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什麼業務收入最多?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收入佔比超六成

2020-12-16 IT商業新聞網

  螞蟻集團公布招股書,今年 1-6 月,螞蟻營收 725 億元,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 212.3 億元。那麼究竟是做什麼業務,有如此高的收入和利潤。

  根據招股書,螞蟻集團表示,公司的收入來自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字金融科技平臺、以及創新業務及其他,具體如下:

  我們可以看出,2020 年上半年,其數字支付業務收入 260.11 億元,佔比 35.86%;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收入 459.72 億元,佔比 63.39%;創新業務及其他收入 5.44 億元,佔比 0.75%。

  具體而言,數字支付業務收入主要來自公司在國內商業交易中,按照交易規模的一定百分比向商家和交易平臺收取的交易服務費;公司也就跨境商業交易收取交易服務費、產生收入;公司還就金融交易及個人交易(例如轉帳、信用卡還款等)收取費用、產生收入。此外,公司開始從商家服務取得一定收入,且預期商家服務收入會繼續增長。

  對於數字金融科技平臺,螞蟻集團表示,這項業務主要分為三部分,包括微貸科技平臺、理財科技平臺、保險科技平臺。具體而言:

  微貸科技平臺:主要按照金融機構等合作夥伴相應獲得利息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技術服務費,因此收入與公司平臺促成的消費信貸及小微經營者信貸餘額相關 ;知名產品有花唄和借唄。今年上半年收入 285.86 億元,佔總營收的 39.41%;

  理財科技平臺:主要按照公司平臺促成金融機構合作夥伴實現資產管理規模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技術服務費 ;知名產品有餘額寶。上半年收入 112.83 億元,佔比 15.56%。

  保險科技平臺:主要按照公司平臺促成金融機構合作夥伴相應收取保費的一定百分比獲得技術服務費,或按照相互寶項目參與用戶支付的分攤金額的一定百分比獲得技術服務費。上半年收入 61.04 億元,佔比 8.42%。

  螞蟻集團表示,公司通過提供各類創新技術服務、以及行政及支持服務取得創新業務及其他收入。創新業務包含螞蟻鏈技術服務、金融雲技術服務等多項創新技術服務,2019 年開始,公司從螞蟻鏈取得收入。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螞蟻集團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是微貸科技平臺(簡單地說就是把銀行等的錢借給消費者或小經營者,然後對銀行進行提成),其次是數字支付業務收入,第三是理財科技平臺。

  此外,螞蟻集團還在財報中展示了微貸科技平臺在消費信貸上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模式,螞蟻負責產品設計等技術問題,以及催收;而金融機構負責放款。

  螞蟻金服對網易科技解釋稱,支付寶在放貸過程中主要充當撮合交易的平臺角色,獨立風控、向用戶放貸並收取利息的是背後的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螞蟻或支付寶不向用戶收費或者收取利息,而是向合作的金融機構收取科技服務費。

  螞蟻集團進一步解釋稱,在這個過程中,就是用螞蟻本身的技術能力,給金融機構推薦客戶、做聯合風控,開發或者營銷產品。此外,還包括一些純技術能力支持,例如幫助技術能力較落後的小城商行改造自身技術系統。所以螞蟻金服並非金融機構。

原標題:螞蟻集團什麼業務收入最多?原來與支付寶花唄、借唄有關

相關焦點

  • 螞蟻數金科技平臺曝光:合作金融機構超2000家 收入源於技術服務
    來源:中國網科技剛剛,螞蟻集團向上交所科創板和香港聯交所遞交了招股申請文件,首次披露了公司核心財務數據:2019全年,螞蟻集團營收1206億元,淨利180.7億元。作為核心業務的支付寶的年度活躍用戶已超過了10億,月活用戶7.11億,月活商家超8000萬。支付寶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務類APP。
  • 螞蟻集團揭開面紗:哪些大佬現身股東公司?哪項業務收入更高?
    不過,螞蟻集團到底是一家金融公司還是科技公司,一直引發市場爭議,而這一問題在招股說明書披露之後,答案也浮出水面。具體來看,螞蟻集團的營收總共由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字金融科技平臺、創新業務及其他三大項構成,2020年1~6月這三項佔比分別為35.86%、63.39%和0.75%。
  • 主要收入來源均為信貸業務,監管新規逼近,螞蟻、陸金所、京東數科...
    「第一,螞蟻集團旗下金融牌照最多,11月1日實施的金控辦法對其影響很大,要滿足金控辦法的要求,需對組織架構、業務板塊進行重大調整。京東數科和陸金所旗下的金融牌照沒有螞蟻那麼多,金控辦法對其影響較小。第二,螞蟻集團盈利主要來自小貸公司的放貸,網絡小貸辦法對其打擊重大。京東數科網絡小貸業務佔比不大,影響較小。」董希淼說。
  • 螞蟻集團梳理:金融科技巨頭、全球最大規模IPO日漸臨近
    當前螞蟻集團業務涵蓋支付、信貸、理財及保險等領域,2019年螞蟻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06億元,同比增長40.7%,收入主要來自:  1)數字支付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19億元,同比增長17.0%,收入佔比43.0%;  2)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78億元,同比增長66.9%,收入佔比56.2%
  • ...頁函復上市首輪問詢:非金控公司、與螞蟻不同,收入不依賴京東集團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發現,上交所問詢函主要包含了28個問題,主要集中在京東數科的實際控制權、對京東集團的依賴度、三大核心業務的具體結構、同行業可比公司以及政策影響等方面,回復函合計260頁。據京東數科所述,其業務經營並不依賴於京東集團,來自京東集團生態外的收入佔比均超過50%且呈上升趨勢,與集團相關的收入對其盈利的貢獻度和影響力正在逐漸降低。
  • 解碼京東數科:如何從金融服務轉型數字科技
    (1) 螞蟻集團的商業模式是,以數字支付平臺為廣泛觸達,藉此平臺發展數字金融和數字生活兩大類場景保持客戶粘性和活躍度,最終通過金融服務實現流量的變現,其商業模式的核心是流量。從收入結構來看,2020年上半年螞蟻集團數字金融科技平臺實現收入459.7億元,佔公司收入總額的比重為63.39%,其中微貸科技平臺、理財科技平臺和保險科技平臺收入佔比分別是39.41%、15.56%和8.42%。另外,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實現收入260.1億元,佔公司收入總額的35.86%。所以說螞蟻集團是以支付寶平臺為核心,圍繞支付、信貸、大理財來展開,做的是流量的生意。
  • 真正的「放貸帝國」,從螞蟻集團招股書告訴你消費金融有多賺錢
    從支付寶、餘額寶到螞蟻花唄、借唄,那個曾經說要改變銀行的男人,通過今天螞蟻深入5億人生活的零售信貸業務,再一次證明他做到了。 今年上半年螞蟻725.28億元的營收中,微貸科技業務(消費信貸及小微經營者信貸)對集團的收入貢獻達到近4成,也就說半年收入258.86億元,是螞蟻上半年高達219.23億元淨利潤的第一功臣。
  • 螞蟻集團啟動滬港上市:靠科技賺錢,拒做金融公司
    同日,港交所官網信息顯示,螞蟻集團已向香港聯交所遞交A1招股申請文件,這意味著其A+H上市邁出關鍵一步。科技服務收入逾六成螞蟻集團脫胎於阿里巴巴。2004年,在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初期,為了解決消費者和商家之間在線上交易中的信任問題,支付寶應運而生,並從2011年開始獨立運營。
  • 「中了,我就去買房」,市值有望超過茅臺的螞蟻集團到底是做什麼的?
    按照經濟學人的說法,螞蟻集團被海外媒體譽為世界上最全面的金融科技平臺:可以把它想像為Apple pay(離線支付)、Paypal(在線支付)、Venmo(轉帳)、萬事達卡(信用卡)、摩根大通(消費金融)和iShares(投資)的結合體,外加保險經紀業務全都整合在一款移動應用裡。
  • 螞蟻IPO擬募資300億美元 金融牌照齊全為何轉型科技服務?
    螞蟻集團於2004年從支付業務起步,後逐漸拓展到保險、理財、信貸等普惠金融領域。截至目前,螞蟻集團已經蛻變成一個擁有多流量入口、深耕多種技術的數字科技巨頭。業務涵蓋支付連接、金融服務和技術服務三大板塊。隨著C端用戶紅利的消失,螞蟻轉而面向B端輸出技術服務。今年上半年,面向金融機構收取的主要為技術服務費的收入459.72 億元,佔總收入63.39%,已成為重要收入來源。
  • 每天淨賺1.2億 人均月薪5.8萬 螞蟻是靠什麼賺錢的?
    那麼究竟是做什麼業務,有如此高的收入和利潤。根據招股書,螞蟻集團表示,公司的收入來自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字金融科技平臺、以及創新業務及其他,具體如下:我們可以看出,2020年上半年,其數字支付業務收入260.11億元,佔比35.86%;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收入459.72億元,佔比63.39%;創新業務及其他收入5.44億元,佔比0.75%。
  • 京東數科:領先的數字科技公司
    京東數科則自我定義是一家高度ToB的數字科技服務公司,提出搭建「科技+產業+生態」的聯結模式,向 B端客戶提供純技術服務收取科技服務費,商業模式的核心優勢是技術,發展戰略體現了更強的ToB屬性。螞蟻集團的商業模式是,以數字支付平臺為廣泛觸達,藉此平臺發展數字金融和數字生活兩大類場景保持客戶粘性和活躍度,最終通過金融服務實現流量的變現,其商業模式的核心是流量。
  • 財華重磅|蚍蜉撼樹:螞蟻集團「一鍵啞火」,浮華背後且看金融與科技...
    這番演說是建基於他擁有決定性控股權的螞蟻集團之上,而螞蟻集團正擁有涵蓋了十億用戶交易記錄的資料庫,完全有能力形成一個信用體系。事實上,支付寶的徵信可接入國家的徵信系統,既然如此,螞蟻集團就不僅僅是一家科技企業,還是一家金融服務企業。
  • 螞蟻在東南亞「支離破碎的金融科技殖民地」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和前身為螞蟻金融的螞蟻集團,已在七個東南亞地區建立了本地業務。在過去四年中。它是投資和與當地戰略夥伴合資逐漸開始業務,並於2016年11月收購泰國金融服務公司Ascend Money的20%股權,螞蟻的策略是複製其廣受歡迎的支付寶電子錢包模式傳播到整個地區的市場。
  • 螞蟻集團向左,京東數科向右,劉強東彎道超車?
    因此,在京東數科,我們既可看到一長串的金融機構,又能看到,智能城市作業系統、機房巡檢機器人、鐵路巡檢機器人、掛軌巡檢機器人、室內運送機器人、商業服務機器人、可穿戴仿生手、智臻鏈BaaS平臺等產品。在劉強東看來,這都是數字科技的一部分。
  • 螞蟻集團是什麼企業?螞蟻集團旗下有什麼業務?
    場景與支付、數字金融、科技服務三大業務板塊的聯動,使螞蟻金服完美演繹了「能力輸出」模式下的引流、變現與賦能邏輯,國際化拓展邊界。公司的價值體現在:(1)可預見的未來:分享全球數字金融的非線性增長空間,也就是行業增長規模和公司市場份額提升;(2)更遠的未來:可能的定價權空間。  螞蟻金服:聚焦三大板塊,國際化拓展邊界。
  • 馬雲(Jack Ma)的螞蟻集團強調科技公司定位
    億萬富翁馬雲(Jack Ma)控制的初創企業螞蟻集團(Ant Group Co.)正準備進行備受關注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該公司希望潛在投資者將其視為一家科技公司,而非金融服務公司。不過,該公司仍受到中國金融監管機構的關注。
  • 公司與行研|螞蟻集團上市在即,2000億美元估值是金融科技的巔峰嗎?
    螞蟻集團下周五即將迎來上市審批,開啟A+H上市之旅後,其罕見地回應了與騰訊微信支付的服務競爭,稱二者「不具有可比性」。螞蟻集團在回應細節中表示,國內市場由騰訊運營的微信支付也提供類似的數字支付服務,但這些企業提供的支付服務和公司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業務存在一定差異。
  • 螞蟻集團上市折戟 馬雲忘了華山派後面還有「出所」?
    文中直接指明,螞蟻集團個人用戶超10億,機構用戶超8000萬家,數字支付交易規模118萬億,上市市值可能創歷史記錄,一旦出現風險暴露,將引發嚴重的風險傳染。並且由於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網絡覆蓋面寬,經營模式、算法趨同,金融風險傳染將更為快速,可能在極短時間內迅速演變為系統性風險。 更實質的監管動作隨後到來。
  • 解析招股書:說說螞蟻集團的最新估值
    相應在支付、行動支付、理財科技、微貸科技這些領域迅速做大,才支撐起螞蟻集團的營收和利潤。(以下圖表均來自螞蟻科技集團招股書)1. 估值這種業務進化力反映在歷次股權融資上時,其估值經歷了數倍增長。從2018年C輪融資開始,螞蟻集團以B類和C類股引入境外投資人,當時對應的估值是1500億美元,那麼現在螞蟻集團價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