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十六歲的花祭》

2021-01-14 瀟湘詩詞

《十六歲的花祭》

文/李驥

夜闌人靜,正是萬家燈火的時候。窗外,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懸天上,銀白色的月光灑向人間,一切都朦朦朧朧,顯得影影綽綽。

倚窗而坐,眺望明月,我憶起了你,我永遠的朋友。我的朋友,另一個世界的你,此刻,是否也想起了我?憶起我們共宿陽光,促膝長談的那個月夜?

我不會,也永遠不能忘記你,忘記你與我相處的最後一夜的情境。那是你即將南下廣州,離別家鄉的前夜。

那一夜,在我漫長的人生之路,也許只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卻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

那晚,就象今夜一樣,月亮特別圓,特別亮。只不過今夜我身處喧囂的都市,那晚卻在寧靜的鄉村。群山靜靜地臥著,似乎睡著了,只有遠處池塘中的青蛙,仍在不知疲倦的叫著,好像在唱一支低沉、悽婉的曲子。那是一個寂靜的夜晚。我,你,慧,哥仨共宿陽臺,仰望月光掩映下暗淡的星星,敞開心扉,拉開話匣子,徹夜長談。你談起你,談起你的哥,談起你的家庭,那麼飽含深情,我發現,當時你的眼角掛著淚花,眼眶溼溼的。

「貧窮孩子早當家」。家庭的貧困、生活的重壓,使你過早成熟。十六歲,正是吹著自在的口哨編織美夢的季節,而你,卻因為家貧,為了供考上縣重點中學的哥哥讀書,犧牲了自己的前程,撕碎了曾編織過的美夢,忍痛輟學,用瘦弱的肩膀過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擔。誰不為你扼腕嘆息呢?你那麼聰明,那麼玲瓏剔巧;誰不為你深深感動呢?為了兄長,你甘願犧牲自己。

誰都知道,你很聰明,讀書又用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你愛好廣泛,音樂、美術、體育無一不好,尤其是美術,你愛得如醉如痴。你曾說,你最愛繪畫,愛那些粗細有致的線條,愛那些五彩斑斕的色彩。那些線條和色彩能構成一個神奇的世界,能引人進入一個美妙如童話般的世界。你無師自通,能素描,會速寫,亦可潑彩濃墨。最可貴的,你還會中國畫,能隨手用毛筆點勒出一幅美妙的中國山水畫。你說你長大後要成為一名畫家,所以你勤畫不輟,你家狹窄的牆壁上,貼滿你的傑作,別人走進去,就猶如走進一個藝術殿堂,讚嘆不已,說不定你定能成為著名畫家。我也常祝願你能美夢成真。那知,你為了支助兄長,竟忍痛割愛,不倦勞作了呢。

在別的同齡人還在父母懷裡撒嬌要錢的時候,你卻用你稚嫩的手,為你的家庭掙錢了。我曾為此感嘆命運的不公:為什麼同是少年,別人可以快樂地打電子遊戲,自由地玩耍,而你卻不得不面朝黃土、背負艱辛呢?你為了多賺點錢,送給你哥用,便央求你舅舅借錢給你,買了一群鴨子,綴學在家當了「鴨司令」,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趕鴨郎。你終日與鴨為伴,我常見你趕鴨,鴨群在你前頭一搖一晃地前進,時不時有些鴨子昂起頭,「嘎嘎」地叫著。你則隨在後頭,緊握一根細長的竹竿,輕輕地吆喝著。那情景,就象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在指揮千軍萬馬。那情趣,好有味好飄逸呦。可惜好景不長,儘管鴨子會生蛋,但卻不是金蛋,況且新鴨居多,新鴨下蛋更少,賣鴨蛋的錢支付不了你哥水漲船高的生活費。於是你經過思索,毅然決定南下廣州打工。不管外面的世界是很精彩,還是很無奈,你毅然絕然地離家南下廣州了。

多情自古傷離別。離別前夜,咱哥仨愁緒滿懷,知心話兒不斷,月亮從東山移到了西山,我們還無睡意。最後,還是我勸你們入睡。你噙著眼淚對我說:「哥,我明天就要走了,我求你一件事,你無論如何得勸我哥去復讀,他高考只差幾分上線,復讀一年肯定能考上好大學。但他現在不想復讀了,你一定要幫我勸他復讀,叫他不用擔心錢,我會賺錢供他······」。我的眼淚奪眶而出,猛地抱住你:「我的好兄弟!」便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慧也在一邊泣淚。翌日,你背起行囊,孤身南下,我和慧及你哥站在客船碼頭上,使勁地向客船上的你揮手。你也不停地吶喊,從船頭跑到船尾,船越來越遠,直到不見彼此的身影。

誰知這一別,卻是我們的永別呢。幾個月後,當在學校的我聽到你在廣州被汽車撞亡的噩耗時,幾乎暈倒了。我哭成了淚人,簡直不相信這是真的。「好人一生平安」,可蒼天吶,你卻為何奪去一個如此聰明伶俐、如此有情有義、如此乖巧懂事的少年的生命呀!?直到今天,我依然不願意相信上帝會讓你這麼好的人早逝,總覺得你還活在人世,那消息只是誤傳,我的好朋友,我的好兄弟!

你就這樣匆匆走了,丟下你強烈留戀的世界,丟下你的畫家夢,丟下你摯愛的親人。但是,你永遠活在你的親友心中,活在你摯愛的世界裡。

我永遠十六歲的朋友,你聽到了我的話語麼?

讓今夜這皎潔的月光,灑向你的心間,把我的話語、我的思念,捎託給你。

願你不屈的靈魂早日安息!

(1993年於雁城白沙洲)

作者李驥,漢族,70年代生人,湖南省耒陽市人,現居長沙市,供職省直某單位,省詩詞協會會員,省湘水餘波詩社、鹿歧詩社成員,詩詞、散文、隨筆作品散見各報刊網。

相關焦點

  • 臺灣「桐花祭」如何將一朵花做成價值百億?
    臺灣桐花祭,將不知名的桐花資源,結合文化背景開創了一片藍海,創造的產值已經超過800億新臺幣。一朵朵初看其貌不揚的油桐花,如何在十多年的時間裡成為萬千遊客的寵兒?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臺灣桐花祭,看她是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又有哪些成功經驗可以借鑑?
  • 到岡山「和氣町」騎單車遊日本第一的紫藤花祭
    遊賞日本岡山縣「和氣町」最適合的方式是租借自行車,按著自己習慣的步調走走停停,然後在當地泡個溫泉,慢慢感受這個淳樸小鎮的悠然氣息,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來到和氣町還可以遊賞日本第一的「紫藤花祭」,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探索這個春季限定的紫色浪漫小鎮吧!
  • 沒有人永遠十六歲,但永遠有人十六歲
    卷首語沒有人永遠十六歲,但永遠有人十六歲。
  • 學習| 3月30日至4月1日每晚8點,臺灣百億桐花祭操盤手、新津梨花季...
    學習 | 3月30日至4月1日每晚8點,臺灣百億桐花祭操盤手、新津梨花季總策劃莊錦華全面解析文旅品… 2020-03-31 0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桂花苑|《十六歲的花季》重回螢屏
    30年前,一部中國最早校園青春劇《十六歲的花季》在上海誕生,「白雪」「陳非兒」等一群花季少年給人留下了難忘印象。日前,修復版《十六歲的花季》重回螢屏,在東方影視頻道假日劇場播出,集數由原來的12集變為14集,這讓打造這部電視劇的編導富敏、張弘夫婦十分高興。
  • 十六歲出道,三十六歲才走紅,44歲女星憑這兩個字將日子變成甜酒
    劉敏濤十六歲開始拍戲,三十六歲才走紅,44歲憑藉這兩個字將日子釀成了甜酒,真是中年女星的勵志寶典啊!1、 十六歲出道,為了家庭放棄事業張愛玲曾經說過,人出名要乘早,劉敏濤出道就非常早,1992年的時候,才16歲的她就第一次參演了電影。和她搭戲的,都是鼎鼎大名的演藝圈老戲骨,牛犇、六小齡童、賈妮、劉江等,在他們的光輝下,劉敏濤甚至都沒有在演員表中留下姓名。
  • 山東女散文家沙龍開啟 山大教授講述「散文世界的意義與意思」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日訊 (記著 王麗 通訊員 王田田)散文世界是什麼?有意義不如有意思,還是有意思不如有意義?山東女散文家沙龍第23期名家分享活動利用周末開啟,邀請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叢新強,作了一堂題為「散文世界的意義與意思」的精彩講座。
  • 李白的一首贈別詩,信手拈來,自然流逸,就像一篇優美的散文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李白的贈別詩《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是詩人送別自己一位排行十六的劉姓朋友到山中歸隱時所作。全詩就像一篇優美流暢的散文,隨手寫去,自然流逸。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裡,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蘿衣,白雲堪臥君早歸。詩的第一句連用兩個」山「字,緊扣題目中的」歸山「,並且點明劉十六是從秦地出發,歸隱楚地的山林。
  • 散文詩《沉默的火焰》獲中國散文獎
    《海外文摘》雜誌社執行主編蔣建偉發表了《2020年中國散文工作報告》。本次年會共評選出散文精銳獎等4個年度獎項。河南南陽市詩人、散文作家武建華的散文詩組章《沉默的火焰》(共20章)榮獲二等獎。武建華(左三)在「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頒獎大會主席臺上領獎武建華的散文詩組章《沉默的火焰》共計20章。
  • 森茉莉,永遠的十六歲少女
    十六歲出嫁,遠赴巴黎,從此未再見到父親。我們還可以在後面加上之後被丈夫趕出家門,晚年貧困,寫文為生。短短一段字能否概括一個人的一生?還好她是文人,我們可以透過作品窺見細微。森茉莉的文字給我的感覺就是,精緻,華麗,少女氣。
  • 鳳山寺: 「做十六歲」習俗因廣澤尊王得名
    便設下計策,讓郭忠福把他父親骨灰撒入風水寶地之中。 後來,郭忠福母子被楊財主解僱了,經風水先生指點,前往老家詩山,母子二人便在鳳山住了下來。 16歲那年,郭忠福像往常一樣上山砍柴,發現有一株大樹很高,上面有許多枯枝,忠福便對同伴說:「我要爬到大樹上,折下那些枯枝。」 郭忠福幾下子便爬到了樹上,恰好有一條粗大的「加蕉藤」纏繞在樹枝上。
  • 《永遠十六歲》首曝預告片 奈特莉恐婚叛逆出逃
    《永遠十六歲》首曝預告片 奈特莉恐婚叛逆出逃 時間:2014.07.1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離心力 分享到:
  • 15歲才女寫出21萬字散文集 同學拍微電影做賀禮
    15歲才女寫出21萬字散文集 同學拍微電影做賀禮 你很難想像,如此富有哲理的語言,如此清新質樸的文筆,竟然出自一位15歲少女之手。  昨日,記者在吉大附中初中部見到了這名「90後」女孩,身材高挑,可愛的齊劉海,眼睛裡閃爍著明亮的光,當同齡人都在忙著備戰中考時,這位名叫王逸琪的小作家卻召開新書推薦會,帶來了21萬字的新作《回歸線外的夏天》。而她的同班同學康樂天更是拍了一部以她作品為腳本的「微電影」作為賀禮。
  • 何民:鐵匠張莽娃|散文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張莽娃家很窮,幾歲就死了爹,他媽一個人拖扯他到十四歲就實在拖不動了。
  • 《十六歲的花季》重播 主演導演時隔三十年再聚首
    來源:新浪娛樂《十六歲的花季》重播《十六歲的花季》劇組重聚「吹著自在的口哨,開著自編的玩笑……」三十年前,由上海原創出品的《十六歲的花季》綜合成千上萬個十六歲的孩子的經歷,為他們編織了一曲歌、一首詩、一個夢……三十年後
  • 永遠十六歲的小仙女星座
    永遠十六歲的小仙女星座第五名:射手座熱情活潑,喜歡冒險的射手座內心也是個小公舉哦。活潑的射手天生喜歡冒險,熱愛一切刺激有趣的事物。她們愛玩的個性和年輕的心態密不可分。因此她們可以和任何年齡段的人成為朋友。單純如射手座,她們真的超級喜歡小朋友啊,也非常有孩子緣。
  • 散文薈|陳卓:粉末視界
    「十六。」我答。「哦哦,十六好啊!我十六那會兒,也獨闖社會了,」老頭兒說著,轉頭衝著那幾個年輕點的流民說:「我像他那會兒,都混上小頭頭兒了!那時候還興用騾子運磚,我專管騾子!」老頭兒一臉自豪。「真娘的能扯淡,你一城中村的賤民見過騾子長啥樣兒不?不會是躲在哪個工地的磚垛下撮尿泥吧!」
  • 這屆年輕人怎麼不愛讀散文了?
    我問12歲的兒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散文,他說,因為說雖然文字優美,但莫名其妙,最惱火的是每套卷子閱讀理解大題都是散文,絞盡腦汁去思考「這段話有什麼深層含義」、「這篇文章看似寫.....,實際寄託了作者的什麼精神?」.......
  • 【散文】段建平 ‖ 襟懷坦蕩的歐陽修
    24歲那年順利考中進士,從此踏入仕途。曾任西京留守制官、河北都轉運使等職,後在滁州(今安徽滁縣)、潁州(今安徽阜陽縣)、青州(今山東德州一帶)等地做官。歐陽修為官清廉,同情人民疾苦,關心國家安危。敢於直言進諫,從不屈服權貴。歐陽修因勤勉於政,又寫得一手好文章,在當朝有一定的影響力,深得人民擁護和朝廷的器重。
  • 中考範文《十六歲的天空》2,名師點評得分點|初中作文素材積累
    十六歲的天空回望十六歲的天空,我有太多的感慨。回首十六歲這一特殊的成長時期,我感到它就像一首歌——一首難懂、難唱、難學的歌。十六歲的天空,沒有了綠茵場上的摸爬滾打,沒有了「車」「馬」「炮」「足」的苦思冥想;告別了雙休日的休閒時間,告別了節假日的歡樂時光。本想再一次擁抱起蒙上灰塵的足球,走進黑白對弈的世界;本想看一看好萊塢大片,鬆弛一下緊張的神經……可是,十六歲了,上初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