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你喜歡做的事,又超越了你原來設想的高度,這樣的人生經歷非常難得。而且我們人工智慧導播系統,在性價比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未來市場廣闊!」城市足球超級聯賽賽事主席劉秉潤談及旗下的賽事和Hao球智播系統時,滿足感和自豪感溢於言表。
城超創辦四個賽季 發展態勢喜人
城市足球超級聯賽簡稱「城超聯賽」,已經創建三年多並走過四個賽季,每個賽季都節節走高。從2015年十幾支球隊參加的企業杯賽,發展到2018賽季擁有16支球隊參加的超級聯賽,32支球隊參加的晉級賽,2300多支球隊參加外圍賽,已成為專業、規範成體系的足球賽事。其外圍賽被納入中國足協2018「我愛足球」民間爭霸賽體系,整體賽事被納入中國足協與人民網聯合打造的「人民足球」六大社會賽事體系中。
在2018人民足球頒獎晚會上,城超聯賽和賽事主席劉秉潤分獲優秀草根社會賽事、個人貢獻獎兩項大獎,體現了官方和社會對城超聯賽的認可和肯定。不久前,在一項由某專業機構發起的2019中國最具贊助價值體育賽事TOP100榜單中,城超位列第28位。
金融出身的劉秉潤並不是一個狂熱的足球愛好者,但早在2014年,出色的政策敏感性使他認為投資足球的節點已經到來。然而,他沒有像很多的企業家一樣投資俱樂部或贊助賽事,而是在2015年時發起了「企業杯」城市足球超級聯賽。為了招募參賽球隊,劉秉潤帶領他的團隊在全國拉贊助、找裁判、跑場地、協調政府關係,報銷球隊的交通、住宿費用。當時有新疆的球隊參賽,單場比賽所需報銷的往返交通費高達幾十萬,公司運營壓力很大,但劉秉潤愣是咬緊牙關迎難而上,順利的把賽事完成。
從2016賽季開始,賽事改名為中國城市足球聯賽(後定為城市足球超級聯賽),2018賽季,城超呈現出爆發式發展態勢。其大膽嘗試每隊允許兩外援上場的新賽制,一度引發爭議,但事實證明,這確實大幅度提高了聯賽的整體水平和觀賞度。城超聯賽知名度大大提高,甚至對歐洲和西亞作了人才輸出,城超旗下俱樂部有一名外援被德國聯賽挖走,一名去了瑞典的俱樂部,還有一名年輕球員被黎巴嫩的國奧隊徵召。
或嘗試開放5外援上場 瞄準國內青訓瓶頸
城超2018賽季冠軍的京城聯俱樂部董事長孔兵表示:「我們京城聯隊的外援小馬丁,不僅是前國安隊外援,他還參加過世界盃的宏都拉斯前國腳,文森則是前中甲球隊北理工的主力射手,能與這樣高水平的外援經常同場競技,對於我們本土球員來說,從技戰術到心裡層面的帶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京城聯在引進小馬丁的同時,還任命小馬丁為京城聯青訓總監,負責指導京城聯的青訓小球員,這種做法與劉秉潤的規劃不謀而合。
在劉秉潤的規劃中,2019賽季的城超還要再上一個大臺階——每隊場上實施5外援制。這一構想依託的是其背後城超每家俱樂部都對應一家歐洲高水平俱樂部,5外援要求必須至少在西乙B訓練過,平時除了打城超的比賽,還要兼職教練員指導其俱樂部所在城市的青訓球員。而外援所處的歐洲俱樂部也要對接城市,負責搭建青訓平臺和推進青訓事務。
這一思路,是源自看到中國當前青訓存在的瓶頸之一——極度缺乏高水平教練,從城超發展的規劃層面出發,制定2030青訓戰略,以5外援制為紐帶,帶動城超16支球隊所在的城市對接歐洲高水平俱樂部,通過引進歐洲高水平教練和訓練進一步帶動整體青訓水平的提高。並以16個示範城市為支點,在其他城市進一步進行複製推廣。
「Hao球智播」精準發力校園足球
多年的摸爬滾打,讓劉秉潤深知不能「活在當下」,為了利於賽事的制播,劉秉潤併購了一家Hao球智播(人工智慧導播)公司,旗下產品是一套自主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智能直播系統。該系統採用創新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運用視頻圖像處理算法、統計分析算法和智能雲直播等技術,實現對球場比賽的全方位智能導播與直播展示。
Hao球智播還通過自動拍攝、自動跟蹤、自動導播(多機位鏡頭切換)並與賽事數據、直播回放、智能短視頻相結合,支持用戶在手機、電腦和TV等多種終端分享觀看傳播。其擁有24項軟體著作權、10項國家創新技術發明專利、1項國家外觀專利,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將線上科技與線下賽事相結合的體育旗艦平臺。
而當前,中國足球的青少年培養和校園足球發展得如火如荼,Hao球智播在校園足球領域精準發力,搭建了操作簡單便捷的校園足球大數據管理平臺和賽事服務管理平臺,為校園足球量身打造的「人工智慧大數據管理體系」,讓用戶在不同客戶端能分享、觀看賽事和日常訓練,系統加以完善和升級,將大幅改善球隊的訓練方式,進一步提升訓練效果和賽事品質。
對於未來,劉秉潤充滿了自信和憧憬,他希望用12年的時間,在2030年實現能夠選拔培養出高水平的球員,為國家隊打進世界盃做出貢獻。「我這個人的特點一是敢想敢幹,二是能堅持。看準了的事誰都拉不回來!」
(責編:歐興榮、胡雪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