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 聽聽青島校長專家怎麼說

2020-12-16 半島網官網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這是新中國第一個關於教育評價系統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其中,特別提到要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痼疾,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對當下的教育環境會有哪些影響?來聽聽島城的校長、專家們怎麼說。

青島二中校長孫先亮:

讓教育評價回歸教育本質和初心

「這是首次由黨中央、國務院出臺教育評價改革文件,凸顯了教育評價在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具有劃時代意義。」青島二中校長孫先亮看到《總體方案》後很受振奮,他認為教育評價直接影響學校的辦學行為、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正如方案所言「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方案的出臺可以力求讓教育評價回歸教育的本質和初心,讓全社會思考如何更好地辦教育。

方案提出「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孫先亮認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是方案出臺的根本目標,也是教育發展的核心價值體現。他希望,今後教育能夠更加重視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特色發展、課程建設、學生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等方面來評價學校。結合方案的具體要求,青島二中目前已經有了一些探索。學校始終把素質教育作為教育信念,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作為評價導向,在各種評優創先、推薦保送及自招等方面,堅持綜合素質評價標準。學校還制定了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貢獻度」評價辦法,引導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個性發展,並把自己對社會、學校、班級和他人創造性貢獻作為「硬指標」。

「《總體方案》既是指針也是方向,為學校校準了航標,給學校確立發展的方向;既是激勵也是動力,為學校發展保駕護航,必將激發出學校更大的發展活力。」孫先亮說,二中將會堅守發展素質教育的方向,憑藉教育評價改革的風勢,不斷創新變革,為基礎教育發展貢獻學校的智慧和力量。「改革的關鍵是要落地,希望各級領導能充分認識到改革的意義,讓評價改革來指揮學校更好地發展素質教育,為各級各類學校的特色發展營造空間。」

青島經濟職業學校校長孫煥利:

方案為職業教育發展樹立了信心

「《總體方案》的出臺從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點、難點出發,破解問題產生的深層次體制障礙,有助於打通職業學校發展的就業渠道。」青島經濟職業學校校長孫煥利看到方案的出臺後備受鼓舞,他認為當前職業教育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不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五唯」影響,「老百姓為什麼不想讓孩子讀職業教育,一是因為觀念,二是因為社會地位。此方案的出臺從國家層面進行引導,特別提出了『職業學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企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聘、職務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學校畢業生同等對待』。」孫煥利認為,如果方案能夠逐步落地,將會很好地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識。

同時孫煥利認為,方案設計了科學的成才觀念,完善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不只是看卷面成績,還要注重良好學風的樹立。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逐步轉變簡單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的招生模式。評價方式的變革,能夠從根本上扭轉評學生看分數、評學校看升學率的傾向,讓踐行素質教育真正成為可能。

孫煥利分享到,近幾年,經濟職校在改革學生評價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創新,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比如制定《青島經濟職業學校珠寶專業現代學徒制學生綜合評價辦法》,校企雙方科學採用過程評價、第三方考核、市場檢驗等「三結合」的綜合評價考核體系,按照佔比為分別為:40%、20%、40%的比例值計算終值,激勵學徒注重過程不斷努力、注重目標持續發展,極大提高了現代學徒試點教學質量。「方案的出臺為我們職業教育的發展樹立了信心。接下來,學校將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方案精神,以立德樹人為主線,進一步改革教師和學生評價,加快學校高質量發展。」孫煥利說。

青島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張鳳瑛:

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實現全面育人

青大附中校長張鳳瑛用三個詞來形容《總體方案》出臺後的心情——興奮、震撼、激動,「國家進行教育改革這麼多年,真正在評價方面尚屬首次」。張鳳瑛認為,方案直接觸痛當下的教育弊端,有助於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促進學校規範辦學、科學施教、全面育人。「希望接下來,從政府到學校一層層來落實,除了中高考成績之外,能夠給予學校、老師和學生更完善的評價標準」。

張鳳瑛告訴記者,教學質量一直是民辦學校的生命線,因此這些年她在學校的改革發展方面也面臨著一些壓力。「學生從進入青大附中的第一天起,我就會把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追求目標告訴家長,讓家長們知道選擇青大附中並不代表著考試和升學,而是選擇了更多的可能性。」張鳳瑛說她一直告訴老師和家長,中考很近,但人生很長,學生在當下的求學階段,更應該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潛質,塑造無限可能。為此,青大附中特意成立山鷹科學院,邀請國內著名的科學家來校講課,「這些科學家是用錢請不來的,我只是把我的教育理念同他們分享,他們也都是有情懷的,希望能在孩子們心中從小埋下一顆科學的種子。」張鳳瑛說。

「其實,全面發展和學習成績並不矛盾,比如我們備戰頭腦奧賽的孩子,他們看起來花費了很多時間在準備比賽,比其他同學少做了好幾道題,但實際上他們啟迪的是智慧,鍛鍊的是能力,這樣興趣愛好豐富的孩子,學習成績往往也不差。」張鳳瑛希望,方案的出臺能夠讓教育回歸立德樹人、科學發展的本質,通過改善教育評價標準,為學校、老師和學生提供一個辦好教育的大環境,純生態、去功力、致良知,把最後的落腳點放在全面育人上,重新塑造新時代的教育生態。

青島市中學綜合實踐中心主任、青島市少年科學院院長聶麥花:

五育並舉,勞動教育走進新時代

為扭轉當前學生評價中存在的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等錯誤傾向,《總體方案》著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德育、美育、體育、勞動教育都提出了評價標準。青島市中學綜合實踐中心主任、青島市少年科學院院長聶麥花認為,五育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以勞動教育為例,能夠以勞樹德,以勞益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對學習的主動性、專注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都會產生正面影響,從而也有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

今年國家連續出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如今《總體方案》中對勞動教育再作要求,可以說勞動教育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逐步引起全社會的重視。聶麥花作為青島勞動教育發展的見證者,也深感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在國家一系列教育大政方針的引導下,勞動教育走進了新時代。青島的勞動教育一直是全國的一面旗幟,也在不斷地探索創新。」聶麥花介紹,青島有自己研發的勞動教育教材,有豐富的勞動實踐基地,並即將成立綜合實踐教育集團,都在促進勞動教育的開展。但教育評價是最難的,此次方案中提到要加強勞動教育評價,她也期待著能從評價的層面上,引起學校、家長和學生對勞動教育的重視。

「目前,實踐中心正在評價體系上做一些探索,包括學生和老師兩個層面,目前市內三區來中心實踐的學生,其學習過程都會記錄在素質評價手冊裡面,老師的評價還在研討中,如果這些校本化嘗試效果明顯的話,有望在全市推廣。」聶麥花說,當下中高考試題中也在不斷滲透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這些都是教育的導向,「新時代培養的人才,應該既要有豐富的學科知識,還要有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以及自主創新的願望等,我們期待青島接下來能出臺更具體的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切實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你關心的問題專家答
    編者按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強調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
  • 體育老師當班主任被投訴,折射教育評價「指揮棒」有偏向
    周家和 前不久,青島一所學校讓體育老師當班主任,結果遭到家長的反對、投訴,引起社會關注。如何看待體育老師當班主任?」日前,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體育老師、音樂老師、美術老師、科技老師都可以做班主任。每一名教師都有教師資格證,都是符合教師要求的,只是教的科目不同。
  • 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 南京多所中小學已先行先試
    南京是江蘇省教育的核心地區,近年來,已有多所中小學嘗試打破不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教育評價體系,通過塑造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建立健全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的人才使用機制等措施,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河西南外:「校本課程系列」塑造學生全面發展
  • 教育評價指揮棒將發生變化
    教育評價指揮棒將發生變化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0.14 星期三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
  • 教育評價指揮棒將怎樣變化?——《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教育評價指揮棒將怎樣變化?——《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解讀  新華社記者胡浩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強調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並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時代特徵、彰顯中國特色、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  明確提出「三不得一嚴禁」  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
  • 探索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引熱議 聽聽校長們怎麼說?
    推進學校體育評價改革,改進體育中考。 此外,學校要指導學生形成1至2項藝術特長。建立常態化學生全員藝術展演機制。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 文件還提到,將深化高中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考試招生錄取制度。
  • 衡水中學是毀了教育,還是救了教育?聽聽河北老師怎麼說
    衡水中學是毀了教育還是救了教育? 聽聽河北老師怎麼說!首先河北衡水中學無疑是成功的,從升學率與每年考入清華、北大人數來說,這是全國最牛的高中,衡水中學可謂名不虛傳。第二個需要捫心自問的問題:你對衡水中學模式的評價,到底是不是源自你所處的位置?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銳 10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比如,科技成果的轉化,《方案》說市場來決定項目經費評價,原來都是去找一些專家來認證的,那市場決定要怎麼決定呢?」與此同時,他也提到,例如「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將國務院可以授權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委託深圳市政府批准。
  • 未來教育大趨勢,聽聽他們怎麼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11日,「AI 改變未來」——未來教育 2020 峰會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教育、科技和產業界的專家教授、企業負責人等500多人共聚一堂,深入探討智能時代下的教育創新與變革。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1-29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造優質教育資源聚集區,聽聽開福區13位「名校長」怎麼說
    在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今天,開福區召開打造「優質教育資源聚集區」教育專家座談會。開福區委書記曹再興,區領導鄒犇淼、易文斌、朱江邀請13位「名校長」共商共話,暢談開福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方法、新路徑,並向全區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
  • 「熊孩子」真的應該被規訓嗎 聽聽特級校長怎麼說
    自1977年起便開始從事教育工作,吳子健校長在教育領域耕耘了近40年。讓吳校長仔細閱讀了幾十遍甚至寫下自己心得體會的教學案例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孩子成長過程中「不一樣」的行為舉止該怎麼理解?聽聽這位特級校長怎麼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作為教師怎麼做更好2010年轉任包玉剛實驗學校(下文簡稱包校)校長之前,吳校長任教於上海市第一所十五年一貫制學校一建青實驗學校。在建青的幼兒部內,有著200多份學生個案研究的原始資料。
  • 教育評價「指揮棒」該變變了
    這種現象的出現,與社會思想觀念和對學生評價體系有關。因此,若想讓體育老師當班主任成為常態,教育評價的「指揮棒」應該變變了。 如今,在大部分家長心裡,都希望班主任由語數外老師擔任。原因很簡單,在目前的中高考體制中,語數外三科是大頭,讓教這三科的老師當班主任,有助於學生文化課成績的提升。但如果班主任是體育老師,可能就沒辦法、甚至沒有能力幫學生提高文化課成績了。
  • 聽聽北大專家怎麼說
    聽聽北大專家怎麼說 2020-01-31 09:53
  • 公勺公筷好處多 聽聽專家怎麼說
    公勺公筷好處多 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0-17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著力點
    ,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加強黨對教育評價改革的組織領導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教育評價改革是教育的重要一環,是教育實踐的重要體現,具體到教育實踐,就是要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涉及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問題。
  • 教育指揮棒|早在20年前,這位大學校長就提出「學生自治」
    近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發布,對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作出了系統部署。其旨在「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對教育評價問題進行全方位指引。
  • 助力教育評價改革,「智能化基礎教育評價系統」建設提上日程
    會上,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們認為,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為代表的科技正在推動教育變革,應轉變教育觀念,通過人工智慧等技術賦能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推動教育評價改革,提升教育質量。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在會上表示,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與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等相關單位正致力於建立「智能化基礎教育評價系統」。
  •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以「2115工程」全面推進人才強校
    日前,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 據悉,2019年,該校正式實施「2115人才培育發展支持計劃」(下稱「2115工程」),包括講席教授、領軍教授、青年新星三個層次人才崗位,覆蓋了從青年教師、中青年骨幹教師到資深教師的全校各年齡段教師群體,是對學校已有人才的全方位支持。262位教師、91個創新團隊入選首批名單。
  • 守住中國人的「飯碗田」,聽聽專家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