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是什麼?農村俗語其實就是老一輩用他們長時間的經驗總結出來的比較通俗的話語,它們為什麼會那麼廣為人知,其實也是有原因的。要是全是枯燥乏味的長篇大論,很難普及大眾,為人所接受;而農村俗語通俗易懂,耐人尋味,看起來簡簡單單,其中卻蘊含著深層的含義和很好的教育意義,今天子曰就為大家帶來一句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一、為什麼說「一人不進廟」
這其實跟古代治安情況有關係,在古代生活條件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出現了很多土匪強盜,這些土匪強盜大多都沒有固定的棲身之所,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安身之處可能就是寺廟了,一般寺廟都建在山上,或者偏僻的地方,這樣更方便他們藏身。在看古裝劇時都可以發現,大多主角在寺廟避雨時,都會遇到強盜打劫,所以當一個人的時候,最好不要進廟。
二、為什麼說「二人不看井」
這句話的出處是來源於古代的科舉故事,兩個秀才為了金榜題名,相約結伴而行,不遠萬裡去京城考試。路途遙遠,才走到一半,卻發現帶的糧食快吃完了,水水壺也要見底了,就在他們準備放棄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口井,其中一個秀才立即趴在井口飲水,而另一人則起了殺心,將其推入了井中,奪了他的盤纏,這樣不僅有了錢,有了食物,還少了一個競爭對手,一舉三得。後來事情敗露,這就有了「二人不看井」的說法。
這就是這句話要告訴我們的意思,當兩人結伴的時候,千萬不要沒有防備之心,畢竟知人知面不知心,可能傷害你的正是你平日裡自以為是的好朋友。
三、為什麼說「三人不抱樹」
這句話主要是說的關於合作的問題,大家應該都有三個人一起搬東西的時候,中間一個,一頭一尾再各一個。頭尾兩個人用的力是中間的人控制的,若中間的人偏心,往其中一方靠得近些,另一方的人必定會承受更重的壓力,就像在生活中,三個朋友,另外兩個人合作來坑你一個,你也只能苦笑了。
說了那麼多,其實總結下來就一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性本就貪婪,上一秒對你笑的人,下一秒手裡可能還拿著刀子,這句農村俗語雖然是古人的經驗之談,但放到現代生活中,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只有懂得這些道理,你在生活和職場中,才能更加遊刃有餘,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