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央企「錨定」廣東 高質量發展再添動能

2020-12-14 南方新聞網

廣東省與中央企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一覽

《廣東省人民政府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廣東省人民政府 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廣東省人民政府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

《廣東省人民政府 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

《廣東省人民政府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

《廣東省人民政府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

《廣東省人民政府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

《廣東省人民政府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

《廣東省人民政府 國家開發銀行開發性金融支持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合作備忘錄》

《廣東省人民政府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月5日,廣東省政府與11家中央企業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圍繞產業合作、金融支持、能源升級等重點領域深化戰略合作,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對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作用,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央地合作共贏新樣板。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葛長偉認為,此次廣東省政府與央企籤約意義重大,將對廣東推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構築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以及助力「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深化產業合作為戰略性產業集群「賦能」

當前,廣東正著力從製造大省向製造強省轉變,提出培育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此次廣東與中央企業籤訂的多項戰略合作協議,聚焦戰略性產業集群、深化產業合作成為廣東與多家央企共同發力的方向。

省政府與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提出,將加強雙方在戰略性支柱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成果轉化、生態環保等領域的全面合作。

華潤集團也將深化與廣東在科技創新、醫藥健康、消費升級等多領域務實合作,攜手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龔波看來,廣東是國家改革開放的前沿,當前正在打造粵港澳國際創新中心,航天科工集團是國家戰略性高科技創新型大型企業集團,央企和地方合作發展需求高度契合。

根據當日雙方籤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廣東將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重點圍繞基礎設施建設、航天產業、公共安全、信息技術、工業網際網路、稅務金融、前沿技術應用、人才支持等方面深化戰略合作。

「接下來,我們將發揮航天科工的優勢,聚焦數字經濟建設,在廣東打造一個百億級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龔波說。

葛長偉介紹,這批籤約項目中有一大批先進位造業項目,下一步這些項目落地會對廣東產業轉型升級、建立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體系提供支撐。

引入金融活水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注能」

當日,省政府與中國農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再保險(集團)等3家金融央企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這3家機構分別就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支持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保險金融合作等方面加大與廣東合作力度。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臨江說,廣東是保險大省,也是「一帶一路」的先行區,廣東企業走出去的很多。中國再保險充分發揮再保險的引領作用,重點在巨災保險體系、保險業務創新、深化保險領域粵港澳交流、金融科技創新、「一帶一路」業務、加強投融資等領域開展廣闊和深入的合作。同時,注重發揮好保險保障功能,護航廣東企業「走出去」,更好地推動廣東社會經濟和民生事業快速發展。

「此次省政府與金融央企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將為廣東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帶來源源不斷的資金活水,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協力產業升級,託底實體經濟企穩回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倪全宏說。

「十三五」期間,國家開發銀行在廣東已累計提供融資超過1萬億元。這次省政府與國家開發銀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圍繞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支持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等重點領域開展合作。

倪全宏介紹,協議中提出了不少創新舉措,比如合作設立廣東中醫藥基金,探索發行海洋開發債券等。戰略合作協議的落地實施,將對雙方進一步深化政銀企合作,強化金融支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積極作用。

「今年以來,廣東省金融系統紮實做好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各項工作,金融改革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實現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全省金融系統積極爭取金融機構總部資金傾斜,加大資金投放。」倪全宏說。

優化能源結構為廣東高質量發展「蓄能」

廣東是能源消費大省,能源結構優化升級對廣東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近年來廣東也在加速布局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梳理發現,能源合作成為本次廣東與中央企業合作的重點領域。

根據雙方籤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大唐集團將發揮產業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加大在粵投資力度,重點推進大型高效燃機、海上風電基地、可再生能源項目,參與開發核電項目,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東省能源轉型升級。

大唐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5年,大唐集團在粵投資超過1000億元,著力推進創新發展,採用先進清潔高效燃煤技術,落實雷州電廠2×100萬千瓦、潮州電廠2×100萬千瓦擴建項目,提升廣東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同時,依託智慧能源、未來能源創新平臺,加快發展分布式多能互補、智能微網、風光儲能等新模式新業態,助力廣東培育發展新動能。再者,大唐集團將繼續大力發展海上、陸上風電及光伏產業,力爭5年投產清潔能源項目760萬千瓦,助力廣東加快低碳綠色發展。

無獨有偶,新能源領域也成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與廣東合作的重點。

未來,廣東將與中國石化攜手,共同推進建設進口LNG接收站、擴展油氣銷售網絡、促進氫能等新能源領域長期戰略合作。與此同時,中國石化將持續加大天然氣供應保障、油品銷售網絡及新能源、新型研發機構等領域的投入力度,持續推進在粵石化產業基地轉型升級。

不僅是能源型央企,「綠色」「低碳」也成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與廣東深化合作的關鍵詞。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張錦剛介紹,將來寶武鋼鐵的整個產業布局,將聚焦綠色低碳發展,向著更加環保的生產流程來布局升級,「寶武集團在廣東湛江的工廠準備向綠色低碳發展,建設一個在全國、全世界範圍內綠色發展的鋼鐵製造示範產線。」

統籌:王溪勇 鄭佳欣 吳哲

●南方日報記者 李鳳祥 陳穎 昌道勵 王彪

相關焦點

  • 11家央企「錨定」廣東,高質量發展再添動能
    12月5日,廣東省政府與11家中央企業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圍繞產業合作、金融支持、能源升級等重點領域深化戰略合作,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對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作用,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央地合作共贏新樣板。
  • 廣東與11家央企合作 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
    昨天(12月5日)下午,廣東省與中央企業合作發展座談會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活動在廣州舉行,廣東省政府與航天科工集團、中國石化集團、大唐集團、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中國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國家開發投資集團、華潤集團、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再保險集團等11家中央企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廣東攜手11家央企合作共贏推動高質量發展
    12月5日,廣東省與中央企業合作發展座談會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活動在廣州舉行,廣東省政府與航天科工集團、中國石化集團、大唐集團、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中國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國家開發投資集團、華潤集團、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再保險集團11家央企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或合作備忘錄
  • 錨定一流,為華能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對此,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發出鏗鏘號令:「『機關病』既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典型表現,更是制約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大敵』。公司上下要深入查擺總部『機關病』的具體表現,下定決心圍繞打造一流總部抓整改。」  華能堅持一把手抓改革,不僅從整體上把握,而且從抓改革方案制定入手,一直抓到部署實施、政策配套,一竿子抓到底。
  • 廣饒:錨定目標定位 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全縣第三次「解放思想大討論」務虛會,使各級各部門進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識,錨定目標定位,奮力開創新時代廣饒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全縣第三次「解放思想大討論」務虛會為大王鎮明年乃至「十四五」期間,解放了思想,開拓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更加堅定了大王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 山東:錨定高質量,民營經濟千帆競發逐浪行
    錨定高質量,民營經濟千帆競發逐浪行——山東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民營經濟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由日照鋼鐵投資興建的寶華新材料項目,作為當地推進鋼鐵產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有力提升了產業市場競爭力。五年來,我省民營企業下好產業布局的先手棋,勇於創新,擁抱變革,產業結構得到優化,新舊動能轉換顯成效。2020年山東民營百強企業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企業數量從12家減少到7家,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數量從7家減少到3家,有72家企業參與制定了國際、國家或行業標準,技術標準話語權進一步增強。
  • 錨定央地合作新高度,攜手繪就互利共贏新篇章!
    這不僅使企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而且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在黔央企已然成為貴州現代工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產業集群中發揮著戰略支撐和引領作用,成為推動貴州經濟實現跨越發展、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強勁動能。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街道辦事處康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無人機照片)。
  • 錨定新醫科發展方向 推動院校高質量發展
    交匯點訊 11月28日,徐州醫科大學第三屆附屬醫院、臨床學院發展論壇舉行,論壇以「謀劃高質量發展,搶佔新醫科高地」為主題,在新醫科蓬勃發展背景下,把握醫學教育創新發展主動權,進一步推動學校和各附屬醫院、臨床學院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 科技自立自強 錨定未來中國發展新航標——從十九屆五中全會看創新...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  題:科技自立自強 錨定未來中國發展新航標——從十九屆五中全會看創新前景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溫競華  人工智慧、量子信息、腦科學、深地深海……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正在布局。
  • 順德「科創板」再添11家掛牌企業
    記者昨日從順德區科技局獲悉,日前,順德科創板新增企業掛牌儀式暨順德區「科技十條」政策宣講會在廣東股權交易中心隆重舉行,廣東廣樂包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順德企業正式掛牌順德「科創板」。  順德區副區長蔡偉表示,當前,順德正肩負著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的重要使命,今後將繼續圍繞高質量發展工作,聯合廣東股交中心繼續試點建設「順德科創板」,積極探索科技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創新模式,鼓勵更多企業登陸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科技創新板塊,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
  • 錨定「古都新生」、提速「老城復興」,管城回族區擘畫高質量發展...
    在守正創新中搶抓先機,在乘勢而上中開啟新局,高質量發展新藍圖已然繪就。1月16日,管城回族區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總結「十三五」成就、謀劃「十四五」發展、確定2035年遠景目標,動員全區上下把握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錨定「古都新生」總體目標,奮力開啟管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
  • 雙流高質量發展再添「核」動力!今天,中核智慧科技園投資合作框架...
    雙流與中核集團攜手合作至今已有18年,18年來,不僅中國核動力設計研究院、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相繼落戶雙流,更聚集了川開、瑞迪、雲克藥業等一批核技術應用企業,核產業年均增幅接近30%,已成為雙流推動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的四大主攻方向之一。
  • 【房導早報】廣東籤下11家央企!加大在粵投資力度!
    今日頭條  廣東省與11家中央企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5日,廣東省政府與11家中央企業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圍繞產業合作、金融支持、能源升級等重點領域深化戰略合作,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對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作用,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央地合作共贏新樣板。
  • 華燦光電定增項目募資完畢,第三代半導體業務快速發展再添新動能
    華燦光電定增項目募資完畢,第三代半導體業務快速發展再添新動能 摘要此次定增完成後,華燦光電將鞏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龍頭企業地位 截至12月3日,華燦光電定增項目已募資完畢
  • 陝西延安:錨定高質量 實現新發展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能源價跌量減、文化旅遊產業「俯衝式」下滑等不利影響,延安市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初步估計,2020年延安全年生產總值扭負為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左右。這一年,延安市堅持人民至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和7%。
  • 找準定位明確重點 錨定方向精準發力 以高質量發展推動「十四五...
    隨州日報訊(全媒記者劉詩詩)1月8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克克參加市四屆人大六次會議隨州高新區和大洪山風景名勝區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錨定「漢襄肱骨、神韻隨州」的目標,找準發展定位,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保障改善民生,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 錨定新技術 部署創新鏈 數字驅動製造業釋放新動能
    特別是去創立發展新的模式、新的業態、新的技術、新的產品。」當前,國有企業如何通過創新和發展「四新」,在復工復產進程中起到生力軍、主力軍作用?人民網特別推出「製造業四新發展怎麼看」系列解讀,聚焦國企推動製造業轉型發展的新機遇。「製造業是我們經濟的命脈所系,我們國有企業是生力軍、主力軍,在復工復產方面要起到這個作用。」
  • 掀開嶄新行進宏篇,泉城勇當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弄潮兒
    在這裡,擁河發展、黃河南北兩岸輝映的高質量發展格局漸已形成,正引領這座城市掀開嶄新的行進宏篇。新動能日漸崛起,傳統產業發新芽高質量發展動力強勁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是做好黃河文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目光向北,沿黃而立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正以蓬勃建設之姿擔當著濟南加快高質量發展重要載體的重任。
  • 錨定新時代貴州教育高質量發展「三條線」
    要構建高質量的創新體系。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和根本動力,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在改革創新中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要確保「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大決策在貴州落地落實,就必須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要在頂層設計上謀劃高質量發展,以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特色教育強省」的現實路徑選擇、瞄準「貴州教育2035」的目標、把握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這個主攻方向,高質量編制貴州教育「十四五」規劃,把未來五年教育事業發展總的基調、總的盤子、總的框架定下來,把規劃編製成一個革命性的規劃。
  • 宜昌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
    7月14日,市委六屆十三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項目拉練舉行,這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具體安排,全力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舉措,必將進一步激發全市上下提振發展信心,為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惟其艱難,方顯勇毅。宜昌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發出動員令,吹響攻堅突破的衝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