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面部具有非常豐富的表現力,因為面部的神經和肌肉分部非常發達,並且敏感而富有彈性。
臉部肌肉隨著人情感的波動,以極快的速度在變化,就憑這一點,面部表情的變化情況可以作為透視深層心最易上手的線索。
通過對人的大腦皮層工作領域的研究發現,負責人的臉部肌肉和手的活動的大腦皮層要比負責人體其它區域運動的區域佔用空間多得多,其中人的眼晴和嘴馬周圍是臉部神經最為活躍的部份。
為了再生理上和心理上確定一個人的情感動態和臉上肌肉的變化關係,有科學家曾經嘗試過各種各樣的實驗。
一位來自法國的心理學家通過對臉部的肌肉進行電脈衝刺激來人為的使面部發生表情活動,並在相應的位置標出記號,以此來找出肌肉與表情的對應關係。
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並不需要知道這個實驗的結果,只需要用心觀察人的情感動態和表情變化的變化的關係,就不難發現情感的變化和臉上肌肉的運動是有對應關係的。
舉個最簡單不過的例子:當人的心情輕鬆愉快的時候,往往臉頰會有所提升,而同時嘴角向後方拉;而當人的心情陷入低落的時候,臉頰會向下沉,而同時嘴角也會往下拉。我們不常聽人說「某人一天到晚拉個大長臉,像誰欠了她幾百萬似的」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高興與悲傷,快樂與憂鬱這些情感狀態,都會在人的臉上有對應的表現。
下面來具體的給大家簡要的介紹一下:
喜悅:下眼瞼向上提,並在外眼角形成魚尾紋,嘴巴會微張而上牙,嘴角會向後輕微拉伸,上嘴唇會向上升而拉緊緻起來,下顎會有點下垂。
憤怒:左右眉會往中間擠,同時眉尾上揚,眼睛大多會比正常情況睜得大一些,鼻翼張大,嘴巴橫向拉長,以至能看到下牙,嘴角下垂,下唇很用力的橛子,而下巴會向前伸出,而使嘴唇成「上包上」形。
哀傷:左右眉靠近而眉尾下垂,眼睛幾乎閉起,鼻翼收緊,嘴張開並有輕度扭曲,嘴角下垂,下唇顫動,下顎松馳下垂。
恐懼:眉頭上提,以至於把額頭擠出皺紋,眼睛睜得很大,鼻翼擴大,情況嚴重時,嘴會張開得忘了合攏,同時嘴角下垂
厭惡:眉頭向中間靠攏而在額頭中間擠出皺紋,眼睛眯起而眼球轉動,鼻向上拉而在鼻根形成皺紋,鼻翼稍微向兩側拉開,嘴馬微向上翹起,嘴角下垂,下唇突出,下顎向上提起。
然而,這只是最基本的表情動作,但是只知道這些,要從表情看透一個人的真實感情,還是有難度的,因為會受限於觀察的角度,而只能看到臉上的部份變化,所以造成了觀察結論與真相形成差距的情況。
有一個學會從表情看透內心的簡易練習法,就是看電視!嘻嘻!意外吧?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看電視的時候,按下靜音鍵,這樣就可以不被聽覺分神,而把注意力完全集中於畫面本身之中,從明星或演員的表情中觀察角色的心理活動。如果經常做這樣的訓練,你會發現,有些演員的表情非常靈動感人,會讓你忘了自己是在看啞劇。
事實上,鑑別一個人演技好壞的訣竅,就在於表情。好的演員,就使不聽對白,也能讓你感受到他的語言,他僅靠表情就能與你說話。相反,一個差勁的演員你只能看到他嘴巴在一張一合,而表情卻是呆板的,俗稱「殭屍臉」。
有一位日本漫畫家,為了修煉自己的畫藝,總喜歡在無聲的電視機前坐很久,他通過觀察演員的肢體動作和表情變化,就可以透析平時看不到的心理活動,從而使自己的創作更富有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