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2 07:32 |錢江晚報
10月1日,中秋。西湖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聚在這裡。
7位身穿作戰服、頭戴貝雷帽、腳蹬小皮靴的小姐姐,又酷又帥又颯又美,在熱熱鬧鬧的人群中,尤其亮眼。她們是上城公安分局湖濱步行街女子巡邏隊的隊員。
自從去年年底正式亮相,小姐姐們日復一日的巡邏,成了湖濱步行街的一景。
這個夜晚,是她們集結之後的第一個中秋夜,捨棄了和家人的團聚,她們守護著步行街一帶的平安,隨時準備處理各種情況。
這一天,小姐姐們的身影,在延安路至湖濱路、解放路至慶春路之間0.37平方公裡面積的轄區穿梭,直到遊客漸漸散去。
和過節相比
守護更加重要
劉琦是7人當中離家最遠的,來自山東臨沂。
在老家,節日是充滿儀式感的,在劉琦的記憶裡,逢年過節一家人就聚在一起吃。「元宵節是吃完湯糰吃餃子,中秋是吃完月餅吃餃子。」
可惜,這個中秋,劉琦吃不上家裡的餃子了。
自去年12月份入職以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劉琦一直沒有回家。以前除夕夜守歲,劉琦說,一家人跟著春節聯歡晚會上跨年倒計時,在零點鐘聲響起的那一刻,開始吃團圓飯。而去年除夕,她沒有回去。
劉琦很開朗,說起這一切,並沒有太多遺憾,一直樂呵呵的。她說,因為自己喜歡這份工作。
「女子巡邏隊,一聽就很霸氣,英姿颯爽。」劉琦說,「剛好各方面要求都蠻符合,所以就過來了,當然首先是對這份工作感興趣。」
彼時的她還在山東當導遊,一看到上城公安的招聘信息立馬就來了杭州,很幸運地成為其中一員,甚至順利到來不及和山東的小夥伴好好告別。
這兩份不同的工作,相同之處是都要和遊客打交道。當導遊時,劉琦面對一個團的成員,成為女子巡邏隊的一員後,需要和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交流。溝通和處理各種問題,對於劉琦來說是小菜一碟,稍稍讓她覺得難的,是聽不懂杭州話。「有些年齡大一點的講杭州話,我聽不太懂,不回答又感覺不禮貌。」
不過大半年下來,劉琦對杭州話的感覺有所進步:偶爾和鄰居阿姨聊天,漸漸不再「答非所問」,能聽懂一些詞,估摸出大致意思。
中秋不能和家人一起過,會有一些遺憾,不過劉琦覺得,西湖邊的守護更重要。
臨時媽媽、活地圖、翻譯
這是一群百變全能的小姐姐
幾個月下來,很多人記住了小姐姐們的顏值。其實,她們不僅有顏值,甚至可以說是全能的。
湖濱派出所公開招募這批隊員,是為了提升便民服務和處置突發情況的能力,因此女子巡邏隊員雖然外表光鮮,其實工作很辛苦。
記者掂了掂她們的腰帶,很重,而她們每天要穿著這樣的裝備走兩三萬步。國慶假期每天工作時間都要超過9小時,身體素質必須過關。
成為巡邏隊一員之前,小姐姐們大多從事室內文職工作。在剛剛過去的夏天,小姐姐們差點被「熱暈」,還好適應性強,通過協調「出街」時間,順利克服了。
面對突發中暑等疾病的遊客,她們是急救小姐姐;「撿」到和家人走散的小朋友,她們瞬間化身知心小姐姐,安慰哄人有一套;面對問路的遊客,秒變活地圖、百事通;遇見外國友人問路,英語張口就來,像韓語、日語等一些小語種也難不倒她們;偶爾碰見爭執,漂亮溫柔的她們一出馬,任誰見了火氣都能消不少,接下來的處理就容易多了。
隊長葉雯霏說:「我們還會定期接受警務訓練,確保關鍵時刻都能上。」
確實,今年5月,記者跟著上城公安跨省抓捕犯罪嫌疑人,其中唯一的女隊員就是巡邏隊的江穎超。
劉琦和江穎超在8月還參加了為期20天的警務無人機飛行資質培訓,通過了公安部組織的警務飛行B2執照考核。
在工作的間隙
她看了一眼月亮
10月1日晚6點半,匆匆吃完盒飯,湖濱步行街女子巡邏隊的隊員們又回到了各自的崗位。小姐姐們被分成三組,其中四個人兩人一組在街頭駐停,其餘三人在路面巡邏。
劉琦和林丹守著東坡路學士路口。來來往往的遊客非常多,需要解答的問題也很多。「西湖怎麼走?」「地鐵站在哪裡?」「附近是不是有個海底撈?」「音樂噴泉什麼時候開始?」
白天裡,小姐姐們幾乎一直在當嚮導。「這個假期裡,我們主要是為遊客做好服務。」劉琦說,「我們站在這裡,遊客很容易看到我們。要是大家都在巡邏,反而不容易看到。」
大半天站下來,小姐姐們說「腿都有點打不直了」。
和平時相比,10月1日遊客猛增。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原因,西湖音樂噴泉暫停開放,因此女子巡邏隊的工作壓力相對來說要輕一些,不過10月2日起的三四天,才是湖濱步行街人流最集中的時候。
在工作的間隙,劉琦看了一眼月亮,不禁感嘆了一句「今天月亮怎麼這麼圓啊」,又說「媽媽喊我回家吃餃子呢」,接著,回過神,她繼續和林丹一起站在路口。
在夜色中,她們身上的肩燈不停地閃,在人來人往中格外明亮。
(原標題《中秋夜,西湖邊 走來七位又美又颯的小姐姐》,記者 黃偉芬 通訊員 陳奇。編輯:王佳)
16015951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