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引領學生全面發展,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2-14 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12月13日訊(通訊員 傅小蔚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近日,由湖南省學校文化建設促進會、湖南信息學院聯合主辦,長沙市芙蓉區教育局承辦的第三屆文化強校互動論壇暨學校文化建設創新成果展示活動在長沙市長郡芙蓉中學順利舉行。來自湘校文促會會員單位及部分非會員單位700多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本次會議旨在聚焦《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文化育人》主題,探討和交流新時代學校文化建設的新使命、新任務、新途徑,總結交流教育改革與文化創新的新經驗、新成果,分析學校文化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引導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其他教育機構強化文化建設,切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廣大師生人心,匯聚各界有生力量,勇於創新提質,堅持文化育人、立德樹人,全面開展素質教育,推動學校文化品牌塑造和內涵式發展。

作為第三屆湖南省文化強校互動論壇主題講座專家,長郡芙蓉中學校長、湖南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吳勝軍以《和而不同,學校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主題開展講座。吳勝軍結合長郡芙蓉中學辦學情況,從學校簡介、文化傳承、文化創新這三個角度闡述學校文化建設。學校圍繞「愛生活,善求知,能創新、憂天下、有作為,育有創新基因的中國少年」的育人目標和「辦一所精緻、書香,特色鮮明,質量一流的現代化學校」辦學目標,因地制宜,建設書香校園。在芙蓉幸福教育七個維度的指引下,遵循幸福教育密碼,長郡芙蓉中學傳承原二十九中科技創新基因,逐步探索「示看動練評總」 課堂模式改革、「有效、有趣、有魂」為關鍵詞的「三有」歷史課堂、「激·探·創」為核心的生地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分層走班教學,實現教育信息化。學生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實踐,師生先後在國際、國家級科技創新比賽中斬獲佳績,學校被評為全國首批中小學智慧財產權教育示範學校、長沙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

而作為搭建教育界與文化界交流平臺的湖南省學校文化建設促進會,截至12月9日,共有會員單位465個,其中副會長單位34個,常務理事單位49個 、理事單位138個、會員單位244個,覆蓋全省所有14個市州100多個縣市區。目前共有學前教育分會、培訓教育分會、實踐教育分會三個二級機構。同時,還將繼續物色一批對學校文化建設有情懷、有研究、有成果、有指導能力的專家加入學校文化建設隊伍中來,充實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專家庫成員、副秘書長,通過開展課題研究、學術沙龍、參觀訪問和到校診斷、諮詢、指導等途徑和形式,培養、建設、優化專家庫,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學校文化建設專家隊伍;同時,啟動顧問團的建設,聘請行政、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充分發揮他們的智慧與資源優勢,以便更好地支持、促進發展。

為了發揮精神文化產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加大對優秀文化產品的推廣應用力度,讓不同類型文化產品成為弘揚社會主流價值的生動載體,該會開展了第二屆學校文化建設創新成果申報展示活動,以激發大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截至12月5日,共收到總結報告、校本課程、論文、專著及其他相關文化建設作品共計638件。經邀請相關權威專家評審,共評出一等獎106個,二等獎127個,三等獎139個。為引導我省校外培訓機構進一步重視課堂文化建設,促進教師形成鑽研業務、爭先創優的文化氛圍,推動行業加快內涵發展轉型步伐,塑造和展示良好的行業形象,應廣大會員單位要求,今年3月份以來,面向全省校外培訓機構開展了優質微課、微講座評選活動。截至10月15日,共收到微課、微講座視頻295個。經邀請省、市相關學科教研員評審,共評出一等獎 61個,二等獎 112 個,後續將精選部分獲獎視頻,通過貝殼網進行全省公開展示,設置網絡投票窗口,由大眾選出「十佳人氣獎」,組織現場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此外,為給會員搭建文化交流平臺,該會注重聯絡省內教育界、文化界、企業界相關單位,多方開發全省文化教育資源,在合作中實現共贏。今年組織的系列文化活動,即與省教育報刊集團、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等機構合作舉辦的。本次論壇和展示活動聯合湖南信息學院、芙蓉區教育局等13家單位共同舉辦,既調動了社會各界的資源,又擴大了活動的影響力。

[責編:陳舒儀]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依託綜合實踐活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智慧化校園建設、構建特色校園活動、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等途徑,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國家課程校本開發  陝師大錦園學校結合「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導向,著力發展核心素養,特別是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生活、職業前途和個人自主發展的需要,迎接資訊時代和知識社會的挑戰」的課程目標,精心培育「和」文化育人理念,整體架構了以「和」為核心素養的學校課程體系,創建了錦園中學的「三層四類」「和」課程體系,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十大案例 | ⑥建設活力校園,完善學生體質健康促進體系
    奎文區教體局建設活力校園,完善學生體質健康促進體系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體魄,身心健康關乎個人發展、一生幸福,學生成長事關家庭和諧、民族未來。縱觀各國兒童青少年成長的相關健康數據,肥胖和身體活動不足作為一種新型的慢性「疾病」,正在全世界蔓延。
  • 新時代高校黨建引領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與方法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需要在黨建引領下發揮重要作用。黨建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思想保障和制度保障,校園文化則為黨的建設提供實踐動力。黨建不僅引領校園文化建設沿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更能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因此,探索高校黨建引領校園文化創新並實現校園文化建設整合模式的構建是十分必要的。
  • 重視師生的精神引領,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創建和諧的學生教育管理環境,是學校教育發展的體現,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需要。在學校教育逐漸發展的趨勢下,學校的教育管理應體現和諧的教育管理理念,以學生為本,提高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作為教育的接受者,應當發揮其主體地位,注重人文關懷,保持教育管理者和被教育者的平等和諧地位。
  • 黃果樹旅遊區:孕育校園體育文化 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冬日的清晨,走進黃果樹旅遊區龍宮鎮蔡官小學,校園籃球隊在教練朱元飛的帶領下正在開展日常訓練,拉伸、跑操、運球、上籃......這樣的日常訓練,蔡官小學籃球隊已經堅持了六年。蔡官小學對籃球運動的堅持,從側面集中反映了黃果樹旅遊區發展校園體育文化。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 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上海交通大學在124年發展中,始終秉承「國強催生名校,名校服務強國」的理念,堅持「文化引領」,不斷豐潤「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和「求真務實、努力拼搏、敢為人先、與日俱進」的精神品格,建設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和載體,積極發揮文化的凝聚、引領、輻射作用,為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動力和思想保證。
  • 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 聽聽青島校長專家怎麼說
    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對當下的教育環境會有哪些影響?來聽聽島城的校長、專家們怎麼說。青島二中校長孫先亮:讓教育評價回歸教育本質和初心「這是首次由黨中央、國務院出臺教育評價改革文件,凸顯了教育評價在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具有劃時代意義。」
  • 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校園環境的教育意義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室內環境的延續,校園室外環境的建設是師生思想、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領域,校園景觀形象設計不僅是校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反映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工程。校園文化建設不僅是單一物質形態的體現,而且具有深刻的校園文化內涵,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心靈,塑造了校園文化在師生心中的形象。
  • 北大精神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北京大學具有122年發展歷史,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具有重要影響,其精神已成為北大人接續奮鬥的動力源泉。探究北大精神的形成脈絡及其在新時代對於大學文化建設的影響,對於傳承北大精神和建設校園文化的理論與實踐創新具有獨特價值。本文旨在對北大精神進行歷史溯源的同時,深入挖掘北大精神對於教師和學生兩大主體的內外部影響,分析北大精神指導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
  • 聽聽專家怎麼說
    我們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一)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 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沙棘產業的開發,在視察沙棘基地時說說:「要大力開發沙棘資源,造福當地群眾。 加快貧困地區發展,不僅要增加政府投入,還要通過扶持龍頭企業、促進當地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等方式,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 實施方案: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方案模板5篇
    校園文化是高校的精神和靈魂,是高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根基,是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構建富有文化內涵、時代風格和學院特色的優秀校園文化,對增強廣大教職工的凝聚力,對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對促進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建設,對學院又好又快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 體育引領「五育並舉」 健體強心全面發展
    近年來,西大附中站在青少年全面發展,建設體育強國的高度,從課堂教學改革、普及與提高結合、軟硬體同步打造等方面著力,促進學生健體強心,為全面發展奠基。理念先行體育奠基「五育並舉」初冬的清晨,天氣微涼。薄霧籠罩中的西大附中操場上,早起晨練的學子們身穿鮮豔的運動服,猶如林間跳躍的小鹿般輕快靈活,生機勃勃。
  • 多樣校園文化實現個性發展
    □教委行動  高校專家會診學校開處方  2010年,石景山區教育委員會與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正式籤署合作協議,共建「綠色教育發展實驗區」,從此拉開大學、區域、學校合作推進區域基礎教育深層次改革的序幕。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內涵,在校園文化的梳理中,石景山採用了大學-政府-學校三方合作模式,組成項目團隊,各司其職。
  • 實施方案: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共5篇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平安、健康、文明、和諧校園,推動學校形成務實向上的校園文明風尚,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徵和職業特色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 深入開展寫字教學研究,以翰墨文化引領學校發展
    舉行「三筆字」大賽,引領老師寫好每一次評語、為學生樹立習字榜樣,引領每一位教師寫好每一次板書、樹立板書即作品意識。4.專家引領。千百年積澱的「茗山文化」源遠流長。秀美的香茗山,吸引了歷代諸多文人墨客,也造就了許多書法能人。茗山九老詩社各位老先生的書法功底厚實。每年重陽佳節,我們都會邀請他們到學校舉行重陽筆會。
  •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全面推進「綠色教育」 促進學校綠色發展
    原標題: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全面推進「綠色教育」 促進學校綠色發展佛山市南海區南海中學坐落在西樵山下,北江河畔,是「首批國家級別示範性普通高中」「佛山市高中僅有的一所國家級別綠色學校」「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佛山市首批精品高中」。
  • 學校強化價值引領的核心是文化引領
    近兩年,《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先後下發。這三個文件是新時代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總體上突出了「四個注重」:注重提高政治站位,注重強化價值引領,注重解決突出問題,注重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其中,「強化價值引領」的核心就是「文化引領」,即通過建設積極向上、奮發有為、團結和諧、富有特色的學校文化,引領學校內涵式發展。從2007年起,朝陽區走上了通過文化建設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道路。
  • 如何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美麗湖南?聽聽專家學者怎麼說
    綠色發展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應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 著力創建健康和諧校園 ,全面促進師生健康發展——高州市第二中學...
    著力創建健康和諧校園全面促進師生健康發展專家們對學校的創建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學校健康促進工作範圍廣、成效實、特色新,健康促進的理念已經融入學校日常的教學生活,健康促進工作真正走向常態化管理。
  • 培養學生積極向上體育精神 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趙憲志進一步強調,近年來,國家對於校園足球的改革發展出臺系列文件大力推進,成立專項機構統籌規劃,有政策支持、有組織保障是開展該項課題研究的立足之本。希望課題組能夠把握優勢迎難而上,紮實做好調研工作,尋找破解問題方法,集中發揮信息技術和教學專家的綜合優勢,切實提高教師教練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全面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為建設體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科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