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北美印第安人更慘的,肯定是南美的印加帝國了。
很多人都知道,1532年11月16日,西班牙人皮薩羅帶領168人,把印加帝國8萬精銳部隊打得丟盔卸甲、四散而逃,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也被俘虜了。
這段歷史,一定會永遠留在後人的記憶中,因為它至少能警醒人們,落後會被打得多麼慘。
其實,就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印加帝國內部已經亂了。
是不是很多人印象中,印加帝國歷史很久遠?實際上,考古研究已經證明,公元1200年左右,印加人才遷徙到安第斯山脈的庫斯科地區(印加帝國的首都)。而直到1350年左右,印加人在安第斯山脈中部地區,僅僅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城邦而已。
1438年,臨近的敵對部落昌卡人,對印加人發動了進攻。當時印加人的首領維拉科查·印卡,竟然不戰而逃,帶著自己的三個兒子跑了。他的第四個兒子印卡·尤潘基沒有走,而是組織族人開始反抗,並且打敗了敵人。
這下,老首領就比較尷尬了。為了讓自己本來選定的繼承人繼位,他決定把這個功勞搶過來,所以父子之間就發生了爭論。
最後,老首領想要除掉印卡·尤潘基這個兒子,結果事情暴露,只能逃離首都四處流亡。而印卡·尤潘基,則開始帶領印加人四處徵戰,開疆闢土。
從此開始,印加帝國的王室,就開始亂了。
印卡·尤潘基的繼承人是託帕·印卡,他開創了統治者娶自己親姐妹的傳統。和古埃及託勒密王朝一樣,為了讓臣民把皇族當「神」一樣看待,保持純淨的血統,近親結婚成了最好的選擇。
託帕·印卡之後的印加統治者,全部都選擇和親姐妹通婚,一直延續到印加帝國覆滅。
1493年,託帕·印卡去世之後,他的60多個兒子開始內亂了。最初,託帕·印卡是選定了「太子」的,而且一直培養著。但誰也沒想到,臨死前他又忽然選了另一個繼承人,名叫伊瓦納·卡帕克。這下麻煩了,新舊兩撥「太子黨」互不相讓,爆發了武裝衝突。
最終的結局是,最初的繼承人被幹掉,伊瓦納成了印加帝國的新皇帝。
這還沒完,因為當時伊瓦納才十幾歲,他的兩個叔叔是攝政王——其中一個叔叔還陰謀篡位,被殺了。
太驚險了是吧?所以,伊瓦納親政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殺掉了其他的親兄弟,防止有人篡位。第二件事,就是娶了自己的親姐妹,鞏固地位。
你看,當個皇帝操心吧?
1525年,伊瓦納死在了自己的行宮,他也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大家注意一下時間,西班牙人已經快要來了)。
伊瓦納很多年都住在舒適的厄瓜多行宮裡,享受生活。他的兒子們早就開始內鬥,雖然沒有留下太多記載,但很明顯印加版的「九龍奪嫡」血雨腥風,死傷慘重。
其實,伊瓦納早年徵戰厄瓜多的時候,一直帶著自己的兒子阿塔瓦爾帕——就是後來那個被西班牙人俘虜的皇帝。
能跟著父親四處徵戰,不就意味著將來會繼承帝國嗎?阿塔瓦爾帕是這麼想的,但他爹沒這麼想。伊瓦納看著皇子們鬥爭這麼激烈,先是選了一個名叫尼南·庫尤奇的兒子——但是這個兒子很快就病死了。於是,他又選了19歲的瓦斯卡爾。
多年的皇子內鬥,首都都亂了套了,大臣們勾心鬥角,派別林立。19歲的新繼承人還沒高興兩天,就得到了密報,首都的四位顧命大臣,已經準備好了謀反。
瓦斯卡爾回到首都之後,辦完父親的葬禮,一個個的召見了顧命大臣,全部除掉了。
然而,那個一直在外徵戰,有一支龐大軍隊的阿塔瓦爾帕,開始叛亂。就這麼,兄弟倆開始了多年的大規模戰爭。
1532年夏天,阿塔瓦爾帕終於打敗了自己的兄弟。不過,多年的內戰讓印加帝國損失了超過十分之一的軍隊——大多數都是經驗豐富的士兵。
阿塔瓦爾帕終於成了印加帝國的皇帝,他率領大軍回到首都的路上,聽到了一個消息:一群騎著奇怪動物的白種人,在海岸登陸了。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阿塔瓦爾帕到了首都之後,盛大的登基典禮都還沒來得及辦,就被西班牙人俘虜了。此後,印加人雖然繼續抵抗,但終究沒有挽救這個帝國。
印加帝國的覆滅不可避免,但是內亂確實幫了歐洲人的忙。
很明顯,當皮薩羅帶領168人來到印加帝國的時候,這裡剛剛結束了一場戰爭。更關鍵的是,阿塔瓦爾帕還沒來得及對付那些各懷鬼胎的大臣和將領,整個帝國實際上已經四分五裂、一盤散沙。
如果你這麼看的話,就會理解168人打敗8萬人,並非完全不可能。
當然,印加帝國的覆滅,最大的原因還是太落後了。雖然印加人打下了龐大的版圖,但帝國根本無力直接統治這些地區。實際上,印加帝國的大部分地區,還是由當地的部落領袖負責管理,就如地方諸侯一樣。
印加軍隊沒有馬匹、沒有戰車,他們山路中徒步前行。這就意味著,皇帝實際上不可能管理地方事務,甚至無法及時處理地方叛亂。看似龐大的印加帝國,其實非常鬆散,再加上持續多年的內亂,根本無法團結起來。
皮薩羅的第一戰雖然「輝煌」,但並不意味著完全打垮了印加帝國,印加人持續數十年的抵抗就是證明。
以史為鑑,印加帝國是亡於落後,更是亡於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