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休假中的K時隔一年回到巴黎。只不過這次的起點不是倫敦,而是上海。不變的是,在巴黎,唯有時尚和美食不可辜負!
DAY 1:路人攝影師小K為巴黎時裝周秀場外的fashion icon們拍照。
Chanel S/S RTW 2019 @RMN - Grand Palais
Louis Vuitton S/S RTW 2019 @Musée du Louvre
DAY 2:業餘美食家小K和葉子相約米其林二星的200年老店Le Grand Véfour。
◁ 左右滑動 ▷
巴黎成為歐洲的時尚中心,不得不追溯到法國王(皇)室。他們的風格著裝都曾讓歐洲貴族競相效仿。而一些百年品牌,曾經都是時髦的法國宮廷御用,如今在創意人的改造下,變身小眾精品,其中一些單品甚至成為了ins網紅。
這裡就給大家分享一下K此行的私人清單:
首先是K最私心偏愛的Fauré Le Page。Fauré Le Page的品牌歷史可以追溯到1717年,比Hermès還早120年。槍械和佩劍工匠Louis Pigny在巴黎開設店鋪Pigny,於1735年和1756年兩次獲得King Louis XV的王室委任狀。
Louis Pigny的繼任者、侄婿Pierre Le Page搬遷了店面並更名Le Page。其後的兩個世紀,Le Page為法國的所有三個王(皇)室家族——波旁家族、奧爾良家族和波拿巴家族製造獵槍軍刀,同時還為1789年和1830年的法國革命軍隊分發武器,留名法蘭西的光輝歷史。
1865年,第六代繼承人Emile- Henry Fauré Le Page正式確定了現在的品牌名稱,並且開始轉型生產皮具。其實,皮具對於槍械品牌素來不陌生,因為外出狩獵和徵戰的槍械都會配上皮套和收納的皮箱。以獵槍和步槍知名的英國王室御用制槍品牌James Purdey & Sons就是一個典型範例。
20世紀初,Fauré Le Page結束家族經營,幾易東家。因此,雖然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但Fauré Le Page真正作為奢侈皮具和時尚品牌僅僅是從2009年Augustin de Buffévent的入主開始。
Augustin de Buffévent
2007-2010
Christian Dior美國執行副總裁
2010-
Fauré Le Page創意總監
「Armé Pour Séduire」
曾經在男人的戰場,如今在女士的衣帽間,Augustin de Buffévent重啟的Fauré Le Page從品牌視覺到產品設計依舊保留了傳統元素:7片鱗甲和7層印刷上蠟對應著品牌的幸運數字,背帶上的17個小孔訴說著自1717年以來的悠久歷史,鱗甲紋則表明自己的戰爭出身和保護精神。
不過伴隨著Augustin de Buffévent到來,品牌也引來一位同樣底蘊深厚、血統高貴的「後輩」的注意——創立於1853年的法國家族制箱商鼻祖Goyard。由於類似的帆布面料和標識設計,Goyard屢次起訴Fauré Le Page,不過最後都是以敗訴告終。
2012年10月,Goyard起訴Fauré Le Page有不正當競爭行為和商標侵權,被巴黎民事法庭駁回;2015年1月,巴黎高等商業法庭判決 Goyard 因限制競爭行為而需向 Fauré Le Page 支付賠償金10萬歐元,Goyard不服上訴;2017年5月,法庭宣布維持原判並將賠償金額增加至34萬歐元。
Fauré Le Page
Goyard
長達五年的法律糾紛驗證了Fauré Le Page的品牌價值和設計獨創性。顯然,另一方面這也是由於Fauré Le Page對同類競品在商業方面具有競爭優勢——高性價比。
21 rue Cambon, 75001 Paris
第一次在羅馬的買手店看到Cire Trudon,K就被這顏值和氣質徹底吸引了。如果說Diptyque是法國香氛蠟燭中的明星,那麼Cire Trudon就堪比貴族。
Cire Trudon的每一個細節都流露著奢華的傳承:蠟燭在Normandy手工製作,使用天然棕櫚油、大米、大豆和椰幹混合物蒸餾提取;香檳筒形玻璃罐由義大利老城Vinci的工匠沿用傳統技藝吹制;金色紋章標籤則來自法國最古老的香檳酒莊Gosset。
1643年,法國國王Louis XIV即位的那年,Maison Trudon開啟了故事的序言——Claude Trudon來到巴黎,在rue Saint-Honoré的雜貨商店售賣自製的蠟燭。1737年,家族繼承人Jérôme Trudon收購了王室制蠟商。直至最後一任君主,Cire Trudon都是法國宮廷的御用蠟燭製造商。
完美無瑕的白色蜂蠟和持久穩定的燃燒,Cire Trudon的制燭工藝被工程師Duhamel du Monceau寫進百科全書Encyclopédie raisonné des sciences, des arts et des métiers,並引為行業範例。
工廠舊址的石雕上,1714年的拉丁銘文:
Deo Regique Laboran 它們為上帝和國王服務
「太陽王」Louis XIV的宮殿和瑪麗皇后Marie Antoinette的晚宴,都在Cire Trudon的燭光下熠熠生輝;法國皇帝Napoléon Ier在Cire Trudon定製了鑲金黑燭作為兒子的出生禮物;設計大師Yves Saint Laurent的喪禮當天,巴黎的聖洛克教堂Église Saint-Roch裡擺滿Cire Trudon的白色蠟燭為他送行。
法國國家博物館協會許可的蜂蠟半身胸像:
Louis XIV
Marie Antoinette
Napoléon Ier
和Fauré Le Page一樣,Cire Trudon也在21世紀贏得了新生。2006年,Ramdane Touhami在研究了這個世界上最古老制蠟廠的歷史後,對品牌進行了重塑包裝,讓Cire Trudon的天然香氛蠟燭成為了精緻生活的標誌。
Ramdane Touhami
摩洛哥裔法國博學家
藝術家、時尚設計師、產品設計師、DJ、商人和記者
2006年,接手並重塑Cire Trudon
現在,在重塑後的Cire Trudon標籤和包裝上,我們還能看到品牌近400年的榮光。除了起源年份1643和拉丁銘文,三個嘉許獎章更是彰顯了至高地位:國王Louis XIV、皇帝Napoléon Ier的徽章和1889年萬國博覽會World Fair的金獎印章。
憑藉奢華專業的製作技藝,Cire Trudon現在也是Hermès、Cartier、Dior、Berluti和Guerlain等奢侈品牌指定合作的唯一香氛蠟燭品牌,並且為Ritz Paris酒店提供產品。
78 rue de Seine, 75006 Paris
最後說到的L'Officine Universelle Buly(以下簡稱「Buly 1803」),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個循跡「復古」的品牌,是對19世紀巴黎精緻生活的完美復刻。
K最早知道Buly 1803是因為這隻手掌藍管護手霜Pommade Concrète。老式的鋁管包裝和手繪油畫質感的圖案,優雅復古地仿佛錯落了時空。牙膏、香皂、乳液、香水……每一件都是滿滿的Parisian腔調。
倫敦有Penhaligon’s(1870),佛羅倫斯有Santa Maria Novella(1612),那麼巴黎當然也有自己的傳奇。1803年,調香師Jean-Vincent Bully在巴黎rue Saint-Honoré創立了同名的藥妝店。
除了香水,Bully還經營19世紀在歐洲上層社會風靡一時的「香醋」Vinaigre de Bully——一種獨家專利的芳香乳液,可以用於清潔和保持膚色。
在那個美妝的黃金時代,Jean-Vincent Bully還為Napoléon Ier的皇后Joséphine de Beauharnais專門調製香水和護膚品。從某種意義上說,Bully是現代化妝品和香水的發明者之一。
然而當Napoléon時代結束,Jean-Vincent Bully也逐漸銷聲匿跡。直到2014年,Buly 1803的幕後推手從1837年Honoré de Balzac在La Comédie humaine《人間喜劇》裡創作的藥劑師形象César Birotteau獲得靈感。
而喚醒這個古老品牌的正是曾經重塑Cire Trudon的Ramdane Touhami和他的妻子Victoire de Taillac。前者負責裝飾,後者負責配方。
Victoire de Taillac
法國時尚公關、美妝編輯
曾任Colette公關總監,Corpus Magazine主編
2014年,聯合創立Buly 1803
結合時代的創新,Buly 1803從美學和技術角度儘量地還原19世紀巴黎貴族的生活方式:裝潢陳列上,商店使用榆木的貨架、胡桃木和橡木的牆面、大理石的桌面,以及綠松石和奶白色陶瓷地磚;產品成分方面,所有化妝品不含對羥基苯甲酸酯,苯氧乙醇和矽,香水甚至不含酒精和甘油。
除了場景的復刻和天然原料的繼承,Buly 1803會為每一位客戶提供一項貼心的貴族式服務——手寫花體名字的標籤和卡片。字體使用的是法國書法大師Bruno Gigarel最喜歡的Écriture Anglaise。
Buly 1803的手寫花體標籤
對於這個「復古」品牌,British Vogue評論Buly 1803為「下一個巴黎最值得期待的美妝品牌」,New York Times更評價其是「世界上最時尚的藥妝店」。
6 rue Bonaparte,75006 Paris
一些傳統品牌會在歷史進程中被逐漸遺忘或湮沒,因此創新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命題。創意人的重塑並不是簡單的還原,而是既要保留傳統的品牌核心價值,又要結合現代的科學、工藝技術和消費需求,實現創新的「復古」。
對於市場定位相對小眾的老牌,新生的另一個方向是國際化。Fauré Le Page、Cire Trudon和L'Officine Universelle Buly都以最具消費力和接受度的亞洲市場作為海外重點:東京、首爾、臺北和香港。那麼,北京、上海和成都會是下一站目的地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