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細細的鋼絲,一些粘在牙上的託槽或者幾副透明的「塑料殼子」就能改變牙齒原本的樣子,讓牙齒變得整整齊齊,這是什麼原理呢?為什麼已經長好的牙齒能被改變呢?
我們都知道,牙齒生長在牙齦下方的骨頭裡,這部分骨頭叫做「牙槽骨」。牙槽骨是全身骨骼系統中最易變化的部分,能通過給牙齒施加壓力而改變。牙齒矯正實際上就是改建牙槽骨的過程,在張力側有新骨沉積,在壓力側有骨質吸收。
牙槽骨的改建簡單來說就像沙漠中移動的沙丘,風將沙丘一側的沙粒吹到另一側,日積月累,沙丘一側的沙粒越來越薄,另一側則越來越厚,沙丘的位置就從原來的位置逐漸向風吹的方向移動了。
牙齒矯正的原理與沙丘移動的原理類似。通過託槽、弓絲等給牙齒施加一定力量,牙齒將力量轉移到牙槽骨上,壓力側的牙槽骨會逐漸吸收,而另一側也就是張力側會逐漸行成新骨,從而達到「骨改建」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每施加一次力量牙齒就先移動一點,牙槽骨隨之變化,這就是牙齒矯正的原理。
值得注意的是,牙槽骨雖然能夠被改建,但卻不能操之過急。每一次施加的力量不宜過大,控制在牙槽骨的承受範圍內,使之有足夠的時間形成新骨。如果施加的力量過大,則會給牙槽骨造成傷害,導致牙齦萎縮,出現黑三角。這也是牙齒矯正的唯一弊端。
當然,一位經驗的牙齒矯正醫生並不會出現施加力量過大這樣的「低級錯誤」。所以在這裡提醒想要牙齒矯正的大朋友小朋友,在選擇矯正醫院和醫生時,將醫生的技術與經驗作為首要條件,而不要將全部精力都放在價格的比對上,貴一定有貴的道理。
我是北京口腔醫院吳晶教授,從事牙齒矯正臨床工作20餘年,擅長各類牙齒錯頜畸形矯正問題,尤其擅長隱適美隱形矯正,如果你有任何問題都可關注我的微博私信,我會一一進行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