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將嚴肅懲治拒收現金主體

2021-01-09 中國青年報

吳尊友:喀什疫情源頭是境外貨櫃,無症狀感染者成導火索

11月25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表示,疫情得到控制後,病毒不會突然從天而降,它一定是有來頭、有源頭,新疆喀什的疫情到底怎麼來的,「最後查清楚了,和上海一樣是貨櫃。」吳尊友強調,在疫情大流行的時候,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作用非常有限,在沒有疫情的時候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就是疫情的導火索。

內蒙古滿洲裡2病例與俄羅斯流行株高度同源

11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疾控中心主任王文瑞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當前滿洲裡市病例的新冠病毒與俄羅斯流行株高度同源,此次疫情由境外輸入引起。

我國5G獨立組網初步實現規模商用 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及重點縣市

11月26日召開的2020年世界5G大會公布,目前我國5G獨立組網初步實現規模商用,網絡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及重點縣市。截至今年10月,已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70萬,終端連接數超過1.8億個,共建共享取得積極成效。97%以上的5G基站共享已有的站址。

央行將嚴肅懲治拒收現金主體

11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將全面開展拒收現金集中整治和長效機制建設工作。通過暗訪、巡察等方式開展摸底調查,建立違法主體名錄庫,進行重點跟蹤,對涉及公共服務、民生及公眾關注度比較高、影響範圍比較大的一些拒收現金主體,將依法依規予以嚴肅懲治。

四川自貢一幼兒園50多名學生感染諾如病毒

11月25日晚,四川省自貢市一幼兒園50多名學生先後出現嘔吐、腹瀉症狀,截至26日上午9時,已有30多名發病學生被送往自貢市第一醫院、新四院救治。經疾控部門核酸檢測確認,此次嘔吐事件為諾如病毒感染。目前,相關兒童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症狀輕微、病情穩定。

香港增5間社區檢測中心 賦權醫生要求懷疑病人強制檢測

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26日表示,應市民檢測需要,特區政府將在28日起再增加5間社區新冠肺炎檢測中心,並將於27日賦權醫生可在臨床判斷下,要求有懷疑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強制核酸檢測。

國防部: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

26日下午,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稱臺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問題,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民進黨當局妄圖挾洋自重、以武謀「獨」,註定是螳臂當車、自取滅亡。

外交部回應中方是否已經或計劃同拜登團隊接觸

11月26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中方是否已經或計劃在近期同拜登團隊接觸和建立溝通機制提問。對此,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保持中美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美國國內有識之士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趙立堅強調,中方願同美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加強溝通,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王毅會見韓國外長康京和:希望韓方妥善處理中韓間敏感問題

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6日在首爾同韓國外長康京和舉行會談。

王毅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背景下,此次應邀訪韓,是以實際行動表明中方對中韓關係的高度重視以及對韓方戰勝疫情的充分信心。希望韓方妥善處理中韓間敏感問題,維護兩國互信與合作基礎。

馬拉度納遺體告別儀式,棺槨覆蓋10號球衣 球迷跪地相抱痛哭

當地時間11月26日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的遺體告別儀式在阿根廷總統府舉行。馬拉度納的棺材上覆蓋著阿根廷國旗和10號球衣,球迷排隊進入總統府玫瑰宮向這位傳奇球星告別,有球迷跪地相抱痛哭。

去年11萬名青少年兒童死於愛滋病,聯合國呼籲加大預防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去年大約每100秒就有一名20歲以下孩子感染愛滋病病毒。報告呼籲各國政府加大努力預防青少年兒童感染愛滋病病毒。

本期編輯:胡慶章、劉歡(實習生)

本期校對:何欣、董志成

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中新網等

字體支持:造字工坊

音頻剪輯:劉歡(實習生)

音頻技術支持:天貓精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綜合央視新聞客戶端、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社、中新網等)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拒收現金?央行:將嚴肅懲治
    11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人民銀行將從現金管理對於一些地區出現的拒收現金的情況,人民銀行將依法依規予以嚴肅懲治。近期,一些地方的消費場所因為拒收現金,對不會使用行動支付的老年人帶來不便。對此李偉表示,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委、地方政府,依託金融機構和基層社區,共同引導規範水電、煤氣、公用事業消費以及零售、餐飲、商場、公園這樣一些高頻的服務場所的現金使用行為。
  • 央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
    12月15日,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8號》(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明確,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公告》指出,智能化服務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刻、持續地改變公眾的生活消費方式。
  • 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不得宣傳無...
    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要求或誘導其他單位、個人拒收現金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不得通過各種形式宣傳無現金支付或歧視現金支付概念等。央行有關負責人稱,社會對現金的需求將長期存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對現金收付環境又產生了新的影響,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公告的出臺旨在進一步普及現金收付規範要求,促成社會各界達成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的共識,共建多元化支付條件下的現金和諧流通環境。央行也呼籲公眾配合做好整治拒收現金工作,鼓勵公眾依法維權。
  • 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不得宣傳無現金支付概念
    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要求或誘導其他單位、個人拒收現金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不得通過各種形式宣傳無現金支付或歧視現金支付概念等。央行有關負責人稱,社會對現金的需求將長期存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對現金收付環境又產生了新的影響,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公告的出臺旨在進一步普及現金收付規範要求,促成社會各界達成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的共識,共建多元化支付條件下的現金和諧流通環境。央行也呼籲公眾配合做好整治拒收現金工作,鼓勵公眾依法維權。
  • 拒收現金?你可能要吃罰單了
    經過近幾年的宣傳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以下簡稱拒收現金)問題總體得到緩解,但仍有一些商戶、機構等主體對自身在現金收付中的責任和義務存在不同程度的認識誤區和偏差,或者基於成本控制、用戶體驗等原因,存在不願意收取現金等現象。
  • 使用現金支付遭歧視?央行:若查實將處罰!
    經過幾年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問題總體得到緩解,但仍有一些商戶、機構等主體存在不願意收取現金等現象。特別是今年疫情又對現金收付環境產生了新的影響,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  央行有關負責人在吹風會上表示,今年9月以來,央行各地分支行開展了集中整治,目前正抓緊時間梳理,以判別是否需要開具罰單。  人民銀行表示,將堅持持續整治,強化日常監管,通過暗訪巡查等多種方式,開展摸底排查。此外,堅持治疏並舉,暢通投訴、舉報各類渠道,及時回應公眾反饋;對涉及公共服務、民生以及公眾關注度高、影響範圍大的拒收現金主體,要嚴肅整治。
  • 央行規範現金收付 公共服務類收費要有現金通道
    中國人民銀行15日發布公告〔2020〕第18號(下稱「18號文」),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公告要求,尊重公眾自主選擇權,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公共服務類等收費要具備現金收付通道,將嚴肅整治拒收現金主體。
  • 央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
    首先,第18號公告從現金收付的整體生態環境出發,將現金流通、使用和管理的主體劃分為現金收付主體、現金收付服務主體及現金生態主體等三大類。其次,聚焦公眾日常生活消費的高頻場景,明確了行政事業性收費、基本公共服務、交通運輸、大中型商業機構、小微經濟主體以及線下無人銷售、線上網絡經營等不同現金收付主體、不同場景、不同支付方式下的現金收付要求,進一步釐清了拒收現金行為邊界。
  • 央行發文規範現金收付行為,後續還將採取暗訪、巡查等方式強化日常...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日的吹風會上,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強化日常監管,通過暗訪巡查等多種方式摸底排查;建立違法主體名錄庫,重點跟蹤、持續整治;同時深入研究人民幣流通環境發展的規律,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針對性,提升整治的效果。
  • 央行發公告強調不得拒收現金 約13%中國居民仍主要通過現金支付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魏晞)中國央行15日發布第18號公告,強調人民幣是中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中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央行有關負責人當天表示:調查顯示,中國大約有13%居民主要通過現金進行支付。
  •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
    為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使用現金的權益,打造和諧現金流通環境,央行近日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發布公告稱,不得採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
  • 央行再次重申 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
    中關村在線消息:北京時間9月30日,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其微信號上表示,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這也是央行再一次重申各個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
  • 因拒收現金,這三家企業被罰款,最高50萬元!
    剛剛,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官網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公示(銀管罰〔2020〕39號、40號、42號),三家企業及個人因拒收現金或對拒收現金違法行為負有直接責任被開罰單。其中,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北緯路營業部因拒收現金處以罰款50萬元;北京市中山公園管理處因拒收現金處以罰款10萬元;北京愛康國賓酒仙橋門診部有限公司因拒收現金被處以罰款19萬元。此外,三位拒收現金的責任人也分別處以罰款5萬元、1萬元、1萬元。央行近日發布2020第18號公告,重申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
  • 央行表態現金支付:不得排斥,堅持分類管理與普遍適用原則
    值得關注的是,積極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以下簡稱拒收現金)工作,並不意味著一刀切。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圍繞公眾各類日常生活場景的消費需要,區分不同場景和消費模式,堅持分類管理與普遍適用的原則,在第18號公告中對不同主體的現金收付行為提出了不同要求。
  • 莆田工行「三到位」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
    東南網莆田12月18日訊 「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是黨中央、國務院今年督辦的一項重點工作,莆田工行高度重視,提高政治高度和政治站位,不折不扣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確保實現零拒收目標。一是宣傳引導到位,做好常態化管理。
  • 新規出臺,不得拒收現金!記者探訪了揚州這些地方……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明確,不得拒收現金、排斥現金支付。中國人民銀行揚州市中心支行近期也下發了《關於持續做好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的通知》,開展拒收現金整治工作。目前現實生活中與老人相關的支付場景,有沒有排斥現金的行為?老人們使用現金會遇到困難嗎?記者進行了探訪。
  • 評論丨【犀言利語】查處拒收現金行為 尊重消費者選擇權
    汪昌蓮  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12月15日,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發布公告。公告指出,因對外提供商品、服務或依法履職、管理需要,存在收付行為的各類主體應遵守人民幣管理相關法律規定,自覺規範現金收付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存在拒收現金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由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會同當地有關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在當今「網際網路+消費」時代,隨著掃碼支付、銀聯閃付、網上支付等方式的興起和銀行卡的全面普及,很多中國人都可以「一部手機走天下」了。
  • 央行: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 4家公司收到罰單
    12 月 23 日,中國人民銀行北京營業管理部發布了行政處罰信息公示,4 家公司因拒收現金被處以警告,這 4 家公司是:  公告要求:  大中型商業機構特別是批發和零售業、餐飲和住宿業、居民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經營場所,應設置現金收付通道。  鐵路、道路客運、城市公共汽電車、城市軌道交通、港口客運站、輪渡碼頭等經營主體應設置現金收付通道或提供轉換手段。
  • 央行明確不同主體、場景下支付要求:不得排斥現金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對現金收付環境產生了新的影響,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一是部分醫療、出行、水電煤氣等基本公共服務以及普通生活消費等領域由原本的「面對面」線下場景逐步變為線上辦理,有的甚至取消了現場服務;二是「非接觸式」等新消費模式很多沒有考慮現金收付需求,造成部分群體特別是老年人消費及支付障礙;三是一些商戶服務人員熱衷於引導顧客安裝APP、關注小程序
  • 央行明確不同主體、場景下支付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第18號公告稱,人民幣是中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中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公告明確,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消費及支付方式創新要堅持有利於暢通支付流通環境、有利於保障民生、有利於提升公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得採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造成「數字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