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戰」是劉備集團的一次巨大波折,之前劉備集團的勢頭還是蒸蒸日上,「襄樊之戰」後則是一落千丈。「襄樊之戰」的失敗的主要責任人就是關羽,雖然關羽前期打得可圈可點,但是結果就是這樣,責任應該算在他的頭上。除此以外,在「襄樊之戰」中還有一個間接的背鍋者,那就是劉備的義子劉封。關羽曾經要求劉封和孟達出兵協助自己進攻襄、樊,被二人拒絕。在《三國志·蜀書·劉封傳》中使用的是「不承羽命」,很多人認為劉封和孟達拒絕出兵是戰場抗命的行為,也有很多人認為關羽其實並沒有權力來調動劉封、孟達二人。小編下面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關羽、劉封二人的職權
關羽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超然,甚至衍生出關羽尾大不掉,劉備和諸葛亮不惜以荊州為代價坐視曹操、孫權除掉關羽的陰謀論的說法。可見關羽的位高權重。從資歷上來說,關羽是劉備起兵開始就一直跟隨的涿郡故人,勞苦功高,而且感情十分深厚。關羽曾經因為沒有動手殺掉曹操而埋怨劉備;在得知黃忠與自己並列後拒不受拜,這些事情可以體現關羽的傲氣,也可以體現出關羽與劉備的關係非同一般。
再從職權上來說,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關羽官拜前將軍,是劉備集團中位次最高的將軍,當然這個位次不能說明太多問題。更重要的是關羽都督荊州、假節鉞的權力。劉備集團最巔峰的時候,也只有益州和一部分荊州,關羽在軍事上佔了一小半;關羽作為劉備集團唯一的假節鉞的節將,一定程度上代表劉備的意志,也具有一定的專殺的權力。
另外從「襄樊之戰」的情況上來看,《三國志》當中未有劉備命令關羽進攻襄、樊的記載,由此產生一個謎題:關羽北伐是劉備授命還是自發行為?這個並不是很清楚。不過根據「襄樊之戰」之前「漢中之戰」的巨大消耗,以及劉備等人極為遲緩的動作來看,劉備集團似乎沒有準備一場主動的大規模的戰役,所以小編更傾向於關羽主動北伐的說法。也就是說關羽在對外戰爭上具有很大的便宜從事的自主權。
再說說劉封。劉封作為劉備的義子,理論上來說有繼承劉備集團的資格。但是既然親兒子劉禪出生了,劉封自然要為劉禪讓路。劉封的履歷相較於關羽來說無疑是遜色很多。劉封被任命為副軍將軍,是一個雜號將軍;權力上來說,雖然《三國志》沒有明文記載,不過大概上是都督「東三郡」,即上庸、西城、房陵三郡。說是三個郡,其實地盤並不是很大,是從漢中郡分出來的幾個小郡。而且地理環境較為封閉,與關羽負責的荊州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語,其戰略意義只能是作為關羽北伐時的一個助力。至於假節或者假節鉞的權力,劉封就更不沾邊了。
關羽有沒有調動劉封的權力
從地位和權重上來說,關羽無疑是要高於劉封的,可以說是劉備集團中武將第一人。不過關羽是否能夠調動劉封呢?這一點卻是未必。主要是根據荊州都督和假節鉞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是關羽荊州都督的身份,荊州地區的軍事都由關羽來負責。如果劉封屬於荊州的戰區,那麼關羽指揮劉封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那麼問題就出現在劉封都督上庸、房陵、西城等地的身上。從地理環境上來看,「東三郡」是位於荊州和益州之間的一塊地區。由於《三國志》中缺乏地理志,關於這些地方的劃分也不是十分明確。「東三郡」後來被曹魏攻取,重新劃分為魏興郡和新城郡,屬於荊州所轄。不過這並不能確定劉備集團的「東三郡」要歸荊州。因為曹魏沒有益州,只能將「東三郡」歸入自己所置的荊州,而根據東漢的情況,「東三郡」是從漢中分拆出來的,理應屬於益州。關羽這個荊州都督沒有權力調動益州的守軍。
再有一個就是假節鉞的權力。關於假節鉞小編沒有太深入的研究,多參考前輩論述,所以可能會有一些不足之處。根據《晉書》以及《宋書》上的記載,這種特權可以分為使持節、持節、假節,具有一定的專殺權。使持節可以處死二千石一下的官員;持節可以處死白丁,軍事上與使持節相等;假節可以處死軍事上冒犯軍令的人。另外假黃鉞可以處死節將,屬於最大的特權。很多人根據這些特權來判斷,關羽有調動甚至處死劉封等人的權力。
不過有一點,這些關於假節鉞的史料都是在漢末三國時期以後,在西晉時期確定的,不能作為唯一參考;而《漢書》、《後漢書》中均未記載假節鉞的具體的專殺之權,《三國志》更是沒有百官志,所以關於三國時期的假節鉞的權力是比較模糊的。從《漢書》和《後漢書》中一些假節鉞者的記載來看,假節或者假節鉞確實具備一定的專殺的權力,但是存在張弛的空間,大概是取決於統治者的意志,而非確定的職權。總的來說,假節鉞的專殺之權大於假節,不過假節鉞的關羽是否能夠擅自處死作為另一個戰區司令(雖然這個戰區相對於荊州來說有些沒牌面)的劉封,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如何看待「不承羽命」的說法
那麼如何看待《三國志》中劉封「不承羽命」的說法呢?小編個人認為關羽是沒有權力調動劉封的,劉封以「東三郡」初步平定尚未穩固的理由拒絕出兵也不算是戰場抗命。但是關羽在地位上畢竟高於劉封,所以用「不承羽命」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還有一些佐證。劉封逼走孟達,孟達投降曹魏後給劉封寫勸降信,其中的主要內容是劉封這個義子的尷尬身份,以及曹魏厚待投誠者的策略,可以說威逼利誘兼備,但是完全沒有提到劉封在「襄樊之戰」中抗命的說法;後來劉封丟掉「東三郡」回到成都,劉備責備劉封的原因第一是欺辱孟達,第二才是不救關羽。而關羽要求劉封出兵的時候,還沒有落敗的跡象,談不上救助。劉備決定賜死劉封,也是考慮到諸葛亮提出的威脅劉禪的情況,而非戰場抗命。所以小編認為,關羽要求劉封出兵,無論是從職權上還是從現實情況上,劉封都有理由拒絕。而後來劉封被處死,更大的原因就在於他剛猛的性格和劉備義子的尷尬身份上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宋書》、《漢書》、《後漢書》、《中國歷史地圖集》、《漢唐間地方官加節的等級劃分與權力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