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講堂 | 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岷縣人民法院第二期「初心...

2020-12-15 澎湃新聞

初心講堂 | 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岷縣人民法院第二期「初心講堂」第一課開講啦!

2020-06-21 0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

作為手持公平正義之劍的法官

以何明為國為民之志

以何致清正廉明之遠

唯有淡泊

6月15日上午,岷縣人民法院第二期「初心講堂」第一課開講,黨組成員及全體幹警參加了學習。

課上,黨組書記、院長夏魚娟以《法官當有平常心》為題,結合工作實際,闡述新時代人民法官作為維護公平正義的使者,要時刻保持

博讀廣文的細心

堅持不懈的恆心

司法為民的仁心

處變不驚的定心

學無止境的虛心

為民分憂的耐心

定分止爭的盡心

淡泊名利的平常心。

平常心是淡泊之心

淡泊不僅是社會對我們的要求,也是個人修養的至高境界。作為社會公平正義的裁判者,唯有淡泊才能「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只有淡泊才能「威嚴不足以易其位,重利不足以變其心」。

平常心是仁愛之心

孔子說,「吾聽訟,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充滿仁愛之心的司法者,總是竭力地避免爭端的發生或爭端的再次發生。如果沒有仁愛之心,不去體諒訴訟雙方的感情,把司法過程簡單的原則化、程序化,並不能最終解決問題本身。只有胸懷一顆仁愛之心,「擇其兩端而竭」,認真地體味雙方在利益上的訴求,找準平衡點,做好調解工作,讓雙方滿意,讓訴訟不再發生。在新時代社會背景下,經濟利益和民生問題增多,更需要我們多些仁愛,定紛止爭。

以淡泊之心對待司法工作,

以仁愛之心對待當事人。

這就是一顆平常心。

課後感悟

民事審判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

陳建國:作為一名人民法官,有時名和利可以說唾手可得,但那不是我們工作和人生的目標,也是黨和人民不允許的。

行政審判庭副庭長、一級法官

彭潤仙:我覺得,保持淡泊之心並不是無所追求,不思進取,而是不把名利作為工作和生活的最終目的,要學會享受工作及工作成功帶給我們的快樂。

民事審判庭四級法官

焦童:我認為,法官要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只有平常心才能讓我們有端正的工作態度,不斷進取,積極向上。

通訊員:包 婷

部 門:政治部

編 輯:李 婧

審 核:王玉玲

原標題:《初心講堂 | 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岷縣人民法院第二期「初心講堂」第一課開講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掌控屬於你的人生!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其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也就是後來,我們常常說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喝茶,你到了哪個層次——始於初心,終於致遠
    三是精神層次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人們喝茶有精神層次的需求。人生就像一杯茶,從青澀到圓潤,有苦辣酸甜,有跌宕沉浮,無論境遇如何,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能保持客觀冷靜理智的判斷,無論工作生活,做到遊刃有餘。茶葉尤其適合修身養性,幫助飲茶者臻至「淡泊寧靜」之境,進達「明志致遠」之業。
  •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這句名言,讓我獲益匪淺、受用終身。那是我讀中學時的一個寒假來臨之際,學校要求同學們春節時張貼革命對聯,我便把從《三國演義》第37回中抄來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這幅對聯,拿給語文老師看張貼是否得當。
  •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李白的心性也寧靜淡泊,在遭人誹謗後,被唐玄宗李隆基賜金放還。他雖有昭昭若星之德,與日月同輝之才,卻終歸化為烏有。
  • 明志造句和解釋_明志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明志(míng zhì)。表明心志。[姜妙香《追懷往事》:「抗日戰爭時期,蘭芳先後隱居香港和上海,息歌息舞,蓄髭明志。」]明志參考例句: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2、茶香寧靜卻可以致遠,茶人淡泊卻可以明志。3、我們要做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寧靜致遠,淡泊明志
    寧靜致遠,淡泊明志。出自諸葛亮給兒子的一封家書--《誡子書》。他在家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 品讀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李白的心性也寧靜淡泊,在遭人誹謗後,被唐玄宗李隆基賜金放還。他雖有昭昭若星之德,與日月同輝之才,卻終歸化為烏有。
  • 《悟學.第62篇》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譯文】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幹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 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 是古代人生極高的一種追求和境界
    到了年齡老的時候,比較地容易做到平淡寧靜,但是也不都是可以做到;年輕時相比較不易做到平淡寧靜,但是也不是不可以做到。現代的人們熙來攘往,充滿競爭,充滿誘惑,也充滿無奈。有多少人能夠明白一份寧靜、一份淡泊的真諦? 當然,對於平淡和寧靜,個人有各人的理解,對生活,個人有各人的追求。
  • 寧靜造句和解釋_寧靜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朱自清《荷塘月色》:「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寧靜在教材中的例句:1、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3、窮人)寧靜參考例句:1、如果你選擇寧靜,浮華就會將你疏離。2、月明風清,幽暗的閣子裡一片寧靜。3、去貪就簡,可使心靈得到無比的寧靜與解脫。
  • 寧靜造句和解釋_寧靜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朱自清《荷塘月色》:「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 寧靜在教材中的例句: 1、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3、窮人) 寧靜參考例句: 1、如果你選擇寧靜,浮華就會將你疏離。 2、月明風清,幽暗的閣子裡一片寧靜。 3、去貪就簡,可使心靈得到無比的寧靜與解脫。
  • 張驪珠:最是初心方致遠
    張驪珠:最是初心方致遠 2020-06-07 0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法20第038期】同德縣人民法院講廉政黨課,觀《叩問初心》
    【同法20第038期】同德縣人民法院講廉政黨課,觀《叩問初心》 2020-07-17 2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位書法家寧靜致遠書法欣賞 賞心悅目
    原標題:五位書法家寧靜致遠書法欣賞 賞心悅目寧靜致遠,保持一顆清澈的心,享受生命旅程中的感動,升華自己的靈魂。大千世界每天都在上演著各種各樣爭名奪利的劇場,多數人因為一個「利」字,弄得身心疲憊。很多人想得到片刻的寧靜,那都是奢望。
  • 不忘初心堅守致遠——黃德鎮第三初級中學張雪偉
    本系列文字編輯顧問:羅菲不忘初心堅守致遠--黃德鎮第三初級中學 張雪偉什麼是初心?初心是一份遠大的志向,縱「欄杆拍遍」,依舊我心不改;初心是一個曾經的願望,經「山窮水復」,終柳暗花明。有的初心,走著走著丟失了,而有的初心,走得再遠,我們依然會靠近它。孔子說:「居之無倦,行之以忠。」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初心,就是堅守致遠,無怨無悔!習近平總書記說,做一名好教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的學識,有仁愛之心。
  • 嘉善縣廣大黨員收看2020年第四期南湖初心講堂—「紅船黨課」
    為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11月7日上午,嘉善縣各基層黨組織組織廣大黨員收看2020年第四期南湖初心講堂—
  • 廣西女子監獄舉辦「守初心 共奮進」道德講堂活動
    6月18日,廣西女子監獄舉辦以「守初心 共奮進」為主題的道德講堂,以這樣簡短而隆重的活動形式紀念監獄成立30年,並講述警察職工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廣西女子監獄領導、退休老同志代表、警察職工代表參加活動。監獄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梁鳳云為活動致辭。活動共有省自我、唱歌曲、學模範、誦經典、談感悟、送吉祥六個環節。
  • 2020年 守正初心 願我們卸掉一身疲憊 大步向前走
    少一點欲望,多一點寧靜,守正初心,不妨定期清空一身疲憊。多欲之人苦惱也多。《佛遺教經》上講: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北宋名臣呂蒙正,就是不為物所累的代表。
  • 花都區人民法院獅嶺人民法庭劉靖:紮根基層 讓初心...
    花都區人民法院獅嶺人民法庭劉靖:紮根基層 讓初心...:紮根基層 讓初心和夢想照進現實》為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講好廣州政法故事,廣州市委政法委於2019年8月16日召開了全市政法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先進事跡報告會。
  • 靜以修身,人生能夠守住寧靜,才能致遠
    商品經濟社會,各種誘惑撲面而來,在物慾面前,使得不少人心情浮躁,急功近利,盲目與人攀比,難以保持內心的寧靜。古人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02、保持寧靜需要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情操商品經濟時代,每個人都生活在多彩的社會中,人的興趣和愛好各不相同,有人喜歡熱鬧,成天樂於吃喝;有人喜歡靜心讀書。人各有志,各不相同。雖說不可強求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愛好,但一個人能夠真正保持內心寧靜的人,就會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