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為何也被伊朗人看作是「波斯民族的英雄」?

2020-12-26 陶慕劍地球觀察

1405年7月11日,天氣晴朗,萬裡無雲。蘇州府劉家港碼頭人山人海,無數面彩旗迎風招展。受明朝皇帝派遣,35歲的三保太監鄭和即將率領船隊第一次出使西洋。隨行的有水手、翻譯、醫生和護船的兵士,共兩萬七千八百多人。

這是小學五年級語文書的一篇課文《鄭和出航》的開頭。鄭和是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從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間,先後率領船隊出洋七次,前後到過三十多個國家,史稱「鄭和七下西洋」。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僅是我們中國,伊朗人也將鄭和看作是「波斯民族的英雄」。這是怎麼回事呢?這要從鄭和的祖上說起。

據史書記載,鄭和的祖上曾當過元朝的官員,叫做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這位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在雲南省地方史裡非同小可,他曾擔任過雲南行省平章政事。雲南,是在元朝時期首次建省,因此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是歷史上雲南省的第一位行政長官。

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屬於當時的色目人,家鄉在中亞的布哈拉(烏茲別克斯坦),出自布哈拉的一個沒落王族,有人考證源於薩曼王朝的後人。

薩曼王朝,建立於公元874~999年,創建者是納斯爾·伊本·艾哈邁德。此人乃是薩珊波斯帝國君主巴赫拉姆六世的後裔。巴赫拉姆六世曾是薩珊波斯的一位英主,多次擊敗拜佔庭帝國等強敵。因此,薩曼王朝的王族也屬于波斯王室的後人。在薩珊波斯帝國滅亡後,這些波斯人都成為大食帝國的臣民,其中不少人當上了大食在各地的長官。薩曼王朝創立者納斯爾就是這樣的人。

巴赫拉姆六世

正因為如此,賽典赤以及後人鄭和也被認為是薩珊波斯人的後代。

另外,分子人類學的研究結果也給出了一定的證據。有研究者對鄭和家族的後裔——雲南部分馬姓家族進行了父系Y染色體分析,發現他們屬於單倍群「L1a-M76」。這一類型集中分布在南亞西部,可以比較充分地證實「鄭和是賽典赤的後裔、賽典赤屬于波斯人」的說法。

賽典赤在雲南建省後,安撫地方,興修水利,鼓勵農桑,清理戶籍,很快令動蕩不安的雲南安定下來。與此同時,賽典赤還創建了雲南歷史上第一座孔廟,並且大興儒學,招收大批當地的學生,據稱當地民族「雖爨焚亦遣子入學」。

賽典赤的子孫,也因此在雲南紮根落戶,並改為馬姓或納姓。鄭和原本姓馬,在明太祖徵討雲南的戰鬥中被俘,後被送到當時的燕王朱棣身邊,成為太監。在靖難戰爭中,鄭和因戰功賜姓為「鄭」,從此就有了「三寶太監鄭和」的稱呼。鄭和雖然是太監,但也曾過繼了侄子輩作為後代,並且血脈延續至今。

值得注意的是,在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歷史裡,伊朗學者特別強調了一個被中國史學家忽視的地方——那就是鄭和去世的地點。

1433年,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快結束時,在返航途中於忽魯謨斯至印度古裡的途中去世。而忽魯謨斯,正是今天的伊朗的荷姆茲島。鄭和的去世,正是在從故鄉離別時發生的。

另外,我們還能注意到。忽魯謨斯,雖然是鄭和下西洋途徑港口較遠的一個,但在鄭和航海的文獻中出現頻率很高。鄭和七次下西洋中至少有三次(第四、第五、第七次)訪問了忽魯謨斯,而且還將其作為基地,從那裡派遣分艦隊赴紅海和東非。由此可見,波斯這個地方對鄭和的意義非同一般。

事實上,融入中華民族的波斯人後裔不僅是鄭和家族。早在隋唐時期,就已經有大批波斯商人來到東方。在薩珊帝國滅亡後,以王子卑路斯為首的大批波斯遺民紛紛落戶中國,逐步被華夏文明同化。例如,晚唐五代的著名花間派詞人李珣,就是這些人的後裔。(作者:陶慕劍)

相關焦點

  • 「雅利安人的家園」:「波斯」為何改名為「伊朗」?
    ▲雅利安人的遷徙路線假說之一伊朗和波斯兩個概念很多時候是重合的,但總體而言,「伊朗」這一概念的範圍要大於「波斯」。比如說從民族角度而言,國際上一般仍稱呼當代伊朗的主體民族為「波斯族」,而具有伊朗國籍的,則以「伊朗人」稱呼。那麼為什麼這個國家要把通行國名從「波斯」改名「伊朗」呢?那就不得不說伊朗和古代雅利安人的淵源了。
  • 波斯的榮光——神秘國度伊朗
    伊朗和中國一樣,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如同漫天繁星的夜空一樣,璀璨奪目。最早在今伊朗範圍內建國的是埃蘭(Elam)人,他們是伊朗高原的土著人。中國處在春秋時期,這一年宋楚爭霸,宋襄公不聽臣下勸告,以楚人沒有準備好而放棄進攻機會,錯失戰機而失敗。中國那時講禮,對方準備好了,才進攻。
  • 伊朗與波斯帝國:古代的貴族語如今是官方語,波斯為何改名伊朗?
    然而,我們可能都忽略了一個細節,事實上,今日的伊朗與曾經的波斯並非完全一樣。正如前文所說,"伊朗Iran"一詞起源於"雅利安Aryan",這是古代帕提亞人對雅利安人的稱呼,後來由於巴列維語的發展,"Aryan"被簡化為"Ir",在表示民族群體是要加上"an",所以最後才形成了"伊朗Iran"這一稱謂。
  • 波斯為什麼要改名成「伊朗」?
    ▲雅利安人的遷徙路線假說之一伊朗和波斯兩個概念很多時候是重合的,但總體而言,「伊朗」這一概念的範圍要大於「波斯」。比如說從民族角度而言,國際上一般仍稱呼當代伊朗的主體民族為「波斯族」,而具有伊朗國籍的,則以「伊朗人」稱呼。那麼為什麼這個國家要把通行國名從「波斯」改名「伊朗」呢?那就不得不說伊朗和古代雅利安人的淵源了。
  • 伊朗有2000萬亞塞拜然人,為何國內卻能維持穩定呢?
    但是我們看到有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伊朗,伊朗國內有2000萬亞塞拜然人,為何國家卻能維持穩定呢?其實原因主要是三點。 但是其實伊朗8000萬人口中,有一個民族亞塞拜然人,佔了2000萬,也就是四分之一,而主體民族波斯人佔比只有60%。
  • 伊朗的波斯美學
    回憶2016年初,美國剛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時,伊朗遊和古巴遊一樣,在美極速升溫,擁有19處世界文化遺產的伊朗對於不少美國人來說,和擁有馬丘比丘的秘魯、擁有吳哥窟的柬埔寨一樣,是一生必去之地。當時的美媒報導,不少美國人想在伊朗「發生巨變」之前一睹真顏。如今的反轉,不知該說這世界變化快,還是這世界變化其實並沒有那麼快。
  • 居魯士大帝的嗣裔:從波斯到伊朗
    希臘人的記載則是個神話:阿契美尼斯的父親是希臘英雄帕休斯(Perseus),母親是衣索比亞公主安德洛墨達(Andromeda),阿契美尼斯是宙斯的孫子。歷史記載:居魯士大帝戰敗後,他的頭被割下來,並被送給馬薩格泰人的女王託米麗司(Tomyris)。所以,居魯士大帝的墳墓實際上是一個「衣冠冢」。       但是沒有任何歷史學家恥笑居魯士的死亡:南徵北戰一生,理應戰死疆場的古代英雄。       這個陵墓現在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 波斯還是伊朗?波斯帝國大事紀年表
    希臘人將第一個伊朗人的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稱為「波斯亞」(Persseya),即波斯,不過伊朗人會將他們的家園稱為「伊勒安」(Eire-An)或者「伊朗」(Ir-An),即「雅利安人的土地」。最初的伊朗人概念,是包含米底人、波斯人和大部分已經消失的北伊朗語族使用者(塞種人/斯基泰人和薩爾馬提亞人)在內的眾多族群的大家庭。伊朗或波斯從最開始就是多語言、多民族和多信仰的國家。
  • 佔伊朗四分之一人口的亞塞拜然,為何能和主體民族波斯人和平相處
    伊朗有8180萬人口,其中佔主體的是波斯民族,有約5700人,在伊朗還有2000萬亞塞拜然人,這比亞塞拜然國家的總人口還要多,亞塞拜然國總人口才1000萬。看到這裡,大家也許會問:為什麼伊朗的亞塞拜然人比亞塞拜然國的人口更多?
  • 走進伊朗:波斯文化與盛景
    但波王一聊起這座宮殿就滔滔不絕(他是對波斯愛得痴狂),浮雕上的故事能如數家珍,你都快被烤成紅薯了,他還能慢悠悠地告訴你古波斯帝國近親結婚導致越來越弱,這些浮雕上是亞述人啦,米底人啦、埃蘭人啦,他們手拉著手不是搞基,是代表各個民族平等相處,不過越這樣刻浮雕,越說明其實民族間有巨大衝突balabala.......
  • 我們稱伊朗為「波斯」,那伊朗怎麼稱呼我們?很簡單,只有1個字
    看過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的人,一定對「明教」印象深刻。「明教」發源于波斯,波斯才是總教所在。那麼這個神秘的波斯到底在哪呢?答案很簡單,波斯就是現在伊朗的一個古名。
  • 伊朗波斯新年
    今年伊朗波斯新年是3月21日,新年假期是3月19日至21日。波斯新年是波斯語نوروز ,也叫諾魯孜節或納烏魯茲節,英語nawrooz/newruz。波斯新年起源古老瑣羅亞茲德文化,至今三千多年歷史。聯合國教科組織於2006年確認波斯新年是世界文化遺產目錄,今天伊朗、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亞塞拜然、巴基斯坦等中亞及高加索地區人民共同節日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少數民族。在此,祝所有朋友們波斯新年快樂(نوروز مبارک )!照片是今天伊朗人民一邊預防新冠肺炎,一邊迎接波斯新年。按照傳統,波斯新年是外出郊遊好時機。今天因為新冠肺炎成為例外。
  • 猶太人與波斯,以色列與伊朗!宿敵之間的較量?
    猶太人和伊朗曾經不是宿敵,而且從現在來講,其實也不算是兩者之間的完全敵對關係,在很長一段歷史時間裡,都是保持良好的。尤其是猶太人在巴比倫之囚以後,還是波斯皇帝準許他們回到家鄉,重新建成社村繁衍生息的。在猶太人遭受羅馬的脅迫以後,被迫流亡世界,而當時崛起的波斯也再一次接納了猶太人。
  • 我們稱伊朗為「波斯」,那伊朗叫我們什麼?僅1個字,聽著很熟悉
    亞歷山大大帝開始帶領馬其頓帝國東擴,並且多次戰勝波斯第一帝國,最終在公元前330年將波斯第一帝國推翻,如此,整個中東成為了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的天下。 希臘語中對阿契美尼德王朝中波斯族人的稱呼發音就是「波斯」,雖然沒多久之後馬其頓王朝就覆滅了,但是這個稱呼卻流傳了下來,到了公元前2世紀的安息帝國時,這個稱呼也沒有變化。
  • 莫臥兒王朝為何要放棄母語,「認賊作父」把波斯語當作官方語言?
    可見,在莫臥兒王朝的早期大部分人都還是用突厥語的。因為這就是突厥化蒙古人所建立的王朝,所以朝中精英階級使用之語肯定是自己的母語。 莫臥兒帝國的全盛時期,將南亞大陸和今天的阿富汗等地全部歸於己手,非常強大。因為剛建立之初,還沒有過多的受到其他民族的影響,所以首先採用的當然是本民族的文字,畢竟是從小學習。
  • 從超級帝國到今日伊朗,波斯有著怎樣的興衰史
    而發源於伊朗高原的波斯帝國,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超級帝國。早在公元前2700年,就有關于波斯人的記載,這個種族屬於歐羅巴人種南支地中海類型。早期波斯人是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並於公元前2000年進入伊朗高原。並形成兩個重要文明部族——埃蘭和米底。
  • 散落塵世的創世之光——伊朗波斯宗教簡史
    伊朗地處西亞,是東西方眾多文明交融貫通之地。其前身波斯,作為絲綢之路中段的強大帝國,吸收各個文化之所長,又創造出了璀璨的波斯文化。因其神秘而浪漫的傳說,至今吸引著人們的想像力。《波斯王子》、《亞爾斯蘭戰記》,都藉助這一小眾IP繼續絢爛的遐想。
  • 神秘波斯帝國-伊朗
    籤證:對於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居民實行免籤可以停留21天,注意在伊朗境內不能續籤。如果客人想多玩幾天,可以去其他國家後再返回伊朗然後又可以停留21天。對於臺灣地區的人不實行免籤政策!對於去過以色列並使用以色列貼籤或者使用以色列另紙籤但是出入境章蓋在護照上的客人必須在以色列籤證過期日期算起兩年後才能申請伊朗籤證。
  • 伊朗,將波斯帝國塵封於歷史
    8日凌晨,伊朗飛彈襲擊美軍駐阿薩德空軍基地,同日一架載有170人的波音客機在德黑蘭附近墜毀且無人生還。美伊關係讓全世界繃緊神經,撲朔迷離的國際關係,捉摸不透的伊朗。那伊朗這個中東國家,到底是什麼樣的現狀呢?
  • 伊朗5000年史:從埃蘭文明到伊斯蘭文明,波斯帝國時期最強盛
    當今,伊朗的國土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裡,世界排名第17,但歷史上的波斯帝國,全盛時期,國土面積高約達700萬平方公裡,包括70個民族共1800萬人。 伊朗是文明古國,追溯伊朗的歷史,埃蘭(前3200年–前639年)是波斯地區最古老的文明,公元前三千二百年左右在底格裡斯河東岸建國。他們和達羅毗荼人的關係十分密切,以善戰的人民著稱,在公元前27世紀至前六世紀期間屢次被滅及復國,最後於前639年被亞述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