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引領「五育並舉」 健體強心全面發展

2020-12-11 上遊新聞

學校擊劍項目獲獎

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足球項目U16女子社會俱樂部組冠軍

少年強則中國強。健康的體魄,強勁的毅力,是青少年承載祖國未來、振興民族發展的基石。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事關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具有百年積澱的西南大學附屬中學(下稱「西大附中」),秉承著「立人·新民」的辦學理念,踐行「行己有恥,君子不器」的校訓,先後收穫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研究中心課程改革實驗學校、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等多張「國字號」名片。

近年來,西大附中站在青少年全面發展,建設體育強國的高度,從課堂教學改革、普及與提高結合、軟硬體同步打造等方面著力,促進學生健體強心,為全面發展奠基。

理念先行

體育奠基「五育並舉」

初冬的清晨,天氣微涼。薄霧籠罩中的西大附中操場上,早起晨練的學子們身穿鮮豔的運動服,猶如林間跳躍的小鹿般輕快靈活,生機勃勃。

像這樣的鮮活場景,在西大附中早已成為常態。

近年來,強化體育健康課程、提高青少年身體健康素質已寫入國家層面的政策規劃。全國教育大會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

2020年,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從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加強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和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深化體校改革、規範社會體育組織、大力培養體育教師和教練員隊伍等方面,明確以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體育作為『五育並舉』的前提,具有養德、益智、勤勞、尚美的育人作用。」西大附中校長歐健看來,體育鍛鍊不僅能強身健體,而且對培養人的心智、德性和審美能力,促進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愉悅都有重要意義。面向未來的教育一定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積極的心態。

基於這樣深刻的認識、開闊的視野和時代的責任,西大附中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實施「兩綱」教育,整體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中心,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強身健體活動,以課題帶動教研,重塑新學校體育工作建模,強化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專業引領

特色項目精彩紛呈

連日來,西大附中接連傳來好消息——2020年重慶市青少年擊劍錦標賽4金6銀4銅,2020年重慶市校園足球聯賽冠軍,北碚區第十四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25個冠軍、7個亞軍、6個季軍……

亮眼成績的背後,是西大附中重視體育、發展體育的有力舉措。

時間回溯到2015年,足球運動方興未艾,西大附中頗具前瞻性地組建了女子足球隊。聘請原江蘇舜天隊員、國家一級運動員高誌駿、預備國家級足球裁判李梓嘉為教練員,培養出18名國家一級運動員。2019年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足球項目社會俱樂部組十一人制女子組16歲組決賽在大連落下帷幕,西大附中女子足球隊代表重慶市體育局、北碚區體育局「出戰「,奪得全國冠軍,為重慶贏得「二青會」集體項目首枚金牌。

西大附中田徑隊的成長曆程,是學校體育特色項目的縮影。

按照專業化、高標準的建設思路,西大附中從硬體設施、隊伍打造、教育教研、課程建設、賽事支撐等方面綜合發力,建立起校級專業女子足球隊、武術隊、田徑隊、跆拳道、網球隊、擊劍隊。

走進西大附中的校園,接軌國際標準的足球場、武術館、藍色跑道、跆拳道館等一應俱全,完全能夠滿足專業訓練需要。值得一提的是,西大附中擊劍隊是重慶市首支中學擊劍隊,學校也是首個修建專業擊劍館並開設擊劍課程的學校。

「要發展好體育特色,既要有『硬指標』,也要有『軟實力』。學校的發展要依靠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優秀師資隊伍是學校發展的根基,也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內涵。」歐健強調。

為此,西大附中將人才隊伍視作學校發展的最大變量,組建一支專業的高素質教練員隊伍。以高誌駿、國培計劃武術專業指導教師馬釗、重慶市田徑十項全能冠軍王軼、跆拳道國家一級運動員李大鵬、網球國家一級裁判雷婧等為代表,一支素質過硬、水平高超的專業教練員隊伍成為學校發展體育的最大源動力。

瞄準痛點

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近年來,談及學生身體素質,體質持續下滑,肥胖率、近視率大幅上升,身體姿態不良等詞彙頻繁出現,讓人倍感沉重。」西大附中相關負責人表示,做好體育教育,既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也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和體育強國的重要工作。

如何改變體育教育困境,有效增強學生素質?

西大附中的答案是,用體育課程一體化建設破局。學校基於「大體育觀」的認知,一句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瞄準青少年體質健康的熱點和痛點問題,以實施「兩綱」教育,開展群體性活動、運動訓練及競賽、體育教研組建設與教師業務水平培訓、教學科研等,推進學校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育教育。

一方面,學校通過常態化開展體育教研,借力高校、北碚區體育發展中心等力量,率先實現體育課分類實施,嚴格按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常態化、系統化開展好每一節體育課。

另一方面,西大附中開設以大課間韻律操、繽紛體育節、韻律操比賽等特色活動,進一步豐富體育教育載體,讓每一位學生在畢業時都能掌握至少一項喜愛的體育運動。

一年一度的繽紛體育節是西大附中學子最為期待的時間。西大附中的運動會和藝術節不被特長生包攬,而是廣泛的普及和全員參與。學子們在學校提供的體育大舞臺上盡情奔跑、跳躍、競技,享受運動的快樂。

學校以學生社團聯合會為引領,開設藝術文化類、學術科技類、社會實踐類、體育運動類、興趣愛好類社團50餘個,包含擊劍、健美操、桌球、騎行、武術、羽毛球等體育社團,「格鬥芭蕾」擊劍社獲得「市級精品社團」稱號。

西大附中的體育教育不僅面向學生,也面向全體教師。學校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師體育活動,引導廣大教師在做好「四有」好老師的基礎上,做「有健康體魄」的新時代好教師。

西大附中以體育教育為引領,激活「五育並舉」的一池春水。學校將德育、勞動教育、美育融入育人全過程,為學生終身發展、個性發展奠基鋪路。

周珣 覃燕 圖片由西大附中提供

相關焦點

  • 市二高中「五育並舉」培養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市第二高級中學始終堅持立德樹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踐行「五育並舉」,深化特色育人模式,培養全面健康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生提前準備好名人名言,在第二天的早自習將其出處、用處、含義講出來,其他同學做好記錄。
  • 五育並舉 助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西安中小學探索全面發展的「時代...
    這無疑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如何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觀念,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在西安,不少中小學不僅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一系列新的嘗試和探索也正在進行中,體教融合徐徐開展,全面人才培養循序漸進。
  • 「五育」融合本質的再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舉行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旗幟鮮明地指出: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至此,立德樹人,「五育」並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任務成為全體教育人的共同目標。
  • 五育並舉 風景獨好——章丘區教體局兩手抓好疫情防控全面育人
    濟南市章丘區教體局從實際出發,著眼疫情防控背景,結合深入推進五育並舉工程,紮實促進學生的的全面健康成長,打造了一道疫情大背景下靚麗的育人風景線。聚焦愛國主義育德  圍繞先模人物的英雄事跡和抗疫榜樣的奉獻精神,強化人生觀世界觀教育,引領孩子為祖國、為人民勤奮學習,立志成才。
  • 自覺踐行五育並舉 全面培養時代新人
    梁建偉表示,以「完整的現代教育塑造高素質的現代人」為辦學宗旨,學校將繼續落實五育並舉,促進五育融合,堅持把「育人」作為首要目標,以活動育人引領德育教育,培養出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開展勞動教育至關重要。自2004年起,南海華附就已經吹響開展勞動教育的號角,在佛山地區率先開創農村綜合實踐活動先河,至今,「學農」實踐活動已連續開展17載,共計1.1萬多人次參與其中,成為南海華附德育教育工作一大特色和品牌。
  • 回歸以人為本 落實「五育」並舉——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價值...
    《總體方案》充分彰顯了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教育價值觀,體現了五育並舉的實踐導向。而此次教育評價改革更是從評價制度健全與保障方面,對以人為本的理念做出進一步推進,明確「五育」並舉評價的路徑成為實踐導向。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教育評價的內容更多關注智育。德智體美勞的具體評價內容和機制沒有系統的實踐安排。而此次教育評價改革方案則首次分條對德體美勞四育的具體評價路徑和內容進行規定和要求,賦予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與智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確了各育在教育評價中應該特別關注的方面。
  • 「五育並舉 特色發展——昆明市第四屆校長(園)長論壇」在昆一中舉行
    「五育並舉 特色發展——昆明市第四屆校長(園)長論壇」在昆一中舉行  「五育並舉 特色發展——昆明市第四屆校長(園)長論壇」在昆一中舉行  12月18日,「五育並舉 特色發展——昆明市第四屆校(園)長論壇」在昆明市第一中學舉行
  • 校長論壇丨300餘名省內外校(園)長同上「五育並舉」大課堂~
    論壇上,來自省內外的300餘位校長、園長及教育體育系統相關負責人圍繞著「五育並舉、特色發展」這一議題,共話教育、共謀發展。論壇以「五育並舉、特色發展」為主題,探索學校、幼兒園有效落實五育並舉的方法、路徑,以促進五育並舉有效的實施,將落實五育並舉措施內化為學校、教師的自覺行為,努力讓每一所學校有特色,讓每一個學生有特長。
  • 五育並舉育英才 立德樹人促強基
    教改研討會以「五育並舉育英才,立德樹人促強基」為主題,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探尋適合教師個人特質的教學,促進教師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引領教師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愛國情懷上下功夫,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在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圍繞五育並舉,校長匯報學校的3點思考與5個做法,教育同行點讚
    非常高興和大家一起分享關於「五育並舉」的話題。回溯「五育並舉」的源頭,我們發現: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廢」的教育思想家,主張五育並舉,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個顯著特點。
  • ...五育並舉」促發展 石棉縣幼兒園開展2020年秋季主題教研活動
    幼兒園教師正在給孩子們上課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教書育人使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11月16日至18日,石棉縣幼兒園開展了為期三天的2020年秋季「五育並舉」主題課程教研活動
  • 龍泉驛區出臺「五育並舉優教強區」十項制度
    龍泉驛區委宣傳部供圖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10日訊為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
  • 聚焦高質量發展 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體衛藝工作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黨支部書記、司長 王登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做到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
  • 綿陽:「五育並舉」讓孩子更加陽光自信
    12月11日10時10分,綿陽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楊家校區的全體師生匯聚在校園操場上,伴著激昂的音樂,開始了大課間陽光體育活動。動作舒展的足球操,整齊劃一的集體跑……陽光下,孩子們的笑臉幸福綻放。
  • 寧夏中寧:推進體教融合 全面提升中小學校體育工作水平
    人民網銀川9月30日電(梁宏鑫)29日,寧夏中小學校體工作現場觀摩會在中寧縣舉行,本次觀摩會由自治區教育廳、體育局聯合召開,旨在學習觀摩、總結交流中寧縣學校體育發展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分析形勢,明確下一步全區校體工作思路和舉措。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促進青少年健康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
  • 峨眉一小立足「五育並舉」,建設高品質學校
    在省內87個知名學校的積極參與中,峨眉山市第一小學課題《高品質學校建設中立足五育並舉的課程建設研究》榮獲二等獎。行走在高品質學校建設的路上,峨眉一小在「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指引下,落實「五育並舉」,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於2019年9月向總課題組申報了子課題《高品質學校建設中立足五育並舉的課程建設研究》,加快了學校建設的步伐,緊緊圍繞學校「修身樂園,智慧空間」的辦學目標與培養有「家國情懷、健全人格、強健體魄、鮮活個性」的育人目標,著力於學校的課程構建與完善。
  • 恩施市:四維街小學助力共同體學校「五育」並舉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實踐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的育人方法、途經,2020年11月27日,恩施市四維街小學負責人帶領該校骨幹教師前往頭道水小學開展助力共同體學校「五育」並舉---藝體教學研訓活動。
  • 這所學校圍繞五育並舉制定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值得借鑑
    主標題:聚焦五育並舉促進全面發展副標題:——一所學校未來五年發展規劃正文:一、學校發展的基本定位學校發展的基本定位有兩個。二、學校發展的主要目標(一)學校發展整體目標圍繞「讓夢想擁抱未來、從這裡走向世界」這個辦學理念,確立「愛國、感恩、立志、勤勉」的校訓,採用「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方略,通過打造特色化師資隊伍,促進教師的科學發展
  • 五育並舉,百年老校「讓每一個生命綻放光彩」
    2014年3月,燈市口小學又聯合北池子小學、東高房小學成立了燈市口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帶,一校四址實行一體化管理,在皇城腳下形成了一個中心多翼發展的教育布局。  歲末,我們回看2020年,是為了更好地前行。今年,是燈市口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帶成立六周年。六年來,燈小資源帶堅持五育並舉,多渠道落實立德樹人。
  • 南充6所學校榮獲四川省2020年「立德樹人五育並舉」優秀實踐創新...
    會上,省教科院副院長、研究員曾寧波為大會作了題為「五育融合整體育人的理論思考和實踐探索」的專家報告,上海市山陽中學校長蔣水清以「教育是做明白的」為題作了報告,南京市金陵匯文學校小學部長楊春基以「夥伴學習:構建兒童成長共同體的實踐探索」為題作了報告,分享他們「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