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1 0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
作為手持公平正義之劍的法官
以何明為國為民之志
以何致清正廉明之遠
唯有淡泊
6月15日上午,岷縣人民法院第二期「初心講堂」第一課開講,黨組成員及全體幹警參加了學習。
課上,黨組書記、院長夏魚娟以《法官當有平常心》為題,結合工作實際,闡述新時代人民法官作為維護公平正義的使者,要時刻保持
博讀廣文的細心
堅持不懈的恆心
司法為民的仁心
處變不驚的定心
學無止境的虛心
為民分憂的耐心
定分止爭的盡心
淡泊名利的平常心。
平常心是淡泊之心
淡泊不僅是社會對我們的要求,也是個人修養的至高境界。作為社會公平正義的裁判者,唯有淡泊才能「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只有淡泊才能「威嚴不足以易其位,重利不足以變其心」。
平常心是仁愛之心
孔子說,「吾聽訟,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充滿仁愛之心的司法者,總是竭力地避免爭端的發生或爭端的再次發生。如果沒有仁愛之心,不去體諒訴訟雙方的感情,把司法過程簡單的原則化、程序化,並不能最終解決問題本身。只有胸懷一顆仁愛之心,「擇其兩端而竭」,認真地體味雙方在利益上的訴求,找準平衡點,做好調解工作,讓雙方滿意,讓訴訟不再發生。在新時代社會背景下,經濟利益和民生問題增多,更需要我們多些仁愛,定紛止爭。
以淡泊之心對待司法工作,
以仁愛之心對待當事人。
這就是一顆平常心。
課後感悟
民事審判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
陳建國:作為一名人民法官,有時名和利可以說唾手可得,但那不是我們工作和人生的目標,也是黨和人民不允許的。
行政審判庭副庭長、一級法官
彭潤仙:我覺得,保持淡泊之心並不是無所追求,不思進取,而是不把名利作為工作和生活的最終目的,要學會享受工作及工作成功帶給我們的快樂。
民事審判庭四級法官
焦童:我認為,法官要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只有平常心才能讓我們有端正的工作態度,不斷進取,積極向上。
通訊員:包 婷
部 門:政治部
編 輯:李 婧
審 核:王玉玲
原標題:《初心講堂 | 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岷縣人民法院第二期「初心講堂」第一課開講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