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踐行五育並舉 全面培養時代新人

2020-12-23 南方新聞網

近日,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區域教育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廣東佛山南海教育改革發展現場會在佛山南海召開。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前往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下稱「南海華附」)參訪交流。南海華附校長梁建偉以「學農」實踐活動為例展示了學校勞動教育成果,向參會人員詳細講解了「學農」實踐活動的活動目的、籌備工作、具體任務、考核制度等內容。

「好的教育,不僅僅有分數和升學率,更要有完整的靈魂和堅定的價值追求;不僅關注知識和技能堆疊的厚度,更關注體質意志品質和涵養的高度。」梁建偉表示,以「完整的現代教育塑造高素質的現代人」為辦學宗旨,學校將繼續落實五育並舉,促進五育融合,堅持把「育人」作為首要目標,以活動育人引領德育教育,培養出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撰文:王雅鑠 唐欣匯 馬琚生

以勞樹德「學農」活動開農村綜合實踐先河

今年11月,南海華附高二年級1400多名師生奔赴距離學校200多公裡的「學農」基地——肇慶懷集縣詩洞鎮,進行為期五天的農村綜合實踐活動,身著藍白校服的學生們在金黃色的稻田裡割禾、讀書、寫生,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開展勞動教育至關重要。自2004年起,南海華附就已經吹響開展勞動教育的號角,在佛山地區率先開創農村綜合實踐活動先河,至今,「學農」實踐活動已連續開展17載,共計1.1萬多人次參與其中,成為南海華附德育教育工作一大特色和品牌。

「『勞動教育』的重點在於『教育』,所以我們時刻把育人的目標放在首位,並且這個目標貫穿了『學農』的整個過程,實現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五育融合』。」梁建偉介紹,南海華附舉辦任何活動都會將其分為「前、中、後」三個階段進行工作部署,每年9月份開學後、「學農」前,學校會為高二級學生開展培訓,通過課堂、講座等形式科普「三農」相關知識。

「學農」期間,學生們除了與農戶「同吃、同住、同勞動」,還要到當地的學校支教、慰問孤寡老人,把學術課堂開到田間,如在田野上行「飛花令」,現場賞析田園詩,切身體會鄉情野趣與農耕的艱辛。此外,他們還組隊開展研究性學習,針對農作物收成情況、農民的文化生活、當地的文化歷史等選題進行實地調研和撰寫報告。

「『學農』結束後,每位學生要提交一篇學農總結,在班會課上分享『學農』過程獲得的體驗;年級內也會召開級會,表彰『學農』積極分子和『學農』標兵,發揮榜樣激勵作用。」梁建偉說,在學農實踐中實現各環節全過程育人,就是希望以此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精神,懂得發現美、創造美,增強體魄的同時知行合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幾天『學農』下來我的收穫很大,讓我更懂得了適應農村環境,學會與人相處。特別是站上講臺支教的時候,感覺自己在傳播正能量,也更清晰自己未來的方向。作為高中生,我們應該把整個世界當作教科書,從這個角度講我覺得學校開展的勞動教育很有意義。」南海華附高二(24)班學生施婉清說。

自覺美育19載連辦體藝節唱響青春旋律

「學農」過後,南海華附迎來「向善、向上、奮鬥、拼搏」第十九屆青春旋律體育藝術節。田徑競賽、文藝演出、藝術插花、書畫攝影展和青春原創詩歌節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全體師生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廣闊舞臺。

「體藝節要突出校園文化建設和精神引領,我校構建了集課堂教學、群體性體育活動、體育競賽為一體的體育文化體系。」南海華附副校長張興前介紹,學校在舉辦體藝節前,會對參賽選手進行統一技能培訓,並對全員開展藝術品鑑課堂學習。本屆體藝節與往年相比,緊密結合了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的新時代特點。在新冠疫情和抗美援朝70周年的歷史背景下,各類文藝作品展現出南海華附學子深厚的愛國情懷。

為健全學生的體質及人格,南海華附努力擴大各項活動的受眾面和參與度,給每個學生搭建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臺。據了解,本屆體藝節共2062名運動員參與田徑競賽;超過700名志願者提供熱情服務;數名學生裁判恪盡職守,公正判決;各班啦啦隊成員熱情應援,提供堅實的後盾力量……在遍布校園各處的「舞臺」上,每個學生都成為了主角。

除了舉辦校內運動會,南海華附還通過將體育競賽與校園文化相融合,大力開展體育教育工作,在校外競賽中屢獲佳績。

該校女子排球隊獲得2019年佛山市中學生排球錦標賽高中女子組冠軍;2019年、2020年參加南海區中小學生運動會獲團體總分高中組一等獎;男子足球隊在2017年—2020年南海區高中生足球聯賽中奪得四連冠;男子排球隊、女子排球隊參加2019年、2020年佛山市南海區中學生排球錦標賽獲得高中組雙冠軍。

南海華附的學生不僅通過參加體藝節展示自我,還積極參加社團活動豐富課餘生活,在社團中充實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為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和規劃奠定基礎。如傳媒社社員、2009屆畢業生潘楚源現已成為鳳凰衛視節目主持人;科研社陳柏翰、曾梓濤和羅靖藝三位同學發明「防吃人」電梯,獲得了第31屆廣東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專利申請獎和天才教室創新英才獎;林泰安同學在2017年榮獲第六屆中國賽車金香檳新人獎。

「辦學以來,我們堅持以德立校,注重活動引領,在校園內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團和文體活動。」據南海華附德育處副主任朱娜介紹,直至今年,該校登記在冊的社團共41個,包括模擬聯合國社、天文社、科研社、心理社、漢服社、茶藝社等,加入社團的人數超過1300人,約佔全體學生的1/3。

五育並舉以完整現代教育塑造高素質現代人

時至今日,南海華附已形成序列化、制度化、多元化的育人活動開展體系。除「學農」實踐活動、體育藝術節外,該校通過抓住各大重要假日節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自覺滲透教育內涵,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

自辦學以來,南海華附堅持在「五四」青年節、教師節、國慶節等節日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在每年五月開展科技文化節,滲透尊師重教、愛國主義、青春擔當等內涵,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強力營造自覺育人的氛圍,讓學生從中得到情感升華和學習自覺。

此外,為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南海華附每年利用暑假組織學生到英國研學,交流期間,入住英國家庭,體驗英式生活;進行八大主題課程學習,接受純正英式教育;皇家參觀、禮儀學習,培養紳士淑女氣質;與德國、俄羅斯、西班牙、義大利等國的學生一起學習交流,結交世界各國朋友,建立國際友誼。每年的遊學活動精彩紛呈,學生收穫滿滿。

「研學活動能夠使學生們在體驗他鄉習俗和文化的同時反觀自我,在陌生的環境下學會主動調整自己的狀態和適應接待方的安排,利用所學知識、克服心理障礙去表達自己的需要和觀點,這些都體現了中學生關鍵的核心素養。」帶隊老師沈聯東說。

堅持「以完整的現代教育塑造高素質的現代人」的辦學宗旨,南海華附藉助本部優質資源與南海教育本土資源「雙劍合璧」,走出了一條適合學校發展實際又與時俱進的新路子。2020年高考,該校上高優線人數大幅飆升,首次突破500大關,達506人;上本科線人數創歷史新高,達1136人,連續實現「四連增」跨越式發展。

「當未來教育從『教書』到更強調『育人』,學校通過立德樹人來提升學生核心素養,通過五育並舉、相互融合打造完整現代教育,才能更多地培育高素質的時代新人。從這個角度講,開展各項活動並將育人環節貫穿其中,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和成長只有促進作用沒有反作用。」梁建偉說。

以「學農」為例,雖然活動開展短暫,但帶給學生的影響正面且深遠。2007級畢業生阮珊珊在2013年獲得第28屆法國耶爾國際時裝大賽公眾獎時表示:「母校短短的『學農』,讓我懂得用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美的事物,用心靈去創造美的夢想」。「如果我們沒有吃過他們(農民)的苦,我們難以重視『三農』問題。是『學農』磨練了我的意志,讓我在學習中堅持不懈地向著我理想的目標前行。」考取了北京大學的畢業生袁嘉煒說。

「育人是活動開展的目的,而自覺育人是全體南海華附教師共識,並主動從思想上、行動上設計和打造各環節、全過程的育人課程體系。」梁建偉表示,下一步,學校始終把育人目標放到首位,不斷拓寬育人途徑,豐富形式內涵,開發更多課程資源,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體系,讓學生在自覺育人的環境氛圍中向上、向善,得到體驗和情感升華,實現在校學習自覺自律,走出高中自信自強,以積極主動的心態走好未來的每一步。

相關焦點

  • 市二高中「五育並舉」培養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市第二高級中學始終堅持立德樹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踐行「五育並舉」,深化特色育人模式,培養全面健康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生提前準備好名人名言,在第二天的早自習將其出處、用處、含義講出來,其他同學做好記錄。
  • 五育並舉 助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西安中小學探索全面發展的「時代...
    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正在一步步落實及推廣,「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新時代教育的重要命題。這無疑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如何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觀念,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在西安,不少中小學不僅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一系列新的嘗試和探索也正在進行中,體教融合徐徐開展,全面人才培養循序漸進。
  • 承擔起培養時代新人的重要職責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再次強調,「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我們亟須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適應時代變化和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勇於承擔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使命任務。第一,堅定理想信念,教育引導時代新人擔當起民族復興的重任。
  • 校長論壇丨300餘名省內外校(園)長同上「五育並舉」大課堂~
    論壇以「五育並舉、特色發展」為主題,探索學校、幼兒園有效落實五育並舉的方法、路徑,以促進五育並舉有效的實施,將落實五育並舉措施內化為學校、教師的自覺行為,努力讓每一所學校有特色,讓每一個學生有特長。昆明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楊文佳表示,五育並舉,既要平等對待,更要突出德育為先,要抓住「培養什麼人」這個教育的首要問題和根本任務,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體育引領「五育並舉」 健體強心全面發展
    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事關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具有百年積澱的西南大學附屬中學(下稱「西大附中」),秉承著「立人·新民」的辦學理念,踐行「行己有恥,君子不器」的校訓,先後收穫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研究中心課程改革實驗學校、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等多張「國字號」名片。
  • 綿陽:「五育並舉」讓孩子更加陽光自信
    楊家小學校長陳杰介紹,學校堅持「五育並舉」的方針,融德於智、於體、於美、於勞,全面開展素質教育。而特色大課間陽光體育運動,是學校實施「五育並舉」成果的一個側面。1994年大學畢業後,陳杰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先後在涪城區石洞中學、普明小學、綿陽八中工作。2012年擔任綿陽八中副校長,2019年1月份他來到楊家小學任校長。
  • 「五育」融合本質的再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舉行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旗幟鮮明地指出: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至此,立德樹人,「五育」並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任務成為全體教育人的共同目標。
  • 堅持以文化人 培養時代新人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中國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深刻指出學校輸送的人才必須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在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文化教育是基礎工程、靈魂工程。作為教育部門和教育工作者,要增強看齊意識,扛起主業主責,深入挖掘和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揮課堂教育主陣地作用,始終堅持以文化人,努力培養時代新人。
  • 回歸以人為本 落實「五育」並舉——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價值...
    《總體方案》充分彰顯了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教育價值觀,體現了五育並舉的實踐導向。完善「五育」並舉的教育評價實踐導向教育評價實踐導向決定評價的路徑和內容。教育如何做到以人為本?只有堅持「五育」並舉,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才能真實有效地落實下去。近二十年來,我國一直在課程改革和一線教學領域做著深化努力,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已逐漸深入到廣大基礎教育階段每一位教師的內心。
  • 圍繞五育並舉,校長匯報學校的3點思考與5個做法,教育同行點讚
    非常高興和大家一起分享關於「五育並舉」的話題。回溯「五育並舉」的源頭,我們發現: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廢」的教育思想家,主張五育並舉,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個顯著特點。
  • 四川省2020年「立德樹人·五育並舉」優秀創新案例展示在南充高中...
    崔昌宏指出,省教育學會聯合省教科院、《中國德育》雜誌社等持久將「立德樹人」案例展示活動作為本屆理事會重點打造的學術品牌,總結全省「立德樹人」優秀經驗和實踐案例,持續開展系列活動、組織系列學術論壇,以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全省的全面落實,抓住了重點和關鍵,體現了新時代教育科研機構和學術社團的使命擔當。
  • 保定美中:五育並舉,「旦」願有你:美中元旦聯歡會圓滿落幕
    我們在德智體美勞的育人目標下,五育並舉,立德樹人;我們在自教育思想的方向指引下,六力齊放,激情飛揚。我們的衛生間文化提煉了四個版塊——自理,自立,踐行勞育,自發自覺踐行自育的精神文化。可謂自教育文化自然而然,自如其然。我們深化了自本課堂,讓每一個同學成為唯一。我們建構課程體系,深入開發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課程,在課程中立德樹人。
  • 五育並舉育英才 立德樹人促強基
    教改研討會以「五育並舉育英才,立德樹人促強基」為主題,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探尋適合教師個人特質的教學,促進教師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引領教師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愛國情懷上下功夫,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在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五育並舉 特色發展——昆明市第四屆校長(園)長論壇」在昆一中舉行
    「五育並舉 特色發展——昆明市第四屆校長(園)長論壇」在昆一中舉行  「五育並舉 特色發展——昆明市第四屆校長(園)長論壇」在昆一中舉行  12月18日,「五育並舉 特色發展——昆明市第四屆校(園)長論壇」在昆明市第一中學舉行
  • 龍泉驛區出臺「五育並舉優教強區」十項制度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意見》,落實全國省、市、區教育大會精神,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營造新時代尊師重教良好社會氛圍,增進教育戰線崗位幸福感、事業成就感、社會榮譽感、職業獲得感、工作安全感,加快實施「五育並舉」,推進學位、質量、品牌「三大攻堅」,縮小「三大差距」,實現「五育並舉」成效一流、教育教學質量一流、教育發展水平一流目標,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城市能級提升提供更加強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 五育並舉 育人方式怎麼變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聚焦「育人方式變革」實踐研究,發布成都創新實踐經驗與區域及學校改革成果,交流新時代學校落實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的工作經驗與行動範式,研討「深化學校育人方式變革的走向與路徑」……日前,「成都市未來教育家」們在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
  • 五育並舉 風景獨好——章丘區教體局兩手抓好疫情防控全面育人
    中國教育在線訊 面對洶洶肆虐的疫情,孩子居家父母犯愁,如何促進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長更成為當務之急!濟南市章丘區教體局從實際出發,著眼疫情防控背景,結合深入推進五育並舉工程,紮實促進學生的的全面健康成長,打造了一道疫情大背景下靚麗的育人風景線。聚焦愛國主義育德
  • 峨眉一小立足「五育並舉」,建設高品質學校
    在省內87個知名學校的積極參與中,峨眉山市第一小學課題《高品質學校建設中立足五育並舉的課程建設研究》榮獲二等獎。行走在高品質學校建設的路上,峨眉一小在「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指引下,落實「五育並舉」,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於2019年9月向總課題組申報了子課題《高品質學校建設中立足五育並舉的課程建設研究》,加快了學校建設的步伐,緊緊圍繞學校「修身樂園,智慧空間」的辦學目標與培養有「家國情懷、健全人格、強健體魄、鮮活個性」的育人目標,著力於學校的課程構建與完善。
  • 中國服務育新人,共興文化展形象
    >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把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概括為十五個字:「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
  • 培根鑄魂育新人,楊浦的這項工作拿獎實至名歸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未成年人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近年來,楊浦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立德樹人在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聯席會議的指導協調下,區文明辦會同教育局、團委、婦聯、關工委等部門和各街道,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要職責,充分發揮「家庭、學校、社會」教學的主渠道作用,積極貫徹《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幫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