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特別是自媒體、社交平臺發達的當下,幾乎人人手中都手持一把評價他人的尺子,動不動就評價個一二三四。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類似的這種尺子「堆積成山」。這些持尺者輕描淡寫,隔岸觀火,甚至把自己置身事外,熱衷於對戰疫中某個單位、某個部門、某個人的表現評估打分、說來道去,卻沒想到疫情是對每一個人的大考,不知道自己也是答卷人。
面對疫情大考,缺考、遲到本身就是一種失職。如果還把自己當成了戰「疫」評判者、閱卷人,那就是錯上加錯了。現實生活中,這種「無根無據」的評判現象時有發生,諸如不問事情經過、不聽他人意見的「一錘定音」;諸如不去基層調研、不訪民情社意的「頤指氣使」;諸如不加思考、粘貼複製的「以訛傳訛」等,這種無形尺子的隨意丈量、評判,無疑會擾亂了秩序,中傷他人、單位、社會,甚至一個國家。
當然,一個社會不能沒有尺子,否則就沒了是非、高下、善惡、美醜。但當你沒有足夠的調查、縝密的分析和認真的研判,請輕輕放下你手中的尺子,靜靜等待真相的流露。
因為,置身社會之中,若隨意揮舞手中的尺子,尺子可能成為落在他人頭上的大棒甚至刀子。人是一個社會的人,不可能真正獨立於世,隱身而處。只要在社會的眼光之下成長、學習、生活、工作,就有可能成為別人評價的對象和談論的素材,就不可能不靜如止水,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評價。所以,每一個評價都可能給他人帶來正面的激勵或者負面的打擊。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如果是不負責任且錯誤的評價多重複幾次,多搬弄幾回,就可能對他人造成重創,甚至毀滅性的打擊。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既然任性的評判之尺潛在的殺傷力如此之大,請慎重於自己的評判。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當你準備使用評價之尺時,請睜大眼,伸出手,邁開腿,啟動腦,多做調查幾次,多分析研判,多問幾個「為什麼」和「這樣評價妥不妥」。如果這幾個動作完成之後,再伸出你的理性客觀之尺。
評他人是非易,評自己功過難。如果你熱衷於「法官」角色,請先做好自己的「法官」。在你準備將尺子伸向他人時,請先將尺子量量自己,力求做到嚴以律己,以身作則,力爭做到評價他人和自我評價用的是一把尺子。千萬不能,對自己的錯誤於用望遠鏡看,對他人的斑點用顯微鏡看,評判標準懸殊。
實幹成事,空評傷人。身處春風化雨、萬物生長的時代,請放下那把評價他人的尺子,撿起你的犁耙深耕大地。做一個腳踏實地的人,少替他人的行為和人生做判斷題,多為自己的人生做填空題,儘量少活在別人的尺子下和眼光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