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低門高嫁,同是嫁侯府嫡子,為何命運如此不同?

2020-12-17 仙小狐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顧廷燁的生母白氏,還有庶女盛明蘭都是低門高嫁,同是嫁給寧遠候府的嫡子,為何一個含恨而終,一個卻被夫君寵成寶?

盛明蘭和顧廷燁

顧廷燁生母白氏,是鹽商侄女,當初帶著巨額的嫁妝,嫁進侯府,解了當初侯府之困。本來,白氏應該是顧家的恩人,但是,她的生活並不如意。

在原著中,常嬤嬤曾說白氏管家是一把好手,婆子、丫鬟、小廝不敢多說一句話,只埋頭幹活。可見,白氏是並不是只有財富,還有頭腦。

白氏過門後,就為顧堰開生下嫡次子顧廷燁,而虎頭虎腦的顧廷燁,像極了當年的顧堰開。結婚多年的顧堰開,雖然已有顧廷煜,但是顧廷煜和他生母一樣,是個病秧子。所以,有如此一個健康的孩子,顧堰開應該開心才是。

但是,顧堰開似乎並不開心,甚至刻意冷落白氏。而白氏知道事情原委後,自己求了一封和離書,嫁妝就給了顧家,自己帶著孩兒離去就好。

顧廷燁生母白氏

可見,白氏是一個通透的女子,她不僅會管家,對於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也是瀟灑放手。

而大秦娘子的做派,更像是一位貴妾,不僅纏著顧堰開,不讓他娶妾,為顧家開枝散葉,甚至侍奉公婆的時候,一個暈倒,就將一個做媳婦的本分,丟了一乾二淨。還讓顧堰開從此埋怨父母,帶著大秦氏遠走鎮守他鄉,只為父母不在為難大秦氏。

在古代的後院,三妻四妾是常事,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秦氏若是一個本分的大家閨秀,本可以讓顧堰開納妾,然後妾室生下孩子,收養在自己撫養,甚至可以去母留子。可是,她不願意,她要獨佔顧堰開。

可是,顧堰開卻始終對大秦氏死心塌地,可以冷落白氏,最後白氏落得一個含恨而終。

明蘭的父親是五品的小官,當初,嫡長女華蘭嫁去忠勤伯府,都是高嫁了,還被婆母為難。而明蘭作為庶女,嫁進寧遠候府,本來是高嫁中的高嫁。

勇毅候獨女盛家老太太都怕明蘭嫁入顧家,被人為難,為她備了厚厚的嫁妝。甚至明蘭嫁過去後,高門大戶宴請賓客,都不給明蘭下拜帖。可見明蘭的處境,是多麼尷尬。

在嫡庶分明的古代,庶出本身就是上不得臺面的,所以,不管誰走到哪裡,都會拿明蘭的身份做文章。雖然,明蘭過繼到大娘子名下,也是嫡女,但是,她始終是一個山寨的。

雖然,求娶明蘭的時候,顧廷燁曾親口承諾說:「今後我在男人堆是老幾,你在女人堆就是老幾」,吹動了一地少女心,但是婚後的生活,明蘭還是小心翼翼。

婚後,小秦氏時不時來給明蘭添點堵,甚至給明蘭的院子裡放了兩把火,差點要了她的小命。不過,明蘭都安然無恙,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所以,明蘭被顧二叔寵成了寶。

可是,白氏和明蘭都是地門高嫁,白氏是嫡出,明蘭是庶出,為何命運卻如此不同?

白氏嫁的是顧堰開,侯府嫡長子,妥妥兵魯子一枚。在原著中,天下一定,很多兵將世家已經開始轉文。所以,顧堰開心裡有著「文人情節」,而大秦氏是才女,又是柔弱不能自理,顧堰開對大秦氏一見鍾情。

既然是一見鍾情,那麼他們的婚姻就是自由戀愛的結晶。所以,顧堰開心裡裝著大秦氏,大秦氏的柔弱,滿足了顧堰開的英雄情結。一個女人過度的依賴自己,在男人心裡的成就感,比打了任何勝仗,都開心。

顧廷燁生母白氏

而白氏是健健康康的女人,生活上自然不需要顧堰開的照拂,理家方面,白氏又是能手。如果從經濟上滿足,可人家白氏可比顧堰開還有錢,可見,顧堰開在白氏面前,是被KO很多次的。

顧堰開見過的女人很少,除了大秦氏這種柔弱的女人,就是白氏這種開朗的女人。只有顧堰開自己知道,對白氏是否有感覺。但是礙於白氏的救助,顧堰開不好開口表達心事。

而顧堰開帶著對大秦氏的眷戀,在白氏處卻找不到被依靠的感覺。所以,越來越挫敗,如果白氏適當的學學大秦氏,撒撒嬌,可能顧堰開的心結也會打開,畢竟顧延燦就是照著大秦氏養的,結果頗得顧堰開厚愛。

可白氏卻是一位高風亮節的女子,萬萬學不得大秦氏那套狐媚的手法。所以,她清清白白的嫁給顧堰開,卻受了一肚子委屈,最終,含恨而終。

庶女出身的明蘭,習慣了做小伏低,她明白,人活的是裡子,不是面子。所以,明事理的明蘭,有自己經營婚姻的方式。當然,她也自知身份的懸殊,也做好了心裡準備,來迎接四面八方的流言蜚語。

而顧廷燁和朱曼娘有過一段感情,但是,經過明蘭的點撥,顧廷燁終於迷途知返,看清楚了朱曼娘的為人。

雖然,侯府嫡子被後娘捧殺長大,但是顧廷燁是正直的,善良的,他遵守古代的禮教。所以,從開始對於曼娘只為妾,到後來,只想逃離這個可怕的女人。

明蘭和白氏相同的地方,白氏救顧家於水火,明蘭讓顧廷燁迷途知返,從這方面來說,她們都是顧家的恩人。但是,二人也有不同的地方:

盛明蘭

白氏雖然救顧家於水火,但是鹽商侄女,始終讓顧家的人覺得丟面子。而大秦氏的死與白氏也有間接的關係。所以,顧堰開,對白氏有心結,卻不得不接受她是恩人,不得不承認自己愛上了這個女人,還有她生的健康的孩子。

但是, 從始至終,兩個人都沒有坦蕩的溝通過,這就註定了白氏的含恨而終。

明蘭雖然是五品小官家的庶女,可她點撥了顧廷燁,讓他從兩眼一抹黑,看到了光明,還成了新皇近臣。顧廷燁在心裡是感激明蘭的,所以,放棄了非嫡不娶的念頭,只想娶明蘭為妻。

在顧廷燁心裡,明蘭不僅是一個合格的妻子,更是可以交心的知己。當他出徵回來,對於自己隱瞞了新皇的計劃,誤讓明蘭覺得自己處於危險之中,明蘭卻說出:「君不密,失臣,臣不密,失身」,讓顧廷燁又驚又喜。

明蘭在大是大非之間,是懂得取捨了,也懂得什麼事可以耍耍小性子,什麼事情可以對丈夫權利支持。在二人的婚姻中,顧廷燁覺得明蘭就是寶藏,越相處,越受益良多。所以,註定了明蘭被他寵成手心裡的寶。

編後語:婚姻是一條漫長而曲折的人生路,兩個人扶持,會比蜜糖甜,如果各懷心思,各有心結,那麼註定分道揚鑣。

希望每一個人的婚姻,都幸福美滿!

相關焦點

  • 《知否》明蘭高嫁侯府用人之際,為何要把忠心的丹橘嫁出去?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明蘭高嫁候府正是缺幫手的時候,為何要把忠心的單橘嫁出去?有兩方面的言論,丹橘想要做妾主要有以下的表現老太太的受益,看過劇的都知道老太太就是因為盛紘的爹寵妾滅妻,妾室害了自己的孩子,差點毀了老太太的一生。
  • 郭晶晶,何雯娜,同是奧運冠軍嫁豪門,為何在婆家的地位大不同?
    關於結婚的流程細節,梁家人也沒為何雯娜考慮過,為了女兒婚事,何雯娜父母特意趕去北京與親家商議,站在何雯娜父母的角度,雖然現在女兒已經懷孕,但是也應該有一個風光的婚禮,出閣、酒席等環節一個都不可以少,但是梁超母親卻認為出閣不必太重視,簡單辦一下就好。何雯娜母親為了女兒,並且不惜與親家爭鋒相對,但終究拗不過何雯娜婆婆。
  • 知否原著:侯府小姐下嫁探花郎,丈夫負心,養子涼薄,孫兒至孝
    勇毅侯府唯一的嫡女、年華綻放的徐大小姐下嫁商賈門第盛家的二老太爺——當年風光一時的探花郎。短暫的恩愛時光,生有一個兒子。探花郎要納妾,侯府小姐堅決不肯,夫妻兩個一度鬧到了喊打喊殺的地步,可庶子盛紘還是出生了,而她自己唯一的嫡子,被探花郎身邊一個「楚楚可憐」的妾室害死了。侯府小姐對丈夫徹底死心,而這個探花郎也在不睦的婚姻裡鬱鬱而終。
  • 《知否》原著:王若與堅決要嫁康家嫡子,王老太爺卻說:此人不行
    導語:康姨母一生的悲劇,其實是從「嫁錯人」開始,她是王家的嫡女,又是最得父母偏疼的女孩,自幼養在身邊,連王若弗都被父母送給叔父撫養了,幾乎所有的疼愛,都給了她,從小她就沒有不順心的,哪怕是嫁人,都能夠「自作主張」,偷偷跑到前廳去看人。
  • 顧侯嫡女嫻姐嫁梁府,庶女蓉姐嫁常嬤嬤的孫子,誰嫁得更好一些
    說到《知否》裡嫻姐和蓉姐,大家都不免會比較一番,她們都可以說是永寧侯府顧廷燁的女兒,且最後都有了自己的歸宿,那麼她們中的哪一個嫁得更好呢?嫻姐,是永寧侯府顧庭熠唯一的女兒,也是丹書鐵卷唯一的傳承者。從身份地位來講,是比蓉姐要高得多的。
  • 《知否》華蘭十年艱辛,如蘭歷經磨難:高嫁低嫁都要學會經營婚姻
    性格不同,婚姻的可選性也不相同!華蘭與如蘭一個高嫁,一個低嫁,從她們親事議定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兩姐妹未來截然不同的人生。華蘭是盛家的嫡長女,她出生的時候盛老爺盛紘與主母王氏夫妻感情融洽,主母王氏與盛家老太太婆媳也處得很是和諧。
  • 《知否知否》原著墨蘭五個女兒個個低嫁,名聲盡毀
    《知否知否》中盛家盛弘最寵愛的女兒大抵就是墨蘭,雖是庶出,但過得一直都比正房大娘子嫡出小姐還要體面,嫁給永昌伯爵府後,名聲盡毀,一生都沒有生出嫡子,只能將五個女兒低嫁,墨蘭也算是最不爭氣的一位女兒。電視劇中墨蘭為了嫁入高門,不惜將盛家的名聲毀掉,和梁晗有緊密接觸,逼得大娘子不得不低下頭去提親,最後老太太出面才將親事說定,墨蘭出嫁時已有身孕,但是因為進門後和小妾春珂明爭暗鬥,沒有保住自己的孩子。
  • 《金粉世家》:一家族,四妯娌,為何同嫁入豪門婚姻結局卻不同?
    還記得當時曾經有不少觀眾為燕西與清秋絕美的愛情故事感動落淚,感嘆道:「為何曾經愛得那麼深,最終卻落得天各一方。」直到近日,重溫《金粉世家》,才發現它不僅僅是一部言情小說,它更是一部家庭婚姻指南。其中金家有四兄弟:鳳舉、鶴蓀、鵬振和燕西,每個段婚姻都是看似溫馨甜美,實則危機重重。
  • 在婆家硬氣的女人,多半是因為低嫁!
    我的性格卻和弟妹不同,我喜歡工作,喜歡挑戰,也喜歡和朋友聚會。至於夫妻之間,我家先生大多讓著我,但我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我不反對示弱,男女吵架固然其中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我覺得,適當的示弱可以增進感情,一味地示弱,便會失去原則!你們鄰居我認識,聽說女方家條件很好?男方家買房時,女方立刻出了一半的費用,所以房本上填的是兩人名字。
  • 知否:一樣是續弦,小秦氏可以嫁姐夫做正妻,為何小鄒氏只能做妾
    在《知否》中,小秦氏和小鄒氏兩人的境遇既讓人可恨又讓人同情,同樣都是因為姐姐去世,妹妹續弦,小秦氏嫁了顧老侯爺成了正妻,而小鄒氏嫁了沈從興成了妾氏。秦家與顧家素來交好,鄒家於沈家來說也是有大恩情的,但是為何小秦氏和小鄒氏一個做了正妻,一個只能做妾呢?小秦氏和小鄒氏的身世不同小秦氏出身東昌府,是個高門大戶的人家,作為正經的侯府嫡女,有著尊貴的身份和體面的榮耀。
  • 《庶女高嫁》:女主的出身是庶女,卻高嫁給了男主這樣的大人物!
    《庶女高嫁》蠻不錯的宅鬥文,作者汝女。顧名思義,就是女主角的出身是一個庶女,卻高嫁給了男主角的言情小說。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外祖母安排的婚事,也在嫡母的安排下被姐妹搶走,讓她成為府裡的笑柄,生母為了能多與父親親近,竟與嫡母聯手讓她嫁給那因愛妻死後而病入膏肓的侯爺做填房,好在她看得開,想著嫁過去過個一年半載,一個人守寡也不錯,起碼是安安靜靜的生活,卻不想這門婚事把她的平靜的一生都攪亂了。
  • 《知否》同樣嫁入豪門,華蘭被怠慢當墊腳石,而明蘭卻被捧手掌心
    應是綠肥紅瘦》中,華蘭作為盛家的女兒,她出場相對於其他的姐妹是最少的,但也正是因為有了她高嫁伯爵府,才有了日後的盛家節節高升的繁榮。電視劇的第一集就是華蘭被下聘,然而大娘子卻在屋子裡和盛紘爭吵了起來。原來,華蘭的婆家也就是袁家,說好的伯爵府夫婦親自過來下聘,如今卻只派了袁文純夫婦過來,如此的言而無信,大娘子當然會氣急敗壞了。
  • 奉子成婚遭夫家低看?同是嫁入豪門,何雯娜和郭晶晶差距太大
    因為懷孕需要產檢,所以何雯娜是和婆婆同去的,當檢查過後醫生說胎兒有點偏小時,身為母親的何雯娜很自責地哭了,而此時的婆婆竟然沒有去安慰何雯娜,而是冷下臉。產檢之後,婆婆就以「為孩子好」的理由,強迫何雯娜吃紅燒肉。
  • 二刷《知否》發現,林氏的算計很成功,墨蘭嫁到梁家,是頂級婚姻
    再刷《知否》,突然發現,拋開禮義廉恥,林氏母女不惜賠上盛家名聲也要嫁入豪門的這步棋很成功。在嫡庶等級森嚴的古代,身為庶女的墨蘭能嫁給梁家嫡子,算是最頂級的婚姻了。古代,最講究門當戶對,嫡庶的婚配大多都是有定數的。世家子女門戶相當的大都是嫡配嫡,庶配庶。
  • 知否:林噙霜足智多謀,墨蘭剛嫁入豪門,為何她就斷了自己的後路
    林噙霜是盛竑的小妾,雖然出身不高,但是憑藉自己的手段和謀略,嫁給了盛竑,而且在盛家馳騁多年,過著寵妾滅妻的滋潤生活。要知道在古代這種高門大院裡最講究門當戶對,而且嫡庶有別婚配都是有定數的,所以才會有嫡女嫡子和庶子庶女的說法,而林噙霜是家道中落的孤女,盛老太太念其可憐,就把她養在身邊,林噙霜卻有自己的盤算,她不想出嫁到外面去,就想留在盛家。
  • 兩代「小燕子」人同命不同
    趙薇與黃奕都演過《還珠格格》裡的小燕子,兩代「小燕子」人同命不同。說命運,當事人比較容易接受,但命運背後是什麼?選擇啊。 先說結論,非科班出身、文化水平不高的小黃同學,出道拿著一手雙王4個2的牌,最後打成了一地雞毛,不是運氣不好,是運氣太好,好到讓她對人生缺乏敬畏。 在同齡女演員一心一意搞事業的時候,黃奕在一心一意嫁豪門。 從小父母離異的黃奕,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上海。小時候就是個美人胚子,天生能吃女明星的飯。
  • 扈三娘嫁矮腳虎,鄧嬋玉嫁土行孫,古代美女為何都逃不脫悲嫁命?
    扈三娘嫁矮腳虎,鄧嬋玉嫁土行孫,古代美女為何都逃不脫悲嫁命?老話說「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這麼不靠譜的話為何還有人信? 鄧嬋玉嫁禍給了身長不過四尺、面如土色、成天鑽地打洞、且貪財好女的土行孫。
  •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何意?為啥古人如此忌諱?
    事實上,古代關於面相學的就有很多講究,光著作就有《麻衣神相》、《水鏡相法》、《柳莊相法》、曾國藩的《冰鑑》等,但其中都有一個肯定的說法:人的面相跟命運有關。在俗語中也有著關於面相學的,特別在擇偶方面更要看面相,其中就有一句「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
  • 「花嫁」 與「華嫁」之間有什麼不同?
    對擁有更多的人生經驗、知人間酸甜,在更了解自身後才步入婚姻殿堂的30歲年齡層女性來說,暗含有比「花嫁」更華麗更閃耀這一印象的「華嫁」一詞更為貼切。「女性は,クリスマスケーキと同じ(= 25歳・25 日を過ぎたら売れ殘り)」などと言われていた 1980 年代以前。『29 歳のクリスマス』というドラマがヒットした1990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