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募集慈善資金136萬,引入專業隊伍服務...

2020-12-22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通訊員   周邦靜  攝影報導

老有所養、老還要有所樂。幼有所依,童年還要甜蜜。

為提升社區老人和孩子的幸福感,徹底解決城市老人特別是子女無法在身邊照顧老人的養老問題,同時,讓部分需要關愛的少年兒童不出社區就能找到依靠,今日(22日)上午,在重慶市慈善總會和九龍坡區民政局支持下,重慶市慈善總會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正式成立,以鼓勵和推動居民守望互助,支持社會組織和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實現社區可持續發展,共建和諧、康養、幸福家園。

據了解,截至今天上午,街道陽光基金已經募集到來自石坪橋街道轄區企業迪科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創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科達電器有限公司、恒生手外科醫院、祥奎恆心醫院等33家企業及個人的捐款759735.42元,加以市慈善總會先期注入的60萬元,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目前基金池總募集到善款共計1359735.42元,物資價值14.27萬元!

社區陽光基金揭幕

孕育兩個基地

如今基地開始反哺社區

石坪橋街道是九龍坡區人口密集的街道,為了幫助轄區的社會組織成長 石坪橋街道之前打造了兩個基地,分別是「九龍坡區石坪橋街道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和「重慶市九龍坡區石坪橋街道青年就業見習基地」。

石坪橋街道辦事處魯主任告訴記者,通過多年的孵化,轄區企業逐步成長,並開始尋求各種渠道,反哺曾經幫助他們的社區。而一些在社區成長起來的大學生們也開始在這片奮鬥過的土地上繼續成長。另一方面,社區的一些問題凸現出來。城市空巢老人逐步增多,一些孩子因為家庭原因也需要得到更多的溫暖與關懷,儘管社區志願者也有涉足這一塊,但明顯在數量和專業度上,亟待引入專業的服務隊伍。

老人關心自己在社區能夠享受的福利

成立社區陽光基金

為養老愛幼注入源頭活水

為把社區兩個基地及愛心人士的力量集合起來,在重慶市慈善總會和九龍坡區民政局的支持下,重慶市慈善總會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經過前期的運作後正式於今天成立。

首批33家企業及個人為其募集了75萬餘元的捐款,加上市慈善總會先進注入的60萬元,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目前基金池總募集到善款共計135萬餘元,物資價值14.27萬元。

重慶迪科汽車負責人彭洪德說,20年前,自己在石坪橋白手起家,通過20年的發展,自己的企業由小到大,現在已經走到了集團化的運作模式,這其中社區和政府給他的幫助不小,「我總想著,一定要回報社會。」

在今天上午的捐款環節,彭洪德捐出5萬元,他表示,這些錢會用於幫助社區困難群體,也是他的心願所在。

多種模式構建社區服務體系

引入專業隊伍

服務社區老人和孩子

如何用這些善款?答案是要讓捐款在陽光下使用。

重慶市渝中區樂至社工服務中心通過首批招投標,承接了石坪橋街道的社工服務,該中心副主任聶雪梅稱,他們會從兒童服務、司法矯正、精神障礙服務、助老等方面,給社區提供專業的服務。

據了解,石坪橋街道轄區內共有7個社區,區域面積3.06平方公裡,居民樓棟488棟,戶籍數36979戶,戶籍總人口65073人,實際常住戶數54893戶,常住人口148343人,流動人口密集。轄區內,需要幫扶的老人、孩子以及困難家庭就比較多。

石坪橋街道的居民6歲的女孩小安,父母離異後,母親在超市打臨工,母親和小安同母異父的哥哥一起居住在華福家園廉租房,偶爾過來看看小安。小安的父親,無業,有吸毒史,患有尿毒症、高血壓、慢性心衰等病,現長期透析治療。小安自出生開始就隨同父親一起納入低保,現在每月低保金額為1400元。因父親需要長期血液透析治療,小安又年幼,父子二人長期隨小安奶奶生活,三代人共同居住在一套一室一廳房屋內。

目前小安已經6歲,馬上面臨入學。但由於家庭條件限制,很難給其一個良好的學習、居住環境。

為此,社工給她打造一個獨立、安全且保護隱私的小小空間,點亮他們對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愛心志願者們將到孩子家中,和小安進行一對一溝通交流,引導孩子維護改善後的環境,通過陪伴服務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引導家庭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聶雪梅表示,社工將帶領他們參加小組活動,幫助孩子提升人際交往及社會融入能力,能更好地融入社會。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重慶市慈善總會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揭牌
    愛心單位、個人向重慶市慈善總會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捐贈現場。新華網發(周邦靜 攝)  新華網重慶10月22日電(李海嵐)10月22日,重慶市慈善總會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暨康養虹橋嘉年華活動啟動儀式在九龍坡區石坪橋街道駿逸新視界廣場舉行。「重慶市慈善總會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在活動中揭牌。
  • 社區成立陽光基金,政府購買服務引入專業隊伍服務老人和孩子
    據了解,截至今天上午,街道陽光基金已經募集到來自石坪橋街道轄區企業迪科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創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科達電器有限公司、恒生手外科醫院、祥奎恆心醫院等33家企業及個人的捐款759735.42元,加以市慈善總會先進注入的60萬元,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目前基金池總募集到善款共計1359735.42元,物資價值14.27萬元!
  • 社區成立陽光基金,政府買服務引入專業隊伍服務老人和孩子
    據了解,截至今天上午,街道陽光基金已經募集到來自石坪橋街道轄區企業迪科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創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科達電器有限公司、恒生手外科醫院、祥奎恆心醫院等33家企業及個人的捐款759735.42元,加以市慈善總會先進注入的60萬元,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目前基金池總募集到善款共計1359735.42元,物資價值14.27萬元!
  • 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啟動 籌集135萬餘元扶危濟困
    10月22日,重慶市慈善總會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以下簡稱「社區陽光基金」)暨康養虹橋嘉年華活動啟動儀式,在石坪橋街道新視界社區駿逸新視界廣場舉行。截至到活動上午,社區陽光基金目前基金池總募集到善款共計1359735.42元,物資價值14.27萬元。社區陽光基金揭牌 三位宣傳大使傳遞愛心據悉,重慶市慈善總會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是市級慈善公益示範試點項目。
  • 九龍坡區石坪橋街道落地社區陽光基金 兜住兜牢群眾民生底線
    為進一步把困難群眾的民生底線兜住兜牢,今(22)日上午,在重慶市慈善總會和九龍坡區民政局支持下,重慶市慈善總會石坪橋街道社區陽光基金正式成立,以鼓勵和推動居民守望互助,支持社會組織和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實現社區可持續發展,共建和諧、康養、幸福家園。
  • 慈善總會「社區陽光基金」擬落戶石坪橋街道精準助力社區扶危濟困
    近日,市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陳煥奎一行到九龍坡區石坪橋街道調研指導社區慈善救助工作。九龍坡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李洪亮、九龍坡區民政局,區慈善會、石坪橋街道辦事處相關領導參加調研活動。市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陳煥奎一行調研石坪橋街道市慈善總會「社區陽光基金」擬落戶石坪橋街道調研活動市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陳煥奎講話市慈善總會「社區陽光基金」擬落戶石坪橋街道調研活動調研組一行實地參觀了石坪橋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
  • 「陽光慈善」陽光運作
    上海慈善網訊 9月6日下午,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和浦發銀行「陽光慈善」託管綜合服務正式啟動。   市慈善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施德容和浦發銀行副行長劉信義出席。   由市慈善基金會和浦發銀行共同推出的「陽光慈善」託管服務,把商業銀行託管人制度引入公益慈善領域:慈善機構以產品項目的名義在託管銀行開設獨立的資金託管帳戶,託管銀行通過全程全額的託管服務來保障每一分善款的安全和使用。   「陽光慈善」募集的善款,將定向用於「生命之光」——造血幹細胞移植和「共享陽光」——新生代農民工培訓兩個項目。
  • 愛心成績創新高 第十三個「鄭州慈善日」 募集善款超4.7億元
    15日下午,第十三個「鄭州慈善日」暨第五屆「鄭州慈善大獎」頒獎典禮在鄭州舉行,頒獎現場共募集善款超4.7億元,打破了2019年「鄭州慈善日」3.8億元的紀錄,再創歷史新高。典禮上,第五屆「鄭州慈善大獎」獲獎名單最先揭曉。
  • 石坪橋街道招聘2名社區工作者 45周歲以下可報名!
    九龍報訊(記者 冉冉)記者從石坪橋街道獲悉,街道正在招聘社區工作者2名,在社區從事文字、內勤、社保等相關工作。18周歲以上、45周歲以下,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和有一定的文字寫作能力,能熟練操作辦公自動化軟體的市民均可報名參加招聘哦!
  • 多元參與·共建共享——東城街道社區基金啟動儀式成功舉行
    、北京齊化社區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北京市恩派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承辦的「多元參與·共建共享東城街道社區基金啟動儀式」在東營市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舉行。市慈善總會、市民政局、開發區綜合部、開發區人力資源部、東營農商銀行、東城街道相關領導同志以及部分企業、各社區村居、社會組織、居民志願者代表等共計百餘人出席啟動儀式。社區基金是社區治理的一條新渠道,是黨建引領下的社區資金使用機制創新,社區基金開拓了社會資源進入社區的合規路徑、使得社區多元主體意識部分覺醒。
  • 後疫情社區·治理|公共緊急事件中,社區基金會能做什麼
    抗疫期間的基金會行動方向第一類:物資資金的募集和捐贈社區基金會在疫情期間,為醫院、街道辦事處、派出所、社區等抗疫一線捐贈防疫物資以及部分生活必需品。這是最常見的一個功能,募集資金和物資,然後對接到一線。
  • ——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系列報導(十三)
    為給社區發展治理持續注入「活水」,成華區構建「1+N」社區基金體系,通過多元主體捐贈、資金定向募集等渠道有效連結多方資源,截至目前全區有社區基金49支,基金規模93.36萬元,推出「社區領路人培養計劃」「菽香小廚社區老人助餐」等一批社區治理新項目。
  • 街道為社區社會組織成長搭配「營養餐」 ——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
    鴻城街道社區社會組織學校、曙光街道「紅心」物業聯盟……近兩年來,南關區各街道開展多項公益創投活動,累計投入資金850萬元,吸引市、區兩級共90餘家專業社會組織積極參與,100多個接地氣、符合居民需求的公益服務項目先後落地社區,項目直接受益群眾達9萬餘人次。項目和資源的有效對接,打通了社區社會組織「造血」新路徑。
  • 新都區桂湖街道 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
    為努力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示範社區、小區創建工作為切入口,11月3日,新都區開展2020年黨建引領示範社區(小區)「競進拉練」活動。新都區桂湖街道抓實黨建引領、做優場景營造,增強服務惠民、抓活居民自治,社區發展治理不斷呈現新的面貌。
  • 社區基金會:未來社區的標配
    社區的資源與需求之間需要一個對接的平臺,社區治理需要一個第三方的推動者,社區基金會由此而生。 誰在發起設立社區基金會? 目前北京已經發起設立了4家社區基金會。截至2016年1月底,深圳市則已經設立了26家社區基金會及社區冠名基金,原始註冊資金及募集慈善資金共約6600萬元。
  • 三林鎮「社區+公益+慈善」系列活動後記
    活動中期:後備箱集市的活動,讓大家用自己的愛心換愛心,以情動情,通過共同播撒愛心,進一步營造了「人人參與慈善」的良好氛圍。活動後期:通過公益傳唱,以「歌詠志」的形式傳播公益之心,打造慈善文化,建立籌捐隊伍。
  • 遼寧省慈善總會設立矯形康復基金
    原標題:遼寧省慈善總會設立矯形康復基金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郭詩錦)《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到,遼寧省慈善總會於近期注入啟動資金72萬元設立矯形康復基金,用於遼寧省城鄉低保戶、低收入家庭和建檔立卡戶中的兒童腦癱患者和腦血栓、腦出血、腦外傷等腦血管疾病後遺症期的患者康復救助
  • 晉江設立「平安行公益慈善基金」 籌集善款超億元
    12月18日,由福建晉江市委政法委牽頭政法各單位創辦的「平安行公益慈善基金」成立,晉江各界鄉賢捐贈金額達1.08億元。作為平安建設、法治建設的專項慈善基金,「平安行公益慈善基金會」定位為晉江構建大平安慈善體系的平臺載體。
  • 大良慈善會5年「成績單」:募集款物超1.1億元
    大良慈善會會長陳錦祥表示,未來大良慈善會將在資源對接、平臺搭建、陽光慈善、人才培養等方面夯實基礎和推陳出新,助力品質大良建設,讓鳳城有愛遍地開花。  活動在龍的大廈二樓國際宴會會議中心舉行,順德區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麥玉團、大良街道黨工委書記霍茂昌、大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陳金團等領導出席了活動。
  • 大連市金普新區光中街道慈善助學 溫暖光中學子心
    2020年8月30日,大連金普新區光中街道攜手大連永昌餐具圓夢助學儀式在光中街道舉行。參加會議的有大連金普新區教育和文化旅遊局的吳建昌局長,大連永昌餐具有限公司金勝淵總經理,被資助的學生及家長以及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唐德寶書記和于洋主任,各社區、村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