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來,江蘇淮安小夥王先生(化名)無時無刻不被汗水包裹著。小時候寫作業,寫著寫著作業紙溼透了;和朋友握個手,時間長一點兩個人就像洗了遍手;躺在床上刷刷手機,手掌的汗珠滴下來了……
醫生告訴他,這叫多汗症,是一種因交感神經紊亂持續興奮而導致的雙手多汗的疾病,常伴有全身頭部、腋下、雙足等多部位的多汗。如果交感神經一直處於興奮狀態,手部就會有出不完的汗。
後來,醫生為王先生實施了經皮穿刺胸交感神經鏈射頻熱凝術,整個過程僅持續半個小時。手術後效果是立竿見影,王先生的手這麼多年第一次不會溼漉漉的了。很顯然,交感神經是我們人體汗腺的開關,如果它出現異常就會造成人體異常的出汗,即使是在冬天也會常常讓你大汗淋漓。其實,小孩子缺鈣造成的虛汗也是這個原理,人體缺鈣時導致細胞興奮性,即細胞胞膜的靜息電位的絕對值變小,比較接近於電位,此時比較容易引發動作電位,容易興奮。
通俗地說,就是閥電位太低容易引發細胞動作,也就是引發交感神經興奮,結果汗腺被異常打開,以至於異常出汗了。所以,有的小孩子出虛汗及時配合補鈣,出虛汗的現象就消失了。
說到這裡,我們稍微延伸一下,有的孩子去醫院測血鈣都是正常的,但就是有缺鈣的那些症狀,這個是怎麼回事?
原來,人體血清中包括結合鈣和離子鈣,對人體生理具備意義的是離子鈣。而醫院因為受實驗室條件的限制,一般都是依靠測定血液中鈣濃度診斷是否缺鈣,測定的血清鈣為血清總鈣,這就包括了結合鈣和離子鈣。但血清鈣正常,並非離子鈣也正常,離子鈣低於正常時,臨床上就可以出現明顯的缺鈣症狀及體徵。
舉個例子:假如血清總鈣(10份)是離子鈣(5份)和結合鈣(5份)構成,如果這孩子血清總鈣(10份)是離子鈣(3份)和結合鈣(7份)構成,這就是缺鈣了,但是你去測提示不缺鈣。
那麼,出虛汗就是因為缺鈣了?也不全是,有些小孩子從來沒有出虛汗的現象,但一場感冒後,就開始經常出現虛汗。這個人不可能感冒前不缺鈣,感冒後就缺鈣吧?
要明白這個問題,就需要了解一下交感神經的冤家對頭:副交感神經。我們都知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是一對拮抗神經,當交感神經過於興奮時就要靠副交感神經去拮抗平衡。而我們的心臟是供應全身各個細胞器官血氧能量的,如果一個人心臟功能弱供應副交感神經能量不足,無法對抗交感神經,就會引發交感神經興奮。交感神經一旦興奮,汗腺開關打開就出汗了。
因此,有的人感冒後開始出現虛汗,就是因為這些人可能是感冒時患了心肌炎,從此心臟功能下降了。
同時,這也是有的孩子晚上一睡覺就開始出汗的原因。因為白天心臟功能較強,能給以副交感神經細胞較大能量,副交感神經能正常拮抗住交感神經的異常興奮。而到了晚上,心臟也逐漸活動能力下降,給以副交感神經細胞能量也就下降了,副交感神經不能正常拮抗住交感神經的異常興奮,於是汗腺被打開,孩子出汗了。
為何有的婦女生完小孩後就一直出現虛汗?其實,這是懷孕造成心臟功能透支了。女性妊娠後,每分鐘通氣量由妊娠前的8升/分增加至足月妊娠的11升/分。由於通氣量的增加,孕婦需要吸入更多的氧氣,以保障胎兒和胎盤對氧的需要,同時呼氣時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於胎兒體內二氧化碳向母體擴散及排放。
同時,孕婦的心肌工作量至少增加30%,如果不懂心臟的營養支持。經過長達10個月的妊娠期,等她生完孩子後,心臟功能基本上都下降了30%。心臟功能弱,導致交感神經亢奮。交感神經是控制汗腺的開關,它如果興奮肯定多汗了。
事實上,中醫一直就有「汗為心液」的說法,也就是說:身體為了維護心臟和身體的正常溫度,維持機體的良好運作狀態,採用排汗降低體溫來自我保護,來降低大腦和機體的溫度。而這些能量的來源,都是出自人體的核心發動機——心臟。所以,汗為心液,也就可以理解為汗是心功。
現代社會,人們工作大都是腦力勞動,一旦到夏季由於氣溫高,大腦對心臟供血氧的需求加大,心力消耗增高,增加了心臟的負擔。所以,那些心臟不好的人,到了夏季很慘的,動動就是一身汗。雖然夏季大家都出汗,但是明顯沒有他們誇張。甚至還有的人夏天都不住的出冷汗,這都是心臟問題,而且心臟問題比較嚴重了。有的人心臟猝死前,就是一身冷汗。
因此,對於出虛汗的人來說,我們建議做好兩方面:補鈣和強心。在飲食方面,可以吃一些富含鈣質的食物,比如紫菜,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食物纖維、維生素、鈣、鐵等成分,營養價值很高,藥用價值也很高,可以很好的改善晚上睡覺總是出汗的症狀,晚上盜汗的人平日可以多食用一些紫菜。
當然,如果你覺得飲食操作比較麻煩的話,還可以買點百合、蓮子心、麥冬、沙參、枸杞這類食物泡水喝。持之以恆,總會看到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