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讀詩:「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出處及全詩

2021-01-11 詩文天下

中國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給後人留下了博大精深的精神財富,尤其是詩詞歌賦,如今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生格言警句便出自於此。這些格言警句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立志向上,自強不息,朝著遠大目標而奮鬥。不過,隨著明清一些文人學者將歷代詩詞歌賦中的佳句摘出來,或者原句使用,或者作更加精煉的修改,編成兒童啟蒙書籍,比如《昔時賢文》、《千字文》、《弟子規》等等,使得這些佳句的出處反倒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變得模糊了。

上堂開示頌

唐代:黃櫱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這首詩唐代高僧黃櫱禪師的作品,詩的大意是,要擺脫塵世間的繁瑣事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下力氣緊緊抓住凡塵俗事的由頭,大幹一場。就如梅花,如果不是經歷了一翻徹骨的寒冷,她怎能綻放得如此冷豔,香氣撲鼻。此詩本是一首禪宗詩偈,詩人通過梅花這個喻體,象徵不怕艱難,成就事業的精神,來鼓勵自己和修行的人要敢於吃苦,不畏艱辛,以期修成正果。後兩句太有名了,以至於從詩偈成為世俗中人的格言。

黃櫱禪師(?-855),即黃檗(音bò)、黃櫱。唐代福建福清僧人,幼年在本州黃檗山出家,後於洪州黃檗山大弘禪法,撰有《傳心法要》《宛陵錄》等傳世,是一代高僧、宗門大匠。

相關焦點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出自唐代黃櫱禪師的《上堂開示頌》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 這個侍僧厲害了,就是他寫出「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求學階段,我們對於這兩句古詩可謂是耳熟能詳。因為這兩句故事,不光是說明了一個道理,還在激勵我們在求學的路上要肯於吃苦,這樣才能有資格迎接輝煌。且看這首詩的全詩: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首古詩的題目是《上堂開示頌》,作者是唐代詩人黃櫱禪師,是一個侍僧。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首詩唐代高僧黃櫱禪師的作品,詩的大意是,要擺脫塵世間的繁瑣事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下力氣緊緊抓住凡塵俗事的由頭,大幹一場。就如梅花,如果不是經歷了一翻徹骨的寒冷,怎能綻放得如此香氣撲鼻呢。
  • 一首很有禪理的詩,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很值得一讀
    唐朝的偉大不僅僅只在於軍事上,其實更多的還是在文化上,現在一提起唐詩,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隨便問一個人,也是能夠隨口吟誦那麼一兩首自己喜愛的詩詞。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唐詩裡一首很有禪理的詩,那便是黃櫱禪師的《上堂開示頌》,在這首詩中,詩人把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以及過人的智慧,全部的融入進了這首詩中,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讀這樣的作品,不僅能夠感受到唐詩獨特的唯美之外,還有就是詩作中所傳遞出來的那種精神。《上堂開示頌》唐代:黃櫱禪師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 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因為我們大眾熟悉的口頭版本是「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還有就是「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啊。難道說年齡大了記憶出現了錯誤?還是央視有誤?如果是那樣,可就鬧大烏龍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查了一下詩的出處。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2020-04-21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B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日拱一卒【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意思是不經歷寒冷的冬天,就不可能聞到梅花散發出香氣。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明白逆境才能成長的三大星座
    金牛座大家都知道,金牛座的人最能吃苦,面對不順意的處境,可以快速調整情緒和狀態。那會讓他們更加快速走向成熟,也會教會他們面對的意義,他們明白什麼是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真正含義。之後他們心裡很清楚這是無法逃避的人生過程,只好調整心態,勇敢面對,以提高戰勝的機率。獅子座獅子座天生具有強烈的領導欲望,喜歡追求成就和名利,渴望得到尊重和讚賞。
  • 十首哲理詩: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後悔讀書少就太遲了。這首詩深入淺出,自然流暢,富含哲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擺脫塵念勞心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須拉緊繩子、俯下身子在事業上賣力氣。如果不經歷冬天那刺骨嚴寒,梅花怎會有撲鼻的芳香。
  •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人也當有這種凜凜風骨,如皎皎月華般,不被世俗汙濁侵染。小松【唐】杜荀鶴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松樹小的時候,長在深深的草中,不被人知曉。直到他高入雲霄了,人們才猛然驚覺,這原是棵凌雲之木。你要默默努力,悄悄拔尖,然後驚豔所有人。
  • 這首經典的詠梅出自一位高僧,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梅花歷來被文人所喜愛,而且梅花由於它自身高潔,代表了一種高尚的品格,從而也使得歷代的文人都寫過很多的詠梅;那說起詠梅詩裡經典詩,當屬王安石的《梅花》;詞的話則是陸遊的《卜算子.詠梅》,這兩首作品歷來被後人所津津樂道。
  •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虛雲老和尚)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虛雲老和尚上海玉佛寺1953年禪七開示古云:「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是黃檗禪師說的,前後四句,有二種意義。前兩句譬喻,說我們用功的人,把守這句話頭,猶如守禁城一樣,任何人不得出入,這是保守得非常嚴密的。因為你我每人都有一個心王,這個心王即是第八識。八識外面還有七識、六識、前五識等。前面那五識。
  •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一詩一文一個堅持原創的平臺/每一天的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寒梅文/河北楊月曉窗殘月,薄寒三更淺問風,細思量,冷月雲煙,莫問清幽,多少滴殘淚雨幹,珍重別離雪飄零,群芳俱附春,我獨不攀比。屹立嚴冬任風嘯,品正譽更美!
  • 商路論道丨164期: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商路論道』老故事頻道2019年4月10日9:34~9:4417:34~17:442019年4月11日6:34~6:4413:34~13:4421: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裝修行業的發展也走向了個性化、品質化。裝修體現了一個人的品味和追求,一個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深遠。
  • 「芳華隨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寒冬臘雪時,巉巖陡峭處,百花無蹤跡,唯有梅花開。天地間,能歷霜雪而不畏,能插壁仞而不懼,能處幽溪而不躁,能屈牆角而不怨。她就是能歷風霜雨雪,一身正氣,只為傲骨高潔而活的梅花。她不拒苦寒,不擇瘠沃,不嫌高下,堅韌不拔。堪當君子之首。「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踏雪尋梅,煮酒論古今,令人神往。
  •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是黃檗禪師說的,前後四句,有二種意義。前兩句譬喻,說我們用功的人,把守這句話頭,猶如守禁城一樣,任何人不得出入,這是保守得非常嚴密的。因為你我每人都有一個心王,這個心王即是第八識。八識外面還有七識、六識、前五識等。前面那五識。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做人如梅!
    才剛進入冬天,梅花就悄悄的開放了,不爭不顯不露,只是自己靜靜綻放。《早梅》唐·張謂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在冬天開放的雪梅,也跟著其他的花兒爭春,就像在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 肖戰,希望你可以明白,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回想起那些年被黑得體無完膚的幾位女明星,憑空捏造並不能打垮他們,網絡的跟風也不能夠將他們打垮,他們反而會提起胸膛反抗,因為自己並沒有錯,肖戰的事情跟他們幾位被黑的人性質有些不同,但是該怎麼挺過去還是可以借鑑!
  • 【執行亮劍】不經過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海州法院執行局...
    【執行亮劍】不經過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海州法院執行局雪中亮劍,組織開展集中執行行動 2020-12-29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暖心文案|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Without a cold bone, how to get plum fragrance?我特別喜歡這樣的時代,沒有太多抱怨,還是奮勇向前。我願意一直這樣變成你愛的模樣,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放開你的手,繼續堅持下去。小愛情也罷,都需要你堅定不移地朝著前方終點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