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最近幾天各大滬媒沒完沒了,輪番上陣且360°無死角地吐槽所謂的恆大「6外援」。意思無非就是你恆大這樣做不對,你那樣搞不行,要跟他們一樣才可以。你看,上港一個歸化球員都沒有,申花也僅有一個歸化。
搞得恆大像做了錯事一般!是的,恆大肯定做錯了什麼,可能就錯在恆大派多少外援出戰,沒有跟他們提前溝通。我出1個炸,你也只能出1個;我有2個炸在手但我先出1個,那你也應該只先出一個。否則就是不公平!「公平」是一個籮筐,啥都能往裡裝。
什麼是「公平」?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大家各顯神通!比如有錢的俱樂部就引進奧斯卡、胡爾克、保利尼奧和特謝拉等超級外援,沒啥錢的只能能找幾百萬歐洲級別內的普通外援,刮到一個賺一個,重慶當初引進費南多不也挺香的嘛!
歸化也一樣,國際足聯允許歸化,(上圖是俄羅斯世界盃各隊的歸化球員名單)強如德國和法國隊都不遺餘力,更別說我們的亞洲球隊。同樣,在中超範圍內,你喜歡就去歸化,不喜歡做也沒人逼你。你歸化了一個,還可以再歸化第二個,但你沒去做,別人做了,就別怪別人太努力。
規則一視同仁,你不利用怪誰?自己不爭氣還怪別人太努力,沒見過這樣的道理。
還好,有一家滬媒文章相對比較客觀。近日,滬媒東體發文再提恆大所謂的「6外援」,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這些球員無論有沒有中國血統,都已經入了籍,也不能再一味把他們當成外國人來看了。」值得一提的是,該文中滬媒首次提到「抗恆」的主題(上圖)。
接著他談到中超各隊的歸化球員,認為「國安也有侯永永、李可、阿蘭這樣的歸化球員,申花的錢傑給同樣有外國血統且並非出生在中國,既然各隊的操作都在規則允許的範圍之內,那麼就算有爭議,也只能先按照規則來。」
想起一則笑話:「沒上場的球員都是好的,上場的球員沒一個是好的。」上場踢球的個個被噴,球迷紛紛質問為何主教練沒派上某某球員。對於歸化,賣力幹活的費力不討好,反而袖手旁觀的理直氣壯。
按他們的邏輯,國安隊應該更離譜,曾在一場比賽中派出「8外援」,但滬媒卻視而不見,仿佛這事不存在一般。好吧,既然只想在恆大身上薅羊毛,那俺也認了!那麼,這套恆大「6外援」陣容是否就真的中超無敵了呢?對此,該文卻認為無歸化球員的上港可抗衡恆大!
文章寫道:「要說恆大這套陣容的實力,或許只有上港能相抗衡,另一支爭冠球隊國安不見得能扛住這樣豪華的進攻火力。」同樣有歸化球員的國安難抵擋「6外援」的恆大,卻不料人家上港僅用一個無歸化球員的陣容就可以抗衡。看到這裡,感覺恆大一頓歸化操作猛如虎,還被人一路追罵,最後卻是白忙活了。還不如跟上港一樣,拿這些資金去實打實地買個能夠補強的好外援!
引進澳大利亞國腳穆伊後,上港的外援陣容從帳面上看比恆大更強,更歐化!更重要的是,作者認為上港的國內球員可能要比恆大的更好。文章寫道:「恆大現在的問題在於國內球員未必有上港的好,後者目前正處在一個相對成熟穩定的階段。」
外援不比你差,內援甚至可能更好,或許這就是上港的抗「恆」底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