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擊球階段
桌球由於受到球拍在拍面的垂直方向和切線方向的作用力,從而對桌球在相對於拍面的垂直方向和切線方向產生加速度,使桌球從擊球方脫離底板之後,球拍對桌球的作用力消失,桌球的前進速度和旋轉速度就已經確定下來,在沒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下,無論是桌球的行進速度還是轉速都是恆定不變的。
只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桌球的運行狀態才會發生改變。這是物理學常識,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說桌球從擊球方脫離底板之後的一瞬間,其前進速度和旋轉速度值最大,換句話說,此時球速最快、最轉!這時的桌球就像從槍膛中射出的子彈,在前行的同時高速自轉。
二、行進階段1
行進階段1就是桌球從擊球方脫離底板後,至桌球落到對方檯面上飛行過程。由於桌球在這一過程中只受到空氣的阻力,空氣阻力的大小與桌球行進的速度和行進長度成正比,隨著前行距離的增加,球速逐漸降低;
由於空氣對桌球自轉產生的阻力矩很小,所以桌球的轉速則受空氣的影響很小,在行進的有限距離內,轉速幾乎不變。就像高速旋轉的陀螺,轉速受空氣的影響很小一樣。
三、行進階段2(二跳)
行進階段2(二跳)就是桌球從對方檯面上彈起至被對方擊打或落地前的飛行過程。由於桌球從對方檯面上彈起,桌球與球檯發生碰撞,此時發生兩種作用:一是單純的撞擊產生的能量的傳遞與損耗,二是由於桌球自身的強烈旋轉與臺面摩擦產生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與桌球的轉速和球與臺面之間的摩擦係數有關。
由於摩擦力的作用,一是降低了桌球的旋轉,二是增強(上旋球)或減弱(下旋球)了球的前行速度,根據衝量定理,球速變化多少與球受到的衝量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說與摩擦力的大小和作用時間的長短成正比。此時桌球的旋轉略有降低,上旋球的球速增加了,下旋球的球速降低了。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桌球在對方臺面彈起後,由於只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的影響,這樣隨著行進距離的增加,球速迅速降低,而球的轉速幾乎不受影響。這一點在實戰中反映的很明顯。對於弧圈球來說迎前一點擊球,由於球速較快,接球就比較困難,退後一點擊球,由於球速已有所降低,接球時就比較容易上手,然而球的旋轉直到落到地上仍狂轉不止。
↓更多精彩內容↓
拉好弧圈球,秘訣就這1個!
馬龍4-3逆轉張本智和,絕境大翻盤!
早期馬琳vs柳承敏,前三板互爆!
許昕最牛的一次對拉,我剛剛又看了20遍!
打桌球記住12個「不要」,免得被人打!
6大隱患提醒您,打桌球過量危害大!
長按關注 桌球我們是認真的!
▼
鼓勵一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