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立春之後,春天的氣息,就越來越濃了。雖然沒有出門,但早晨的窗外,總能聽到三兩隻喜鵲嘰嘰喳喳地唱歌,悅耳極了。點點梅花也在枝頭徐徐綻放。
說起梅花,真是千言萬語。有人說,梅花是冬花,也有人說梅花是春花,都對,但都不盡然。梅花萌動花意是在冬至之後,不過冬季溫度低,從冬至到春節,大約一個多月,梅花都處在醞釀花蕾的時期。
期間,也會零星次第地開上幾朵,為愛花之人帶來幾分驚喜,但是大批綻放要等到春節之後。等我們看到滿枝頭的梅花盛開,通常已是冬去春來之時。正應了那句「小檻冬深未破梅」,「微雨過,草春回,陽春消息自天來」。那個時候,滿樹的花苞,等待春風吹開。只需一兩天的太陽,就可以讓梅花「瓊蕊苞紅一夜開」。
梅花是無錫的市花之一。說起梅花,無錫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梅園。在無錫,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春天從梅園開始。這座由榮氏兄弟於1912年始建的公園裡,遍植梅樹,是江南著名的賞梅勝地之一。入園迎面矗立巨石一塊,上刻「梅園」二字,正是建園者之一的榮德生親書。梅園裡的梅花不僅數量多,有10000餘株,且品種多,有400多種。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綠萼梅,胭脂滴滴的硃砂梅,紅顏淡妝的宮粉梅,枝杆盤曲矯若遊龍的龍遊梅,濃豔如墨的墨梅,令人目不暇接。
每年盛花期,園內梅樹依次綻放,含苞的、怒放的,紅白相間,相互輝映。紅梅像早晨的朝霞,紅得熱情奔放;白梅白得晶瑩剔透,望眼欲穿;還有的粉如霞、碧似玉,一朵朵、一株株,欣欣向榮地散發著迷人的芬芳。
元宵節時,無錫梅園在公眾號上發布了一組園內梅花初放的高清美圖。數量不多,大部分還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星星點點的梅花,小巧精緻又惹人憐愛,嫩生生的花苞不仔細看還以為是芽尖兒,遙想綻放時必然是一番清高孤傲。
圓乎乎的白梅花瓣,在枝頭綻放出一個個「小碗」;粉梅在旁,像個低著頭的害羞少女;紅梅柔嫩而熱烈,四五個小姐妹擠在一起。綺麗的梅花高低錯落地綻放,每一朵都努力展現著自己最曼妙的姿態。
「花是將開未開好。」古人賞花視含苞欲放之時為佳。按此審美觀點,眼下這疏落有致的開放量,正是梅花最美的時候,引得多少人春心萌動,想去「探梅」一番。
換作往年這個時候,市民們肯定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出門一探梅影。可是今年,受疫情影響,景區暫時閉園,梅花節也暫停舉辦,上上下下都在積極「戰疫」,不出門亂跑,就是對防疫工作最大的支持。市民們也只有克制住對探梅的神往,儘量宅在家裡,減少感染病毒的可能。往日那「出門儘是看花人」的擁擠與熱鬧不復存在,花前樹下空無人影,不過卻多了一份安全感。
雖然不能漫步林間,佇立樹下賞梅,但是,梅花盛開的喜訊和美感,依然令人為之振奮。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我們如今正在經歷的疫情,這就好比梅花經歷嚴寒一樣,歷經寒冬之後,將是溫暖的春天。梅花的盛開,給人傳遞了一種積極的信號,預示著我們踏春賞花的日子,不遠了!
圖/文:百草園書店
編輯:El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