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跟阿汝娜老師夫妻的通話,我們花了一個多小時,認真聊了關於金錢管理方面的專業內容。
其實我也是去年剛接觸到理財,學理財最大的收穫就是,通過對財務的管理,終於手上有了一些流動資金。
而「管理現金「這件事情讓我意識到」管理「的重要性,但我今天不想跟大家聊理財,而是要聊一聊我們生活中關於目標的管理。
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大的痛點往往就在於,很想去管理目標,很想達到一些目標,但現實是,目標跟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
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幫助我們完成目標呢?有,我總結了這4招,每一招都親測有效。
第一招:在在乎的牛人面前誇海口
相比於我們平常在朋友面前立flag,在牛人面前立flag會更有壓力。為什麼呢?因為在牛人面前立flag成本太高,這裡的成本不是直接的現金成本,而是印象成本。
其實這幾年來,我是一直都在牛人那裡立flag的,因為我深知一點:只有你自己主動想要,你才能更容易拿到。
而且,特別要說明的是,牛人面前立flag也要選對對象,一定要選你非常尊重,並且你本身非常在意,你在對方眼裡是什麼印象的大咖。只有這樣,效果才會特別明顯。
比如說,我自己很敬佩的人是貓叔,我一旦在貓叔面前立flag,一定100%去完成,因為我太怕自己好不容易積累出來的一點好印象,因為某件事情的失敗而損耗。
最近一次和貓叔的通話中,我最後還很逗地請貓叔給我選目標,因為我告訴他,每次貓叔幫我選的目標,我都會極力去完成。
在在乎的牛人面前誇海口,你的損失就不會是一點點現金,更重要的是招牌,這個時候,往往心態就是破釜沉舟,想不完成,都難。
第二招:一想到就快樂的獎勵
我一定會給自己設置很多完成目標的獎勵,因為,我是一個熱愛生活遠遠大於熱愛工作的人。
我太愛美景,太愛美食了。這些成為了我的誘惑,我的缺口。但一定程度上來說,它其實也是一種被動引導我繼續認真工作的目標。
我現在工作會特別高效,理由是,我會想到工作結束後,能得到什麼。舉個例子,以前我在公司寫文章,我會要求自己,不寫完一整套課程,不得去休息。
但耐著性子,在板凳上坐2個小時太難了,怎麼辦呢?我就會給自己找獎勵。
我可以這樣安慰自己:等我寫完這個課程,我就請自己去吃個烤魚。於是,在寫完課程後,拉著我媳婦去吃烤魚。
這樣,魚也吃了,高效率也有了。但對於大目標來說,這種獎勵顯然不夠大,怎麼辦呢?就給自己更好的獎勵。
比如,如果我去其他城市講課。很多人會隨便定賓館,但我是那種對住比較挑剔的人,我就會很認真提前找一些住的地方收藏,一般來說,其實價格還蠻貴的,我提前收藏在手機上。
等去那個城市的時候,我就會提前訂,我會告訴自己,如果我完成目標或者超額目標,就從裡面選擇更好的住的地方,而不是隨便找一處。
用想要的,誘惑自己,讓自己更迫切地完成目標,自己驅動自己,不用別人幫忙。
第三招:分配每日具體的任務
前幾天我就一直在寫遇到問題,要想著解決,而不是想著問題本身。目標其實也是這樣,與其想著目標很難完成,不如想想目標怎麼拆解,落實到工作中。
我現在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讀書2小時,寫作2小時,做事2小時。這個6小時高效的做事學習,其實就是大任務下的拆解。
我要求自己每周精讀一本書,因為我發現每天讀2小時差不多了;對待寫作要認真,所以我從偶爾寫,控制到每天寫2小時;做事2小時,差不多可以完成最基本的工作內容。
為什麼你的目標完不成呢?其實本質上是因為你沒有認真拆解過任務,甚至,你都不知每天大概要做什麼,因為不了解,所以一天過一天。
一個月過去了,目標還在那裡,一動不動。
第四招:用一定的金錢作約束
為了讓自己認真寫作,我開始了日更。但日更還不夠,因為不確定自己哪一天可能會失敗。因此失敗必然要有懲罰,最好的懲罰自然是罰錢。
因此,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如果斷更一篇,給媳婦發500元紅包,捐給慈善500元。這樣我每天寫作實際上就有了兩個阻力:金錢阻力和斷更的危機。
斷更對我的傷害,其實是影響力上的,30萬讀者是我的監督人,一旦斷更,成本極大;其次是這1000元的小懲罰。
我們建立日更群第三天,已經有幾十人加入,這裡面的每個人,其實都被金錢約束,而且約束力並不低。
很有可能你兩天的收入,就是你斷更的代價,因為代價高,完成目標的動力反而強很多。
如果不完成,其實就是用金錢燒行動力的鍋,我想,誰都不願意失敗,畢竟,掙錢不易,誰叫我等,非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