會家庭教育成了社會的熱點,也是家長遇到最頭疼的問題,經常出現孩子總喜歡和自己對著幹的現象,因為一點小事就會大吵大罵,孩子的喜怒無常讓很多的家長為此煩憂,家長們有一大串的問題都期待有人能解答,為什麼孩子都沒有以前聽話了?為什麼孩子總是容易發脾氣?我明明是為了她好,她總是會把我推開怎麼辦?

想和孩子好好相處困難卻手足無措,想必一定有很多家長為此煩心過,那麼現在就由我來為廣大家長朋友們一一講解孩子正處於叛逆期與之前的變化和不同吧。

首先,叛逆期的孩子不是變壞了,只是孩子成長的階段已經發生了變化,孩子不再是幼稚的孩童,他們已成功地步入了青少年的階段。如果家長還是以教育孩童一樣的教育模式和小孩相處,孩子會產生牴觸的不良情緒,容易和家長鬧脾氣吵架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所以剛步入叛逆期的孩子和父母不好相處也是很正常的。家長要明白叛逆期孩子與之前是不一樣的,是孩子的正在成長而不是變壞家長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勇敢面對現實社會家庭的教育難題,解決問題前,先要學會分析和思考,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孩子的不聽話,做一個理性思考的好家長。

其次,孩子之所以會反感家長的嘮叨,是因為孩子處於叛逆期,有強烈的自尊心和獨立性,很多事情他們更想自己獨立完成,不希望自己的成功是靠他人的教導 。他們在這段時期會更加渴望表現自己,渴望成功,同時也希望別人能夠理解自己,能夠體會他們的感受,父母過多的關心會讓孩子覺得生活得很拘束沒有自由,他們缺乏自己獨立的空間。

最後,就是有些家長對於叛逆期孩子的教育方面想法有些不妥,一遇事情不順就容易埋怨,不能正視孩子叛逆期發生的變化,把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全推給了孩子,認為不如以前聽話就是孩子變壞的體現,家長不能真正理解孩子,這也是家長不能和叛逆期孩子好好相處的重要原因。

面對這些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們該怎麼做呢?

一、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孩子。讓頃聽代替責罵和嘮叨,多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有喜歡的愛好,就多支持他,不去過多的幹涉,培養孩子獨立的一面,走進孩子的內心,做還子成長路上的知心朋友,在叛逆期的孩子會比較敏感和衝動,這也需要家長的朝夕陪伴,和孩子相處時要更加的有耐心,畢竟是自己的孩子,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所付出的一切都值得。在很多時候,孩子還是需要家長的幫助的,家長也要多關注孩子,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

二、學會尊重孩子,在叛逆期的孩子有更強烈的自尊心,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多多注意這一點。孩子做的事,只要是在不違反道德法律的情況下,都是可以給予支持的。如果孩子喜歡唱歌,你又不喜歡聽歌的情況下,你可以選擇迴避,但不能侮辱唱歌這門藝術的,因為在孩子的心裡它有它不一樣的價值和獨特的意義所在。

三、學會用讚揚的語言代替嘲諷,當孩子失敗難過時,家長應更多地去鼓勵他,讓他對自己充滿自信。在他情緒低落的時候,選擇多陪伴和頃聽,讓孩子能感到家的溫暖和家人的愛。當孩子取得成功時,家長要為他喝彩表揚,讓他成為一個自信樂觀的人,家長有學會多肯定孩子,支持他,讓孩子有一定的成長空間。

孩子畢竟還只是孩子,在很多時候還是需要我們這些家長的指導,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家長不僅僅是陪伴,更重要的還是人生之路的引領者。多和孩子溝通,多了解孩子的生活,多頃聽孩子的心聲 ,做一個善解人意的好家長,叛逆期正是培養孩子獨立的好時期,可千萬別錯過喲!

孩子有自己的好想法,應多多鼓勵,取得了成就一定要好好表揚,不論成績大小,那怕是平常測評考試進步了,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了,一件件小事,都值得被表揚,因為家長的表揚是對孩子最好的肯定,也會讓孩子養成更優秀的品質,讓他能更好的成長成才。

例如:舉手積極發言能鍛鍊孩子的膽量。

今天我的育兒經驗就分享到這裡,希望我的建議能夠幫助到正為叛逆期孩子煩惱的家長們,最後真切的祝願每個家庭都能幸福美滿!

相關焦點

  • 吵贏了孩子你還是輸了……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懂得示弱很重要!
    青少年,我們可以簡單的以孩子進入青春期為界限,青春期的表現以12-18歲最為突出。 但目前,也有許多孩子從8歲開始,就逐漸的顯現出一些青春期的苗頭,所以,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準青春期。 家長們千萬不要認為你的孩子小,就沒有青春期的問題。
  • 青春期的孩子告訴你有喜歡的人,家長該怎麼辦,回答不同結果不同
    如果孩子有喜歡的人會告訴你嗎?如果告訴你會有什麼後果呢?如果不告訴你又會怎麼樣呢?這些問題困擾著家長的神經細胞,讓人既焦慮又費解。其實,實際情況遠比家長想像的要簡單得多,我們先看下面兩個例子,對自己有什麼啟發呢?
  •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好管,怎麼辦?家長一起來看看這些實用建議!
    這部電影整體基調比較壓抑,其寓意引人深思,作為家長要充分重視這個特殊時間段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到底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如何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01 叛逆不是孩子的樂趣,孩子自己也很痛苦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其實像一個無頭蒼蠅,他們迫切想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想要證明長大的意義,想要得到尊重和理解,這些複雜的情緒糾纏在一起無處宣洩的時候,就會被無限放大,繼而表現為家長口中的各種「不懂事兒」,其實他們自己也在痛苦的掙扎。
  • 【家長薦讀】孩子青春期叛逆怎麼辦?這20條建議送給家長!
    一般來說,孩子進入青春期,會展現出各種叛逆情緒,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厭學,輟學,早戀,離家出走,親情淡漠等等。很多父母會直接責怪孩子,但其實,家長只找孩子的問題的同時,也應該反省、檢討自己。 那麼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叛逆呢?
  • 青春期孩子叛逆怎麼辦,家長應該避開這幾個「雷區」
    關注:【小妹變形記】讓我們更懂孩子!面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我絕對有發言權,小妹現如今就是一個在青春期嚴重叛逆,最符合的一個案例,由於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15歲的她抽菸喝酒,混社會打架,現在交由我管教第29天了。現在小妹交由我管教,我獨創了一套針對方案,現在比較惡劣的壞習慣,全都改掉了,並且每天堅持上網課。
  • 王玉新老師說|讀懂青春期孩子,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長
    青春期是什麼?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什麼?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應該怎麼做?2020年12月9日下午,由揚州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婦聯指導,益智教育基金會、邗江區教育局、立智微教育主辦,廣陵區教育局、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社會事業局協辦的「2020年家庭教育年度公益講座的活動」聚焦孩子的青春期教育話題,主講嘉賓王玉新在會議中心階梯教室為200多位家長做了《讓青春之花美麗綻放——讀懂青春期孩子,做好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的專題講座
  • 面對青春期孩子,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防止孩子叛逆?
    父母如何引導一個青春期孩子積極向上?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和青春期孩子無障礙溝通,我想,真的是挺難的。青春期的孩子,朝氣蓬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我們看著很多孩子考上北大清華,就會說,那是別人家的孩子,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我們的孩子也會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這非常有可能。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而當孩子已經對成人是平視、俯視的時候,他會覺得老師、家長現在說我得掂量掂量了! 有的爸爸打孩子,孩子說你別打我,再打我也動手了。他已經跟你平起平坐了,身高會決定他的視線,視線會影響他的心理,他會開始不服了。而在青春期,孩子年均身高增長6到11公分,說話的聲音也有變化。
  • 青春期的孩子「越管越反」,那是你方法沒用對!(轉給家長)
    那些懂得放手、保持自我成長的父母,會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而那些控制欲強、一直停留原地的父母,更容易與孩子發生衝突。 所以,在孩子長大之前,父母有必要了解一下,不遠的將來,你將面對一個怎樣的孩子,又該如何應對。
  • 青春期的孩子軟硬話不吃,拒絕溝通,怎麼辦?
    青春期的孩子軟硬話不吃,拒絕溝通,怎麼辦?,經常會抱怨跟家人沒辦法溝通,沒共同語言,家長也不理解他的苦。說重了就哭,說輕了直接不理你。該如何去跟他溝通?周逸珠:青春期正是孩子開始形成自我身份認同的年紀。他需要通過身邊人的認可來實現自我認可並體現自己的價值。
  • 認識孩子的變化,家長幫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這幾年孩子跳江墜樓的新聞接二連三,每一次都讓人痛心不已。父母辛苦撫養孩子成長,到了青春期孩子動輒以生命為代價來對抗。面對似乎一夜之間就長大的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該如何重新認識自己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孩子呢?關於青春期,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是10-20歲,這個時期的孩子身體,大腦和心理都處在一個劇烈變化階段。腦科學研究發現10幾歲的時候大腦的邊緣系統已經發育成熟,邊緣系統是負責感知情緒,記憶的。有人稱之為「蜥蜴腦」是沿襲進化中古老直接的那部分的,反應極快而且直接,高效。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家長要重視,在這3方面需「使勁管」
    很多家長對正處於這一年齡段的孩子都有著一種恐懼感,害怕孩子在這個階段會形成不健康的心理以及出現不理智的行為。面對孩子的「叛逆」,很多家長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儘管14歲左右的孩子會出現很多問題,但教育專家冉乃彥曾強調過:「14歲是危險期,更是最佳塑造期」。他認為,要把握好這一關鍵期,下足功夫,給孩子適當的引導和支持,尤其在這3個方面一定要「使勁管」孩子,將來才會更優秀。
  • 孩子叛逆期怎麼辦?別硬碰硬,家長要懂正確引導方式
    孩子叛逆期怎麼辦?「我兒子小學到初一學習成績還不錯,初二下半學期開始沉迷遊戲,不想上學,還特別叛逆,說輕了不理你,說重了比我還兇。強行關電腦或沒收手機,就把我摁到地上,我和他爸現在根本就弄不動他,怎麼辦啊?」「我兒子也是初二,初一之前還是個懂事、聽話的孩子,現在壞習慣越來越多。
  • 千萬別和青春期叛逆孩子吵架!吵贏了,家長,你也輸了
    都市小七青春期的孩子都特別叛逆,小時候父慈子孝,一到青春叛逆期就雞飛狗跳。這時候家長一定要沉住氣。心裡可以罵'臭小孩',但千萬別和青春期叛逆孩子吵架。因為吵贏了,家長,你也輸了。對峙中,家長總說,這小孩太叛逆了,一點不象小時候。常常氣的七竅生煙,就差一口老血吐出來。親愛的'臭小孩'卻不屑地說,怪我咯!?那到底怪誰呢?斯坦利.霍爾是第一個提出青春期理論的心理學家。他的著作《青春期》認為:14歲15歲到25歲都是青春期,期間是一個動蕩的大過渡階段。
  • 親子關係:孩子青春期不好好說話,家長需要先三省己身
    有人說,青春期的孩子自帶火藥屬性,一點就著。也有人說,青春期的孩子是屬冰窖的,一句話就能把你的心凍成冰雕。我的工作就是每天都與青春期的孩子打交道,對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感覺再熟悉不過了。近來,我收到了不少家長的求助信息,多數都是親子關係出了問題。家長們表示,青春期的孩子簡直不可理喻,根本無法交流。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老師:為什麼只欺負你?家長應該怎麼辦
    家長應該怎麼辦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人都發現現在的學校似乎也不是那麼單純了,低年級的年級,班裡總會有幾個比較厲害的孩子去欺負別的孩子,而高年級的孩子這種現象更突出,眾所周知,孩子們到了青春期,會變得比較叛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最容易發生霸凌事件。
  •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們真的了解嗎?從這點出發可以解決問題
    事實上,青春期初期的孩子不想要、也不需要跟他們一起生活了大約九年的父母們。因此這一時期家長的工作內容應有所改變。要記住,這並不是第一次。以前家長的工作內容曾經改變過一次,那是孩子兩三歲的轉折時期,是從看護者轉變為權威者。
  •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了解嗎?
    最近寫了幾篇關於青春期話題的文章,很多家長朋友表示有共鳴,相似的媽媽們在評論區大吐苦水,也有「熬出頭」的家長們分享寶貴經驗,彼此勉勵,相互取暖。青春期的孩子究竟有多「可怕」?沒有經歷過,就沒有發言權。著名當代作家麥家這樣形容自己青春期的兒子:「陪伴他,說得難聽一點,就是陪伴一頭老虎,你得小心翼翼。」有位網友說:「如果對面的真是只老虎,你大可以避而遠之,或者乾脆將其打死,但青春期的孩子,自己生的,無可遁逃!感覺生了個仇人。」
  • 青春期女孩在中考前追星,跟學霸懵懵懂懂談起感情,父母怎麼辦
    曾經她對這一切是有些不屑的 ,現在她也成了其中的一員 。追星總是伴隨著一點狂熱 。聽說鄧倫會在學校旁邊的一棟別墅出現,她就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在那裡等候,結果還是撲了一場空。面對孩子出現追星的狀況,作為父母,你會怎麼辦呢?
  • 青春期孩子叛逆、頂嘴?父母無計可施,你需要了解孩子的神奇大腦
    在你的印象中,青春期的孩子有什麼特點?他們有著專業學術背景和20多年的兒童、青少年和家庭工作經驗,在《不可思議的青少年大腦》書中,作者將向我們展示科學界正在興起的對青少年大腦更加積極的看法,並進一步展示面對出現在你生命中的青少年,以及要如何徹底你對他們的認識和與之互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