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為何對潘金蓮失控?根源在於他早出晚歸,回家也只幹一件事

2020-12-22 今古講堂

一切罪惡的根源都是由於武大郎外出時間太長,給了如花似玉的潘金蓮撩漢的機會和時間。

武大郎早出晚歸賣炊餅,平時在家裡也忙著做炊餅,根本沒有時間和潘金蓮說幾句話。武大郎的生活簡單說,每天都是機械地重複:做炊餅,吃飯,睡覺,出去賣炊餅。導致對自己的老婆完全失控了。

潘金蓮在家完全沒事幹,整個白天時間,每天都是一個人在家閒得無聊,時間長了吃飽了撐了,心裡就想男人。

那個時候又不好視頻通話,潘金蓮就算天天勾引男人,武大郎都難以察覺。

假設:武大郎賣炊餅時間很短,比如他就是早上賣一兩個時辰,或者不定時出去賣,隨時可能回家,潘金蓮就絕對不可能那麼肆無忌憚的勾引武松,也絕沒有那麼多機會和西門慶發展姦情。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我為您詳細介紹。

一、炊餅的由來。

炊餅說穿了就是蒸餅,是用籠屜蒸製而成的麵食,有點類似於現代的老面饅頭,可能比現代的饅頭水分少一點,更有咬勁,也更利於儲存。古代的炊餅比較原生態,還是很好吃的。

蒸餅為什麼又改稱炊餅呢?

據宋吳處厚《青箱雜記》:

「仁宗廟諱貞(應作『禎』),語訛近蒸,今內廷上下皆呼蒸餅為炊餅。」

宋仁宗名叫趙禎的「禎」字,與「蒸」音近,當時的人為了避諱,就把蒸餅改稱「炊餅」,就是一種老面饅頭。

這種饅頭講究的是:在饅頭上方蒸出十字裂紋,這樣說明發酵得比較好。

據《晉書·何曾傳》:

「蒸餅上不坼十字不食。」

也就是說,麵食經過發酵後,蒸出來的必須是開花饅頭。

據說:當初宋寧宗曾經小便失常,一夜要解小便若干次。孫琳用蒸餅、大蒜、淡豆豉搗碎捏成丸子讓宋寧宗每天服用,治好了他的病,相當於現在的食療。

二、武大郎為何一出去就是一整天?

武大郎找了潘金蓮這個老婆,某種程度上他還是有點自卑的。

由於清河縣的不少人奚落他「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裡!」武大郎為人又非常懦弱,只好帶著潘金蓮搬到陽穀縣紫石街賃房居住。

武大郎是個標準的居家好男人,對於自己的這個漂亮老婆,可以說是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呵護。基本上捨不得讓她做什麼家務。

武大郎在繁華地區有一個大套的房子。這麼一大套房子,並不是他的祖產,因為他並不是陽穀縣人,這全是靠他賣炊餅的錢,一點一點積攢起來,弄了這麼一套房子。

武大郎並沒有其他謀生的手段,所以他每天起早貪黑的做炊餅,捨不得讓潘金蓮動手。他努力靠賣炊餅來養活自己和他的嬌妻。

可惜,不知是武大郎還是潘金蓮的原因,我們也無法揣測他們夫妻二人的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我估計很有可能就是潘金蓮不願意跟他同房,當然也可能是其他別的什麼原因。總之,他們一直沒有生養子女。

但是,生產炊餅是一件技術含量非常低的簡單的勞動。在古代,大家除了做農事,業餘時間沒什麼事幹,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可以自行製作炊餅。

另外,宋朝時陽穀縣城區非常小,遠沒有今天這麼大,所以市場空間非常有限。

這樣,就造成炊餅的銷售情況不是太好。

擺一個固定的攤販,古代的陽穀縣人流量非常有限,從早到晚也賣不出幾個餅。

武大郎為了多賣一點錢,必須每天挑著炊餅擔子,要跑很遠很遠的路,挨家挨戶的吆喝叫賣。

一般的大戶人家有傭人,而平民自己會做炊餅,所以一般都不會從市場採購。

我估計,武大郎的銷售對象,主要是一些家境尚可,不願意自己動手製作炊餅的市民,或者是一些由於身體等原因,勞動能力比較差的市民。另外,可能有些市民偶爾家中沒有自行製作炊餅,也會買他的餅吃。

我又估計,武大郎為了把他的炊餅賣完,每天挑的擔子最少要來回走幾十裡路。

中途餓了,就只吃炊餅,非常節省。

省下來幾個錢,還要給老婆買衣服、買胭脂等化妝品。

不過,由於武大郎和潘金蓮實在不是天生一對,所以不管武大郎如何跪,或者如何舔,還是不能贏得潘金蓮的心。

相關焦點

  • 潘金蓮出軌為何無所忌憚?武大郎:捉姦是技術活一定要量力而行!
    緊接著上文我們說到武松辭別宋江與柴進之後,便朝著老家走去,順道呢還收拾了一隻老虎,成為了百姓心中的打虎英雄,更是憑此獲得了都頭一職,本來呢找到哥哥之後,武松是住在哥哥家的,但是奈何潘金蓮給他好一番調戲,還反咬他一口,讓他不得不離開哥哥的家。
  • 武大郎又醜又矮,為何潘金蓮還會跟著他?這一點你比不了
    武大郎又醜又矮,為何潘金蓮還會選擇他,這個長處你比不了 《水滸傳》中,潘金蓮和武大郎是人們熱衷的飯後談資,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武大郎又醜又窮,他怎麼養得起尤物級別的潘金蓮呢?
  • 潘金蓮為什麼撩撥武松?你看武松幹了什麼事
    潘金蓮為什麼撩撥武松?你看武松幹了什麼事 《水滸傳》中有這麼一段,潘金蓮撩撥武松的片段,且看原文: 武松自此只在哥哥家裡宿歇。武大依前上街挑賣炊餅。武松每日自去縣裡畫卯,承應差使。不論歸遲歸早,那婦人頓羹頓飯,歡天喜地,服侍武松,武松倒過意不去。
  • 他是害死武大郎的罪魁禍首,武松為何卻放過他?只因他藏得太深
    潘金蓮在跟武大郎來到陽穀縣時,最初也是個老實本分的人。但因為武松的回歸,讓她起了邪心,遂開始調戲武松。沒想到,武松卻是個鋼鐵直男,將潘金蓮好一頓臭罵。為了躲避潘金蓮,武松向當地知縣申請出差,並對哥哥武大郎囑咐了一番,要他看好潘金蓮。武大郎頭腦簡單,每天只知道賣燒餅養家餬口,哪能知道家中嬌妻的想法?在王婆的撮合之下,潘金蓮與西門慶攪到了一起。
  •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究竟是怎麼樣的
    但其實,大家印象中的潘金蓮和武大郎是被經過後期加工的。《水滸傳》中,潘金蓮,武大郎,西門慶的故事發生在宋朝。但其實他三根本不是那個朝代的人,歷史上三人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他們生活的朝代是在明朝而不是宋朝。據說,武大郎原名武植,窮苦農民出身。
  • 《水滸傳》武大郎賣炊餅為何一賣一整天?早點回來不行嗎?
    今天小編分享要分享的不是武松,而是武松的哥哥,武大郎。為什麼武大郎賣炊餅為何一賣一整天?早點回來不行嗎? 比如一個掃大街的,早上碰到武大郎,買了兩個炊餅,上午10:00吃一個,下午3:00吃一個,這一天的飯食可能就都對付過去了。一個打更的,下午3點遇到武大郎,買兩個炊餅,一個就便吃了,一個留著夜裡打更時吃。 而武大郎每天出去,要多賺點錢養金蓮,必須早出晚歸,兩個擔子,8個籠屜,怎麼也得有80個炊餅。
  • 武大郎很窮嗎?其實他很有錢,完全能養活潘金蓮
    潘金蓮曾經是富豪張大戶家的使女,張大戶有萬貫家財卻嫌家裡沒有漂亮的女僕,於是就老婆餘氏就給他找來了兩個才貌雙全的姑娘,一個白玉蓮,一個潘金蓮,兩人剛來的時候,餘氏對她們也不錯,給了不少金銀首飾。白玉蓮死得早,只剩潘金蓮一個人。張大戶不懷好意,餘氏非常生氣。張大戶是個懼內的人,只好將潘金蓮許配給鄰居武大郎,還白給了武大郎不少嫁妝,而且潘金蓮自身也有些積蓄,武大郎從此開始發跡。武大郎娶了潘金蓮後,就在市中心花了十多兩銀子典了一個兩層小樓。在明代,一個七品官的俸祿是7.5石米,大約3兩多銀子。
  • 《水滸傳》武大郎和潘金蓮結婚那麼久,為什麼沒留下一兒半女呢?
    《水滸傳》中,武大郎為何沒留下一兒半女,筆者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潘金蓮根本就不給武大郎上床的機會;二是潘金蓮患有不孕不育症!所以說這潘金蓮就是一個赤裸裸的顏值控。而武大郎呢?「身不滿五尺,面目生得猙獰,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這樣的一個醜男怎麼可能讓潘金蓮這個顏值控心甘情願與他同床共枕?所以自打被大戶強嫁給武大郎之後,這潘金蓮根本就不讓武大郎近身。
  •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身材高大魁梧,還與潘金蓮生了4個孩子
    這其中,潘金蓮和武植之間的故事更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在小說裡,潘金蓮不僅出軌西門慶,兩人還合夥害死了武大郎。不過,你或許不知道,在真實歷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蓮的生活並非如此。 之後,這座古墓被證實為武大郎的墓葬,女性則為潘金蓮。 這樣的結果似乎與《水滸傳》中兩人的下場截然不同,但在真實歷史上,潘金蓮與武植不僅沒有反目成仇,反而夫妻恩愛,還生育有4個孩子。
  • 武大郎真實身高揭秘,西門慶都沒他高,潘金蓮更是與他情比金堅
    在歷史中,許多有名的人物都曾被編寫過,比如:《水滸傳》,好像只要提到水滸傳就會想到武大郎,人們對他的印象都是一個身高不到三尺,一生靠賣燒餅為生的普通老百姓,而他的妻子是一個貌美如花的女人叫潘金蓮,傳聞中潘金蓮因不小心開窗,將竹竿打到西門慶的頭上,從那開始就和西門慶發生了情感的碰撞。
  • 潘金蓮穿越竟然有4個武大郎,武松變壞了?這網劇很良心
    過程中,兩人各自經歷了令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的事,最終,兩人的情感問題得到了解決。小編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下《水滸傳》部分。女一號馮越 扮演的潘金蓮,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竟然穿著結婚的衣服,正在期待著新郎是誰,新郎進來了,竟然是趙四版本的武大郎,說話動作聲音都跟趙四一樣,這是她才知道原來自己變成了正在出嫁的潘金蓮,自己直接暈了過去。
  • 為什麼潘金蓮非得殺死武大郎不可
    而嫁給武大郎,原本就是這個大戶的詭計,為的是我得不到的,我寧願毀了你。很快,她的人生中,發生了兩件裡程碑式的事情,第一件,她挑逗武松被拒被打臉。第二件,她接受了西門慶的挑逗,並迷失了自我。甚至對武大郎說,還了我一紙休書。這一紙休書實際上與武大郎性命也暗相關聯,至少我覺得充滿隱喻。可惜,武大郎自己明白這一層嗎?也許應該是明白的。畢竟有那麼多人取笑和戲弄,他和潘金蓮顯而易見是多麼不相稱的一次媾和。再說,倘若這一點也不明白,那麼武大郎就是自我蒙蔽到了愚不可及境地。
  • 「武大郎」宋文華與「潘金蓮」王思懿,幕後不為人知的一面
    這一劇情由武大郎和潘金蓮夫妻聯合出演,至今讓人記憶猶新,在98版的《水滸傳》中,武大郎由宋文華出演、潘金蓮由王思懿出演。劇中"武大郎"宋文華與「潘金蓮」王思懿相愛相殺,幕後卻有不為人知的一面。1.宋文華1955年出生在北京,隨著時間的流逝宋文華及其家人發現他的身高,一直停留在1米4左右,家人也為此事操碎了心,可是收效甚微,好在宋文華生性樂觀,身高問題並沒有限制他對夢想的追逐。
  • 《水滸傳》中,武松殺嫂為何先扯開她的衣裳?潘金蓮不知道的玄機
    潘金蓮幼年喪父,之後在張大戶家做使女,張大戶見潘金蓮生的好看便對其產生想法,將潘金蓮收攏,張大戶還想收潘金蓮做他的小老婆,潘金蓮不願意便將此事告訴了張大戶的大老婆,當時大老婆心生妒意,而且張大戶認為自己得不到,也要將潘金蓮好好懲罰一般,於是就將潘金蓮嫁給了又矮又醜的武大郎。
  • 到底是誰害死了武大郎?潘金蓮、西門慶都只是棋子
    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故事,供人頭武二設祭,殺死嫂嫂潘金蓮,大鬧獅子樓,鬥殺西門慶,然後武松提著兩顆人頭,押著王婆去縣衙自首。小說讀到這裡,讀者可能就會有疑問了,明明害死武大郎的罪魁禍首有三個人,武松把潘金蓮、西門慶都殺了,為什麼不把王婆一起殺了呢?如果分析是誰造成了武大郎的死,其實王婆的責任最大,潘金蓮、西門慶原本都沒打算害死武大郎。
  • 武大郎後人讓施耐庵後人道歉,潘金蓮不是淫婦,這是碰瓷兒?
    一部《水滸傳》,捧紅了武大郎和潘金蓮這對不般配組合:「三寸丁谷樹皮」的武大郎相貌醜陋、身材矮小並且軟弱無能,而潘金蓮則是水性楊花的代表,其心思細膩,綿裡藏針,巧計害死了武大郎,「大郎,起來喝藥了」這句臺詞更是讓人不寒而慄。近年來,為傳統定論翻案成了一種非常時尚的風氣,像武大郎和潘金蓮這樣深入人心的形象自然難以逃過。
  • 武大郎墓穴被發現,專家打開棺木後:潘金蓮含冤了600年
    相信大家對於武大郎和潘金蓮這對小夫妻,都不會感到陌生。他們一個身材不足五尺,且外貌相當醜陋;一個則傾國傾城,令人垂涎三尺。雖然在《水滸傳》這本小說中,潘金蓮被描繪成了一個美麗妖豔、好色淫蕩、弒夫忘恩,遭人唾罵的婦人,而武大郎也被描繪成一個矮小無能,頭頂泛綠的懦弱形象。
  • 武大郎長得矮小的原因是什麼?原來不是先天性的,而是被朋友坑的
    善良之心人品樸素也許正是因為這些優秀的品質,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娶了貌美如花的女子為妻,她是潘金蓮。武大郎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擁有一套自己的小屋。天天早出晚歸的日子雖苦,但日子過得還算快樂。但這樣的快樂日子很快就被打破了。本來美若天仙的潘金蓮總是對自己的婚姻不滿,認為自己的婚姻是一朵插在牛糞上的花。含水的白楊開始從牆上紅杏中冒出來。
  •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是怎樣的?與《水滸傳》中形象一樣嗎
    一、作品中的形象 說起武大郎和潘金蓮這兩個人物的形象,大家腦海中浮現的應該一個是身高短小只會賣炊餅的男子,而另一個則是放蕩的「狐狸精」。如此形象千百年來可謂是深入人心。不過,也難怪世人對這兩人的印象如此。因為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對這兩人的形象塑造的太過「成功」了。
  • 武大郎之死是自取其咎
    西門慶和潘金蓮當然不是好人,但武大郎也絕非什麼憨厚善良的老實人。實際上,武大郎並不憨厚,只不過是因為沒有能力,外在體現出來的一種愚鈍罷了。而且這個身殘心也殘的武大郎,其實一點都不老實。武大身上最致命的問題,在於愛無能,以及極度的狹隘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