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屆「雀友杯」中國麻將牌王賽和大師賽於3月16日—21日在「中國瀑鄉」安順落下帷幕。來自河南焦作的資深房產經濟人黃鵬最終以34分標準分,691分比賽分險勝日本代表隊選手奪得了牌王賽的冠軍,日本代表隊選手小野寺克之則以32分標準分,1137分比賽 58獲屈居牌王賽亞軍。
小野寺克之(左一)黃鵬(中)王躍(右一)
「雀友杯」中國麻將牌王賽和大師賽自2000年第一屆舉辦開始,每年1屆,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19屆,本次人數更是達到了500多人,已經發展成為國內外規格最大、影響最廣的頂級賽事之一。70後的黃鵬從2011開始接觸國標麻將,2014年在張家界奪得第15屆「雀友杯」牌王賽冠軍後,這也是他第2次奪得牌王賽冠軍,他也是19年來唯一一位兩次獲得牌王賽冠軍之人。牌王之名可謂是實至名歸。
值得一提的是,麻將作為中國的「國粹」,隨著麻將文化的傳播推廣,中國麻將正逐漸走向世界。本次就有遠來自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多個國家,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地區的選手參賽。近幾年來,國內所舉辦的大小賽事中均能看到日本選手的身影,去年來自日本的21歲大學剛畢業生-大堀龍一更是以33分標準分奪得牌王賽冠軍,這也是日本籍選手首次奪得該賽事冠軍,今年日本代表隊選手小野寺克之更是險些再次奪冠。
毫無疑問,麻將正逐漸成為世界級的運動項目,據了解,麻將已經正式成為智力運動比賽項目,本次獲得冠軍的選手將免費獲得第二屆世界麻將運動會的直通賽名額。隨著麻將文化的蓬勃發展,參賽選手職業化、年輕化、國際化趨勢也日益明顯。
對於國粹比賽去年被日本人摘得冠軍,騰訊網友更多人以理智的態度對待。一位叫白玉京的網友大度表示:「輸要有氣度,贏要有風採。無論什麼比賽,我覺得別人贏了我們要讚賞,這才是正能量,不能因為他是日本的,就一味地謾罵,顯得我們素質低。」
另一位網友以桌球舉例來說明態度,「不要以為四川麻將很厲害,各個地方打法不一樣。哪裡都有高手,桌球也不是中國發明的呀,但高手在中國。」
麻將大師賽是由天津市體育總會麻將運動分會主辦的、自2000年起每年一屆的全國競技麻將牌手參加的比賽。麻將大師賽的參賽資格為男60歲、女55歲以上身體健康的競技麻將愛好者,以各地麻將協會組織報名。麻將牌王賽的參賽資格為年滿18歲周歲以上,不分年齡組。每屆麻將大賽比賽均為八局(三天時間,一、二天兩局、第三天三局)。比賽規則採用國家體育總局1997年頒布的《中國麻將競賽規則》。最終的個人冠軍被授予「麻將大師」稱號。
去年來自日本的大堀龍一以33分標準分,1172分比賽分奪的牌王賽冠軍,成為了該項賽事舉辦以來首位獲得冠軍的非中國籍選手。同時,大堀龍一也獲得了2000元人民幣的獎金。
作為中國國粹的麻將運動,被日本人摘得冠軍,從國家情懷上讓人難以接受。但近年來,日本在麻將運動的普及推廣上相當出色。日本國內頻繁而規範的賽事組織,為選手提供大量在正規賽事中的實戰良機,另一方面,日本對麻將的宣傳力度要遠遠勝過中國。
在幾年前的一項統計中顯示,日本大約有760萬名麻將選手,該國分布著8900家麻將館。日本也是最早發明麻將機和麻將遊戲的國家,著名漫畫家福本伸行以麻將為題材的《鬥牌傳說》在日本極受歡迎,薰陶了一大批日本青年走上麻將選手的道路。
日本麻將的基本規則為手持13張手牌,通過若干次摸打之後,形成特殊的牌型獲得和牌,這也是有麻將基礎的人所能輕易理解的,同中國麻將各地規則類似,日本麻將同樣也因為地區的因素有不同的細節規則,但一般比賽使用的是關東地區的一般性規則。日本麻將的基本單位為圈,它也是構成賽事長度的基本要素,而日本麻將常常以半莊的形式進行,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打八圈」。
日本麻將的配牌和摸打規則基本同中國麻將一致,摸打的目標在於搭配出特殊的牌型以獲得更高的點數,除了自摸和和牌,日本麻將還有一種和牌方式是搶槓,同時日本麻將也有無法和牌的荒牌情況出現。日本麻將的勝負判定,如前文所述,根據賽前制定好的長度計算,以半樁規則舉例說明,打完8圈之後判定總點數多的一方為勝。除了四人麻將,日本麻將也有三人和雙人麻將,比賽形勢多種多樣。
在日本,職業賽事非常之多,一共有九個級別的麻將聯賽,最高級別的明星選手光是賽事獎金收入也非常豐厚,日本職業麻將賽事的歷史比國際麻將比賽歷史悠久許多,現在國際麻將的規則也有很多借鑑了日本麻將。長期職業賽事的打磨,也是日本麻將如此強大的重要因素。
去年12月,在中國三亞舉辦的騰訊歡樂麻將——中日麻將爭霸賽中,日本代表隊戰勝中國選手,捧得冠軍。這已經是日本選手第二次在此賽事中獲得冠軍。在去年7月日本東京舉辦的第一次中日麻將爭霸賽中,中國選手客場落敗。而本次在三亞,中國選手亦沒有守住主場優勢。
中日高手的巔峰對決,中國選手雖敗猶榮
據悉,本次騰訊歡樂麻將——中日麻將爭霸賽中,中日兩國都派出了本國實力最強的選手。中國代表隊由世界麻將大賽冠軍、騰訊麻將錦標賽冠軍等國內知名選手組成。日本亦派出國內競技麻將頂尖高手前來迎戰。「本次賽事的選手水平都非常高,每個人都在全力以赴。」中國代表隊選手尼海廷說道。擁有20多年競技麻將牌齡的他多次斬獲國內外麻將賽事冠軍,在大幅落後的情況下,憑藉一手小三元自摸,幫助中國隊挽回巨大的劣勢。
本文圖片均源自天津北方網
中日麻將爭霸賽採取的是團隊積分制,中日兩國選手兩兩上場進行對局,並計算團隊總分。在最後一局中,雙方僅差20餘分,最終由日本選手內田慶的一手和牌鎖定勝局。「中國的麻將高手非常多,我們來之前心裡都很沒底。」內田慶說道。這次在中國的主場獲得勝利,他們都表示驚喜和興奮。
徒弟戰勝師傅?中國麻將國際賽場頻頻受挫
麻將源於中國,近年來卻多次敗倒在日本與歐美的面前。外國麻將憑藉完備的麻將競技體系及選手培養模式,迎頭趕上,頻頻在國際麻將賽事中折桂。中國作為發源國反而陷入了尷尬境地。
除兩次中日麻將爭霸賽落敗外,中國在其他國際麻將賽事中成績也非想像般理想:2015年歐洲麻將錦標賽中國最好成績僅列37位,2017年中國牌王賽被日本選手奪得……
中國民間玩法太多,民眾往往習慣將麻將當做休閒娛樂工具而非競技運動,也間接的為中國競技麻將發展增加了一道難題。
日本選手取得勝利
競技麻將水準高,還真不是「我上我也行」
目前國際麻將賽事普遍採用的是1998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競技麻將規則。本次騰訊歡樂麻將——中日麻將爭霸賽也不例外。國標麻將的八番起和等規則,極大削弱了運氣成分並提升競技性,從而被國際賽事普遍採用。在這種規則限制下,還真不是隨便玩玩就能上場的。
而本次比賽也藉助騰訊歡樂麻將線上平臺,為諸多的民間麻將愛好者打開了為國出戰的機會。中國代表隊中的鄒健志和梁曦就是通過線上層層選拔,並且在騰訊麻將錦標賽中取得前兩名的成績,才加入到中國戰隊中來的。團隊中磨合時間較短,中國隊成員之間的配合水平也可能是本次主場落敗的原因之一。
騰訊麻將錦標賽個人賽冠軍鄒健志
麻將大國也要做麻將強國,中國競技麻將任重道遠
隨著競技麻將的不斷發展,國內也相繼湧現更多專業的競技麻將愛好者與專業賽事。騰訊歡樂麻將作為國內麻將遊戲的領頭羊,從2015年推出騰訊麻將錦標賽,並不斷完善賽事專業度。「我認為騰訊麻將錦標賽可以說是現在國內最頂尖了麻將賽事之一了。」曾參加國內外多個麻將賽事的選手尼海廷說道。
文章來源: 新浪科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考、交流之目的。如來源標註有誤請告知,我們及時予以更正/刪除。微信聯繫 yangyaoyu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