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侯嫡女嫻姐嫁梁府,庶女蓉姐嫁常嬤嬤的孫子,誰嫁得更好一些

2021-01-19 真逗真逗驚起一片歐鷺

說到《知否》裡嫻姐和蓉姐,大家都不免會比較一番,她們都可以說是永寧侯府顧廷燁的女兒,且最後都有了自己的歸宿,那麼她們中的哪一個嫁得更好呢?

嫻姐,是永寧侯府顧庭熠唯一的女兒,也是丹書鐵卷唯一的傳承者。從身份地位來講,是比蓉姐要高得多的。但是嫻姐的父親早年與顧廷燁結下仇怨,母親邵氏又一直是個拎不清的人,認為顧廷燁是個壞人,還差點放火燒死團哥兒。這讓嫻姐在顧府非常尷尬。

蓉姐,是顧廷燁與外室朱曼娘的女兒。朱曼娘未被顧廷燁納為妾,因此,可以說,蓉姐的地位深知都不如正經庶女。朱曼娘帶走兒子之後,拋下蓉姐,蓉姐就被顧廷燁的妾侍和通房帶著。後來明蘭嫁進永寧侯府之後,蓉姐對明蘭還有一絲絲的敵意。

但明蘭是個善良寬容的人,嫁進寧遠侯府的明蘭對蓉姐和嫻姐視如己出,即使嫻姐的母親在侯府刁難明蘭,蓉姐對明蘭的到來懷有敵意,明蘭也不曾為難於她們,甚至待她們極好,有好吃的好喝都會給她們送去,並且親自教她們理家管家,還想辦法給蓉姐找了閨學。之後,嫻姐也加入了進來,和蓉姐一起學習。

明蘭對她們兩姐妹同樣疼愛,每次蓉姐有一份東西,嫻姐必會有一份:嫻姐有的東西,蓉姐也一定會有一份。這讓蓉姐和嫻姐都非常感動,蓉姐最終接受了明蘭作為自己的娘親,也看到了明蘭的好,在自己的母親朱曼娘要殺了團哥兒的時候,還英勇救下了弟弟。

嫻姐也感恩明蘭對她的好,因此在明蘭房間起火的時候,會想著要去救火,把自己的丫環都派了去救火。

最後,明蘭和顧廷燁分別為他們尋得了好人家。嫻姐嫁入了永昌伯爵府,蓉姐嫁給了常嬤嬤的孫子常年。要說她們哪個嫁得好?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就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嫻姐嫁入永昌伯爵府,嫁的是門當戶對。嫻姐是嫡女,身份高貴:又被明蘭教得知理懂理,頗能管家治家。

吳大娘子也是看中這一點才選她作自己的孫兒媳。雖然永昌伯爵府嫡出一系和庶出一系明爭暗鬥,但嫻姐自小在寧遠侯府長大,見多了這樣的事,嫻姐對此也能遊刃有餘。如果從門第家世來看,嫻姐自然是嫁得更好。

蓉姐嫁給了常嬤嬤的孫子常年。蓉姐和常年是青梅竹馬,感情甚好。雖然不是什麼侯門貴族,但是常年也非常爭氣,考上了狀元,且明蘭給蓉姐的陪嫁也十分豐厚,只是家底比不上永昌伯爵府,但蓉姐卻少了勾心鬥角的麻煩。

且常嬤嬤明事理,待蓉姐也非常好,少了家族大宅的婆媳矛盾,蓉姐的日子過得是和和美美的。從這個層面來講,必然是蓉姐嫁得好。

所以說,嫡女嫻姐,庶女蓉姐,沒有說誰就一定嫁得更好,只是看從哪個層面來講,看她們自己如何看待。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顧廷燁三位妾侍結局,兩位外嫁,一位撫養蓉姐!
    顧廷燁娶明蘭其實是二婚,頭婚是餘嫣紅,當然這頭婚已經去世,之後娶了明蘭,顧廷燁還有三妾侍,一個是從小就在顧廷燁身邊伺候的秋娘,一個是頭婚餘嫣紅的陪嫁丫頭,還有一個是甘將軍送的顧府的鳳仙,最後顧廷燁三位妾侍結局,兩位外嫁,一位撫養蓉姐。
  • 《知否》原著:顧廷燁三位妾侍結局,兩位外嫁,一位撫養蓉姐
    一位撫養蓉姐。顧廷燁妾侍紅綃,是餘嫣紅的陪嫁丫頭,最終外嫁出去過得不錯,鞏紅綃是頭婚餘嫣紅的陪嫁丫頭,也是餘嫣紅的遠房表妹,家中遇到變故就來到餘府,最後成了餘嫣紅的陪嫁丫頭,原本鞏紅綃是喜歡餘家一個庶子,但是餘大娘子不同意就把她作為陪嫁丫頭一起去了顧府,之後在顧府一點都不安分,幾次故意為難明蘭,還總是給小秦氏的是澄園的事情,明蘭知道後就讓他回了餘府,餘師太大概知道點東西,就直接讓她回老家給她說了門親事
  • 《知否》原著:將門虎女蓉姐兒,被明蘭嫁給常年,原來並非低嫁!
    常嬤嬤是顧廷燁的奶嬤嬤,又見多識廣,這個朱曼娘自從被顧廷燁領回來,她便知道這個朱曼娘心懷鬼胎,萬分小心卻還是讓朱曼娘生下了兩個孩子—蓉姐和昌哥,朱曼娘為人貪婪,面目可憎,常嬤嬤自然是萬分厭惡的,可是後來為什麼卻讓自己的寶貝孫子娶蓉姐?其一是蓉姐勇救嫡子,讓常嬤嬤刮目相看。
  • 《知否》原著:盛家4個蘭,唯獨墨蘭嫁得最好,偏偏過得最差?
    盛家大姐姐盛華蘭嫁給了忠勤伯爵府的袁文紹,第二個女兒盛墨蘭嫁永昌伯爵府六公子梁晗,第三個女兒盛如蘭嫁給了讀書考上舉人的文炎敬,第三個女兒盛明蘭嫁給了寧遠侯府的顧廷燁。盛華蘭剛嫁給忠勤伯爵府的袁文紹時非常的恩愛,但是袁文紹的母親卻多次故意為難華蘭,日子過的並不好,不過最後在明蘭的幫助下袁文紹的母親沒有再為難華蘭,自從華蘭的婚後生活也是美滿的;如蘭應該是盛家四姐妹中最單純的,最沒有心機的了,最後嫁給了父親的門生文炎敬。
  • 《庶女高嫁》:女主的出身是庶女,卻高嫁給了男主這樣的大人物!
    《庶女高嫁》蠻不錯的宅鬥文,作者汝女。顧名思義,就是女主角的出身是一個庶女,卻高嫁給了男主角的言情小說。 文案:當朝正二品大員是她的外祖父,她又出身丞相府,從小被養在外祖母身邊,光環圍繞在她的頭上,歸根結底,卻也只是一個為貴妾的娘生下來的庶女。
  • 知否原著:顧侯子女結局,蓉姐兒下嫁常嬤嬤孫子,團哥成皇子伴讀
    知否在電視劇中是沒有交代蓉姐兒最後結局的,包括顧侯,也就是顧廷燁幾個子女最後的結局是如何的,今天小編來好好盤一下顧廷燁六個子女的結局是如何的吧!第一個是我們熟知的蓉姐兒蓉姐兒她的出身其實是個汙點,雖喊明蘭一句母親,但生母出身太過低微,朱曼娘就是一個戲子,而朱曼娘十分狠心,一開始就拋棄了蓉姐兒,還好蓉姐兒遇到了明蘭,自此後在侯府也算過得舒坦,她與常嬤嬤的孫子常年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最後下嫁給了常年。
  • 知否:永昌侯府梁夫人獨具慧眼,孫媳婦選嫻姐很睿智
    襄陽侯府時,她曾經和明蘭有過一面之緣,對盛家這位庶女的印象很好,也多方打聽,知道明蘭是在盛老太太的身邊長大的,為人處事,待人接物都妥帖周到,尤其長相十分秀美,如果娶明蘭入門,一定能管好梁晗。誰料她剛剛透漏出對明蘭有好感,急於攀附權貴的墨蘭和林氏就先出手了,後來墨蘭和梁晗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王氏只能硬著頭皮去梁家說親。
  • 盤點6本經典庶女宅鬥古言文,隱忍庶女不易,後宅之中步步謹慎!
    02《庶得容易》作者:懷愫<文案簡介>身為顏家小庶女,顏明沅表示很淡定。嫡母重身份,正人品,只要老實不作死。比著前面幾個庶姐,她嫁得肯定不錯。嫡女大姐病重咳血?侯爺姐夫眼看單身!庶出親妹動了心思…珍愛生命,遠離圍觀!誰說庶女唔易作,不出頭不作死不搶姐夫,頂著老實兩個字,前頭正有好姻緣等著你吶。
  • 《知否》同樣嫁入豪門,華蘭被怠慢當墊腳石,而明蘭卻被捧手掌心
    應是綠肥紅瘦》中,華蘭作為盛家的女兒,她出場相對於其他的姐妹是最少的,但也正是因為有了她高嫁伯爵府,才有了日後的盛家節節高升的繁榮。電視劇的第一集就是華蘭被下聘,然而大娘子卻在屋子裡和盛紘爭吵了起來。原來,華蘭的婆家也就是袁家,說好的伯爵府夫婦親自過來下聘,如今卻只派了袁文純夫婦過來,如此的言而無信,大娘子當然會氣急敗壞了。
  • 為何清朝公主嫁到蒙古族後,大多都無法生育?
    但是因為習慣不同,這些公主往往過的都不好,據歷史記載,被嫁到蒙古的公主大都無法生育,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有人說,聯姻是滿清為了拉攏蒙古的重要手段,但是清朝公主出嫁,一般不會像平常的夫妻那樣跟夫君生活在一起,而是居住在專門的,公主府邸中。駙馬想要跟公主見面必須要有公主的傳喚才可以。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傳話人,那就是公主陪嫁過來的嬤嬤。
  • 農村老人常說「嫁人不嫁兩兄弟的,誰嫁誰後悔」,為啥?答案來了
    等到現在我們這一代人開始到了結婚年齡時,很多老人卻常說「嫁人不嫁家裡兩兄弟的,誰嫁誰後悔」,這是為啥呢?前幾天朋友小胡給我打電話倒苦水,小胡和男朋友從中學時就在一起,現在兩個人的工作也都穩定了,便想著今明兩年把婚結了,誰曾想小胡帶著男友見過家長後,小胡的媽媽卻不同意這門婚事,因為小胡的男友還有個弟弟,小胡的媽媽擔心小胡嫁過去後會在婆婆、妯娌那裡受委屈。
  • 奚夢瑤:我嫁的不是豪門是愛情,有錢人不嫁非得嫁窮小子嗎?
    中國有句古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有「隔輩親」之說,賭王有4任太太11子6女一共17個孩子,但是奚夢瑤和何猷君生下的卻是第一個孫子,豪門就不能重男輕女嗎?就不重視香火延續嗎?98歲的賭王高興地把自己名字的最後一個「燊」留給孫子用,可見這個孩子在這個家庭中被重視的程度。
  • 34歲大齡剩女的悲哀:「我只想嫁得好一點,難道我錯了嗎」
    人力資源部的賈姐,今年34歲一直還是單身狀態,公司聚餐時,男同事開玩笑的衝著賈姐唱:「找個好人就嫁了吧……」惹得大家跟著大笑,還有其他男同事起鬨說:「老賈,你就別挑了,年紀一大把,還當自己是小女孩嗎?整日沉寂在不現實的婚戀觀中。」
  • 《知否知否》原著墨蘭五個女兒個個低嫁,名聲盡毀
    《知否知否》中盛家盛弘最寵愛的女兒大抵就是墨蘭,雖是庶出,但過得一直都比正房大娘子嫡出小姐還要體面,嫁給永昌伯爵府後,名聲盡毀,一生都沒有生出嫡子,只能將五個女兒低嫁,墨蘭也算是最不爭氣的一位女兒。電視劇中墨蘭為了嫁入高門,不惜將盛家的名聲毀掉,和梁晗有緊密接觸,逼得大娘子不得不低下頭去提親,最後老太太出面才將親事說定,墨蘭出嫁時已有身孕,但是因為進門後和小妾春珂明爭暗鬥,沒有保住自己的孩子。
  • 「你姐都離婚了,你還敢要彩禮」「不好意思,老娘不嫁了!」
    還有人保持反對態度:一定要彩禮,沒有彩禮的人家不能嫁。其實,對於女方父母而言,真的是圖男方給的彩禮麼?不過是看男方是否有一顆對女兒好的心罷了。02娜娜就因為彩禮跟男朋友鬧分手。娜娜的父母也不想因為嫁女兒跟親家傷了和氣,只要小兩口相處得好就成。兩家就這麼商量定了。婚禮酒席這些細枝末節的也商量了,男方那邊提議兩家一起辦,熱鬧又省事兒,張雲父母主動說他們出酒席錢。
  • 「都嫁走了還天天回!」姑姐反問弟媳:我回娘家跟你有啥關係?
    姑姐回娘家,跟弟媳有關係嗎?最近一次,弟媳直接在飯桌上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都嫁走了還天天回!」林女士又不傻,當然聽出來是說她的,直接反問弟媳:「我回娘家跟你有啥關係?2、荒謬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嫁出去的女兒,就像那潑出去的水一樣,娘家就不得過問了。更容易理解的意思是,女兒出嫁之後,就是客人了。上文中的的弟媳就是這麼理解的,所以對姐姐經常回娘家住很不滿,認為她不該回來。對此,我只想「呵呵」兩聲,嫁出去的女兒才不是潑出去的水。她們只是跟兒子一樣,結了婚,成立了一個新的家庭。為什麼會這樣說?
  • 《知否》原著:墨蘭想把5個女兒嫁入娘家,盛家全族男人抵死不從
    導語:墨蘭生下5朵金花,她的後續還是挺有意思的,作為庶女,墨蘭算是敢於反抗權威,利用自身的優勢,嫁入了梁府,按照當時的慣例,墨蘭作為庶女,哪怕再得父親疼愛也很難嫁入伯爵之家,所以王大娘子才咬碎了銀牙,恨透了墨蘭,拿盛家女兒的清譽要挾所有人,才嫁入高門。
  • 同是低門高嫁,同是嫁侯府嫡子,為何命運如此不同?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顧廷燁的生母白氏,還有庶女盛明蘭都是低門高嫁,同是嫁給寧遠候府的嫡子,為何一個含恨而終,一個卻被夫君寵成寶?明蘭的父親是五品的小官,當初,嫡長女華蘭嫁去忠勤伯府,都是高嫁了,還被婆母為難。而明蘭作為庶女,嫁進寧遠候府,本來是高嫁中的高嫁。勇毅候獨女盛家老太太都怕明蘭嫁入顧家,被人為難,為她備了厚厚的嫁妝。甚至明蘭嫁過去後,高門大戶宴請賓客,都不給明蘭下拜帖。可見明蘭的處境,是多麼尷尬。
  • 《知否》小桃和丹橘都是明蘭的心腹,為何一個留身邊一個外嫁出去
    照明蘭的說法,她倆是從小與自己一起長大的(原著小說中,小桃是明蘭剛穿越過去時跟著自己的,丹橘是明蘭到老太太身邊時跟著自己的),那時自己作為盛府的庶女,沒娘爹不疼,沒有任何前途,過的戰戰兢兢。受主子拖累,她倆在別的丫頭面前都不得臉,過的低聲下氣,但是她倆對自己很忠心,完全沒有因為明蘭處境不好,有過其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