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訊 除了俱樂部更名外,昨天會上的另一個重點話題——限薪、限投也都確定了具體的「紅線」。針對內援、國腳、外援、歸化及年輕球員的收入,足協頒布了最嚴格的薪水限制政策,並對可能的違規行為進行了全方位的查漏補缺,對於違規行為也做出了相應的處罰規定。其中明確了俱樂部在薪酬和投入方面違規,將根據不同情節進行扣除聯賽積分3分至24分不等。而對於出現籤訂陰陽合同的行為的俱樂部,一經查出,將直接作降級處理。
對於這次限薪,陳戌源在會上說了一段非常嚴厲的話:「我們俱樂部的投入,是J聯賽的三倍多,是K聯賽的10倍多,球員薪酬是J聯賽的5.8倍,是K聯賽的11.7倍。我們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不可否認,前幾年的金元足球促生了大批高薪球員,給俱樂部造成了巨大的經營壓力,大幅限薪之後,俱樂部成本下降,生存壓力變小,職業聯賽的基本盤穩住了。但與此同時,大牌外援逐漸淡出中超,俱樂部在亞冠賽場的競爭力必然受到影響。同時,失去了這些大牌球星,中超的商業價值和國際影響力也必然下降,進而影響到版權和贊助,可謂是一把「雙刃劍」。
對於本次限薪令的頒布,各家俱樂部表現總體還是比較平靜,大部分俱樂部代表也都表示會嚴格按照足協的新政執行,幾乎沒有什麼反對的聲音。究其原因,還是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大部分俱樂部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這一點在河北華夏幸福總經理李君的發言中就可見一斑——「希望在座的各位明年還在」。這句話讓其他與會者無奈又會心地一笑,也在網上引發討論。2020年,中國職業足壇有28個俱樂部消失,幾乎成為中國職業足球發展中最為慘烈的一年,或許這也是限薪令能夠順利推進的重要原因。而對於一直以來財務情況都比較健康的綠城來說,這次限薪令最大的影響,恐怕就只有限制新股東浙江能源集團出手力度這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