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從來都不缺少俗語老話,很多的俗語都是一些大實話,採用一些白描的方式簡簡單單的就把事情說得相當的清晰,這些俗語也是多年的經驗積累,很多似的時候還是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有的至今還被當作至理名言看待。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之中發揮這很重要的作用,就像我們辦錯一件什麼事,就會被人埋怨:看看咋樣,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說得有的時候老話還是要聽一些,但也有一些老話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改變,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只能作為談資來聽聽了。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一人不喝酒,二人不打牌,這句老話說的是啥意思呢?這兩件事情還是我們生活之中經常遇到的現象。還真的別說,喝酒的時候,一個人還真的很少去喝,當然一些酒蟲較為嚴重的除外,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是很少飲酒的,這也是有原因的。喝酒原本就是為了高興採取喝酒,喝酒能夠助興,也能夠緩和增進感情,自然是人越多越熱鬧,哪怕就倆人喝酒,也能夠喝得興高採烈,而且還能夠增加相互的感情。
而一個人喝酒,喝的是真正的悶酒,還很容易越喝越悶,越喝越憋屈,喝酒上頭之後,一切過往、生活之中一切不開心之事,都會湧上心頭,這時候喝酒不是快樂,而是越喝越痛苦,越和越難過,像我們的詩仙李白。獨自喝酒的時候還會: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詩仙李白也是甚知獨自飲酒的苦楚。所以一個人的時候,是很少獨自喝酒的。也被叫李白稱之為舉杯消愁愁更愁。喝酒還是找個作伴的為好。獨自飲酒對於身心確實能夠帶來壓抑的感覺。
說完一人不喝酒,在來說一下兩人不打牌。打牌一個人不能打,為什麼倆人也不能夠打呢?倆人打牌不就可以開始進行了嗎?總比自己跟自己打牌要好得多吧。其實打牌也有講究的。打牌講究的樹有輸有贏。所以也被大家稱之為:吃喝嫖賭抽四大虧,唯有賭博有來回,打牌有輸贏,也被認為是有來回點,有輸有贏才能激起大家打牌的樂趣。所以打牌最少也要有三人以上,為啥要三人以上呢?道理很簡單,倆人打牌的話,指定是一個人贏,一個人輸,一直輸下去,肯定就不會再玩,或者是會真的生氣,哪怕是朋友之間,一直輸,心裡自然會有其他的想法,會猜想對方是不是耍了什麼把戲,或者是動了什麼手腳。
這也是為啥倆人不打牌的道理,沒有其他人參與,只有一個輸家一個贏家,是很難繼續進行下去的,鬧不好還會傷了和氣,傷了感情,所以兩個人的時候,是不會去打牌的。這樣打牌打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農村的很多俗語老話,還是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的,作為多年的經驗積累,有的老話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參考學習的,對於這句老話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