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蝶夢依依
安意如說過:「愛情,更像是邂逅一場盛景後,擺出的美麗蒼涼的手勢。」
《橘子紅了》就是把愛情的悽美演繹到了極致。
這是一曲關於女人夢碎與情斷的哀歌,她們的美麗與哀怨,她們的覺醒與沉淪,透過屏幕直擊人的心靈。
嫁入容宅裡的三位太太,三位女子,她們追求愛、渴望愛、守護愛、更想留住愛獨享愛,最後卻都不能如願。
大時代背景下,她們有著各自的的不幸,世俗禮教佔了一部分,歸根結底最主要還是自身原因:對待愛情的態度決定命運的走向。
卑微的姿態 換不來甜蜜的愛情
大太太美菱,她用盡畢生的心血和氣力裱糊著透風漏氣的愛情殘牆。
「橘子紅了我就回來」是丈夫也是她口裡的老爺容耀華,臨行前許給她的承諾。
她守著這句話,夢著等著,望眼欲穿。
她和丈夫是一見鍾情的姐弟戀。
雖貧富懸殊,他們卻不顧雙方家人反對,最終走到一起。
短暫的甜蜜總會被細碎的日子打敗,算命先生曾經的話更讓丈夫徹底失望。
算命的說娶了她註定無後、家道敗落。
他義無反顧地去城裡打拼,並帶走了她的全部嫁妝。
再後來,丈夫把生意越做越大,成為商業巨賈。在燈紅酒綠的生活中又娶了二姨太。
丈夫再娶,她沒資格阻攔。她每天都在愧疚中背負著不能育後的沉重枷鎖,步履艱難。
她守著偌大的橘園日夜操勞,時刻擔心著二太太懷孕生子。
無望中等來的轉機是她雨天去催租,她見到了秀禾,這個長相酷似自己的女孩令她驚喜。
她篤定這個貧窮秀美的女孩,能幫助她完成一生的心願。
她親自操辦把秀禾娶進門,接著又花費所有的心思來調教秀禾,她在努力複製一個年輕的自己,為丈夫生孩子來挽留他。
她告訴秀禾,女人結了婚自己的心情是次要,要保證丈夫的心情,並說自己是老爺的,永遠不離開老爺,秀禾更不能。
她在自己假想的愛情中沉醉,她把理所當然必須愛丈夫的想法,也強加在秀禾身上。
她在規矩和本分中盡到身為人妻的職責,她處處為老爺著想,處處揣摩老爺的心思,而且把每件事做得周到又完美。
當得知自己一手養大的六弟耀輝和秀禾偷偷相愛,她把這件事隱瞞了下來。
哭勸秀禾、跪求耀輝,是怕老爺受傷。
劇情最高潮的部分,是一張容耀華不能生育的診斷書。
真相大白,三十年的冤枉終於在一張紙上洗清,她沒有埋怨,採取的方式是保守住秘密。
她所做的一切終於換來丈夫的認可,可三十年的委屈和付出,等來一句話,到底值不值?
她頭頂著家中女主的光環,在虛無縹緲的夢裡活著,她小心的想著,討好的愛著,她活成一個符號、一座深宅的看門人,她曾經的青春年華早就成了這座大宅的陪葬。
《不配》中有句話:毫無保留又一意孤行的愛,像戴著腳鐐跳舞,美麗又沉重。
其實,好的愛情是通過一個男人的眼睛,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不是眼裡只有這個男人,捨棄了全世界。
愛一個人,可以愛到骨頭裡,但愛一個人不能低到塵埃裡。
貪心不足, 會讓愛情走遠
二太太嫣紅,用盡所有心機構築愛情的屏障。
二太太嫣紅是最不認命的,她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敢爭。
她確實很有資本:風姿綽約、豔麗動人,跳舞唱歌外交無一不能。
城裡豪華的容公館裡,她是女主人。
至於那個鄉下大太太,人老珠黃又不生養,她才不放在眼裡。
容耀華一直被她「拴」在城裡。
打破平衡是因為大太太在鄉下給容耀華娶了一房小妾,理由是她當二太太5年多了,也沒懷上。
嫣紅也急,做夢都想要個孩子,這可關乎寵愛、地位、財產等諸多問題。
她可不想坐以待斃,為了阻止容耀華下鄉,她從二樓上一躍跳下,此壯舉絲毫沒撼動容耀華,她的病沒好,他就回鄉下去了。
嫣紅氣憤又無可奈何,這才明白自己忽略了挺重要的一點。
早在十年前她就發過誓決不理睬除了愛情,一無所有的男人。
她現在的生活恰恰是什麼都有,唯獨沒有愛。
心裡的不甘和傷痛被公司職員吳大偉一眼看穿,當然也能理解她的孤獨。
吳大偉想盡千方百計哄嫣紅開心,嫣紅感到滿足和快樂。他們發展成情人關係。
還有喜事等她,她懷孕了。瞬間覺得自己成了女王。
秀禾被老爺帶去上海逍遙的消息,讓嫣紅怒不可遏,自己孕期裡的權威竟被侵犯,她一生氣搬離了容公館。
這一走,她再也沒機會回來。不但繼承的財產繼承權被取消,還被僕人轟出來。
容耀華的絕情,讓她不知所措,疑竇叢生。
閱人無數的嫣紅豈肯輕易服輸?前思後想她終於找出答案,然後接著採取行動。
她拿出家裡所有的錢,賄賂管理病例的醫生,竊取出容耀華不育的化驗單。
嫣紅舟車勞頓來到鄉下,當她看到秀禾也懷孕了,這讓她興奮到狂喜。
這場戰鬥蛇打七寸,她必勝。她了解容耀華,他視名譽勝過生命。
就這樣嫣紅成功的拿到了巨款補償款。可因勞累過度,孩子沒保住。
深陷於貪婪和報復的深淵不能自拔,這樣的嫣紅讓吳大偉害怕,為金錢不顧一切的狠絕,更讓他望而卻步,他離開了她。
窮苦出身的嫣紅,太需要金錢做保障,嫁給容耀華,她享受著奢華的生活。
當看到容耀華很愛秀禾,妒火中燒的她也想要愛情。
吳大偉真心愛她,但掙錢太少。
這條既要愛情又要富貴的路,她走得很辛苦,最終成孤家寡人。
她費盡心機構築起的愛情屏障,只能坍塌成痛苦的記憶。
莎士比亞說過:愛情裡面要是攙雜了和它本身無關的算計,那就不是真的愛情。
算計太多,難能圓滿,慾壑難填,難能幸福。
有句諺語說: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一味的替別人著想,只能傷害自己
三太太秀禾是被買來做妾的,命運從一開始就注入了悲情。
命若琴弦,隨時都會斷,秀禾成了那朵最早凋零的花。
捨棄自己,就能讓家庭擺脫窮苦,秀禾選擇屈從,儘管那個男人比自己大30歲。
她傾盡全力吞咽著眼淚去成全大太太的夢想,是為報恩。
大太太厚葬了秀禾的母親並給修祠堂,減免全年田地的租金,又送給她哥嫂一大筆錢當聘禮。
她懷著忐忑與苦楚穿上嫁衣,這件喜慶華美的新娘裝,套在17歲的秀禾身上,也套牢了她的自由、愛情和幻想。
這座陌生高大的宅院,那張沒有新郎卻寬大的婚床,都令她產生莫名的恐懼,她蜷縮在婚房外走廊的藤椅中,度過了新婚之夜。
看到大太太對自己初來乍到的表現失望難過,秀禾流著淚說願意接受大太太給她安排的一切,去侍奉老爺讓他高興。
從二太太虛情假意回鄉探親,到二太太宣布已經確診懷孕的消息,整個鄉下容宅籠罩在一片愁雲中,這個鐵的事實對於大太太不亞於五雷轟頂,末日來臨。
秀禾臨危受命,答應去城裡陪老爺,明知二太太的邀請不懷好意。
懷孕後的二太太,嬌寵又敏感,指使她、讓她出醜,她默默忍著。
即使後來她發現了二太太和吳大偉的私情也願意替他們保密。
在老爺心裡,秀禾是乖巧溫柔聰慧的,和無理取鬧的二太太形成鮮明對比。
秀禾能感受到這個和父親年齡差不多的丈夫,對她的愛和溫情,但她並不愛他。
她愛著老爺的六弟耀輝。
從結婚前放風箏的偶遇,到耀輝代替哥哥第一次掀開她的蓋頭,她認定那是她命裡的人。
耀輝對她的遭遇沒有輕視,而是同情和惋惜。他時時幫她,處處護她。
無處不在的關愛和柔情像一道光溫暖著她。
直到嫣紅告發他倆,容耀華受不住這個打擊,突發心臟病住院,秀禾在自責與煎熬中決定深埋起這段愛。
她壓制自己的感情和思念,只想為老爺太太生下孩子,即使耀輝是孩子真正的父親,還是勸走了淚流滿面的耀輝。
耀輝和嫻雅的婚禮如期進行。與此同時,秀禾難產大出血。
秀禾用搭上自己生命這種慘烈的方式,報答厚重如山的恩情,祭奠千瘡百孔的愛情。
她再也不欠任何人。除了悲思、悲壯還有悲哀!
英國作家哈馬舍爾德說過:「我們無法選擇我們命運的框架,但我們放進去的東西卻是我們自己的。」
秀禾的心裡只有別人,唯獨沒自己,她放到命運框架裡的東西也是別人的想法,好像她生下來就是專門替別人著想。
其實,人可以深情可以重情,但不能無我。
一個人背負太多,就不會擁有輕鬆又自主的人生,生命對於每個人都是一次,只這珍貴的一次,應該是這樣的姿態:替別人著想,為自己而活。
有人評價這部愛情悲劇,是在唯美裡感悟,在淚光裡升華。
三位女子的命運和愛情並不雷同,結局都很不幸。
大太太成為婚姻的擺設,二太太淪為婚姻的寄生蟲,三太太是婚姻的祭品。
三人中,三太太秀禾最年輕,最令人憐惜。
風靡一時的秀禾服,承載著對婚姻與幸福的嚮往,成了許多女孩心中的永恆。
她們的不幸是男人們自動退出、逃離,她們都把愛情唱成獨角戲。
她們有的太卑微,有的太貪心,有的太糾結。主要還是太缺乏自愛自立自強的意識和精神。
好的愛情應該是有尊嚴又很美妙的,帶有獨立性。
是在同一條地平線上的平等與攜手,不是巔峰與谷底的高不可攀。
好的愛情不應該攀附、屈就、纏繞,像失去自我的藤蘿;
好的愛情是應該把自己活成一株木棉,挺拔高大,不畏風雨。根深扎於土地,葉高聳於雲端,獨立成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願所有的女子都能獲得一份美好的愛情。
願你在愛情裡成為最好最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