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齊聚吉林,共話「三個課堂」建設經驗與成果

2020-12-18 數字音視工程網

12月15日,中央電化教育館在吉林省吉林市召開了「三個課堂」吉林省區域應用專題培訓,會議期間,奧威亞攜全連接智慧教學解決方案、輕量級AI錄播、移動錄播等亮相現場,並為大會提供全程獨家直播支持。

  12月15日,中央電化教育館在吉林省吉林市召開了「三個課堂」吉林省區域應用專題培訓,這是2020年中央電化教育館組織的「三個課堂」系列研討會之一。本次會議由中國電化教育雜誌社、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聯盟、吉林省電化教育館聯合承辦,吉林市教育局協辦,奧威亞等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中央電化教育館副館長韓駿,吉林省教育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戰高峰,中國電化教育雜誌社社長許林,以及吉林省電教館領導、各市(州)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等200餘名代表參加會議。

  會議期間,奧威亞攜全連接智慧教學解決方案、輕量級AI錄播、移動錄播等亮相現場,並為大會提供全程獨家直播支持。截至15日下午17時,在線觀看人次超13萬。

教育專家

匯聚「三個課堂」前沿觀點

  會上,教育信息化專家們從在線教學創新、人工智慧建設、評價機制改革等多個維度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建言獻策,給「三個課堂」建設提供了思考與借鑑。

  針對當前地區、城鄉、校際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問題,華南師範大學杜炫傑教授表示,亟需通過「三個課堂」建設,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的改革。為了更好地幫助教育系統解決難題,奧威亞推出了以「三個課堂」為核心的全連接智慧教學解決方案,通過「雲+端」核心技術優勢,助力各區域教育系統打造完整的「線上+線下」教育教學生態系統,實現「教學空間」與「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連接,有效彌合區域、城鄉、校際教育差距,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當前,奧威亞「雲+端+應用」已為安徽、浙江、廣東等多地開展「三個課堂」常態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華南師範大學柯清超教授分享了學校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的思路。他認為,在網際網路和智能技術的支撐下,學校的傳統課堂與在線教學相輔相成,可以逐步形成新的教學生態,推動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線上與線下教學融合的路徑多種多樣,包括教學活動組織、師資協同、流程優化、評價創新等多個方面。學校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探索麵向未來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走出一條「網際網路+課堂實踐」新路徑。

實踐先鋒

分享「三個課堂」最新成效

  十多年來,奧威亞一直專注教育信息化發展,目前已具備「三個課堂」省級建設能力,並在全國多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個課堂」應用案例,其中包括吉林市、浙江柯橋、湖南汝城等地。會上,這些區域的代表詳細地分享了各自的建設經驗與成果。

  為促進城鄉教育公平發展,自2019年起,吉林市全面實施「網際網路+教育」精準幫扶工程,並已初具成效。吉林市教育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史文東表示,吉林市探索出了「學校提、縣區核、市級查」的「三層多次」工作機制,形成覆蓋全域學校的精準幫扶鏈條。目前,全市共開設專遞課堂2700多節、名校網絡課堂4400多節,涵蓋語數英等11個學科,共有200餘所學校、830多名教師參與應用。

  基於區域、城鄉、校際校對隊伍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浙江柯橋探索出了「天天智慧課堂」的混合研修模式,形成「年觀摩、月月研討、周周評論、天天展示」的應用機制。柯橋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周學東,總結了「天天智慧課堂」的五大應用成效:創新了教學模式、匯聚了優質資源、提升了師生信息素養、促進了教育均衡、帶動了校本研修,以匯聚優質資源為例,截至目前,「天天智慧課堂平臺」總訪問288萬人次,直播觀課活動2200多個。

  湖南汝城縣電化教育館館長朱滿成,向與會嘉賓們介紹了汝城縣積極推進「三個課堂」建設應用的情況。汝城縣以「管用、夠用、常用」為標準,積極構建城鄉一體化網絡聯校平臺,大力推動網絡聯校建設,組建了「同步互動、同步直播、異步點播」三種模式。由於應用成效顯著,汝城縣先後獲評「湖南省農村網絡聯校實驗縣」「湖南省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試點縣」。

  2021年即將來臨,教育部要求的2022年「三個課堂」建設目標刻不容緩。「建三個課堂,就選奧威亞」,接下來,奧威亞將以先進的技術、完善的方案、成熟的案例、優質的服務為支撐,助推更多區域「三個課堂」建設與應用落地。同時,攜手打造更多典型應用模式,在中央電教館的組織下面向全國範圍內推廣,促進更多區域實現教育優質均衡。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奧威亞,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繫或有侵權行為聯繫本站刪除。

相關焦點

  • 30位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齊聚雲端,共話智能時代新聞傳播教育
    30家新聞傳播學院的院長、所長齊聚一堂,共同研討智能時代新聞傳播教育創新。他以「『多語種+國際新聞』特色班」與「上外-松江全球傳播實訓基地」的建設為背景,分享了上海外國語大學在國際新聞學科建設的做法與成果。通過跨學科融合,推進合作共贏,國際新聞學科教育的品質有了較大提升,藉助學院搭建的媒體平臺進行實戰,學生學習興趣亦有顯著加強,證明了實戰在新聞教育中的必要性,只有強化實戰才能孵化和培養優秀人才。
  • 全國200位教育界同仁現場觀摩「東昌經驗」
    20日,聊城市東昌府區張北第一小學的校園裡熱鬧非凡,來自全國甘肅、河北、浙江、吉林、四川等十餘個省的近200名教育界同仁齊聚於此,共話益智課堂教學,把脈學生思考力培養,現場觀摩交流「東昌經驗」。生動的現場會、酣暢的經驗交流分享讓每位與會人員收穫滿滿,感觸良多。正如在觀摩過程中,教育部中國教科院培訓中心主任鄧永剛所言:「在張北第一小學,看到了全國農村教育的明天。」
  • 中西醫腫瘤專家齊聚「雲端」 共話腫瘤醫學新發展
    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腫瘤外治法專業委員會、北京中醫疑難病研究會腫瘤協作委員會主辦,北京明醫康原健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忠醫腫瘤醫生集團承辦,京城御方堂全國中醫連鎖機構、北京六和醫方生物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應象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仲垣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陳虹樑中醫藥傳統技能傳承工作室協辦的「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腫瘤外治法專業委員會第七屆國際學術年會暨首屆中醫腫瘤臨床在線高峰論壇」在線召開,來自海內外的著名中西醫腫瘤專家齊聚線上
  • 專家學者聚焦非遺教育,共探非遺學科建設之路
    過常寶代表會議主辦方之一——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項目「文化遺產與文化傳播」平臺,向與會專家介紹了該項目建設的預期目標、實施情況與產出成果,表示平臺在未來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區域文化與文化遺產學科進行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各方面的工作。
  • 持續打造軍事職業教育「三個課堂」品牌
    本報訊 朱奕傑、記者李建文報導:4月中旬,由空軍軍事職業教育中心錄播的「三個課堂」講座,製作成光碟下發部隊。據空軍參謀部有關工作人員介紹,在疫情防控期間,空軍改變以往「固定時間、集中組織、遠程授課」的講座形式,採取講座錄播、下發光碟、上傳網絡、推送至飛行員移動學習終端等多種方式,保證空軍「三個課堂」不斷檔。秉承為戰抓學、以戰促學的理念,空軍持續打造軍事職業教育「三個課堂」品牌,推動了空軍學、研、戰有機融合,促進了部隊戰鬥力提升。
  • 空軍持續打造軍事職業教育「三個課堂」品牌
    空軍為戰抓學以戰促學持續打造軍事職業教育「三個課堂」品牌解放軍報訊  朱奕傑、記者李建文報導:4月中旬,由空軍軍事職業教育中心錄播的「三個課堂」講座,製作成光碟下發部隊。據空軍參謀部有關工作人員介紹,在疫情防控期間,空軍改變以往「固定時間、集中組織、遠程授課」的講座形式,採取講座錄播、下發光碟、上傳網絡、推送至飛行員移動學習終端等多種方式,保證空軍「三個課堂」不斷檔。秉承為戰抓學、以戰促學的理念,空軍持續打造軍事職業教育「三個課堂」品牌,推動了空軍學、研、戰有機融合,促進了部隊戰鬥力提升。
  • 深入課堂,OK智慧教育大數據應用成果被彙編入中小學教育系列培訓教材
    《中小學教育大數據分析師系列培訓教材》叢書共5個系列,全17冊,包括《教育大數據——邁向未來學校的智慧教育》(全1冊)、《數據驅動的技術基礎》(全4冊)、《數據驅動的智慧學校》(全4冊) 、《數據驅動的智慧課堂》(全4冊)、《數據驅動的教育研究》(全4冊)。
  • 騰訊教育攜手校長會,與全國教育大咖共話「未來學校」
    7月18日,中國高端教育智庫校長會聯合騰訊教育舉辦「科技,創造教育新未來——第三屆專業學校改進計劃年會」,屆時將邀請多位教育領域專家學者以及全國知名中小學校長代表,共同探討未來學校的變革發展,為推動未來課堂的創新提供前沿的理論指導。
  • 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引領學生全面發展,聽聽專家怎麼說
    本次會議旨在聚焦《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文化育人》主題,探討和交流新時代學校文化建設的新使命、新任務、新途徑,總結交流教育改革與文化創新的新經驗、新成果,分析學校文化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引導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其他教育機構強化文化建設,切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廣大師生人心,匯聚各界有生力量,勇於創新提質,堅持文化育人、立德樹人,全面開展素質教育,推動學校文化品牌塑造和內涵式發展。
  • 中外教育專家齊聚世華會 共話職業教育的融合與創新
    論壇吸引了中外多位一流專家參會,各抒己見,共繪職業教育國際化藍圖,對中外教育的融合創新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一所中國職業院校在如此高規格的國際會議中扮演主角,在以往並不多見。曹妃甸職業技術學院自創立伊始,就定位於「立足曹妃甸、服務新唐山、融入京津冀、邁向國際化」,與全球共享教育資源,積極探索教育創新,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之路。
  • 國內教育大咖齊聚重慶八中助推成渝高中教育優質發展
    中國網12月16日訊 12月11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討會在渝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學者和成渝兩地的教育界人士齊聚八中渝北校區,以「新時代、新課程、新教材」為主題,共同交流新時代普通高中的育人實踐成果
  • 國內專家學者齊聚中南大,共話後疫情時代翻譯事業與教學發展
    線上和現場共計536人參加開幕式並聆聽了大會的主題報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發展。大會現場開幕式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鄒進文代表學校致開幕詞。湖北省譯協會長、武漢大學劉軍平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他表示,在疫情的特殊時刻,各位嘉賓在雲端和線下相見,非常不易。
  • 曲靖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攜手杭州銘師堂教育,共促雲南高中學校變革與...
    12月19日-20日,由曲靖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杭州銘師堂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曲靖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珠源論壇」培訓會在雲南曲靖召開,聚焦新課程新教材,共促新形勢下雲南高中學校的變革與發展。
  • 教育專家點讚騰訊教育 平臺穩定、可靠、容易掌握
    3月14-15日,由北京師範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騰訊教育聯合主辦的「未來在線教育雲端論壇」在線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6000多名教育工作者齊聚「雲端」,通過「直播+互動」的形式,與教育專家、校長代表和企業精英等分享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實踐經驗,研討未來在線教育的發展新思路。
  • 江北區七校聯盟學科工作室年度匯報會寫好總結共話德育新...
    18日,江北區七校聯盟學科工作室年度成果展示匯報會議在重慶市誠善中學舉行,聯盟學校代表齊聚一堂聚焦聯盟工作室,曬「德育豐收」,共話德育新發展。區教育工委委員、區教委副主任瞿燦萍,區教育工委委員、區考試院院長蘭興凌,區教委基教科科長陳聖、區教委德體藝科科長陳嶽南等受邀出席會議,東風實驗學校校長宦仕文主持會議。
  • 全國近50所涉農高校的百餘名專家齊聚西南大學共商新農科未來建設
    全國近50所涉農高校的百餘名專家齊聚西南大學共商新農科未來建設 2020-11-04 18:03:52周毅 攝   中新網重慶11月4日電 (記者 周毅)4日,來自全國近50所涉農高校的百餘名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領域專家齊聚西南大學,參加全國涉農高校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協作組第九次研討會,以「新時代農科高等教育與高校發展戰略規劃」為主題,共同探討涉農高校「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和「新農科」未來建設。
  • 44家開發區齊聚鎮江 共話「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省級開發區,120多名代表齊聚鎮江,通過經驗分享、專家解讀、對話研討等環節,共同探討在新發展階段「雙循環」格局下如何推動國際合作園轉型升級,共促高質量發展。  國際合作園聯席會議自2016年舉辦以來,以強大的影響力、滲透力、牽引力,為國際合作園高質量發展拓展了思路、分享了經驗,有力推動各園區的更高水平開放和更寬領域合作。
  • 全國480餘名教育工作者齊聚湖南新化 共話未來學校建設
    通訊員供圖)華聲在線11月17日訊(通訊員 江波 記者 龍騰)近日,以「基於未來學校理念下的課程與課堂變革」為主題、以「洞察·聚勢 賦能·超越」為主旨的2020·「未來學校」高峰論壇在新化縣舉行,吸引了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480名教育工作者參會,共同就未來學校建設話題,展開深度分享與探討。
  • 全國知名專家、學者雲集!裡水教育改革發展成果備受肯定!
    全國知名專家、學者雲集!裡水教育改革發展成果備受肯定!、區域專委會副理事長劉貴華,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基礎教育課程》主編付宜紅,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副院長常生龍,內蒙古教育廳原副廳長、區域專委會副理事長竇貴君等教育領域專家齊聚南海區教師發展中心等教育領域專家,以及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許國、南海區人民政府區長顧耀輝、區教育局局長張苑發等領導出席會議。
  • 發揮名校之光 鄭州外國語學校周劍在深圳龍華共話未來教育
    《發揮名校之光 鄭州外國語學校周劍在深圳龍華共話未來教育》近日,在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基礎教育部指導下,全國未來學校課題立項研討會暨未來學校校長論壇在深圳龍華區召開。周校長在會議上指出,建設一所面向未來學校的最大的難題在於課堂改革,如何將教育信息化手段與傳統教學相融合?由於技術平臺開發並不是學校的長項,那麼靈活藉助社會力量就成為了課堂改革的可行辦法之一。對此,周校長分享了在推進教育信息化落地實踐上的具體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