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玳玳花
疫情當前,全國蔓延;
大門一關,茶水一端;
視頻拜年,見屏如面。
足足在家悶了7天,很多人都準備從家鄉故土回到打拼的城市。雖然國務院辦公廳1月26日已下發通知,春節假期延長至2月2日,但依然有不少人按原計劃踏上了回城之路。
可以安心度假的,請繼續宅在家裡少出門少參加聚會,而那些需要返回工作崗位的,路上請務必做好防護。
1月28日,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冠狀病毒疫情在一周或十天左右會達到高峰,也就是說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前新型肺炎可能會出現發病高峰。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博士、華盛頓大學流行病學碩士、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寧毅近日也提醒道:
「按照目前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發病規律,本周正是節前離開武漢的人群中攜帶病毒者可能出現的發病尖峰時間,此時也是患者體內病毒數量最高的時期。」
所以,無論是離家外出的還是準備開工奔忙的,出門前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另外還需要重點提醒的是,可以的話也把手套戴上,它的作用並不亞於口罩。
01
公共場合也不要脫下手套
國際著名防疫專家、美國公共衛生專家勞裡·加勒特(Laurie Garrett),曾對伊波拉、SARS 等大型傳染病和公共健康危機做過實地深度研究,並出版過多本相關著作。
她認為,面對中國當下的武漢肺炎疫情,外出很有必要戴上手套,在公共場合也不要脫下來,這些場所包括地鐵、公交車等地,因為你不知道現場有沒有人攜帶病毒。
公共場合裡的門把手、扶手,這些可被握在手中的物體都要小心。國家衛健委剛剛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也特別提到,新冠病毒可以通過接觸傳播。
麻省理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
被感染者如果打了一個噴嚏,噴出來的黏液不但最遠可達8米,有的還會在空氣中懸浮一段時間,黏液裡的病毒和細菌能在鋼製材料表面(如門把手、扶手)存活24個小時。
當你不小心觸碰到了這些東西,又不洗手吃東西,就很有可能被感染到。但你如果戴著手套,感染到的風險就會降低很多。
如果在某些重要社交場合,你不得不摘下手套,比如說需要握手或者是進餐,當然最好不要握手或擁抱他人。當你不得已脫下手套,為避免被病毒感染,務必小心不要用手觸碰到自己的口鼻眼。在戴回手套之前,仔細用肥皂和溫水將手洗乾淨。
02
手套潮溼或破損時要更換
脫掉手套時,儘量不要觸碰到手套的外表面,不要直接放在隨身攜帶的包裡或衣服兜裡,容易造成感染風險,可以由內向外反向摺疊後,放在乾淨的密封袋裡。
當手套潮溼、有破損或沾到異物時,勞裡·加勒特建議,立即更換,有可能的話每天換下手套進行清洗是最好。
如果手套已經潮溼或破損不能用了,先將其放在垃圾袋裡,用消毒液噴灑至手套上進行消毒,然後密封后丟入垃圾桶,操作完後記得要認真洗手。
最後總結一下,疫情盛行時,咱們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再堅持一段時間,疫情過後再出去狂歡。如果一定要出門時就做好自我防護,手套、口罩戴起來,利己利他,安全度過此次疫情。
(部分圖源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