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本報告主要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儲能參與市場化,或者說在電力系統中蛋糕到底有多大?第二個問題是現在儲能在參加電力市場中碰到的問題癥結到底在哪兒?
——南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王皓懷
文丨北極星儲能網整理
2020年8月26-28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指導,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九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在北京召開。峰會主題聚焦「聚儲能十年之勢,創產業十四五新機」,同期舉辦儲能聯盟十年紀念論壇。北極星儲能網、北極星電力APP對本次峰會進行全程直播。
在8月27日「電網側儲能的市場化路徑」分論壇上,中國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主管王皓懷作「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化的政策思考及建議」主題報告。
中國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主管王皓懷
王皓懷:我是做電力市場研究的,當我們在2018年推出廣東調頻輔助服務市場之後發現一個市場帶動了一個產業在某一個階段的發展,所以突然之間一堆儲能廠家來找我們,讓我們重新來審視儲能在電力市場如何結合的問題。所以今天我因為時間有限,我就回答我們儲能的朋友這兩年來對我提出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儲能參與市場化,或者在電力系統這塊蛋糕到底有多大?第二個儲能現在參加電力市場裡面碰到的問題癥結操作層面到底在哪兒?
儲能在電力系統到底提供了什麼?是不是發電?是用電還是輸電?
我為什麼提這樣的問題,大家一定要從歷史的角度去看待電力系統,電力系統在儲能這種調節結構出現之前大部分歸結為三類,要麼用戶,要麼是發電廠,要麼就是電網公司做輸配電這一塊。
從儲能來看,儲能是不是用電,用電是整個電力系統掏錢者,支撐所有電力系統的價值投資,是發電嗎?從我這個角度來看,發電商一定不會同意儲能是發電,第一次的時候還不是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第一肯定是充電,儲能一定不是發電,那儲能是不是輸電,我們說儲能可能可以起到輸電的效果,在發電上的周圍把電儲存送到用電來用,但是這個經濟價值能不能做到。
我們說電網公司的輸配電價大概在2毛錢一度左右,儲能全生命周期的成本都做不到這個價何況還有運輸成本,在這個領域來看,儲能目前不是輸電,儲能到底是什麼?
我們說它其實是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的提供者,提供了一種調節的能力,它提供的是調節能力,我們所有的電價體系是基於發電輸電和用電來構建的,很簡單大家看我們用電,非常簡單用電一個目錄電價一度電多少錢,輸電一個輸配電價一度電多少錢,這個是明明確確的,系統的提供者,它能不能計價。
回答大家第一個問題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這個市場是4萬億到5萬億級的,沒錯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它是怎麼分配的,用電,有一部分傳輸給發電商,三到四毛錢,可能發電的價格,發電這一塊的板塊佔了兩到三萬億。
回到我們輸配電價在兩毛錢左右,這個地方市場1.5萬億到2萬億,從這個角度看是不是用電所有的蛋糕都被發電和輸電分完了,從這個角度上我們是悲觀的,我認為是悲觀的,那麼這個時候至少證明電力系統,目前來說不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不用把市場擴大到這麼大給自己一個宏大的目標,它到底多大?
從我們分析來看。電力系統現在調節能力,一個是調頻一個是備用一個是調峰最後一個是黑啟動,當然還有其他的我只是舉了四個最大的,從我們現在來看在輔助服務甚至兩個細則的計價體系。我們為什麼說廣東的調頻輔助服務市場確實是掙錢的,但是投資也是需要謹慎的,因為這個市場的規模不會像大家想像中那麼大,大家一定要做一個準確的評估,當你出現真正的市場踩踏的時候對所有的行業對行業的從業者來說,其實是不利的。
當然這個地方我們除了關注市場的規模,希望大家也要關注,電力市場調節能力的提供者是不是只有儲能一家可以提供,但其實我們認為不是,從這個地方主要調節手段大家可以看到,實際上它有多種的調節手段,也就是在千億級的市場裡面,你要面對諸多的競爭者,在競爭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的是你的成本,需要考慮是你的調節能力,你的能力比別人強,你的成本比別人低,這個市場一定是你的,大家從這個角度思考一下,也要思考一下你的競爭者,不是你的同行也許是你其他的替代品。
儲能商業模式癥結到底在哪裡?
對於調節能力這一塊實際上在抽水蓄能出現之前幾乎沒有一個獨立的主體是來提供這塊的,所以把其他的各種電力系統參與者都可以歸結於發電用電和輸電。一個發電廠是有發電業務許可證,是有核准的,最後會核出來一個電價,但是儲能因為新生事物,它不具備任何一種在這裡面,三類的歸類,所以導致在目前出現一個身份的真空,抽水蓄能也出現過這種真空。但是現在由於你打不進輸配電價,它的癥結導致後面它的身份,儲能身份怎麼確認,備案制給了它一個身份,市場參與身份呢?沒有了這個身份你就沒有了劑量,沒有了劑量你就沒有了結算,我們最後發現,在大家實際的操作中,我發現很多人會跟我說,我去哪兒,我會來參加電力使用調節的時候我想參加市場,你要有市場身份要有市場註冊,這個時候發現沒有源頭,誰給你提供這個身份,怎麼給你計價。最後結算,一系列的問題導致我們現在在商業發展裡面,我認為現在儲能的可能最主要的參與市場化然後三個癥結一個是身份一個是計量一個是結算。
我們如何去從我們電網公司的角度如何想去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政策方面從這個來看,國外還是有很多激勵性的政策。國內從國家到地方政府甚至到電網公司都出過一系列的支持儲能產業或者影響儲能產業發展的政策,但是總體上來講我認為現在出臺的政策基本上是宏觀層面上的指引性政策,真正到了落地上面的政策偏少,我為什麼這麼說。舉個例子,做過光伏的應該很清楚,有一個促進大發展的時候是在2013年分布式光伏,在操作層面做了兩件事,第一明確了分布式光伏的身份,它需要在分布式光伏用戶表計下面再加裝一塊表,自發自用餘量上網補貼的原則,所以大家可以很明確的知道我的身份是什麼,我的計價是什麼我怎麼去結算,當明確這兩點之後促進了分布式光伏的標準化大規模的發展。
從政策的分析來看,計量和結算的問題,儲能擔憂,大家見過相類似的東西,相當於我的政策一直在調整。可能大家我們說政策穩定性大家會說廣東條例市場兩年政策進行調整關注的人可能會問這個問題,其實廣東的市場穩定性已經是最高的了,我們已經嘗試著去以最平緩的一個政策去推行一個市場規則,最平緩的一個原則推行這個市場規則。告訴你未來幾年沿著K值沿著一個什麼樣的趨勢去進行一個發展,這個是我們希望給別人一個指導性的政策的變化,而不是一個未確定的政策性的變化,這是我們現在在嘗試解決的這樣一個。
第二個實際上是儲能身份問題表現,儲能身份的問題表現,並不表現在備案制確定,而是在確定身份誰來頒發這個身份,包括身份以後的所有的併網流程,在這個地方標準和流程的制度都沒有建立。應該說正在完善中。基於這樣的問題分析,然後我們未來的工作方向,然後第一個大的原則基於市場化環境,輔助服務市場建設,考慮儲能發展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建立一個健全的電力市場,讓儲能在電力市場環境中去尋求自己的商業機會。
說的稍微延伸一句說我們在考慮裡面我們可能會考慮在市場中考慮調節能力這一部分計價怎麼計,調節能力在裡面所起的作用,至於誰在調節能力下起到更大的作用,獲得更大的回報,這個由各自的調節能力的提供者去根據自己的優勢去尋求自己的商業機會。
第二個是我們希望從政府以及電網公司自己內部的角度去確立這樣標準化和流程化,標準技術標準,用來給技術廠家給生產廠家以確定我們的技術要求,以確定整個電力系統的技術要求給他們一個標準化生產的這樣一個環境,而出臺一個管理的制度,併網流程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在計劃基建營銷調度環節,給予運營商一個指引性的確定性的這樣一個環境,不再按照一事一議的角度思考問題,而是按照流程化,制度化的角度給予一個公平的準入。南方電網一直致力於市場化環境來提供一個給儲能發展的一個合理的商業環境和一個公平的準入。這就是我的匯報,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儲能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