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娛樂圈可謂風生水起,好戲大片不斷,綜藝網紅頻出,巨星新人各領風騷。特別是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突破500億大關,呈現出一批優質內容的可喜新貌,以及引入大投資大製作模式的網絡劇市場進入蓬勃發展階段,藝人經紀行業在巨大的市場需求環境下,展現出磅礴迅猛的生命力,或將成為新風口。
2017年12月31日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已突破500億大關,同比增長13.45%;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佔票房總額的53.84%;這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同比增長速度領先全球其他市場,並逐漸縮短和北美市場距離。
隨著中國電影內容質量的整體提升,口碑與票房逐漸形成良性循環,促進優質內容持續供應來帶動整體觀影市場持續健康發展。而在網劇市場上,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2017年上線的206部網劇播放量總計833億次,較去年同比增長率達到46%;排名前十的網劇播放量達353億次,佔總量的42%;共有25部網劇播放量超10億,其中12部播放量超過30億次。而2016年播放量超過10億次的僅有8部。
(2012-2017中國與北美電影票房統計圖)
(2014-2017年網絡劇數量統計圖)
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如此高速的行業發展,不僅需要大明星,也能夠造就大明星。這使得藝人經紀行業得到迅速發展,展現出磅礴的生命力。近年來,BAT紛紛斥資入局藝人經紀行業,如阿里影業旗下附屬公司浙江東陽成立藝人經紀公司「酷漾娛樂」,騰訊影業2016年9月就與「撲度娛樂」達成合作布局藝人經紀業務,藝人經紀似乎成為了新的風口。
國泰君安更發布報告稱,預計到2020年,中國藝人經紀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未來五年年均增長率將在30%左右。不少業內人士也大膽預測,不久之後中國就將誕生估值200億以上的以藝人經紀為核心的綜合娛樂公司。而誰將在這場突圍之戰中脫穎而出?當前,這十家中國頂級的經紀公司或許最有希望。
這十家頂級經紀公司幾乎成為中國藝人經紀行業的整體縮影。中國藝人經紀在經歷了保姆式服務等初級模式後,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逐漸比肩好萊塢日韓等國,日漸形成更加專業化、規模化的運作方式,大公司也逐漸掌握著最優質的藝人資源。如今,這些佔據優勢的經紀公司各出奇招,雖發展路徑不一,卻保持強勁勢頭,成為行業發展的主力軍。
華誼、英皇傳統經紀模式尋求新時代轉型
在這十家經紀公司中,華誼和英皇絕對是老牌巨頭,兩者所代表的卻是傳統經紀模式在新時代的突圍轉型。
(英皇娛樂藝人管理部總監霍汶希)
(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
以華誼經紀為例,2000年中國第一經紀人王京花攜40多位藝人加入華誼兄弟,三年後,華誼兄弟正式成立藝人經紀業務。在鼎盛時期,華誼曾擁有中國影視行業過半的藝人經紀約,坐擁中國藝人經紀領域的大半個江山。而作為香港娛樂圈龍頭的英皇娛樂也曾經以出色的造星手段打造出謝霆鋒、容祖兒等歌手,獨步香江,甚至主宰香港娛樂圈。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但傳統經紀業務的日漸式微,使得這些老牌勁旅面臨經紀事業的巨大難關,眾藝人紛紛出逃舊公司。根據華誼兄弟2009年財報,「藝人經紀及相關服務」作為其三大主營業務之一,佔全年收入超過20%;但到2013年,這項業務佔全年收入僅為8%;2014年,華誼兄弟財報上已經不再顯示這一業務的收入。而英皇娛樂低齡化培養模式的綿長周期,一方面耗費公司巨額投入,另一方面埋下收入分配隱憂,造成知名藝人的流失。
(華誼兄弟經紀公司聯席總裁劉韜)
為此華誼不斷謀求轉型,逐漸發展出以藝人為核心的獨立工作室,如章子怡、範冰冰、李冰冰、周迅等為首的一線藝人紛紛成立獨立工作室,標誌著藝人經紀邁入了2.0時代。然而隨著娛樂產業的高速發展,工作室模式也顯露出專業度欠缺的弊端。
在藝人經紀走入3.0的新時期,華誼兄弟先後收購馮小剛佔股99%的浙江東陽美拉70%的股權,收購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共同持股的東陽浩瀚70%股權,通過明星和公司做利益捆綁的方式謀求轉型發展。而英皇娛樂也從以往專注音樂起步,深耕香港樂壇,開始轉向綜合性藝人發展規劃,並不斷開拓內地市場,成功打造出陳偉霆這樣的流量巨星。
嘉行、喜天創新經紀模式引領行業發展
和華誼、英皇等老牌勁旅以內容起家,保姆式服務開端不同,以嘉行天下、喜天影視為代表的新型藝人經紀公司開創了全新的藝人經紀服務模式,以專業化、分工化的模式在行業立足。
(海寧嘉行天下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作為2017年最成功的藝人經紀公司,嘉行天下由楊冪和兩位經紀人曾嘉、趙若堯共同出資成立。嘉行老闆同時也是公司頭部明星的楊冪憑藉自身攜帶的超高流量,好資源和高片酬不請自來,因此在《親愛的翻譯官》《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熱劇中,嘉行以楊冪一人拖多人的模式,將旗下迪麗熱巴、張彬彬、李溪芮、高偉光等15位藝人投放在觀眾面前,這種運作模式讓新人出演的作品規模是傳統經紀公司所不能相比的。
在楊冪「一拖多」的背後,嘉行有著極為專業的分工與運作。作為嘉行的幕後推手,曾嘉2000年加入榮信達、師從李小婉,先後帶過歸亞蕾、陳坤和周迅等眾多明星。如今的嘉行對藝人按照發展程度劃分為一線藝人、成熟藝人、上升期藝人、新人四個梯隊,配合這個資深經紀人團隊手上不同的劇集、角色資源,再施以不同的營銷體系,流量明星帶隊,梯隊式發展,造就了嘉行2017年估值50億的商業奇蹟。
(嘉行天下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曾嘉)
一手捧紅了「太子妃」張天愛的喜天影視也是一家典型的新模式經紀公司,旗下擁有超過三十位知名藝人,體量極大。和嘉行一樣,喜天也通過頭部明星帶動公司發展,只是和嘉行依靠一個楊冪不同,喜天旗下可謂實力派演員眾多。
作為公司資深藝人的吳秀波,以及張天愛、林永健、王千源、張歆藝等核心藝人都直接或間接持有公司原始股份,由此帶來流量入口和多種變現渠道。和一般的藝人經紀公司重視流量偶像不同,喜天旗下大多是實力派,除了吳秀波等核心藝人外,喜天旗下還有馬麗、王曉晨、譚凱、王媛可等眾多公認的演技派,就連近年來推出屈楚蕭、高至霆等新人,也都是扎紮實實的演員。
同時,喜天也通過這樣一批有演技、有話語權的明星資源為介質,將經紀業務從藝人發展到了編劇、導演,發揮綜合優勢,形成影視項目的生產閉環。這樣的運行模式也更能夠幫助旗下的這些實力派掌握影視資源,提升人氣口碑,推動整個藝人經紀業務的全面發展。
(上海喜天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喜天影視總經理周宴西)
最創新悅凱模式,賈士凱助推全娛樂概念
在所有的藝人經紀公司中,由賈士凱一手創立的悅凱娛樂極具行業獨特性。作為公司CEO,賈士凱最為人所知的身份還是經紀人。從大學畢業後進入天娛傳媒做藝人相關工作開始,賈士凱就不斷深耕藝人經紀領域。在東王文化負責賈乃亮;作為銀魚音樂副總負責那英、陳坤;在唐人擔任經紀總監,負責胡歌、劉詩詩;進入歡瑞世紀更一手打造出李易峰、楊洋兩位頂級流量小生,其藝人經紀運作能力可見一斑。
(悅凱娛樂CEO 賈士凱)
2015年賈士凱解約歡瑞,只帶走了楊洋與穎兒,並迅速創建了悅凱影視傳媒有限公司。2017年12月4日,上市公司文投控股發布重組草案,以16.7億元的價格收購悅凱傳媒100%股份。悅凱娛樂的飛速發展讓不少人驚嘆,作為新一代藝人經紀公司的CEO,賈士凱對公司有著清晰的事業規劃和全新的業務布局。他在很早之前就說過:「我不想去複製CAA,也不想做一個頂尖的影視製作公司,而是想做一個綜合性的娛樂公司。」秉持著全娛樂產業鏈的概念,北京悅凱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設立了四個子公司,分管音樂、廣告、藝人經紀和影視製作。
在藝人經紀業務上,悅凱駕輕就熟,由賈士凱一手打造的「流量擔當」楊洋在近幾年一直保持著超高的話題度和人氣值;旗下藝人宋茜、穎兒在影視、綜藝等方面也各有發展。在音樂方面,賈士凱堅信,未來的唱片市場大有希望。為此,悅凱娛樂已開始音樂領域嘗試,如向李榮浩邀歌,舉行楊洋生日會等。而在影視方面,從2016年起,悅凱就深度布局了影視製作:參投《武動乾坤》,參與製作《舒克的桃花運》,主控《獨步天下》《愛情的開關》,與完美影視、儒意影業開發辛夷塢的《山月不知心底事》等。據了解,目前悅凱娛樂還有近10個大IP儲備。如此看來,悅凱娛樂率先走出的這條全娛樂產業鏈道路,或將成為藝人經紀公司快速發展的新通途。
(北京悅凱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未來,藝人經紀有著極大的概率成為下一個風口。除了上述的十大經紀公司外,擁有尚雯婕、曾舜晞等明星,善於打造新人偶像並在音樂方面表現出色的黑金娛樂,以及網羅了韓庚、周筆暢、阿杜,在海外業務上頗有建樹的跨國性公司樂華娛樂也蓄勢待發,在這個未來千億級的行業中搶佔一席之地。究竟這場藝人經紀行業之戰,將會如何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合作/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