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紀業務線上替代率較高 券商助力A股節後成交額創新高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趙中昊

數據顯示,A股春節後第一個交易周,在疫情蔓延背景下,日成交額不斷創下自2019年4月4日以來的新高。截至2月7日,節後日均成交額為8285.60億元,高於節前1月份的日均成交額6996.11億元,更高於2019年12月的日均成交額5107.78億元。

在成交額不斷創新高的背後,是券商運營維護部門的嚴陣以待。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券商經紀業務線上替代率較高。疫情以來,券商遠程辦公預案較為充分,經紀業務並未受到實質影響。

經紀業務未受影響

天風證券擬任副總裁王洪棟對記者表示,武漢作為天風證券總部辦公所在地,也是此次疫情傳播最嚴重的地區。公司不僅因延工承壓,交通和辦公條件也受到了很大影響。為避免人員交叉感染,公司暫停了湖北省內23家營業部、省外18家營業部的現場交易和服務,但因公司經紀業務目前網上受理率較高,除監管指定需要臨櫃的業務外多數都能實現非現場辦理,公司積極面向投資者宣傳非線下交易及業務辦理,疫情對公司經紀業務的衝擊較為有限。多項臨櫃高頻、核心授理業務都可通過APP線上辦理,替代率較高。

興業證券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公司對個人客戶的絕大部分辦理需求均已實現線上化支持,可以滿足客戶絕大部分的業務辦理需求。目前來看,除創業板、兩融及期權等外規有明確限制的業務外,客戶高頻臨櫃業務需求都可以通過APP來進行替代。疫情防控期間,公司引導客戶採用APP、網上交易電腦終端等非現場方式進行交易以及辦理開戶等各項業務。目前,非現場渠道支持50項以上的業務或服務進行遠程辦理,相關部門正在加快開發不斷豐富線上業務辦理的功能。

華泰證券表示,得益於公司近些年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持續投入,專業化的信息技術服務體系為公司的運營管理、客戶交易提供了充分的保障,開市以來業務運營順暢,客戶交易平穩。客戶可以通過APP快速辦理專業市場研究、智能交易、帳戶診斷等40餘項業務。此外,公司2000多名投資顧問依託投顧雲工作平臺開展線上服務,與客戶隨時隨地線上交流、提供投資服務,保障了客戶的各種投資諮詢服務。

遠程辦公預案較充分

王洪棟表示,為應對疫情,天風證券一方面圍繞網絡安全運維、零售交易系統運維、綜合業務系統運維、機構系統運維分別成立了工作組,採用遠程協助、堡壘機的方式提前做好了異地運維準備;另一方面製作了各類辦公軟體和信息系統遠程登錄操作說明,普及視頻會議系統手機端登錄接入方法,為員工遠程辦公創造條件。

「公司各單位均結合自身職能與部門實際情況制定運營工作方案及在武漢員工輪崗工作方案,建立報備機制,聯合技術部推出遠程辦公,通過堡壘機解決核心崗位遠程櫃檯操作,保障櫃檯業務正常運營;藉助技術手段轉移客服電話,保障疫情期間客戶服務,制定線上業務辦理指南,指導客戶通過APP線上辦理業務;搭建交易所和中登平臺,保障客戶直連交易所報單業務正常開展。倘若未來疫情發酵,公司的經紀業務也不會受到更大的影響。」王洪棟表示。

興業證券對記者表示,公司一方面按最小化原則,優化現場人員的配置,用現場值班、遠程值班相結合的分組輪班機制,確保交易、結算、資金交收、客戶服務系統的平穩運行;另一方面,加強對遠程居家辦公人員的管理,遠程值班技術人員負責信息系統的遠程技術支持,同時作為備崗人員,做好隨時接管現場值班任務的準備。

遠程辦公運行監控和安全保障方面,興業證券表示,公司各專用業務系統需要通過VPN進行訪問,員工需經過審批後方能開通權限。此外,信息技術部門對疫情防控期間的遠程辦公用戶數量、並發訪問量作了預估測算,提前做好擴容應急預案,保證了遠程辦公穩定運行。

相關焦點

  • 券商經紀和直投業務收入有望明顯增厚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市場若全面落實註冊制,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被更好的發揮,有望對整個市場的定價效率、交易機制帶來促進作用,券商的多項業務將直接受益,尤其是經紀業務和直投業務。不過,相較於經紀業務,直投業務還將對券商的定價能力、風控以及投管等多方面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 滬深兩市11月日均成交額8409.29億元 券商前11月攬入佣金1310億元
    滬深兩市11月份累計成交額17.49萬億元,日均成交額為8409.29億元。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A股成交量為13018.97億股,累計成交額174871.11億元;B股成交量為12.17億股,累計成交額61.23億元;LOF、ETF等上市交易基金的累計成交額為178.02億元。二級市場交易活躍,為券商帶來豐厚的佣金收入。
  • 又見券商發出經紀業務「動員令」!誰先帶頭?券業春節攻勢又打響...
    這份與經紀業務密切相關的通知,與往年的券業春季動員令有何不同?歷年來看,各大券商都會在春季開展各類業務競賽活動,特別是經紀業務條線,中信建投證券也是如此。據相關負責人透露,公司每年都會開展「開門紅」系列員工勞動競賽活動,迄今為止已連續舉辦了四屆,對各項業務的推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 經紀業務日漸式微 這些券商已經率先謀變
    經紀業務日漸式微,這些券商已經率先謀變   隨著傳統通道業務佣金率持續下降,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將是未來填補傳統經紀業務收入的兩大風口
  • 「全市場註冊制」利好 華寶基金券商ETF(512000)規模屢創新高
    有投資機構認為,創業板註冊制對券商的業績彈性是非常可喜的,隨著註冊制正式進入存量市場,券商各業務線全面受益,其中典型的受益業務包括經紀業務、投行業務、直投業務,預計可以給整個券商板塊帶來的業務增量大概在220億元。全面註冊制的推行無疑將進一步拓展券商的業務空間,增厚券商業務收入。
  • 經紀業務日漸式微,這些券商已經率先謀變
    來源:券商中國隨著傳統通道業務佣金率持續下降,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將是未來填補傳統經紀業務收入的兩大風口。趨勢:業務壁壘打破,深度融合加速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是傳統經紀業務轉型進一步加速,產品化、機構化的趨勢愈發明顯,並且兩者之間的聯動也更加頻繁。從各家券商的組織架構也可以看出,券商各業務之間需要進行更多的交叉協同。
  • 37家券商年報透視:去年經紀業務僅中信、山西證券2家負增
    據統計,前十名券商累計實現的淨利潤在37家券商盈利總和的佔比中超過6成。從業務層面分析,自營業務成為最大功臣,37家上市券商2019年自營業務收入共計1180.73億元,佔總營收的約30.97%,成為業績改善的最重要來源。與此同時,經紀業務升溫,投行業務也在科創板的帶動下有所改善。相比而言,資管業務沒有增長趨勢,總體與去年持平,且在主要業務收入中貢獻最低。
  • ...券商前三季度大賺1327億元,承銷保薦業務收入同比增超70%,自營...
    「未來註冊制全面推行背景下投行的定價和銷售能力將更為重要,頭部券商投行承銷保薦業務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擴大。」張繼袖進一步分析道。經紀業務方面,今年前三季度,A股成交額高達157.88萬億元,同比增長59.07%,日均成交額9349.05億元,同比增長61.97%,股市活躍的交易直接帶動了券商經紀業務收入的增長。
  • 天公作美經紀投行自營全發力 券商迎來豐收季
    回顧前三季度,資本市場交易活躍度提升,帶動券商經紀業務增長顯著。疊加資本市場改革加速推進,證券行業經營環境持續改善,投行、經紀、兩融等業務的快速增長,給業績帶來了強有力支撐。雖然流動性收緊憂慮與市場交投熱度回落,導致近期券商板塊表現平淡,但不少分析師認為,從券商長期受益於資本市場改革來看,券商板塊向上的邏輯依然成立。
  • 銀行機構線上業務服務替代率平均水平高達96%
    比如,建行三季報顯示,建行依託金融科技賦能業務,提升數位化經營能力。「雲工作室」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線上金融服務,「快貸」等消費信貸業務全流程在線辦理,「建行全球撮合家」線上平臺實現全流程、數位化的線上展會運營與跨境對接。建行為普惠金融客群畫像,持續降低實體經濟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等。
  • 中信華泰天風海通等十多家券商呼籲APP辦理業務
    但出於疫情防控考慮,多家券商宣布將暫停線下營業部營業。為便於投資者參與市場交易及辦理相關業務,日前已有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天風證券、海通證券、中銀國際證券、國元證券等十多家券商紛紛推出線上服務指南,引導投資者非線下交易及辦理業務。券商們紛紛強烈建議投資者使用APP、網站、客戶端,儘量避開線下交易,同時明確線上多項業務權限開通不設限。
  • 外圍市場大跌,A股坑已挖好
    參考往年的走勢,一般在端午節後大概率是跌,而歐美股市在端午節期間都是下跌的,對於節後的A股,一貫跟跌不跟漲的尿性,這算是一個不利的影響,雖然疫情之後大A是走出了幾次獨立的行情,考慮到這段時間指數漲幅已經不小,回調的可能性是較大的。
  • 金融科技爆發年:券商重兵投入金融科技平臺建設 全面重塑業務條線...
    金融科技的「必由之路」,也正是各大券商的選擇,在金融科技全業務布局上,每家券商「各顯神通」。基於此,國信證券規劃並積極推進了5年IT戰略規劃。公司方面表示,目前國信證券已基本實現經紀、投行、資管業務的營銷及服務支持全覆蓋。
  • 梁濤:近期各銀行機構線上業務的服務替代率平均水平達96%
    據中國網消息,中國日報記者提問:在特殊時期,社會公眾對在現場辦理一些金融業務會有一定的顧慮。請問,銀行和保險機構在這個時段有沒有特殊安排?怎麼樣保證公眾在現場辦理金融和保險業務時的安全?謝謝。對此,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回答: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風險,大家對現場辦理業務確實存在很多擔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 虛晃一槍後,券商股又活了?聯姻告吹,股價卻逼近前高,國金證券還有...
    國金證券日線走勢圖本周以來,券商股盤中可謂是動作頻頻,吸引到了不少投資者的關注。先是周末全面註冊制的消息一度讓券商股在周一早盤發力,並帶動了指數上漲,然而衝高沒多久即翻身向下,集體走弱。周一盤中更是離奇事件接二連三的上演,先是「投行一哥」中金公司上市首日即開板,股民哀嘆「好不容易中籤,一個漲停都不給!」
  • 專訪安永金融服務合伙人宋雪強:科創板開市一周年券商「鮮花與荊棘...
    宋雪強: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具體舉措,對於支持科技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資本市場市場化改革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根據科創板的定位,科創板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
  • 大變局:經紀業務日漸式微 如何抓住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兩大風口?
    來源:券商中國大變局!經紀業務日漸式微,如何抓住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兩大風口?這些券商已經率先謀變隨著傳統通道業務佣金率持續下降,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將是未來填補傳統經紀業務收入的兩大風口。目前,產品銷售的職能歸口在零售客戶部,產品引入由零售客戶部和機構線下的銷售交易部組成的聯合小組共同決定。銀河證券:銀河證券於2018年底將經紀業務總部變更為財富管理總部。銀河證券的財富管理條線下設5個一級部門,分別是財富管理總部、產品中心、證券金融總部、託管部和數字金融中心。
  • 特別賺錢業務之一!券商場外衍生品業務持續爆發,中信與華泰收益...
    一位中信證券衍生品研究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整體來看業務比較集中於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從業務創新的角度來看,這3家都走在市場前面,且今年發展速度都很快。其中,中信證券相對穩健,優勢在於全球化布局和較強的資本金實力;華泰證券A股衍生品相對一般,但互換量很大;中金公司整體比較激進,創新也比較多,報價也相對激進。
  • 世紀證券:提升資本實力打造優質中大型券商
    對於公司戰略發展目標,國聯證券表示,公司將不斷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市場影響力,力爭綜合實力進入行業中等偏上水平,盈利能力、資本實力、市場佔有率等主要經營指標穩步上升,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風險控制能力持續增強,進而成為一家盈利能力強、具有自身特色的優質中大型券商。
  • 券商全崗位揭秘,助你一舉通關券商暑期實習!
    很多同學都搞不清楚(其實小編剛開始了解券商也雲裡霧裡的)高盛、大摩的IBD、M&A看上去很高大上的投資銀行業務,只是狹義的IPO(發股)和併購業務。部門實在太多,基本上資本市場裡有對應的業務,券商內部就有對應做這塊的部門。所以只能大體劃分為前、中、後臺條線:券商前臺業務條線舉例前臺的業務部門直接為公司創造價值,如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研究所、資產管理業務、自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