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月「斷交」兩國下個是史瓦帝尼?國王兒子還在臺上學,或成「人質」

2021-01-09 中國搜索

臺「外長」吳釗燮

臺「外長」吳釗燮昨天聲稱,僅存的18個「邦交國」都受到「幹擾」,罕見地承認臺當局面臨「重大外交危機」。一個月內連丟兩個「邦交國」,臺「立法院」28日緊急召集「國安」「外交」高官匯報情況、談論對策,但一上午的爭吵只證明了兩件事:確實面臨「外交危機」,確實對此無能為力。

就在28日,海地總統抵臺訪問,他此行很像是給蔡英文「衝喜」,蔡英文也為其準備了「最高勳章」「國宴」「隆重軍禮」,但當天海地總統等30人到了臺灣後幾乎形同隱身。這似乎在印證島內外的普遍猜測:海地總統是來談條件的——他訪臺之前,海地高官公開表示「我們是在談論任何可能性」。

臺陸委會28日公開宣稱將加強審查大陸各級政府人士與相關人員的赴臺申請,這被視為報復大陸。對此,大陸海協會會長張志軍譴責臺方「走回頭路,是倒行逆施」,必將受到兩岸民眾堅決反對。

「你現在不是外交部,你快變成斷交部了,你知道嗎?」28日上午,吳釗燮在「立法院」接受質詢,一亮相就被「立委」馬文君罵得狗血噴頭,他哽咽回應,呼籲「同情」。臺「立法院」當天的質詢主題又長又繞:「單月丟失2邦交國,我外交情勢具體評估及面臨重大外交危機我政府不再忍讓之因應策略」,其實核心就是「重大外交危機」,被要求參加質詢的包括「國安會」「國安局」「陸委會」「僑委會」等部門高官。近90分鐘的質詢會期間,這些「軍政要員」表情僵硬、支支吾吾,說得最多的就是「謝謝委員」「是」。

「立委」的問題極其尖銳。包括「布吉納法索『斷交』當天蔡英文為什麼直播賣荔枝」「『外交部』是不是要學蔡英文稱呼對岸為『中國』」「臺灣是不是要跟大陸斷『三通』」「搞『務實臺獨』的代價是什麼」等等。有「立委」提出,這個月與臺「斷交」的兩個國家,都是拿了臺灣的援助就「斷交」,未來臺灣是不是在援助合作協議中加上賠償條款。吳釗燮無奈地回應稱,「外交工作非常困難,這樣的做法可能讓友邦感受到我國的不信任,對維持邦誼更困難」。

臺灣《中國時報》28日報導稱,吳釗燮在遞交「立法院」的書面報告中稱,臺現有18個「邦交國」始終受到「中國因素」程度不等的「幹擾」,而且不乏臺「友邦」政治人物「對中國懷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期待,益增我維繫邦交的壓力」。《中國時報》評論說,「換言之,從外交部報告可看出,18邦交國都面臨不同的挑戰」。

臺媒引述該報告的內容稱,在拉美,大陸近年來持續加強透過「中國—拉共體」論壇等多邊場合、運用駐在當地的貿易辦事處及孔子學院,將「一帶一路」倡議擴及到拉美地區,同時利用該區域國家對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甚至希望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席次等需求,「利誘或威逼我友邦,並擴張在該區域的影響力」。在南太平洋地區,大陸近年來持續通過贈予或優惠貸款等方式,在該地區大興土木,也通過經貿、漁業以及推動「一帶一路」合作,擴張影響力,企圖「藉以利誘我區域友邦」。此外,報告還提到非洲的史瓦帝尼和歐洲的梵蒂岡。

臺灣一位資深媒體人2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臺當局對「邦交國危機」一向報喜不報憂,這次應該是覺得「無法掩飾」了。

吳釗燮28日稱,史瓦帝尼國王很快就會訪臺,「凸顯跟我們臺灣邦交的深厚」。多家臺媒報導說,大陸9月將舉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外長王毅公開把話講明,希望非洲唯一與他們沒有邦交的國家可以儘快加入「中非友好大家庭」。事實上,島內判定史瓦帝尼短期不與臺「斷交」的理由是:國王兒子還在臺上學,「太子」儼然成了「人質」。

中國媒體喊話史瓦帝尼:3個月後中非峰會 北京等你來

在宣布與臺灣「斷交」後的第3天,布吉納法索與中國大陸「不出所料」地恢復了大使級外交關係。接連襲來的「斷交衝擊」讓臺灣的「外交前景」更加暗淡,島內輿論一邊擔憂和抱怨,一邊開始各種猜測:誰會是下一個和臺灣「斷交」的「友邦」?是不是那唯一的非洲「邦交國」?

「中非全家福」只缺一國

在臺灣1個月內連失2個「邦交國」後,「誰會是下一個」的「備選答案」只剩下18個。

曾經預言臺灣當局將與布吉納法索「斷交」的臺灣前「外交部長」歐鴻煉24日表示,目前僅存的非洲「友邦」史瓦帝尼,以及「邦交國」中唯一人口破千萬的「大國」瓜地馬拉很可能是接下來的「斷交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林郁方則認為,接下來,海地和宏都拉斯也很可能選擇與臺灣當局「斷交」。臺灣《中國時報》分析稱,中國大陸在海地設有商務辦事處,而宏都拉斯更與大陸有龐大的貿易量,兩國都「相當危險」。

對於臺灣輿論的各種猜測,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劉國深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臺灣現存的「邦交國」中,有不少國家正在期待與中國大陸商討建立或恢復外交關係。臺灣《中央日報》也承認,由於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市場龐大,許多臺灣的「邦交國」早就希望跟大陸建交。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26日似乎給出了一些暗示。王毅表示,「長期以來,中非雙方都期盼著早日實現『大團圓』,照一張『全家福』。」「現在,非洲只有一個國家還沒有同中國建交。我們真誠希望這個國家早日加入中非友好大家庭。」王毅還表示,再過3個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隆重召開,這將是中非加強團結合作的一次歷史性盛會。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非洲問題學者沈詩偉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這一表態或許可以被看作是中國發出的信號,歡迎目前唯一沒有與中國大陸建交的非洲國家——史瓦帝尼能夠儘早做出正確選擇,最好也別錯過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好機會。

今年4月,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剛剛訪問史瓦帝尼,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其「邦交」就十分穩固。歐鴻煉表示,中國大陸與臺所有「邦交國」都有聯繫,「讓你『前腳走、後腳斷』才會真的覺得痛。」

沈詩偉分析稱,史瓦帝尼與南非政治經濟關係密切,而南非是中國在非洲最大貿易夥伴,中國也連續多年是南非最大的貿易夥伴,而距離史瓦帝尼不遠的另一個國家賴索托也與中國關係良好,「史瓦帝尼心裡很可能早有想法」。

劉國深表示,大陸此前考慮到兩岸關係的大局,沒有著急去處理一些問題。但如果臺灣當局在兩岸關係上進一步挑釁,大陸方面加快與某些臺灣「邦交國」的協商談判是完全可能的。

目前,臺灣目前剩下18個「邦交國」。中美洲地區9國:貝里斯、薩爾瓦多、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聖露西亞、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南美洲地區1國:巴拉圭;大洋洲地區6國:帛琉、馬紹爾群島、吉里巴斯、諾魯、索羅門群島、吐瓦魯;非洲地區1國:史瓦帝尼;歐洲地區1國:梵蒂岡。

不與大陸建交會有負面影響

之所以中國大陸如今有信心期待這一張「中非全家福」,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中國在非洲影響力的擴大。美國《紐約時報》分析稱,中國日益提升的經濟影響力和地緣政治影響力使得臺灣難以維繫其「外交關係」,也因此導致臺灣在不到1個月時間中丟掉2個「邦交國」。「美國之音」也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選擇大陸是「全球效應」。

在與臺灣當局「斷交」後,曾任布吉納法索「駐臺大使」的雅各布沙瓦杜哥在接受布吉納法索媒體採訪時表示,「國家間沒有朋友,只有利益,國家間的關係突顯出領袖的責任,若我們的總統卡波雷判斷與中國大陸建交有用,這就是他的角色,只有他有權做這樣的決定,是他要去判斷,繼續這些關係是否恰當。」另一位前「駐臺大使」西莉亞尤達也表示,國際政治、全球和非洲區域外交的發展,讓布吉納法索無法繼續與臺灣的關係。因為維持與臺灣「外交關係」太久,會連累到布吉納法索許多計劃,大型區域計劃和非洲計劃。

「周邊國家從對華關係中獲益良多,這讓布吉納法索有些『眼紅』」,沈詩偉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布吉納法索周邊國家都與中國長期保持密切關係,經貿往來頻繁,中國在加納、象牙海岸和馬裡等國的能源、農業與礦業開發項目成效顯著,對布吉納法索改善當前經濟困境有很強的吸引力。

今年4月,蔡英文原有意訪問布吉納法索,但布方當時卻表示「總統有其他國際會議在身,不便見客「。5月21日在日內瓦召開的世界衛生大會上,過去曾幫臺灣發言的布吉納法索也只有提案,沒有上臺做出任何發言。沈詩偉表示,此前布吉納法索在國際場合替臺灣發聲,不僅難以獲得國際支持,在非洲國家中也容易引起反感,與臺灣保持「外交關係」對布吉納法索有「百害而無一利」。

布吉納法索之所以做出與中國大陸復交的決定,從一組數據中就能看出。2017年,在沒有外交關係的情況下,中布雙邊貿易額約為2億美元,進出口額同比分別上升了46%和29.6%。同期,布吉納法索與臺灣的貿易額僅為800萬美元。布吉納法索總統卡博雷已經宣布,將參加3個多月後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布兩國的經貿聯繫很有可能進一步加強。

劉國深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大陸的國際影響力近年來不斷提升, 這讓不少臺灣「邦交國」強烈感受到,如果不能和中國大陸建交,將為其國家的利益和國際形象帶來負面影響。

王毅26日表示,一段時期以來,甘比亞、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米尼加紛紛同中國實現建復交,中國在全球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好夥伴越來越多。事實證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綜合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臺灣省「外交部」即將消失,最後18個朋友斷交在即,海地開條件
    臺「外長」吳釗燮昨天聲稱,僅存的18個「邦交國」都受到「幹擾」,罕見地承認臺當局面臨「重大外交危機」。一個月內連丟兩個「邦交國」,臺「立法院」28日緊急召集「國安」「外交」高官匯報情況、談論對策,但一上午的爭吵只證明了兩件事:確實面臨「外交危機」,確實對此無能為力。
  • 傳承力量•權力 | 史瓦帝尼王室:絕對君權,國王年年娶新妃
    上世紀60年代,亞非兩大洲的民族獨立運動風起雲湧,史瓦帝尼順應「潮流」,也向英國提出獨立的主張。史瓦帝尼對於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英國而言,並沒有什麼重要的戰略意義,放棄它也未嘗不可。1968年9月6日宣布獨立,定名史瓦帝尼王國,索布扎任國王,世稱索布扎二世。
  • 史瓦帝尼正在試圖與中國建交?中方回應來了!
    此前報導:為留住非洲最後「友邦」,臺當局拍胸脯:與史瓦帝尼「至死不渝」【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大陸9月將在北京主辦「中非合作論壇」。為了留住非洲唯一「邦交國」史瓦帝尼,臺當局5日甚至表態雙方關係「至死不渝」。不過,這樣的「誓言」在島內輿論看來卻要打個大大的問號。有分析人士直言,臺灣的國際空間操控在大陸手中。
  • 外媒聲稱中國施壓史瓦帝尼要求與臺「斷交」 中方回應
    問:美國務院稱,對薩爾瓦多決定同臺「斷交」深感失望,正在審視與薩關係,指責中方片面改變現狀,敦促中方節制,不可採取危害臺灣人民的脅迫手段。美國駐薩爾瓦多大使表示,薩臺「斷交」會影響美薩政府間關係。中薩兩國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建交,順應歷史潮流,順應國際大勢,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也符合中薩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影響彼此同其他國家發展關係。薩爾瓦多政府作出聯合國及其他177個國家已經作出的正確決定,其他人沒有道理對此指手畫腳甚至橫加幹涉。美國自己早在近40年前就已同中國建交了。
  • 臺當局遭多米尼加斷交, 「邦交國」還剩這19個
    兩國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基礎上發展兩國友好關係。多米尼加共和國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據此,多米尼加共和國政府即日斷絕同臺灣的「外交關係」。
  • 【局勢君的政治課-國際篇】君主專制:史瓦帝尼,君主專制的活化石
    說那種生活無聊並不是我們嫉妒,一旦某個人不用工作也沒了自由,整天就是吃飯睡覺玩手機的話,確實挺無聊的,更無聊的是每當國王娶了新老婆,前面的老婆自然被冷落。史瓦帝尼現任國王姆斯瓦蒂三世的眾多老婆裡,有兩人受不了逃到南非,還有一個和部長私通被打入冷宮,這都是無聊的最好例子。姆斯瓦蒂三世手頭已經有了15個老婆,給他生了30個孩子,那麼他這一生到底會娶多少個老婆呢?
  • 史瓦帝尼被曝私下主動斡旋與大陸建交 臺灣恐失最後非洲「邦交國」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即將在北京舉行,臺灣在非洲的唯一「邦交國」史瓦帝尼是否棄臺成為島內聚焦的重點。據臺灣聯合新聞網30日報導,今年大陸表示要「照非洲全家福」後,雖然民進黨當局「言之鑿鑿回擊」,且史瓦帝尼表態將維持與臺灣數十年的「外交關係」,不會改變心意,「但這一非洲唯一的邦交國究竟能維持多久,各方並不樂觀」。有知情人士透露,史瓦帝尼表面上給臺灣吃「定心丸」,其實私下裡一直主動斡旋與中國大陸的建交事宜,中非合作論壇是一個時間窗口,「臺灣失去最後一個非洲邦交國恐是大概率事件」。
  • 吳三桂造反時,他兒子還在京城做人質
    就是兩國在達成盟約後,為了防止對方變卦,或者說向對方表明自己一定會遵守約定,往往會給對方送去人質,以互相取信。而這個人質的人選需要有著很大的價值,所以往往會是國君的兒子。其最初始於春秋時代,流行與戰國時期。在那個時期的史書中,咱們經常可以看到比如「某太子質於某國」、「某國使太子為質」、「太子從某國歸」等類似的字句。
  • 53個非洲國家都和中國建交,為何就這國對臺灣「至死不渝」?
    (2018年5月,非洲布吉納法索和中國恢復邦交,此前曾於1994年因臺灣斷交)    索布扎二世另一方面的能力也特別強,他正式在位就長達61年,和康熙有的一拼,但要是把他還在襁褓當小國王的日子也算上,那就是83年,人類有史以來(不算神話傳說)在位最久的君主。  更牛掰的是他一生有70多位嬪妃,生了210個兒女,如果算上孫子輩則多達數千人。  (索布扎二世的部分嬪妃)
  • 多米尼加共和國今起與中國建交 與臺灣「斷交」
    2018年5月1日上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與多米尼加外長巴爾加斯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自公報籤署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相互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 伊朗人質危機是當年卡特總統競選連任時最大的失分點
    二戰後,德國法西斯被擊敗,英國勢力趁機重返中東,在驅除禮薩·汗以後,扶持了他的兒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繼位。隨著英國的衰落和美國的得勢,巴列維王朝開始投靠美國,在它的扶持下獲得了一段快速發展時期。不過,隨著伊朗實行了一系列開明和自由的經濟與文化政策,終於徹底觸怒了國內的宗教保守派勢力。
  • 沙特國王與川普通電話,卡達斷交風波有望達成最終協議
    當地時間12月18日,美國現任總統川普與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通電話,表示對解決海灣國家內部分歧持樂觀態度。同時,外媒報導稱,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親王認為,定於2021年1月召開的海灣合作委員會峰會有望解決海灣國家內部爭端。
  • 多米尼加與臺灣「斷交」,臺灣「邦交國」僅剩19個
    臺媒:臺灣與多米尼加關係疑亮紅燈 臺當局稱「密切注意」臺媒稱,國民黨「立委」江啟臣2017年10月18據臺灣《中國時報》2017年10月19日報導,大陸於2017年9月中旬在聯合國舉辦「中國—拉共體論壇」四國外長會議,中國外交部網站在2017年9月22日公布王毅會見四國外長的新聞,也見到巴爾加斯與王毅握手合照。
  • 世界上僅存的幾個君主專制國家,其中有一國,國王每年都會在民間選妃
    當今世界,現存的君主制國家還有30多個,但大多數國家已實行君主立憲,君主只是名義上的國家象徵,沒有實權,典型國家就是英國、日本等,與君主立憲相對的就是君主專制,君主擁有絕對權力,直接統治國家,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世界上僅存的幾個君主專制國家,這幾個國家是汶萊、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史瓦帝尼。
  • 多米尼加與臺灣「斷交」了,「一中」籬笆越扎越牢
    但今日仍然傳來加勒比海地區國家多米尼加與臺灣「斷交」的消息。目前臺灣僅剩下19個「邦交國」。中國和多米尼加籤署聯合公報  2018年5月1日上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與多米尼加外長巴爾加斯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 臺灣與多米尼加閃電"分手" 下個"斷交國"會是它嗎?
    「77年『邦誼』1小時成泡影,多明尼加閃電『斷交』」,這是5月2日臺灣《中國時報》頭版的大標題。臺灣所稱的多明尼加也就是大陸所稱的多米尼加,5月1日,中多兩國外長在京籤署建交協議,臺灣與多米尼加的所謂「外交關係」也隨之告終。這也是自蔡英文當局前年5月20日上臺後,第三個與臺灣方面「斷交」的國家,至此,臺灣當局所謂的「邦交國」數量降到了史上最低水平——19個。
  • 海灣斷交危機曙光初現,沙特與卡達重修舊好?
    沙特與卡達是陸上鄰國,但自2017年6月的海灣斷交危機以來,邊境已經處於鎖閉狀態。另據卡達通訊社4日報導,卡達埃米爾(即國家元首)塔米姆將率團前往沙特,出席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海合會」)首腦會議。這屆峰會原定於2020年12月舉行,但後來推遲到2021年1月5日召開,就是為了使各國有更多時間來協調磋商。
  • 臺灣許多人都感到了羞辱,海地公布「聯合聲明」,下「最後通牒」
    海地對此滿意與否不得而知,可以確定的是,不到兩周,另一「友邦」史瓦帝尼的國王就將訪臺,他很可能更加「獅子大開口」,提出要價。「這擺明就是勒索」「海地外長上一次來訪,向我表達貴國有意願要協助海地發展。本人這一次來訪就是要跟你討論未來兩國發展合作的具體計劃。」30日,海地總統莫伊茲的這段話火遍臺灣媒體。
  • 臺灣「邦交國」系列-下一個斷交的會是誰?揭秘不為人知的15小國
    寫在前面艾倫一直認為,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其值得讓人回味的地方選這個主題,也是在斟酌許久後做的決定這些目前還和臺灣省有著「外交」關係的「邦交國」,總有一天會清零,並和大陸建交所以,我們不妨做下預熱提前了解下這些所謂的「邦交國」有哪些值得國人去體驗的地方「邦交國」計劃隨著索羅門群島和吉里巴斯在19年年底與臺灣省「斷交」,臺灣省目前現在只剩15個「邦交國」分別是:歐洲:梵蒂岡
  • 在古代當人質還要求多多?要是沒身份沒地位,連當人質都不配
    (雛龍說趙太后,趙威后是個出色的政治家,但聽說要心愛的小兒子長安君去當人質還是亂了方寸)當然了,國君們當然不可能去當人質(也有例外,比如說像楚懷王這樣的奇葩),那被派到他國的人質身份就必須要足夠高貴、足夠重要,絕不能是一般人。畢竟你派個平民過去,老百姓的命在君主眼裡才值幾個錢?所以諸侯國們一般都選擇以自家兒子為質,這已經夠尊貴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