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題詠蘭竹26首!

2020-12-15 騰訊網

鄭板橋 蘭竹石

鄭板橋的詩、書、畫世稱「三絕」,特別是他的蘭竹石,更為世人所膜拜。對於他的書畫,板橋曾自評道:真氣、真趣、真意。

鄭板橋 竹

1、鄭板橋詠竹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清)鄭板橋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鄭板橋 蘭竹圖

濰縣署中畫竹

(清)鄭板橋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畫竹別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鄭板橋 竹石圖

籬 竹

(清)鄭板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鄭板橋 墨竹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洒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題畫

(清)鄭板橋

畫根竹枝扦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雖然一尺讓他高,來年看我掀天力。

鄭板橋 竹石圖

題畫

(清)鄭板橋

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

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

有蘭有竹有石,有節有香有骨,

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消息。

題畫

(清)鄭板橋

一陣狂風倒捲來,竹枝翻回向天開。

掃雲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地埃。

鄭板橋 竹

題畫

(清)鄭板橋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一千場。

題畫

(清)鄭板橋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竿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鄭板橋 蘭竹石

題畫

(清)鄭板橋

我有胸中十萬竿,一時飛作淋漓墨。

為鳳為龍上九天,染遍雲霞看新綠。

題畫

(清)鄭板橋

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筆夜間思。

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鄭板橋 幽谷蘭竹圖

2、鄭板橋詠蘭

鄭板橋 蘭竹圖 上海博物館藏

詠蘭

(清)鄭板橋

烏皮小几竹窗紗,堪笑盆栽幾箭花。

楚雨湘雲千萬裡,青山是我外婆家。

詠蘭

(清)鄭板橋

身在青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清)鄭板橋

此是幽貞一種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採樵或恐通來徑,更寫高山一片遮。

鄭板橋 蘭石圖

題破盆蘭花圖

(清)鄭板橋

春雨春風寫妙顏,幽情逸韻落人間。

而今究竟無知己,打破烏盆更入山。

題盆蘭依蕙圖

(清)鄭板橋

春蘭未了夏蘭開,萬事催人莫要呆。

閱盡榮枯是盆盎,幾回拔去幾回栽。

(清)鄭板橋

蘭花本是山中草,還向山中種此花。

塵世紛紛植盆盎,不如留與伴煙霞。

鄭板橋 蘭石圖

(清)鄭板橋

屈宋文章草木高,千年蘭譜壓風騷。

如何爛賤從人賣,十字街頭論擔挑。

題畫

(清)鄭板橋

蘭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長。

堅貞還自抱,何事鬥群芳?

得意寫之

(清)鄭板橋

蘭草與三臺,無人敢筆栽。

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來。

鄭板橋 墨蘭圖

題蘭

(清)鄭板橋

東風昨夜入山來,吹得芳蘭處處開。

唯有竹為君子伴,更無花卉許同栽。

題畫

(清)鄭板橋

一片青山一片蘭,蘭芳竹翠耐人看。

洞庭雲夢三千裡,吹滿春見不覺寒。

鄭板橋 蘭花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題畫

(清)鄭板橋

日日臨池把墨研,何曾粉黛去爭妍。

要知畫法通書法,蘭竹如同草隸然。

註: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不代表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分享學習

-END-

相關焦點

  • 鄭板橋懷濰縣:紙花如雪滿天飛
    清鄭板橋《懷濰縣二首》立軸紙本濰坊鄭板橋紀念館內鄭板橋雕塑草長鶯飛三月天,又到了放飛風箏的時節。說起風箏,不能繞過濰坊。而200多年前,鄭板橋與老濰縣的風箏,也成就了一段段傳奇。2016年5月30日,香港蘇富比有一場中國古代書畫拍賣專場。
  • 「堅」「清」「情」——由三首詩窺探鄭板橋的為官之德
    鄭板橋的這首《竹石》是典型的詠物詩,詩人託物言志,通過描寫讚美生長於「破巖」中的竹子那頑強的生命力,形象表達了自己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和堅定執著的理想信念,而這種樂觀堅定也正是鄭板橋優良官德的一種具體表現。立場之堅。不同的立場體現了一個人為官的不同態度、追求以及價值取向。
  • 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鄭板橋的趣聞軼事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人稱板橋先生,揚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這一輩子只畫蘭、竹、石這三樣東西,他曾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歷史上的鄭板橋是個幽默風趣、脾氣古怪的人,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鄭板橋的故事。
  • 七載春風在濰縣 | 鄭板橋的桃李春風
    鄭板橋在濰縣七年,留下政聲,也留下無數傳世的畫作和詩篇,也是因為他,濰縣「小蘇州」美名不脛而走。鄭板橋(1693-1766),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 鄭板橋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通篇富含哲理,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
    筆者今天要重點與大家聊一聊《新竹》這首詩,雖然這首詩在名氣上不如前面的兩首,但也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也是意境唯美,寫出了竹子頑強的生命力;另外通篇還富含哲理,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讀這樣的作品,我們只要讀懂了,同樣也是能夠明白很多的道理。
  • 胸中有風雨——鄭板橋詩詞的意境與審美
    鄭板橋以詩書畫「三絕」著稱於世。論詩詞創作成就,鄭板橋不僅是「揚州八怪」中最高的,也是進入中國文學史的一位大家。1985年出版的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所主編的《中國歷代文學家評傳》中,鄭板橋是赫然入選的,可以說是書畫著稱者中唯一入選的。
  • 鄭板橋的茶緣豔遇你知道嗎?鄭板橋的茶詩與《揚州雜記》品讀
    這首《竹枝詞》的意思是說:有一位美人居住在湓江江口,她對鄭板橋說,郎君若是閒時就請來喝茶吧。記著是黃土築的土牆,茅草蓋的屋頂,門前還有一樹茂盛的紫荊花。待我吃好,婦人的女兒,梳妝打扮齊整而出,向鄭板橋款款行禮並謝道:「久聞您的大名,讀您寫的詩詞,很是喜歡,聽說你有《道情》十首,很想一讀,能為小女書書寫一份嗎?」鄭板橋答應了。女子立即取來了淞江蜜色花箋紙,湖穎毛筆,紫端石硯臺,並以纖纖玉手為之磨墨,請鄭板橋當場書寫。鄭板橋寫好後,意猶未盡,又現填了一首《西江月》詞,贈給小女,內容為:微雨曉風初歇,紗窗旭日才溫。
  • 從鄭板橋這三首詩,看蘭花的君子氣質
    我們今天來看清代畫家、詩人鄭板橋寫的三首蘭花詩。鄭板橋是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曾經擔任範縣、濰縣縣令,後來客居揚州,以賣文為生。他的詩書畫都有自己獨到的特點。他是揚州八怪之一,性格有點古怪,一般的事物入不了他的法眼。
  • 穀雨時節,賞析清代鄭板橋的《七言詩》
    賞析談到鄭板橋,就繞不開一個「竹」。鄭板橋的畫,鄭板橋的字,鄭板橋的詩,都離不開「竹」。就連寫穀雨,也要扯上心愛的「竹」,才好下筆。總共兩首,每首都寫「竹」。仿佛鄭板橋喜歡的松蘿茶,不是為好友準備的,倒像是為筆下的竹子準備的。
  • 鄭板橋:夢醒揚州一酒瓢
    揚州八怪,顧名思義自然是八個人(其實也可能是選取了八個代表),他們分別是: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板橋、高翔和汪士慎。這「八怪」之中的代表,自然應屬鄭板橋了。清代「竹枝」詩人董偉業在《揚州竹枝詞》中寫道:夢醒揚州一酒瓢,月明何處玉人簫。
  • 千古怪才鄭板橋:吃虧是福,難得糊塗
    他,就是清朝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如果沒有在讀書時學過鄭板橋的詩,大部分人可能會以為板橋就是他的名或字,也不會知道鄭夑是誰。其實鄭燮就是鄭板橋,鄭板橋就是鄭燮,燮是他的名,而板橋是他的號。在他的家鄉興化,臨近護城河邊的要道口上,有一座建於宋朝的木橋,當地人都稱之為「板橋」,幼時的他常在橋上玩耍駐足,古板橋於他而言,是深刻的童年回憶。
  • 鄭板橋:七載春風在濰縣
    鄭板橋(1693-1766),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
  • 鄭板橋的《新竹》,是不是讚美教師的
    一首古詩鄭板橋曾經寫過一首詩,叫《新竹》: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有人把它當作是讚美教師的一首詩,其實並不是。這首詩的大意是:新生的竹枝,長得非常高,比老竹還要高。為什麼如此呢?我們發現,新竹來自於老竹,老竹根壯,新竹才長得茁壯。新竹參天挺立,是老竹愛護、養育的結果。
  • 鄭板橋偶得佳聯
    【聯語】半灣活水千江月一粒沉砂萬斛珠鄭板橋,名燮,江蘇興化人,以「詩書畫」三絕聞名。秋天的一個傍晚,鄭板橋乘船去興化。小船行到中堡灘東岸的灣子裡,皎潔的月光照著湖水,好似滿灘碎銀熠熠閃光。眼前的良辰美景不禁使他興致勃發,脫口吟出一句上聯:半灣活水千江月鄭板橋沉思良久,一時竟想不出恰當的下聯。他抬頭一看,巖上有個村莊,便叫船夫將船靠岸。
  • 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為何只畫「蘭竹石」?
    同樣是詠物詩,鄭板橋的《竹石》也同樣展示了詩人的不屈精神及頑強品格。今日小覓分享:竹石—清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鄭板橋原名鄭燮,號板橋。他不僅是個詩人,還是個畫家。且他一生只畫蘭竹石,現如今不少鄭板橋所畫的竹石圖依然留存於世。鄭板橋早年家道中落,雖生活困苦,但一直立志於科考,無奈屢試不中,只能以賣畫為生。過了10年,終於高中,卻只在山東做了兩任縣令便辭官歸了家。
  • 未來講堂|鄭板橋《竹石》 誦讀:楊佩琴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攜手推出「未來講堂」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邀請百位名家誦讀賞析百首經典古詩詞,把最經典的古詩詞與最優美的聲音有機結合,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古詩詞的力量與芬芳,在吟誦鑑賞中志存高遠
  • 鄭板橋的「糊塗」人生,是別人無法超越的大境界?
    這真氣、真意、真趣,頗見鄭板橋對藝術的追求,也體現了鄭板橋的藝術風格,更是對鄭板橋人生境界的高度概括,鄭板橋用真我來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鄭板橋三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家中的乳母費氏是一個善良又勤奮、仁厚又慈愛的女人。
  • 別再拿「一片兩片三四片」來嘲笑乾隆啦,這是鄭板橋的詩
    一說起乾隆的詩,很多人都會想起這首《詠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總不見。很多不了解情況的人會直接將這首詩拿出來攻擊乾隆,乾隆表示自己很委屈,這根本不是自己的詩,而是鄭板橋。鄭板橋是大名鼎鼎的揚州八怪之一。大家別和金庸小說裡的江南七怪搞混了哈。
  • 鄭板橋的蘭竹圖,真氣、真趣、真意!
    鄭板橋鄭板橋的詩(清)鄭板橋(清)鄭板橋(清)鄭板橋
  • 糊塗是一門學問,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到底是什麼意思?
    鄭板橋發現這老人不僅道骨仙風,室內還陳列一方精美的硯臺,鏤刻精美,石質靈透,案頭還有書,相互尋問,鄭板橋知道這老人自稱「糊塗老人」。次日,老人便取出筆墨紙硯,請名滿天下的鄭板橋賜一幅墨寶。鄭板橋便根據老人自報的家門,信手寫下「難得糊塗」四個神採飛揚的字,並在落款處蓋了寫有「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的方章,顯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