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美團外賣上市被遺忘的人:曾是聯合創始人,還是首位外賣小哥

2020-12-23 王春龍

本周三(12月9日),美版「美團外賣」DoorDash完成了上市。IPO首日,股價大漲85%,這也讓公司的三位聯合創始人成為億萬富翁。不過,價值兄發現,DoorDash其實還有第四位聯合創始人,這位不僅幫助這家公司順利創建,並成為這家食品配送公司的第一位「外賣小哥」。

美版「美團外賣」有四位聯合創始人,但公司把他除名了

本周三,在食品配送巨頭DoorDash開始股票交易後,科技行業又誕生了三位億萬富翁。這三位創始人分別是託尼·徐(Tony Xu)、斯坦利·唐(Stanley Tang)和安迪·方(Andy Fang)。但在DoorDash建立外賣配送帝國之前很久,它給人們的印象,只是史丹福大學的四個人和一個網站。

DoorDash三位聯合創始人,憑藉公司上市已成為億萬富翁

該公司還有第四位神秘的聯合創始人——埃文·摩爾(Evan Moore),他在大約17個月後離開了公司。在DoorDash的上市文件中,摩爾並沒有被列為主要股東行列,事實上,他的名字根本沒有出現在IPO文件中。但從媒體曝光的照片來看,這位聯合創始人在DoorDash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此被忽視的這位聯合創始人,不得不讓人感到遺憾。

DoorDash早期四位聯合創始人合影

2015年,當DoorDash聯合創始人兼CEO託尼·徐向《連線》講述公司的創立故事時,記者曾表示,「必須提醒他,還有第四名創始人。」也許那時候,DoorDash就把這位聯合創始人除名了。

目前,我們不知道摩爾離職的原因尚,但他對公司的貢獻很多人都熟悉。

他是一個獨創的「外賣小哥

作為斯坦福商學院的學生,摩爾和徐在史丹福大學的「創業車庫」(Startup Garage)上萌生了「DoorDash」的想法。當時,他們是為了完成一門研究生水平的實驗課程,挑戰學生設計、測試和啟動新項目。對此,兩人請來了計算機科學系的兩名本科生斯坦利·唐和安迪·方來開發一個產品。由此,DoorDash的模型誕生了。

第一個版本是一個網站,上面貼著附近8家餐廳的菜單,還有一個谷歌語音電話號碼,消費者們可以撥打這個電話下單。摩爾本周三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兩位聯合創始人是第一批「dashers」,他們在帕洛阿爾託接電話,運送貨物。可以說是公司的首批「外賣小哥」了。

「(產品的發展速度)我們很快就跟不上了。我記得好幾次跑出教室去接電話。」摩爾在寫道。該團隊通過自己點披薩外賣和現場僱傭司機來尋找更多幫手。

在這一年結束之前,DoorDash被著名的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or納入,並從頂級投資者那裡獲得了24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這些投資者包括Khosla Ventures和知名投資人羅恩·康韋(Ron Conway)的投資公司SV Angel。

這就是摩爾遇到Khosla團隊的原因,這家公司的老闆維諾德·科斯拉(Vinod Khosla)是矽谷最多產的交易者之一。他以常駐企業家的身份加入了這家創業平臺,負責尋找交易,並盡職盡責。

出於種種原因,2014年,摩爾辭去了他在DoorDash的日常工作。

《連線》雜誌的史蒂文列維在2015年寫道:「徐將兩人的分手,描述為公司版的友好離婚。」「摩爾基本上證實了這一模糊的說法,現在他帶著敬意(雖然不是很熱情)談論『DoorDash』。」

回憶曾並肩創業的過程,感覺很溫馨

摩爾從一家科斯拉投資的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2014年,他在Opendoor進入市場之前擔任產品主管,負責產品、銷售和運營方面的招聘工作,然後拓展買方市場。巧合的是,「Opendoor」和「DoorDash」在舊金山的新辦公地點位於同一幢大樓裡。

他在這家房地產公司工作了4年,該公司正計劃通過與一家空殼公司合併的方式上市。

現在,摩爾站在了尋求融資的初創公司的新團隊。他是科斯拉投資公司的投資合伙人,在那裡他為初創公司投資。摩爾在房地產領域表現出了獲取交易的能力,他投資了租賃公司Up&Up和初創公司Atmos,後者旨在簡化購房過程。

摩爾拒絕對DoorDash的聯合創始人身份發表評論,但在社交媒體上,他回憶起了「DoorDash」早期的日子——當時公司從徐的宿舍搬到了他們共同創始人居住的公寓——那種感覺很溫馨。

「沒有捷徑可走。我們必須把每件事都做得又快又好,並在有效的事情上加倍努力。」

「為了成長,我們做了一切,」他寫道,「從站在街上與陌生人交談,到參加生育大會,以弄清楚如何與新父母取得聯繫,再到比拼誰一天能掛更多的門牌傳單……大部分都沒成功,但也有一些成功了。」

對於DoorDash,摩爾似乎已經釋懷,除了回憶那些美好的創業經歷,他似乎無欲無求。

相關焦點

  • 美團&餓了麼外賣小哥組CP出道
    這幾天,如果你有點外賣的經歷,就會發現一些外賣小哥頭上的帽子有了新變化。 美團外賣小哥頭上的黃色帽子上多了一雙耳朵,有網友說是兔子耳朵,但美團官方很快解釋稱,這其實是袋鼠耳朵,因為美團的logo就是一個袋鼠的形象。
  • 吃相難看的平臺與小哥之爭:美團與外賣哥
    還有客戶在線申請退款的這個訂視頻在網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引發了人們對外賣行業的深刻的思考。之所以這些問題這麼容易引起大家關注,是因為自從美團與餓了嗎為爭奪外賣市場開始之初,便採用了大量的補貼政策,開啟了中國網際網路推廣的燒錢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中國的飲食生態。
  • 「美版拼多多」Wish要上市,美版美團和美版滴滴還好嗎?
    回望過去,每當有中國公司在美股上市時,華爾街總會找一家美國知名公司對標,用「中國版XX公司」的方式,來讓更多投資者快速了解這家公司。愛奇藝稱自己為「中國的奈飛(Netflix)」、最近上市的泡泡瑪特逢人必講「中國迪士尼」……究其原因,仍是投資者對於新上市企業的不了解所致。
  • 腦癱外賣小哥深夜仍在跑單,被美團封號卻依然微笑
    人們的生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幸好有外賣,外賣的存在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近日,網絡上一則外賣小哥的視頻感動了全網友。微博上的這個視頻在南昌東蓮路的深夜街頭,天氣仍然很冷,車子很少,人影寥落,然而這個送外賣的小哥仍然沒有下班,依然為需要點外賣的人送去外賣。他是一個外賣小哥,同時也是一名腦癱患者!
  • 從DJ到健身教練全是外賣小哥,萬物皆可外賣的市場到底該怎麼看?
    來源:江瀚視野當前,中國人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超長全民寒假,更有一次讓人記憶深刻的網際網路流量井噴,在這場網際網路的狂歡之中,估計外賣產業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產業,在的大家都不能出門的日子裡,外賣幾乎成為了大多數人日常生活的最愛,但是也正是外賣產業的高速發展,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任何人都可成為外賣小哥,而萬物皆可外賣的巨大市場,這個市場之後到底會何去何從呢?
  • 美團殺熟:從用戶殺到商家和外賣小哥!
    原標題:財華洞察|美團殺熟:從用戶殺到商家和外賣小哥!作者飄移神父講述了他開通美團會員後同一家店、同一地點、同一時間段,外賣費用反而從2塊錢漲到4元。   開過美團會員的人都知道,美團會員一個月的費用是15塊,贈送5個無門檻的5塊錢紅包。會員在消費中共可獲得優惠5*5-15=10元,似乎是很優惠。可實際上,美團通過其他地方明降暗漲,又把錢給賺回來了。
  • 美版「外賣」上市!開盤大漲85%,孫正義成贏家:投資回報超1500%
    但是現實卻沒有給予他垂憐,軟銀在美國的多個投資,都出現了程度不一的虧損,而最大的虧損,還是來自於孫正義的大本營——軟銀。風水輪流轉,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如今看來老祖宗的話還是十分有道理了。在「虧損」烏雲中籠罩了許久的孫正義,卻在近日打了一個十分漂亮的翻身仗,一家企業的上市,讓網友們注意到了低調許久的孫正義。
  • 江瀚:從DJ到健身教練全是外賣小哥,萬物皆可外賣的市場到底該怎麼看?
    服務業招聘公司鬥米聯合創始人趙冰介紹,在2月17日復工之後,公司每天交付數百人,以運力相關行業為主,絕大部分集中在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近期零售類崗位慢慢放量,餐飲類用工需求依然進展緩慢。 鬥米在半個月時間裡已經為10餘家新零售公司輸送幾千名員工。
  • 美團外賣小哥滿頭都是兔耳朵,餓了麼小哥也不羨慕了,滿頭竹蜻蜓
    外賣小哥是我們給外賣配送員的稱號,雖然外賣配送員有男有女,但是很少有女生能夠堅持下來,高強的壓力確實不太適合女生。如果真有女生堅持下來,那她一定有驚人的毅力。外賣配送員的工作雖然辛苦,有時候都吃不上一口熱飯,時時刻刻都在和時間賽跑,時間是他們最大的敵人。
  • 美團外賣出新規:增加騎手評價商戶功能,外賣小哥紛紛表示支持!
    幾個月前,《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一文引發全網熱議,聚光燈打在了外賣小哥身上的同時也讓我們了解到,為趕時間闖紅燈、逆行等情況對外賣小哥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在那之後,國內外賣市場兩大巨頭美團和餓了麼先後表示會針對目前的問題做出優化,而在幾個月之後,當人們漸漸淡忘這件事時,美團信守承諾拿出了改變的決心。
  • 中國外賣小哥是神秘組織,各行業工作不順的人都可能從事外賣行業
    有人說中國的外賣小哥是一個神秘組織,因為能人很多,的確如此,外賣行業臥虎藏龍,各行業工作不順的人或者不想被別人約束的都可能來跑外賣,所以什麼技能的人都有,他們能快速找到客戶的地址,無論小區還是醫院,大街還是小巷,甚至荒山野嶺都能送達,所以中國外賣小哥不簡單。
  • 動動省商學院:外賣小哥被偷走的時間和錢
    香港上市的美團點評股價,從今年3月的低點70港元,漲到最近的280港元,整整4倍。 可能的原因是,美團在統計騎手總數時,把只幹了幾天的人也算進去,以美化自己對就業的貢獻。在宣傳收入時,卻只計算長期穩定的騎手,降低了基數。 既然美團自己的數字不準確,我們只好去別的地方找找。 實際上,外賣小哥工資主要並不是由美團、餓了麼這些大公司直接發放,而是外包給了勞務派遣公司。
  • 三個斯坦福華裔學生,送外賣成億萬富翁
    DoorDash創始人們沒想到,三位於「矽谷創業搖籃」——史丹福大學畢業的華人學生,撐起了美國外賣半壁江山。三人一夜之間也成為了億萬富翁,平均年齡竟還不到30歲。01美版美團IPO飆升,創始人們身家高達28億美元現今,中國外賣市場日趨成熟,而歐美的網絡外賣大戰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
  • 財華洞察|美團殺熟:從用戶殺到商家和外賣小哥
    例如開通美團會員之後享受到滿減優惠是比非會員少的,也有商家表示,其實美團給會員的優惠券部分還是從商家身上扣出來的。最新美團回應,其實並不存在會員非會員配送費的差異。所謂配送費差異,是由於定位緩存造成的。但「美團被爆殺熟外賣會員」昨天就已經登上了微博熱搜了——證明很多用戶都有相似的經歷。美團將鍋都甩給技術失誤,多少人會信呢。
  • 順豐要做外賣,單挑美團餓了麼?能吃到10元外賣嗎?
    呼籲順豐入局背後:外賣平臺佣金問題惹爭議  「順豐要做外賣」的消息下,不少消費者還在網上開始@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  「有外賣平臺抽成太高,商家和騎手都很難。」資料圖:2月14日,外賣小哥在雪中送餐。
  • DJ和健身教練轉做外賣小哥背後:行業新一輪大戰或開始
    當前,中國人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超長全民寒假,更有一次讓人記憶深刻的網際網路流量井噴,在這場網際網路的狂歡之中,估計外賣產業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產業,在的大家都不能出門的日子裡,外賣幾乎成為了大多數人日常生活的最愛,但是也正是外賣產業的高速發展,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任何人都可成為外賣小哥,而萬物皆可外賣的巨大市場,這個市場之後到底會何去何從呢?
  • 你侮辱了外賣小哥四個字…在美團多次叫外賣,最後一次竟被送餐員強姦!
    11月28日下午5時許,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來到了事發的聯洋年華小區正門,正門有兩位保安負責核查入內車輛,一旁有一個欄杆豎起的小門供居民出入。記者佯裝接電話從位於迎春路的大門進入,三名保安並沒有加以排查詢問。
  • 真正的騎士精神是「天道酬勤」,超50萬外賣小哥在美團就業增收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孫冰) 今年10月17日,美團(北京三快雲計算有限公司)作為網際網路企業的代表獲頒2020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美團之所以能夠獲此殊榮,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做外賣小哥正在成為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的重要就業方向之一。
  • 美團外賣小哥登上《時代周刊》:疫情之下,中國外賣騎手保障配送...
    為了全面抗擊疫情,中國各地關閉了辦公樓、學校和工廠,許多餐館經營模式也改為「僅支持外賣」。人們開始網購大量物資,從衛生紙到熱湯麵,並依靠像高治曉這樣的外賣小哥幫助把物資送上門。高治曉是外賣配送行業巨頭---美團的一名騎手。如果沒有這群在危險中挺身而出的外賣騎手們,很多家庭會挨餓,病人也無法得到賴以生存的物資供給。
  • 我在江湖送外賣 《一夢江湖》X美團外賣聯動發布
    高自由度武俠手遊《一夢江湖》與美團外賣開展恰飯深度聯動啦!年度資料片7月24日公測,行當玩法升級,在江湖做美食與送外賣兩不誤~美團外賣箱撞破次元現身江湖,策劃化身外賣員送上夏日美味,更有超萌聯動外觀、驚喜紅包雨等少俠來撩;這個夏天,帶你體驗不一樣的美食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