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港臺和大陸流行音樂的發展來看,早期港臺翻唱日本的歌曲比較多,而大陸歌手又翻唱港臺歌曲,就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臺灣流行音樂比大陸強的多。
從代表人物來說,內地有劉歡、那英、毛阿敏、陳明、韓紅、汪峰、崔健等。而其中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只有劉歡一人,因為他唱過很多國際活動的主題曲。而在港臺有影響力的也差不多只有那英。所以大陸流行音樂在代表人物和影響力方面不是太多,
而臺灣代表人物太多了,羅大佑、李宗盛、鄧麗君、周華健、周杰倫、齊秦、任賢齊、五月天等等等等太多被大陸熟知的歌手了。在國際影響力上也是少有內地歌手相媲美,鄧麗君、周華健、周杰倫等都是紅遍整個東南亞,在東南亞的名聲跟在臺灣和內地是差不多的,在歐美國家也是有著不錯的知名度。
從音樂製作水平來說,臺灣也是高出內地很多。臺灣很早之前就形成了作詞作曲、編曲、錄音一條龍的製作流程,而且都是非常專業的,可以說是工廠化的生產了。反觀內地,在這方面以前都不是太專業,而且內地的歌手很多都是籤約臺灣的唱片公司,來製作和發行專輯的。而且臺灣的流行音樂製作高度一定程度上已超過香港,香港的很多歌手像張國榮、BEYOND、杜德偉、莫文蔚、鄭中基等等都跟臺灣的唱片公司籤約出過專輯。
從內地的演出市場來看,內地歌手也是無法跟臺灣的歌手比的,演唱會臺灣歌手舉辦的次數比內地歌手多得多,而拼盤演唱會,往往壓軸的也是臺灣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