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趙孟楷書憑什麼能與顏柳歐齊名,看完這四部作品你就明白了

2020-12-22 知竹軒書法

眾所周知,中國「四大楷書」歐、顏、柳、趙中前三位都是唐代書法家,唯獨趙孟是元代書法家,趙楷為何受世人的喜愛,擁有這樣的歷史地位,他憑什麼與歐、顏、柳齊名,看完他以下四部代表作,你就明白了。

趙孟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力。他在書法上的貢獻,不僅在他的書法作品,還在於他的書論。他有不少關於書法的精到見解。他認為:「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

一、用筆明朗,筆筆流利。趙楷削繁就簡,變古為今。其用筆不含渾,起筆運筆不玄虛、收筆筆路十分清楚,使學者易懂易循。

二、結體寬綽秀美,柔潤內實。字貌圓潤而筋骨內涵,字字彼引呼應,形體端秀而骨架勁挺。學者不僅學其形,而重在學其神。

三、化行為楷,筆圓架方。趙楷流動帶行,趙楷兼用行書的筆法,使字字流美動人。書寫趙體時,橫直相安、撇捺舒展,舒心穩妥。

趙孟一生中留下大量精品楷書作品,我們所知著名的楷書有《三門記》《妙嚴寺記》《汲黯傳》《膽巴碑》,你寫過哪個?最喜歡哪個?

一、《三門記》節選

二、《妙嚴寺記》節選

三、《汲黯傳》節選

四、《膽巴碑》節選

相關焦點

  • 看完這5部電影,你會明白莫妮卡·貝魯奇憑什麼能被譽為「球花」
    看完這5部電影,你會明白莫妮卡·貝魯奇憑什麼能被譽為「球花」。由於東西方的審美差異,不少顏值被西方媒體捧上神壇的歐美演員,在國內反而不會得到太多人的推崇。比如數次入選「全世界最性感男人」的布拉德·皮特,其長相在國內可謂是褒貶不一。
  • 一生至愛:管道升與趙孟的愛情故事
    今日是陽曆5月20日,現在許多年輕人認為我愛你的諧音可以用520來表示,於是紛紛將5月20日和5月21日過成了節日。在這兩天裡,情侶們會選擇一起出遊或者看電影等來慶祝這個日子,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部動畫短片《一生至愛》,雖然只有短短兩分鐘,卻向我們展示了歷史上著名的愛情故事。
  • 元代大書法家段天祐走不出趙孟的影子
    縱觀元代書法,佔主導地位的仍然是「二王」一路的書風。「二王」書風對元人書法的影響是很大的,這裡除了大書家趙孟在吸取「二王」筆法基礎上進行個人創造、取得巨大成就外,其他如鮮于樞、康裡子山等人也都是以「二王」法書為根基進行拓展的,從而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一席。
  • 趙孟:詩書畫集大成第一人
    趙孟 秋深帖 趙孟 窠木竹石圖趙孟畫「枯木竹石」,常常在畫上題詩——石如飛白木如榴,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趙孟具體說出:畫奇石用了書法上的「飛白」皴擦,畫枯木用了古篆字的筆觸,畫墨竹需要了解精通寫字的「永字八法」。
  • 朱新建:元代的畫家,我以為最偉大的還是趙孟丨私享
    五代 巨然 層巖叢樹圖軸 144.1x55.4cm絹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一直到元代的趙孟,他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山水畫家,代表作品就是《鵲華秋色圖》。趙孟是宋王室的後裔,宋朝完成了文化上大量的比較細膩的建構。比如儒家,應該在先秦就基本形成了一些大綱,但是對它具體的解釋還是在宋朝。
  • 顏真卿楷書作品字帖欣賞和楷書的速成教程
    關於顏真卿的稱謂最多的是「楷書四大家」了,他們分別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注意一下,這裡的「歐陽詢」同時也是「初唐四大家」之一的,可見歐陽詢在楷書上算是「老資格」的,同時擁有「初唐四大家」之一和「楷書四大家」之一的盛名,對比了一下初唐四大家,楷書最強的要算歐陽詢和褚遂良二人,另外二人虞世南和薛稷中,薛稷是擅長畫畫的,特別是擅長畫仙鶴的,傳世作品又很少,所以在日本學界把他直接給剔除出了「唐初四大家
  • 學好書法第一部,認識楷體四大家——歐顏柳趙,寫字先從楷書起筆
    目前通常把1~3釐米的為小楷(小字),5釐米以上的為大楷(大字),之間的為中楷,但這僅僅是籠統的分法,實際上,現實生活裡很少出現過小於1釐米的小字和大到1.8米的大字。楷書歷經千餘年的發展,前後湧現許多大家,由以歐陽詢(歐體)、顏真卿(顏體)、柳公權(柳體)、趙孟(趙體)最為著名,他們也被譽為「楷體四大家」。
  • 宋代之後的楷書大家,他的愛情故事傳為佳話,書法造詣鮮有人知
    宋代之後的楷書名家,他的愛情故事傳為佳話,書法造詣鮮有人知。說到趙孟,大家一定會想到他與夫人管道昇的愛情故事。可是又有誰知道他的祖上曾經在中國顯赫一時,他的祖上曾是皇家後裔,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代孫,也是秦王趙德芳的嫡系子孫。
  • 趙孟臨摹的「書中龍」,只見筆畫不見風神,王羲之在世會說不妥
    趙孟,元代書畫大家,與唐代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元代人搭上了唐代楷書的車,可見趙孟在書法史地位之高。趙孟篆、隸、楷、行、草五體皆擅,行書冠絕古今。當然,由於歷史的局限性,唐已絳直至明代,篆書、隸書失去了當初的光華,趙孟的篆書、隸書相對薄弱,這是從宋到明普遍的一個特點,不在趙孟本人。但他的楷書、行書及小草書,完全能說足與晉唐宋的大家相媲美。
  • 如何分辨「歐、顏、柳、趙」這楷書四大家的字體?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的回答如下: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您對書法的一些常識性的東西還不是很了解,或者可能還處於比較初級的學習階段,對書法還達不到非常愛好和感興趣的程度。既然說到了他們書法的個人風格特點,就不仿再了解一下這幾大家的楷書是怎麼發展而來並受到人們喜愛和推崇的。一般說法楷書在魏晉時期基本發展成型,鍾繇的小楷幾乎就是我們能見到的具有楷書特點和具備較高藝術水平的最早楷書作品,後又歷經南北朝,隋朝時期的發展完善,到了智永那時,楷書已經達到了很高水準。
  • 齊白石美術紀念館籤約畫家-少白湯發周談趙孟的傳世作品《馬》
    其中最富盛名的一位是元代畫家趙孟。元趙孟《人騎圖》趙孟有多件鞍馬作品傳世,如《秋郊飲馬圖》、《浴馬圖》、《人騎圖》、《三世人馬圖》等。事實上,以鞍馬作為題材的畫在趙孟生長的南宋並不流行,除個別作品外,如陳居中的《柳塘牧馬圖》、《文姬歸漢圖》,傳世的南宋鞍馬畫並不多。這或許與鞍馬畫通常與塞外、胡人等外族元素相連有關。亦或者,馬象徵力量與陽剛,與宋人追崇的素雅寂靜的美學有所出入。
  • 公共基礎知識文學知識:楷書四大家
    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稱,也稱四大楷書。他們分別指是: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宋末元初趙孟(趙體)。他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中了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自成一幅,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徹底擺脫了初唐的風範,創造了新的時代書風。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是唯一一位能與大書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後輝映的書法家。他生於楷書流行之際,與王羲之典型相對,導開書法新風氣。顏真卿與唐代另一位以楷書成名的書法家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
  • 你是不是因為趙孟書法作品,過於完美圓熟近乎媚俗而不去臨習?
    趙孟的書法在當世被譽為天下無二,甚或是冠絕古今的。元代鮮于樞曾在其《困學齋集》中言「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近人馬宗霍在其《書林記事》中言「元趙子昂以書法稱雄一世,落筆如風雨,一日能書一萬字,名即振,天竺有僧數萬裡求其書,歸國寶之。
  • 王羲之留給後人的1000個字,專家:學好這些,你能超越9成書法家
    這件作品就是千古奇文《千字文》。這《千字文》乃是四字一句,對仗工整的文章,朗朗上口,一氣呵成,此篇文章對於書法的意義乃是1000個不同的常用漢字,有專家說:當你將這1000字學好之後,你就超越了9成的書法家。還有人說,學好的這1000個字,你的未來將前途無量!
  • 書法高手,臨王羲之楷書《樂毅論》,你能猜出是誰嗎?
    在那麼多後世書家的臨摹作品中,最出名的當屬唐代褚遂良的臨摹版本。褚遂良作為王氏筆法的傳承者和發揚者,他的用筆頗具王羲之神韻。通過這篇小字楷書,我們也能清楚地看到褚遂良的功力之深。現在的很多書法愛好者,在臨習這篇《樂毅論》的時候,學的正是褚遂良的臨摹本。
  • 最適合臨習的名家楷書經典碑帖,記得收藏!
    丹青流芳,與子同享仁美名師孟繁禧先生教你《楷書結字五十二法之如何銜接、出鋒》作為漢字主要書體之一,楷書產生於漢末,在漢隸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省改波磔、增加鉤趯,形成了如今我們從小學習的楷書形制,長盛不衰。
  • 元代著名書法家王蒙,行書真跡《愛厚帖》欣賞,筆情墨趣層次豐富
    元代是遊牧民族統治的朝代,但是其書法的發展卻是一派繁榮景象,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元統一後,雖相對穩定,但也未足百年。而由於各族統治者都積極融合與吸取漢文化,書法還是得到了持續的發展,比如金、元兩朝就都出現過許多有作為的書家,其中也不乏書史上的重要人物。
  • 楷書四大家作品特點
    《楷書行書》 書法作品欣賞      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稱,也稱四大楷書。顏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終均用正鋒,因此所謂顏法的定型化筆法其藝術價值較少,但此筆法卻能充分發揮男性的沉著,剛毅。          中唐以後,由於藩鎮割據,兵連禍結,舊有的制度已經呈現瓦解之勢。顏真卿起而建立楷書新典範,正是重建新秩序的一種心經呈理反映。
  • 《千字文》書法作品哪個寫得好?趙孟的行書還是宋徽宗的瘦金體
    書法家們用《千字文》創作書法,包括有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等字體,今天就給大家分享我認為還可以的作品。宋徽宗趙佶瘦金體書法千字文卷,為趙佶於崇寧三年二十二歲時書賜童貫的。其字大寸許,每行十字,前後百行。
  • 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價值4億的古代書畫作品,彌足珍貴
    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價值4億的古代書畫作品,彌足珍貴文/錢毛毛想必不少對古代書畫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物以稀為貴,古代書畫作品具有不可再生性,越是名家作品就比如元代王蒙的這副《稚川移居圖》,彌足珍貴,拍賣時經過十幾次叫價,最終以4.025億元被拍下。而這幅畫究竟為什麼能夠拍賣出這麼高的價格呢?其實,除了它是珍貴的古代書畫作品之外,還有這三點彌足珍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