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氪金」肥了誰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0-12-14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巨潮商業評論」(ID:tide-biz),作者:張凱倫,36氪經授權發布。

「年紀輕輕,貓狗雙全」成了這屆年輕人定義人生贏家的一大標準。

自己可以省吃儉用,貓主子和狗主子們卻必須過上舒適奢侈的生活。鏟史官們可以不在雙十二給自己買件羽絨服,卻不會忘了給寵物添置冬裝,順便再下單一些口糧。

中國寵物經濟市場火熱。2019年,國內寵物市場規模邁入2000億元大關。預計2024年,中國將有4.455億隻寵物,市場規模達4495億元。

圍繞寵物衍生出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豐富,養寵人也在豐富的供給之下,開啟「氪金式養寵」之路。憑藉強大的消費能力,將中國最大的寵物垂直電商平臺波奇網(NYSE:BQ)送上資本市場。

9月8日,波奇網在美遞交招股書,在紐交所募資1.15億美元上市。其坐擁2300萬用戶,曾是眾多資本大佬光環加持的明星公司,投資者中不乏高盛集團、招商銀行等身影。

A股市場中兩家主要的寵物用品公司,中寵股份(002891.SZ)、佩蒂股份(300673.SZ)也一直受到投資者的密切關注。

中寵股份股價表現 來源:東方財富

「氪金式養寵」更像是中國寵物市場的開端而不是高潮。不對標美國來看,我國寵物數量仍處於較低水平,也暫未出現像Chewy(NYSE:CHWY)、PetSmart這樣的全球性品牌。

但可以明確的是,千億級市場的誘惑下,以波奇網、中寵股份、佩蒂股份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們,已經在摩拳擦掌。

千億級消費市場

寵物消費市場規模的穩速提升,其本質是由需求決定的。

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行業能否做大更值得思考。90年代,人們關心的重點是如何解決溫飽問題,改善生活狀況,此時的寵物行業基本沒有機會。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需求從生理上升到情感歸屬,寵物市場不再局限於寵物食品,向全產業鏈延伸,包括上下遊產品、服務和商業活動,寵物經濟被形象地稱為「它經濟」。

進入2000年以後,中國寵物市場規模開始顯著增長。《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0-2019十年間,我國城鎮寵物行業市場規模逐年提升,年複合增速達到34.55%。

至2019年,中國養寵家庭數量為9978萬戶,市場規模達到2024億元,同比增長近兩成。其中,人均單只寵物犬年消費為6082元;人均單只寵物貓年消費金額也高達4755元。

寵物消費市場規模的穩速提升,其本質是由需求決定的。

隨著經濟發展和自我意識的提升,我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走入婚姻,2018年中國單身成年人口已經超過2億,獨居成年人口超過7700萬,第四次單身潮趨勢已經顯現。

隨著單身潮出現的,就是晚婚和少子化,生活在快節奏社會中的年輕人更容易產生孤獨情緒。而寵物產業就是孤獨經濟中很重要的一環。

少子化也在加劇著老齡化。國家衛計委預測,到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2.55億左右,約佔總人口的17.8%,到2030年中國空巢老人或超2億。

老人和單身青年有著相似的特點,情感陪伴需求更為強烈,這也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的老人加入到「養寵大軍」,推動銀髮族的寵物經濟快速發展。

據說,高瓴資本的寵物布局源於數年前的一場主題為「中國社會老齡化」的研討會,張磊聯想到老齡化或加速寵物行業的發展,自此開始起了高瓴狂奔式的寵物布局之路。

2016年-2018年,張磊砸下至少十億美金,投100多家寵物企業,並向瑞鵬集團注入巨資,最終在寵物醫療領域形成了頭部企業。

銀髮族的寵物經濟有多大?在寵物經濟最發達的美國,人口老齡化是推動寵物市場繁榮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目前,美國擁有寵物的家庭數量達到8460萬戶,家庭滲透率高達70%,45歲以上佔養寵人群近50%。美國每年在寵物相關服務上的花費已達54.1億美元,寵物用品及非處方藥的花費達142.8億美元。

從美國寵物電商品牌Chewy的股價可以窺得一二。Chewy自上市以來股價一路走高,最高漲幅超過一倍,業績的增速同樣十分強勁,市值超過3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00億元以上)。

chewy股價表現 來源:東方財富

而另一個老齡化更加嚴重的國家日本,目前是亞洲最大的寵物飼養和消費國家,家庭養寵比例達到28%,2018年日本寵物市場規模在1.54萬億日元左右。其中,僅55歲以上中老年人,每年在寵物上花費就達700億人民幣。

回看中國過去二十餘年,不斷變化的人口和社會結構,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單身/老齡化比例的提高,我們可以推斷,未來國內寵物市場依然有較大的增長空間,且中國寵物市場消費同樣存在消費升級,也會促進寵物市場規模的擴張。

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但寵物保有量僅是美國的四分之三,市場滲透率不足10%。在千億美元級的美國寵物市場,誕生了PetSmart和chewy這樣的行業巨頭。而在中國寵物市場,與之媲美的世界級企業,可能才剛剛成長。

新玩家跑步進場

寵物行業發展勢頭向好,不少企業跨足寵物領域試圖分一杯羹,亦為大勢所趨。

「以前養兒子叫狗子,現在養狗子叫兒子。」玩笑話背後是「寵物人性化」趨勢愈發明顯——寵物被賦予了「人」的屬性,成為家庭中的一員。

「鏟屎官」們心甘情願掏空自己的錢包,最剛需、高頻的消費當屬貓糧狗糧。

目前,國內A股市場上的寵物食品概念股共有兩隻,一是中寵股份,一是佩蒂股份。

這兩大公司的業績主要靠外銷來拉動,以ODM(即貼牌生產)為主,部分自主品牌銷售為輔。

隨著國內寵物食品消費市場的升溫,中寵股份、佩蒂股份逐漸加大國內市場布局,相關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2019年年報顯示,中寵股份、佩蒂股份國內市場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7.16億元、10.08億元,同比增長21.5%、16.0%。

根據最新發布的前三季度財報,這兩家公司不僅「營利雙增」,淨利潤更是同比翻了一番。

寵物經濟的日漸升溫,也吸引了新玩家跑步進場。

2020年4月2日,三隻松鼠曾發布公告稱,擬使用自有資金4225.62萬元投資設立4家全資子公司,其中就包括「安徽養了個毛孩寵物食品有限公司」,擬以新的子品牌形式試水寵物食品市場。

同在國內A股上市的休閒食品公司的來伊份,早在去年底已通過旗下公司以自有資金1000萬元參投寵物基金,重點關注寵物食品、用品、寵物連鎖零售等相關行業,積極布局寵物消費產業鏈。

遠在日本的永旺集團,入局寵物行業已有時日。旗下的永旺寵物是本土最大的寵物用品連鎖品牌,擁有寵物活體、商品、美容、寄養、行為教養等一站式綜合店鋪184家,動物醫院53家。

不難看出,不少企業紛紛跨足這個領域試圖分一杯羹。近年來,阿里、美團和京東三大巨頭集中在寵物服務行業發力。

餓了麼發布的《2020寵物外賣報告》顯示,90後用戶已經成為最大的「寵物外賣」消費群體,寵物相關外賣的訂單正在飛速增長。過去一年,餓了麼寵物外賣訂單增長135%,用戶平均一單消費125元,遠高於餐飲外賣的客單價格。

目前,餓了麼上寵物商品、服務超過3000種。貓糧、犬糧、貓砂、罐頭、零食等商品的銷售增長都超過100%。

在京東到家,寵物業務已經成為其全渠道戰略重要的一環。自上線以來,其寵物業務已經覆蓋寵物食品、寵物玩具、寵物健康、寵物洗護等多個品類的商品。

火熱的寵物市場,少不了資本的加入。僅2018年就有30多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超過15億元,高瓴資本、紀源資本、IDG資本、天圖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先後進場。

其中,高瓴資本最為積極,布局賽道眾多,先後投資了芭比堂、寵物家、愛諾、龜與熊貓、瑞鵬集團等寵物品牌。

到2019年,國內寵物行業融資事件有41起,累計吸金規模超過42億元。

在資本的加持下,國內新興寵物企業線上線下全面開花,還誕生了如pidan、小佩等幾個智能寵物品牌。

資本追捧,最重要的是看到了寵物經濟蘊藏的增長空間。2019年我國家庭城鎮養寵率僅為23%,日本2018年家庭養寵率為38%,對標日本,我國城鎮家庭養寵率具有較大的滲透空間。

細分板塊價值不一

寵物食品行業最近的增長最為強勁,提供了最直接和最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在中國國民經濟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寵物經濟也正在經歷消費升級,寵物的衣食住行向精細化方向發展,每一個環節都被看作是一個機會。

如果從投資角度看,可以將寵物消費拆分成四部分:寵物服務、寵物醫療、寵物用品、寵物食品。觀察每個板塊的市場表現,可以窺探到其不同的投資價值。

我國的寵物服務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需求也主要集中在常規服務領域,當前寵物服務僅佔寵物市場份額的25%。在較成熟市場,這一比例佔到35%至50%。

隨著飼養者消費理念的不斷成熟,服務板塊在未來或許會有機會自一線城市起飛,但目前並沒有太多跡象。

寵物醫療產業是僅次於寵物食品的第二大核心產業,也被養寵人稱為「特剛需」。

寵物醫療在寵物服務板塊佔比最高(60%至70%)。隨著國內企業進入市場,以及市場認知度和滲透程度的提升,寵物醫療市場開始實現增長。

2019年寵物醫院市場規模約202億元,2022年將達到299億元,未來三年符合增長率約為13.9%。

然而,我國的寵物醫療仍然是一個高度分散的市場,獨立診所約佔總門店數的90%。高瓴旗下新瑞鵬和瑞派則是收購了70%的連鎖診所,他們佔據了大部分更具價值和更高質量的門店。

巨頭整合後,行業開始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規範化趨勢,連鎖經營將成為我國寵物醫療行業主要發展趨勢。不符合規定的小型寵物醫院,在未來被淘汰的機率較大。

新入場的競爭者,很難短期內複製這一戰略,並建立規模相當的平臺,除非有投資者願意進行一系列密集的獨立連鎖企業收購,這將是件非常複雜艱難的事情。

寵物用品則是寵物市場中競爭格局最為混亂的板塊,國內寵物用品市場分散著上千個獨立品牌和製造商,而頭部企業只佔不到1%的市場份額,為吸引投資帶來不小挑戰。

另外,隨著人類智能化的發展,寵物用品智能化將會是一個趨勢,在這一領域,創業企業「小佩寵物」做了很多嘗試。

相比以上三個部分,食品被看作寵物行業第一剛需市場,包含三大領域,主糧、零食和營養品。

上世紀九十年代至本世紀初,瑪氏、皇家等國外寵物行業巨頭進入中國,憑藉成熟的品牌形象吸引了大部分消費者,在我國寵物食品行業——特別是高端產品中佔據主導地位。

2010年後,依託於網際網路的逐步興盛,瘋狂的小狗、伯納天純、麥富迪等國產品牌憑藉線上電商渠道開始發力,市場份額連年提升,開始擠壓國際品牌市場份額。

2010-2019年十年間,我國寵物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速達24.16%,到2019年國內市場規模達到700億元級別。但寵物食品行業CR10僅達到31.10%,龍頭瑪氏在國內終端市場份額僅佔11.40%,由此可見,壟斷格局遠未形成,新興的國產品牌均有機會進行追趕。

可以預見的是,國內相關創業企業仍會不斷湧現,各類投資、併購活躍。寵物消費的各個細分賽道,在未來十年將保持高度活躍狀態,為企業和投資者創造更多新的機會。

寫在最後

和多數消費不同的是,寵物消費是一種情感消費,具有長周期性、逆周期性,其增長相比很多行業更加高速、穩定。

當城市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情感需求就會愈加強烈。需求端,主人與寵物之間的關係越緊密,就會產生越多的購買行為;供給端,產業鏈逐漸成熟讓產品更加豐富,也會促進更多消費。

治癒了人們的寵物,所帶來的「錢景」,也會成就更多創業者和投資者。

本文系巨潮商業評論原創,轉載授權請聯繫ZKLWX429,商業合作請聯繫mycree,添加好友請備註公司和職位。

相關焦點

  • 中概股 | 深氪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渾水在獵殺瑞幸後,又迅速抽出幾十名研究人員,持續幾個月調查做空跟誰學,已經通過200多名付費用戶數據發現可能其超八成收入是假的。渾水高級副總裁Zach Kouwe對36氪表示,除了進行財務分析,渾水也和很多熟悉跟誰學的人員進行了訪談交流。這些爆料正在和即將出現在針對「跟誰學」的做空報告中。
  • 淘金科創板,十萬火急 | 深氪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一位參與上市的曠視高管對36氪說。 可就在這年10月7日,美國將包括曠視在內的28家中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這讓曠視的上市徵途急轉而下。 「(曠視)被管制後,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投資人,很難交易曠視在港股的股票,發行新股遇到很大問題。」一位曠視的投資人告訴 36 氪。
  • 中概股毀於陸正耀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張津京,36氪經授權發布。 哪怕就是十年前那一輪中概股造假事件,也僅僅是由美國證監會發布了相關的預警和調查的通告。 這次增加了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名字,意味著事態非常嚴重。 PCAOB是會計行業的自律性組織,也是一家私營的非營利性機構,是所有為赴美上市公司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的行業組織。
  • 知乎還俗心切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最近蔣凡風波甚囂塵上,客觀上講,如果沒有他堅持手淘社交化,主導引入直播,或許手淘不會成今日電商之大者。 既然知乎無法為原創作者提供足夠變現渠道,那留給知乎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往上聚焦知識,要麼索性還俗追逐熱點。 02 權威與專業讓知乎上不去 往上精耕知識領域,需要解決許多問題。當務之急是解決UGC模式所帶來的風險因素。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融資平臺發起的微BP活動,旨在幫助創業者鍛鍊快速描述項目的能力,同時通過36氪推廣您的項目!微BP活動面向國內廣大創業者開放報名,需要創業者根據項目從What、How、Think It Twice、Who四個方面進行介紹,5位投資人會從提交的項目中篩選出30份優秀的微BP進行專業點評,另外還可獲得36氪首頁以及36氪融資微信號的露出機會。
  • 2020東叄CBD生活暢想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紀錄片 11月14日,合生·金茂東叄金茂府舉辦「CBD美學生活論壇」,36氪CEO馮大剛先生、黑洞投資合伙人楊蓉女士、新天三月的創始人賴偉先生,以及東道主——東叄金茂府營銷負責人陳慧茹女士圍聚而坐,站在當代而立精英的立場,講述對北京CBD的生活感悟。
  • 深氪| 從18層地獄爬出的「理想」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直到今年6月,最新的職級和薪酬獎勵制度才推出。 理想汽車P7職級以上員工可以拿到股票,但其全公司3000多人中僅有200多人在P7級以上。「大家會懷疑,理想汽車的理想,可能只是李想的理想。」多位理想汽車離職員工向36氪說。
  • 批量製造「李佳琦」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MT全天候」(ID:shangyezhichuang),作者:江雪寒,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江雪寒 題圖 | 《吐槽大會2》官微 在直播帶貨這場急速行駛的列車號上,李佳琦、薇婭的造富神話刺激而又吸引著每一個躬身入局者。在直播江湖裡,有句話叫做「逃得過雙11,逃不過李佳琦」,足以證明其江湖地位。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oB行業頭條」(ID:wwwqifu),作者:江一,編輯:李曉松、瑞雪,36氪經授權發布。原標題:《恆業資本江一:2020錢從哪兒來?》 本文來源於5月28日恆業資本董事總經理、慧辰資訊(HCR)董事江一在【ToB大師課】直播間的分享,部分內容有刪改。
  • 虎撲刮骨療「毒」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際網路圈內事」(ID:quanneishi),作者 商陸,36氪經授權發布。 雖然炒鞋的春風將「毒APP」送上了獨角獸的寶座,但虎撲顯然對這個放雞蛋的籃子還有些「不滿意」。 元旦當天,毒APP在官方微博上宣布正式更名為「得物」,並表示被此更名不影響繼續使用此前的潮流電商和潮流社區兩大核心服務。
  • 新氧浴火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錦緞」(ID:jinduan006),作者:傑迪,36氪經授權發布。 2020年這場疫情,重創實體空間為依託的服務業。一些品牌甚至賽道將再也不見;而另一些剛需賽道的品牌——主要是行業龍頭,將在不可抗力式被動出清的黃金坑裡浴火重生。這可能是近年來最需被重視的困境反轉投資主題。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杭州日報」,原標題《大手筆高質量全面建設錢江新城2.0 為打造「重要窗口」扛起國企擔當》,作者 餘敏,36氪經授權轉載。 杭州是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勇立潮頭的創新活力之城,是風景秀麗的生態文明之都,是我省「重要窗口」建設的先行官。
  • 嘉興:推動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浙江日報」,原標題《倡議者、踐行者、推動者 嘉興:推動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作者 王杭徽 樓斌 周英俊,36氪經授權轉載。 這是一次乘借國家戰略東風的戰略抉擇。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人才一體化是關鍵。
  • 雙11首戰,這36個「新」品牌是誰?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時趣研究院」(ID:SocialTouch2020),作者:keddy,36氪經授權發布。 雙十一首戰告捷,火了一年的新消費品牌,又再次成為關注亮點。 據天貓數據顯示,11月1日當天,1800多個新品牌成交額超越去年雙11全天,94個新品牌增長超過1000%,357個新品牌成為行業top1。
  • 投資人逃離人工智慧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融中財經」(ID:thecapital),作者斐典,36氪經授權發布。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 MCN概念股裡隱藏的爛尾資本故事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作者:靳夕,36氪經授權發布。原標題:《從數字營銷到MCN:很多爛尾的資本故事,都有同一個開端》 一個產業從受各界追捧,成就資本寵兒,到被股東視為包袱,棄如敝履,需要多長時間? 5年,差不多。 前幾日,上市公司聯建光電博了一大圈眼球。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雷科技」(leitech),作者:雷科技,編輯:Tin,36氪經授權發布。 近日手機圈最熱鬧的事,莫過於vivo、OPPO、小米和realme陸續公布百瓦快充技術。 7月13日OPPO正式發布了125W超級閃充技術,realme則在7月16日公布了125W智慧快充可在3分鐘「閃回」33%電量。
  • 偉大的時刻,小米的命門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轉載。原題目《偉大時刻:小米的命門》 今天,小米股票將在香港主板敲鐘上市,發行價為17港元/股,對應公司市值約為539億美元。昨天,雷軍說,今天是小米的「偉大時刻」,而對此華為餘承東在朋友圈含蓄地回應,「中國企業不能把上市後的一夜暴富,作為成功與偉大的標誌。」
  • 血與火:在線教育殘酷洗牌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發布。 「現在在線教育那麼興旺,都是靠資本輸血。」11月19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說,在2020年全年,資本向在線教育領域輸入了近150億美元,但在線教育的收入只有幾百億元人民幣。 而在俞敏洪看來,在線教育本就不是一個可以獨立成長的商業模式。「到現在為止,我還不認為在線教育是一個可以跑通的商業模式。」
  • 說唱歌手的主流進擊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音樂先聲」(ID:nakedmusic),36氪經授權發布。《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系列垂直綜藝幾乎涵蓋了說唱圈所有熱點的話題和爭議,也讓說唱這種小眾文化正式從地下走向大眾。 在最新公布的《2019年華語數位音樂年度報告》中,說唱類音樂和搖滾樂、中國風、民謠歌曲成為報告中唯四列出相關榜單的音樂類型,而在 2019年進入由你音樂榜TOP100的非流行類曲風中說唱類佔比為4.18%,位列第四位。